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分波兰波兰语Rozbiory Polski)是指近代一系列列强瓜分波兰的事件。从17世纪开始,当时做为波兰统治主体的波兰立陶宛联邦开始走向衰落,而在18世纪时,波兰的领土开始遭到普鲁士奥地利帝国(当时为哈布斯堡帝国时期)和俄罗斯帝国三个邻近国家的瓜分,此分割一共分成三个阶段进行,而第三阶段的进行导致了波兰的灭亡,详细分割疆域如右图所示:

  • 第一次:1772年8月5日
  • 第二次:1793年1月23日,奥地利未有参与。
  • 第三次:1795年10月24日,波兰-立陶宛联邦正式宣告灭亡。
波兰-立陶宛联邦在全盛时期的疆域
第一次瓜分后波兰的疆域(浅黄色和黄色部分)
第二次瓜分后波兰的疆域(浅黄色部分)
三国瓜分波兰示意图:绿色为奥地利得到的领土,蓝色为普鲁士得到的领土,红色为俄国得到的领土;由深到浅依次为第一、二、三次瓜分。

第一次瓜分

编辑

1772年2月19日,俄罗斯普鲁士奥地利维也纳签署瓜分波兰的协定。八月初,俄罗斯、普鲁士和奥地利军队同时进攻波兰,并且各自占领根据瓜分协定所得的波兰领土。1772年8月5日,俄、普、奥三国签订瓜分波兰的条约。根据条约,俄罗斯占领西德维纳河德鲁奇河第聂伯河之间的白俄罗斯以及部分拉脱维亚,面积9.2万平方公里、人口130万;普鲁士占领瓦尔米亚、除格但斯克以外的波莫瑞省、除托伦以外的海尔姆诺省玛律博克省,面积3.6万平方公里、人口60万;奥地利占领克拉科夫省桑多梅日省的南部和加里西亚大部,面积8.3万平方公里、人口265万。

虽然部分城市曾作出抵抗,例如克拉科夫瓦维尔城堡一直坚守至四月才陷落。但由于没有外援支持和华沙被占领,波兰议会最终在1773年9月18日被迫承认条约。瓜分条约令波兰失去211,000平方公里领土(30%领土)和超过400万人口(三分之一的人口)。

在第一次瓜分波兰时,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奥地利玛丽亚特雷莎女皇的信中提到:“(在这件事上)俄罗斯凯瑟琳二世和我,绝对是强盗。我只想知道她会如何对神父忏悔自己的罪过?她取得(波兰)时哭了;她哭得越多,取得越多!”

第二次瓜分

编辑

1793年发生的第二次瓜分波兰,是由普鲁士王国俄罗斯帝国协力完成,奥地利则因为忙于对法国大革命的处理,没有参予瓜分。

事件的起因,在于开明改革的波兰国王斯坦尼斯瓦夫二世,与受到启蒙运动美国独立等事件启发的爱国理性派人士(包含进步的贵族与市民)携手联合,于1780年代末发起抵制外力的爱国主义运动。他们利用俄国忙于俄土战争俄瑞战争的大好良机,在1788到1792年召开的“四年瑟姆(波兰议会)”中通过一连串的改革议案:包括抵制俄国干涉波兰(勒令俄军退出波兰)、撤销俄国操作的常务院、扩军至10万(原来波兰只有24,000的陆军),以及理性进步的五三宪法(改造波兰为中央集权的君主立宪制)。一连串的行动触怒了俄国女皇凯瑟琳二世,以及波兰内部反改革的守旧派地方贵族;而国王与改革人士,却因为与普鲁士签订反俄同盟(1790年5月)而自以为高枕无忧,于1791年正式颁布了五三宪法(受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启发),打算结束波兰过去的封建无政府状态,并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

改革人士的美梦没有持续太久,当1792年俄国结束与瑞典土耳其的战争之后,立刻把军队往波兰方向调集,并鼓动波兰的守旧派大贵族起兵,反抗改革与五三宪法。于是守旧派贵族起兵打内战,成立实质上“叛国”的塔戈维查联盟(许多贵族已经把百年来引狼入室的外国干涉视为常态,所以根本没有“叛国”与“卖国”的自觉),组织二万联军朝华沙进军,并要求俄国派兵支援以“恢复”波兰珍贵的贵族民主制。于是叶卡捷琳娜二世派出97,000的精锐俄军进攻波兰,宣称只要废除所有改革议案(包括五三宪法),恢复俄国在波兰的驻军与常务院,就会保障波兰的领土与财产安全。波兰王军与爱国者所组织的部队虽然极力抵挡势如破竹的俄军(以及叛国的塔戈维查联盟之猛攻),他们的英勇作战一度缔造辉煌战绩(波军只有3.7万,且大多是缺乏训练的新兵,敌军却有12万),但是在普鲁士军背盟撤退与四面楚歌的双重打击之下,波兰国王斯坦尼斯瓦夫二世最终接受王室顾问的劝说,忍痛于7月24日正式投降,并带头加入叛国的塔戈维查联盟,波兰的抵抗因此灰飞烟灭。之后爱国者被迫害而逃往国外,塔戈维查联盟组成了傀儡政府,取消一切改革与五三宪法。

1793年初,叶卡捷琳娜二世撕毁保障波兰领土的承诺,与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一同发动了第二次瓜分波兰。包含国王斯坦尼斯瓦夫二世在内的塔戈维查联盟对此错愕万分,但在俄军包围召开下的瑟姆投票时,不敢逃又不敢言的议员们,最后由议会主席宣布用沉默表示同意瓜分议案。于是乎,第二次瓜分让波兰失去了大约308,000平方千米的土地,国土面积减少至223,000平方千米,并失去了超过300万人口,波兰人口仅剩下340万人,仅为在第一次瓜分前人口(1,000万)的三分之一。

第三次瓜分

编辑

科希丘什科领导下层人民起义,初时赢得胜利,但最终被沙皇俄国训练有素的军队镇压而失败。普鲁士、奥地利帝国及俄罗斯帝国等三国瓜分势力为了铲除波兰剩余势力所带来的动荡,决定以“将独立的波兰彻底抹去”的方式解决问题,让波兰的名称从此自历史消失[1],以遏制波兰社会的异议和民族情绪。在当时的资料或法律文书,甚至是三国国内的百科全书,遇须提及波兰或波兰人民的情况,常以波兰具历史代表性的地区名称来取代,如马佐夫舍等。此种刻意模糊的搪塞在此时期引发波兰各地多次起义事件[2]。1795年10月24日三国代表再次签订瓜分条约,将剩余的波兰联邦国土全部瓜分。

第三次瓜分中,俄罗斯获得了12万平方公里土地和120万人口及维尔纽斯;普鲁士获得了新的省份:新东普鲁士新西里西亚,共5.5万平方公里土地和100万人口及华沙;奥地利获得了4.7万平方公里土地和120万人口及卢布林克拉科夫

此次瓜分后,此之后波兰从世界地图中消失,直到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波兰才得以恢复独立地位。而上述在十八世纪三国瓜分波兰领土的过程,史称瓜分波兰,总计俄国在三次瓜分中获得600万、普国250万、奥国370万人口。另外在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纳粹德国苏联曾经再一次瓜分波兰的领土。

拿破仑曾经以华沙公国的名义复辟了波兰政府。在拿破仑战败后,俄普奥三国建议将剩余并未被他们合并的波兰领土,稍微自治(至少是理论上自治)的地区合并成一个新国家,包括:

这个国家保证会认可波兰语,尊重波兰文化及波兰人的权利。可是这些承诺很快就被违反,这些剩余的地区被该三个国家吞并。第三次瓜分和瓜分本身在现代波兰、学术圈和公共谈论时仍是个具争议性的话题;尤其是在提到波兰和俄罗斯的关系时,俄罗斯为历次瓜分的最大受益者。

此次场发生于1795年的第三次瓜分波兰,为连续瓜分波兰事件中的最后一次。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土地为普鲁士、奥国及俄罗斯帝国所分,有效地结束。直到123年以后的1918年,波兰再次获得独立。

第四次瓜分

编辑

第四次瓜分波兰”一词指后来的对波兰国土的瓜分行为,一般指的是以下三个事件的其中之一:

如果以上三个事件有超过一个被认为是瓜分,那么应该有“第五次瓜分”和“第六次瓜分”,但是实际上很少有人用这样的名词。极少数情况下,1918年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苏俄将俄属波兰让给德国)和1945年波茨坦协定(苏联吞并东波兰,但割让德国领土西里西亚和东普鲁士作为波兰的补偿,并在波兰建立共产政权作为卫星国)也被认为是对波兰国土的瓜分。

后续

编辑

总结

编辑
年份 并入奥地利 并入普鲁士 并入俄罗斯 总计瓜分 总计保留
面积 % 面积 % 面积 % 面积 % 面积 %
1772 81900 km2 11.17% 36300 km2 4.95% 93000 km2 12.68% 211200 km2 28.79% 522300 km2 71.21%
1793 57100 km2 7.78% 250200 km2 34.11% 307300 km2 41.90% 215000 km2 29.31%
1795 47000 km2 6.41% 48000 km2 6.54% 120000 km2 16.36% 215000 km2 29.31%
0%
总计 128900 km2 17.57% 141400 km2 19.28% 463200 km2 63.15% 733500 km2 100%

影响

编辑

拿破仑曾建立了华沙公国,但他失败后的维也纳会议使局势对波兰人更加不利。俄国获得了更多波兰领土。在镇压了1831年的起义后,华沙公国的自治权被取消,波兰人的财产被没收充公,强徴入伍,大学也被关闭。1863年的起义之后,波兰被强制推行俄化的中学教育,文化程度出现大幅下降。在奥地利部分,波兰人成了二等公民,允许在国会派出代表和建立自己的大学,卢布林克拉科夫成为波兰教育的中心。与此同时,普鲁士将波兰的整套教育系统德国化,较俄国而言完全不尊重波兰人的文化和制度。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俄国革命的混乱状态所赐,根据战后的《凡尔赛和约》,波兰终于在亡国的123年后恢复了独立。

瓜分迫使波兰人寻找机会改变现状。[3]许多波兰的诗人、政治家、贵族、作家、艺术家被流放(造就了名词“大迁徙”),成为19世纪的革命者。对独立和自由的渴望也成了波兰浪漫主义定义的一部分。[4][5]波兰革命者参与了在普鲁士奥地利帝国沙皇俄国的起义。[6]波兰军团曾与拿破仑并肩作战。[7][8]在“为了我们和你们的自由”的口号下,波兰人广泛参与了1848年革命(尤其是匈牙利革命)。[6][9]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Davies, Norman. God's Playground: A History of Poland. Revised Edition ed. Oxford: Clarendon Press, 2005.
  2. ^ Susan Parman,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Larry Wolff. Inventing Eastern Europe: The Map of Civilization on the Mind of the Enlightenment. Book review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ISBN 0-804-72314-1. (原始内容存档于March 6, 2012). 
  3. ^ Johnson, Lonnie. Central Europe: Enemies, Neighbors, Friend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10-31 [2020-07-11]. ISBN 978-0-19-802607-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2) (英语). 
  4. ^ Zawadzki, W. H. A Man of Honour: Adam Czartoryski as a Statesman of Russia and Poland, 1795-1831. Clarendon Press. 1993 [2020-07-11]. ISBN 978-0-19-820303-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2) (英语). 
  5. ^ Auer, Stefan. Liberal Nationalism in Central Europe. Taylor & Francis. 2004-01-22 [2020-07-11]. ISBN 978-0-203-56129-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2) (英语). 
  6. ^ 6.0 6.1 Dowe, Dieter; Haupt, Heinz-Gerhard; Langewiesche, Dieter; Sperber, Jonathan. Europe in 1848: Revolution and Reform. Berghahn Books. 2001 [2020-07-11]. ISBN 978-1-57181-164-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2) (英语). 
  7. ^ Poland's Caribbean Tragedy. www.hartford-hwp.com. [2020-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2). 
  8. ^ INS Scholarship 1998: Polish Projects of Napoleon Bonaparte. www.napoleon-series.org. [2020-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3). 
  9. ^ Gods, Heroes, & Legends. www.globalprovince.com. [2020-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