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法俄密约

1917年法俄协定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于1917年拟定之秘密协定,该条约规划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俄两国希望得到的领土。法国将支持俄罗斯占领完整的波兰地区,而俄罗斯将支持法国收复阿尔萨斯-洛林及占领其他德国领土。同年3月10日,双方交换正式同意信函。然而几天后沙俄政府就因二月革命垮台,法国白里安政府也在几天后下台,双方政府的继承者都未认真看待此密约,协定无疾而终。

背景

编辑
 
一幅绘于1887年的画作描绘法国学生学习有关阿尔萨斯-洛林的知识

法国在1870年至1871年的普法战争后被迫割让阿尔萨斯-洛林,其国内掀起盼望收复此地的复仇主义,于1890年与俄罗斯帝国结盟,联合对抗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王国组成的三国同盟[1]。俄罗斯帝国不在乎是法德哪一方控制着阿尔萨斯-洛林,只希望法国能够支持他对东欧巴尔干半岛扩张[2],而此时俄罗斯的东欧领地因18世纪至19世纪多次联合德意志、奥地利瓜分波兰已经颇具规模。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俄军对东普鲁士发动攻势,但被经验丰富的德军击退,反而逐渐丢失俄属波兰[3]。1916年,俄军发动布鲁西洛夫攻势,收复部分领土但其部队也到了强弩之末[4]。另一方面,战争初期西线法军曾尝试收复阿尔萨斯-洛林,但被德军阻击后被迫撤退,德军后来虽反击深入法国领土,但在1914年9月的马恩河战役后战线就逐渐陷入停滞,双方陷入漫长的堑壕战[5]。1917年,协约国各方决定从各个战线发动一次联合战略作战。

协定谈判

编辑
 
加斯东·杜梅格

法国与俄罗斯早在1915年就开始讨论战后欧洲的领土边界划分[6]。1916年3月9日,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萨佐诺夫在协约国会议前写信向俄驻巴黎大使亚历山大·伊兹沃尔斯基说明,俄罗斯政府已经同意如果英法两国同意俄罗斯帝国在战后自由划分其与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的边境,他们也将同意英法两国自由划分两者与德意志帝国的西部边境[6]

1917年2月3日,法国殖民部长加斯东·杜梅格会见俄罗斯沙皇尼古拉二世。尼古拉二世在会议中向杜梅格说明他担心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会在战后欧洲领土划分时成为搅局者,以他“虚假的人道主义”干涉俄法双方的行动,因此尼古拉二世认为法国政府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以确保它在边境争议时能得到异国政府的支持。杜梅格向上级汇报会面情形,于是法国外交官菲利普·贝特洛起草了一份双边协定,涉及两国的军事、工业与经济合作,但不包含领土[7]。2月12日,俄罗斯外交部长尼古拉·波克罗夫斯基向俄驻巴黎大使亚历山大·伊兹沃尔斯基与俄驻伦敦大使萨佐诺夫告知会面细节[6],他提到杜梅格实际上有请求尼古拉二世支持法国收复阿尔萨斯-洛林、控制萨尔兰、将莱茵河西岸脱离德国并中立化[8][6]。波克罗夫斯基表示尼古拉二世原则上同意,认为此举会让法国支持俄罗斯对东欧领土的控制,以及废除《1856年巴黎条约》对俄军在奥兰的限制[6]

2月14日,波克罗夫斯基写信告知法驻彼得格勒大使毛里斯·巴列奥洛格,他重申他支持法国在先前会议中的提议,并补充他也支持法国在战后占领莱茵河西岸[9]。巴列奥洛格与杜梅格认为他们有权继续谈判,并起草一份概述法国边境提案的条约。此举震惊了法国政府,他们担心如果此协议泄漏,其盟友英国会对此不满。2月16日,伊兹沃尔斯基电联法国外交部,试图签署一份双边协定以确保法国支持俄罗斯在东欧的扩张 。法国起初认为1915年的君士坦丁堡和海峡问题秘密协定就足以作为交换条件,但俄罗斯坚持要倚靠贝特洛所写关于两国合作的草案[7]。法国最终同意并签署了一项协议,规定俄罗斯将支持法国收复阿尔萨斯-洛林,而法国将支持俄罗斯控制所有波兰地区[10][11]。3月10日,双方交换正式同意信函,伊兹沃尔斯基在隔日告知波克罗夫斯基斯基法国已经同意俄罗斯可以在未来自由地控制东欧土地[7][9]

后续

编辑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领土变更

此协定是沙俄尼古拉二世政府最后做出的法律行为之一,因为该政府在几天后的俄国二月革命(1917年3月8日至16日)就被推翻,该协定也遂被撕毁。同年3月29日,俄国临时政府宣布支持在波兰人占多数的地区建立一个独立的波兰国家[10]。另一方面,法国白里安政府也在3月20日倒台。此条约的细节也因此被忽视,直到几个月后才重新被放在台面上讨论。此时俄罗斯临时政府外交部长帕维尔·米留科夫将此协定形容为一个错误,并得到法国总理亚历山大·里博的认同[12]。1917年6月,法国的战后企图收缩至仅收复阿尔萨斯-洛林及得到同盟国阵营的战争赔款[12]

随着美国于1917年4月加入战争及俄罗斯帝国的崩溃,协约国决定在战后建立一个独立的波兰国家以牵制德国。4月26日,英国财政大臣博纳·劳宣布政府支持建立波兰国家。6月,法国政府正式地将波兰志愿军团蓝军视为波兰国家军队[13]。至于对战后德国的处置,英国认为不应建立一个中立的莱茵兰国家,此举仅会导致西欧政局不稳,他们决定倚靠美国的力量对抗德国潜在的军国主义[12]。1917年12月19日,英国外交大臣阿瑟·贝尔福宣布英国从未支持法国的“建立一个独立莱茵兰国家”的主张[9]

1918年11月3日,随着协约国即将取得战争胜利,波兰第二共和国建立。隔年签署的《凡尔赛条约》规定了该国与德国之间的西部边境线,而国际联盟建议该国与苏俄之间的东部边境线应沿寇松线绘制。之后,波兰与苏俄爆发了波苏战争,双方签署《里加和约》划分东欧领土[14]。另一方面,协约国在战后占领了莱茵兰直到1930年,然后在1936年重新被德国军队控制[15]。此外,萨尔兰也被划分为萨尔盆地地区,成为国际联盟托管地,从20年代开始被协约国部队驻军,直到1935年作为占领鲁尔的补偿送还予德国[16] [17]

参考资料

编辑
  1. ^ Naval Coalition Warfare: From the Napoleonic War to Operation Iraqi Freedom. Routledge. 23 August 2007. ISBN 978-1-135-98534-9 (英语). 
  2. ^ Snyder, Glenn H. Alliance Politic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7: 187. ISBN 978-0-8014-8428-5 (英语). 
  3. ^ Small Nations and Colonial Peripheries in World War I. BRILL. 2 February 2016: 168. ISBN 978-90-04-31001-8 (英语). 
  4. ^ Eastern Front. Britannica. [26 July 2024] (英语). 
  5. ^ Western Front. Britannica. 18 June 2024 [26 July 2024] (英语). 
  6. ^ 6.0 6.1 6.2 6.3 6.4 Congress, United States. Congressional Record: Proceedings and Debates of the ... Congress.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24: 362 (英语). 
  7. ^ 7.0 7.1 7.2 McDougall, Walter A. France's Rhineland Policy, 1914-1924: The Last Bid for a Balance of Power in Europ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8 March 2015: 22. ISBN 978-1-4008-7021-9 (英语). 
  8. ^ Torkunov, Anatoly V.; Martyn, Boris F.; Wohlforth, William C.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Russian Foreign Policy in the 20th Century (Volume I).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8 January 2020: 65. ISBN 978-1-5275-4502-1 (英语). 
  9. ^ 9.0 9.1 9.2 Congress, United States. Congressional Record: Proceedings and Debates of the ... Congress.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24: 363 (英语). 
  10. ^ 10.0 10.1 Reddaway, W. F.; Penson, J. H.; Halecki, O.; Dyboski, R.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Po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5 September 2016: 485. ISBN 978-1-316-62003-8 (英语). 
  11. ^ The Polish Review and East European Affairs. Polish Review, Incorporated. 1945: 3 (英语). 
  12. ^ 12.0 12.1 12.2 McDougall, Walter A. France's Rhineland Policy, 1914-1924: The Last Bid for a Balance of Power in Europ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8 March 2015: 23. ISBN 978-1-4008-7021-9 (英语). 
  13. ^ Davies, Norman. God's Playground A History of Poland: Volume II: 1795 to the Present. OUP Oxford. 24 February 2005: 286. ISBN 978-0-19-925340-1 (英语). 
  14. ^ Poland - Countries. Office of the Historian. US Department of State. [8 August 2024]. 
  15. ^ Yeuell, Donovan P. The German Occupation Of The Rhineland. US Naval Institute. [8 August 2024]. 
  16. ^ Under the Auspices of the League, Saar Plebiscite.. Library of Congress, Washington, D.C. 20540 USA. [8 August 2024]. 
  17. ^ Ruhr occupation | Ruhr Uprising, French Invasion, Weimar Republic. Britannica. [8 August 2024]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