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西洛夫攻势

勃鲁西洛夫攻势
(Брусиловский прорыв)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东方战线的一部分


在勃鲁西洛夫攻势期间及发动以前的东线状态。
日期1916年6月4日至9月20日
地点
结果 俄国胜利
参战方
俄罗斯帝国 奥匈帝国 奥匈帝国
德意志帝国 德意志帝国
 奥斯曼帝国
指挥官与领导者
阿列克谢·布鲁西洛夫
俄罗斯帝国 阿列克谢·卡列金
俄罗斯帝国 弗拉基米尔·萨哈罗夫
俄罗斯帝国 德米特里·谢尔巴切夫
俄罗斯帝国 普拉东·列齐斯基
奥匈帝国 康拉德·冯·赫岑多夫
奥匈帝国 约瑟夫·斐迪南大公
奥匈帝国 爱德华·冯·柏姆
德意志帝国 亚历山大·冯·林辛根
德意志帝国 费利克斯·冯·博特梅尔
奥斯曼帝国 亚库普帕夏
兵力
起初: 40个以上步兵师 (573,000人)
15个骑兵师 (60,000人)
总共:
俄罗斯帝国 1,732,000人
起初:
39个步兵师 (437,000人)
10个骑兵师 (30,000人)
总共:
1,061,000人
伤亡与损失

440,000人伤亡
60,000人被俘


总共: 500,000[1]–1,000,000人[2]

奥匈帝国
200,000–567,000人伤亡
400,000–408,000人被俘
共600,000–975,000人
德意志帝国
148,000[3]–350,000人[2][1]
奥斯曼帝国:
12,000人[4]


总共: 760,000–1,337,000人[5]

布鲁西洛夫攻势(俄语:Брусиловский прорыв)是俄罗斯帝国一次大战期间最大的军事胜利,亦是史上最大伤亡的战役之一,南佛罗里达大学教授格雷登·汤斯多英语Graydon Tunstall将1916年的勃鲁洛西夫攻势称为一次大战以来奥匈帝国最大的危机及协约国阵营最大的胜仗,但也带来了巨大的伤亡。[6]惨重的伤亡消除了俄罗斯帝国军队的进攻力量,并促使了俄罗斯次年的崩溃。这场战役发动于1916年6月4日,是一次针对东方战线同盟国军队的大型攻势, 并持久至八月初。战事爆发地点位于今日的乌克兰,主要为利沃夫科韦利卢茨克几个邻近的城镇。是次攻势其后以主持位于俄国西南方战线的主帅,阿列克谢·布鲁西洛夫(亦为此战指挥官)而命名。

背景 编辑

早于1916年,法国已开始呼吁俄国在东线展开一次针对德国的攻势,希望藉德国调拨更多部队应付东面俄国的攻击,以助减轻凡尔登的军事压力。法国和英国当时正准备发动索姆河战役,与此同时意大利人与奥匈帝国鏖战于伊松佐。[7]俄国则通过在维尔奴地区发动一场惨重的纳拉奇湖攻势作回应,但此战仅仅只让德国遭受不足俄国五分之一的实际伤亡。[8]而俄国将领布鲁西洛夫便向俄国最高司令部呈达了他的计划,他提议在西南部的加里西亚意图向奥匈军队进利一次大规模的攻势。布鲁西洛夫行动的主要目的是移去部分法联军、军队(位处法国)和那独自面对伊松河战线的意军压力,并尽可能在战争中彻底将奥匈击败。

俄国的计划 编辑

在此前的东线,俄国的西方面军英语Western Front (Russian Empire)司令官阿列克谢·埃弗特英语Alexei Evert上将一向奉行抵御性战略,并对布鲁西洛夫采取的攻势抱持反对。对此沙皇尼古拉二世在1915年向军队下达了个人指令。虽然埃弗特一直也是尼古拉甚至皇室的坚实支持者,不过最终沙皇还是坚持批准布鲁西洛夫的计划。攻势目标便是在上一年失陷给同盟国阵营的两个城市,科韦利利沃夫。虽然沙俄大本营亦认可了布鲁西洛夫的计划,但同时他也被直接否决了邻近战线为攻势提供支援的请求。

1916年3月17日,阿列克谢·布鲁西洛夫就任西南方面军英语Southwestern Front (Russian Empire)司令官。

部署 编辑

随着西线盟国的压力日益增加,俄国也不得不仓促地展开他们的部署。布鲁西洛夫动员了40个步兵师及15个骑兵师合共四支集团军:

纵然后来奥匈军逐渐获得德国的增援,布鲁西洛夫却只需由奥匈一排三道的防线上面对39个步兵师及10个骑兵师。[9]俄军暗地里潜行至奥匈防线100码(91米)之内,更在一些地方已近至75码(69米)。布鲁西洛夫准备沿着300-英里(480-千米)长的战线进行一次奇袭。俄国最高司令部本意劝告他大大缩短其攻击面以便浓缩俄军,使其攻势拥有更重叠的密度。但是布鲁西洛夫则坚持其计划,司令部也只好让步。

突破 编辑

俄军于该年6月4日正式发动大规模攻势,短小却精确的火炮弹幕针对着整条奥匈防线。这精准而简洁的轰炸便是此战的关键处,亦与惯常的全日持久性炮轰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后者往往能给予守方充足的时间去进行整备并彻出前方的堑壕,甚至将战场破坏得令攻方寸步难移。西南战线的俄军的兵力、火力没有形成压倒优势,但是倚靠在突破地段形成局部的火力绝对优势达成了突破,打破了僵局。初段的进击也随着奥匈防线的崩坏而完胜, 使布鲁西洛夫四分之三的军队能够更大幅度地推进到更广阔的前线。(参看: 科斯秋赫尼夫卡战役英语Battle of Kostiuchnówka)。 突破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可归功于突击部队,这布鲁西洛夫的创新部队一直依照着奥匈防线的弱点逐个攻击,导致俄军主力能轻而易举地利用它们实施突破。而布鲁西洛夫的革新为德国的渗透战术 (亦称作胡提尔战术)奠定了战术基础,并将后者应用于西线之上。

战斗过程 编辑

俄国的西南军于6月8日夺取了卢茨克。奥匈司令约瑟夫·斐迪南大公亦仅仅能在俄军挥军进城前撤出,足以证明俄军推进速度之快。至奥匈全面撤军的这一阶段,俄军已俘虏了近200,000名战俘。此刻布鲁西洛夫的大军已显得过度扩张,而他亦明确地指出,今次行动能进一步成功将取决于埃弗特会否展开他那一部分的攻击。很可惜埃弗特却继续纯粹地拖延,这给予了德国最高指挥部调派增兵到东线支援的宝贵时间。

在陆斯克沦陷的同一天,同盟国阵营举行了军事会晤,德国总参谋长埃里希·冯·法尔肯海因成功说服了其奥匈代表赫岑多夫把南线的军队由意大利撤至加里西亚以对付俄军。在东部(Oberkommando-Ost),德军总司令兴登堡陆军元帅再一次能利用完善的铁路网络将德国后援输送到前线。

终于在7月18日,埃弗特领军开展了一次松散又准备不足的攻势。至7月24日,亚历山大·冯·林辛根英语Alexander von Linsingen在科韦尔南部向俄军策动的反击总算暂时遏止了敌军的攻势。布鲁西洛夫亦在7月28日恢复了行军攻势,在缺乏补给的条件下其大军仍成功截至9月20日兵抵喀尔巴阡山脉。 俄国最高指挥部开始将部队由埃弗特的前线转往支援布鲁西洛夫,这调动却受到布鲁西洛夫本人强烈的反对,因为他判断更多的部队只会招致其前线变得凌乱。所有涉及今次行动的部队也快到达了疲惫的极限,这轮攻势最终亦不得不于九月底正式停止。纵然如此,结束后的俄军仍需转移到近东协助罗马尼亚,而这亦是奥匈与德国两军所此料不及的。

结果 编辑

 
俄国步兵群

布鲁西洛夫的行动达致了其原有目标﹔使德军不得不停止在凡尔登的攻伐来把具可观数量的部队调往东线。它亦击破了背面的奥匈陆军令对方损失近80万人(包括40万名战俘)。此后奥匈大军再不能在此处发动一次可成功挺进的攻击,反而是只能依靠德国陆军来维持其军事成就。战役早期的成功,令罗马尼亚信心增加倒向协约国一侧而参加战争,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作为胜方的俄国亦换来一笔可观折损,他们可算的伤亡总数竟达五十万至一百万之多。布鲁西洛夫攻势也是被列入世界历史上最重死伤的战役之一

布鲁西洛夫攻势达到了俄国在一次大战成就上的最高峰,也可说是部分罕有俄罗斯帝国陆军能具备良好领导和规划的表现之一。此后俄罗斯军队的效力开始下降,由于国内日益恶化的经济和政治局势,其中虽然军队伤亡惨重而没有采取任何缓解措施。因而即使德国和奥匈沿其前线被击退,至少有58,016名俄罗斯士兵成为逃兵。这只是天枰倒向对德国有利而预感一些事情来临的反应。

影响 编辑

这次行动的特点是俄罗斯的战术质素有相当大的改善。布鲁西洛夫使用较小的专门单位之士兵攻击奥匈帝国战壕的薄弱环节和炸开缺口,使余下的俄罗斯军队挺进。 这些突击战术惊人的背离"密集规模正面直接攻击”的传统大规模密集阵列战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战术在当时所有主要军队很普遍)。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俄罗斯本身也没有意识到布鲁西洛夫创出的潜在战术。而是德军经由此次经验结合应证同时期新使用的武器战术,把握和利用“冲锋队”的模式,对1918年在西线的进攻有很大的影响,这令西方盟国匆匆抄袭并更大规模的使用。

突击战术稍后会发挥很大的作用,影响了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早期的闪电战进攻以及后来由苏联和西方盟国战胜德国的攻击,将持续到朝鲜战争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结束了大量堑壕战的时代,只有少数国家,主要是在非洲仍然利用堑壕战战术。

参见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布鲁西洛夫攻势

参考 编辑

参考书目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1.0 1.1 Мерников А. Г., Спектор А.А. Всемирная история войн. — Минск., 2005. - стр. 428
  2. ^ 2.0 2.1 Keegan 2000,第435页.
  3. ^ Haeften 1936,第566页.
  4. ^ Turkey In The First World War: Galicia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 March 2017.. Turkish losses for September were: unknown on the action of September 2. 7,000 on the actions of September 16/17. 5,000 on the actions of September 30.
  5. ^ ГПИБ | Ветошников Л. В. Брусиловский прорыв : оперативно-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ий очерк. - М., 1940. [2022-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5). 
  6. ^ Graydon A. Tunstall, “Austria-Hungary and the Brusilov Offensive of 1916,” The Historian 70.1 (Spring 2008): 52.
  7. ^ Atkin, Nicholas (编). The Wiley-Blackwell Dictionary of Modern European History Since 1789. John Wiley & Sons. 2011 [2018-05-06]. ISBN 978144439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1). 
  8. ^ Keegan, John. The First World War. Toronto: Vintage Canada. 2000: 325,306,. ISBN 0-676-97224-1. 
  9. ^ Dowling, Timothy C. The Brusilov Offensive.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8: 43–44. ISBN 978-0-253-35130-2.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