25°02′35″N 121°30′56″E / 25.042976°N 121.515611°E / 25.042976; 121.515611

黄氏节孝坊
节孝坊阳面
位置 台湾台北市中正区228和平纪念公园
建成时间 清朝光绪八年(1882年)
官方名称黄氏节孝坊
类型登录等级:直辖市定古迹
登录种类:牌坊
评定时间1985年8月19日
详细登录资料

黄氏节孝坊,是位在台湾台北市中正区二二八和平纪念公园牌坊,建于清代光绪八年(1882年),列为直辖市古迹

事迹

编辑
 
节孝坊说明

黄嘂[注 1]娘,嘉庆年间生,十六岁时嫁给泉州府晋江县大她一岁的王家霖为妻,生王天锡[1]。王家霖后随父亲至台湾生意,即留妻子在家侍奉年老久病的婆婆[2]

黄嘂娘在二十八岁的丈夫去世时,起誓守节,后带孩子远渡台湾投奔公公[2]。儿子王天锡日后在艋舺经营王益兴行,以替穷人安葬的名义广购台北土地,拥有今总统府台北宾馆、古亭国中、贵阳街、昆明街一带、中华路二段与水源路之间等地,用“艋舺同仁堂”之名收取大量租金,成为今日依然富裕的大地主艋舺王氏家族[3]。同治九年(1870年),黄嘂娘五十一岁受赐金三十两以作表扬[4]。该年,淡水同知陈培桂将黄嘂娘事略纳入纂修《淡水厅志》[5]

黄嘂娘七旬去世后耆老特向官府推荐节孝事迹[4],以“黄端懿”称呼其人[2][6]。光绪八年(1882年),黄氏节孝坊在台北府城东门东门街(今凯达格兰大道)竖立[2]

景象

编辑
 
节孝坊阴面

原先黄氏节孝坊为东西向[7],地属艋舺王氏家族所有[1],位于台北宾馆对面[8],碑坊高四米半[2],属四柱三间三楼二层式石造牌坊[1],牌柱厚四十公分[2]。坊心阳面两端雕龙首,中央为双龙戏珠,阴面为双凤戏珠[5]。节孝大额以泉州白石制成[5],节孝两字上有葫芦石雕[5],横额“清旌表故儒士王家霖妻黄氏坊”[1]。四根柱子刻有台北知府陈星聚、进士陈季芳等表彰黄氏节孝事迹的对联[5]。楹联内容为“清节厉冰霜辛檗半生幸有遗徽型海上,湛恩深雨露贞珉一片长流明德在人间”[4]、“黄鹄谱悲歌涙洒素惟冰霜节苦,紫鸢隆宠诰辉流彤菅雨露恩深”[4][9]、“廿八岁痛抚藐孤从夫之终从子之始,六十载永操劲节为母则寿为妇则贞”[7][9]

迁移

编辑

日本政府后为兴建台北宾馆而向王家征收土地[3],而牌坊正位于官邸围墙处[10],于是牌坊移至台北新公园东北角[6][7],坐向改为南北向[7],额枋后因破损以水泥灌补[11]

1985年8月19日,黄氏节孝坊公告为第三级古迹(今属台北市文化资产[10][12]。1987年,台北市政府民政局计划修复周氏节孝坊与黄氏节孝坊[13]

淡水线兴建时,此牌坊因位于淡水线201AB标工作井附近,为避免古迹因施工受损,而计划以新台币五百多万元迁移往他处,但台北市政府主计处却以其属预算外收入,而要求民政局应先缴库后再行编列预算,待民政局将经费缴库、重新编列预算时,主计处又主张此系专款应由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保管,民政局再向捷运局申请款项支付开支。如此公文一来一往,使得原本应于1989年发包开工的拆迁工程拖到1990年2月底才完成发包。[14]

1990年3月7日,工作人员将各块坊石都一一予以编号,裹好棉被并夹上木条固定后,才以吊车一块块拆除,并将三十多块坊石暂存于台北孔子庙[11]。拆除由王正雄负责[5]、修复也是[15]。起吊时另以堆高机在下面承托,以双重保护确保坊体在拆解过程不致受损,全程并有录影以供日后重建时参考[11]

1994年7月28日,民政局开移设地点审查会。依捷运运局规划,可能的迁建地点有三处。前二处是位于台北车站进出口处,受振动影响较大,可行性较小。第三处则位在新公园内水池凉亭区,与周遭景观较为吻合。由于学者专家认为三处地点皆非妥当,建议以靠近原址为原则,择台湾博物馆前,碑林与孔子像之间的空地作安置地点。[8]

节孝坊于1997年3月25日迁回新公园[12],并加上夜间照明[16]

注释

编辑
  1. ^ “嘂”通“叫”。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施静茹. (古蹟巡禮/攝影報導之十八)黃氏節孝坊(三級古蹟). 联合报. 1992-11-14 (中文(台湾)). 
  2. ^ 2.0 2.1 2.2 2.3 2.4 2.5 郭淑敏. 貞節牌坊多少故事 現存兩座容顏斑駁 黃氏周氏懿行幾人知曉. 联合报. 1976-10-19 (中文(台湾)). 
  3. ^ 3.0 3.1 李汉昌. 更新西門區 兩大地主舉足輕重 仁濟院:地不售可租 同仁院:願併地建樓. 联合报. 1993-07-30 (中文(台湾)). 
  4. ^ 4.0 4.1 4.2 4.3 洪惠琪. 清節厲冰霜 長留明德在人間 黃氏周氏節孝坊 萬古流芳. 联合报. 1988-09-26 (中文(台湾)). 
  5. ^ 5.0 5.1 5.2 5.3 5.4 5.5 叶伦会. 古蹟溯源 二二八紀念公園 古蹟最多的公園. 联合报. 1999-02-27 (中文(台湾)). 
  6. ^ 6.0 6.1 洪扬才. 《一周專題﹕台北古蹟遊(三)》現代台北有兩座貞節牌坊. 联合晚报. 1988-07-27 (中文(台湾)). 
  7. ^ 7.0 7.1 7.2 7.3 游鸿程. 黃氏節孝坊 一個28歲女子守寡60年的故事 將牌回台北新公園. 联合晚报. 1995-07-30 (中文(台湾)). 
  8. ^ 8.0 8.1 陈婉芳. 黃氏節孝坊遷移省博館前. 中国时报. 1994-07-29 (中文(台湾)). 
  9. ^ 9.0 9.1 江宗礼. 節孝坊聯句 透露多少事. 联合报. 1999-09-22 (中文(台湾)). 
  10. ^ 10.0 10.1 陈盈珊. 選在二二八和平公園內重建黃氏節孝坊復舊開工. 中国时报. 1997-03-26 (中文(台湾)). 
  11. ^ 11.0 11.1 11.2 罗玉蓓. 古蹟搬家 小心翼翼 黃氏節孝坊拆了 解體後全部碑體暫存孔廟. 联合报. 1990-03-08 (中文(台湾)). 
  12. ^ 12.0 12.1 陈盈珊. 選在二二八和平公園內重建黃氏節孝坊復舊開工. 中国时报. 1997-03-26 (中文(台湾)). 
  13. ^ 民政局新年新希望 有效管理神壇寺廟 辦好山胞生活輔導. 联合报. 1987-01-04 (中文(台湾)). 
  14. ^ 罗玉蓓. 黃氏節孝坊明拆除 解體暫移孔廟保存. 联合报. 1990-03-06 (中文(台湾)). 
  15. ^ 牛庆福. 搶救「永遠的迪化街」 專題之六 霞海城隍篇 商教合一的祭典盛會參與200間廟、板橋林家花園、北投文物館等修建 愛古蹟修古蹟 王正雄充滿使命感. 联合报. 2002-12-05 (中文(台湾)). 
  16. ^ 陈盈珊. 光耀台北城重嬉小南門點燈開幕活動. 中国时报. 1997-12-21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