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李登辉总统康奈尔大学之行
1995年李登辉总统康奈尔大学之行,于1995年6月7日至12日,在美国国会两院决议及克林顿政府的同意下,中华民国总统李登辉以私人行程名义访问美国康奈尔大学,并发表〈民之所欲,常在我心〉公开演说。李登辉是史上首位进入美国的中华民国时任国家元首,也是美国与中华民国断交后首位访美的时任元首。这次访问因此被认为是中华民国外交上的一大突破,使李登辉在中华民国政坛的声望高涨,使其在接下来的总统大选中获胜。但这次访问也造成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间的紧张关系升高,被部分人士认为是引发1996年台海导弹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外部图片链接 | |
---|---|
总统李登辉1995年访美,在母校康奈尔大学著名的欧林讲座,以“民之所欲,常在我心”为题发表演说。 |
历史背景
编辑外部图片链接 | |
---|---|
1994年决定不下飞机的李登辉,穿着一件休闲衬衫未打领带在飞机上接见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白乐崎,作为抗议。 |
1994年,总统李登辉访问中南美洲及非洲,过境美国夏威夷,成为中华民国与美国断交后,首位访美的台湾总统。[1]然而当时美国国务院负责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罗德从严解释“一个中国”政策,反对李登辉于夏威夷过夜,认为专机过境加油让李登辉下来休息已很够意思。[2]:294美方最终不允许李登辉在境内过夜,只安排到当地空军基地的小房间休息,由一个上尉阶级的军官接待。
美国国务院此举引起李登辉不满,决定不下飞机,穿着一件休闲衬衫未打领带在飞机上接见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白乐崎(Natale Hans Bellocchi),作为抗议。[3]:264在送白乐崎下飞机时,李登辉还讽刺的说,他不能送到机门了,免得不小心滑落,踩到美国土地。[2]:288
此事件引起美国国会及舆论哗然,认为一个号称民主的国家,竟然受迫于另一个国家的威胁,在台湾总统过境的问题上采取失礼的态度。国会开始对这个问题高度关注,并对行政部门痛加检讨,与台湾政府友好的议员开始展开连署,要求应该放宽对台湾领导人的限制。[3]:264-2651995年2月起,众议院两党众议员纷纷发言主张欢迎台湾的领导人访问美国,助理国务卿罗德被迫处于守势,招架乏力。只能一再强调不准台湾领导人访美的政策。[2]:2973月5日,李登辉母校康奈尔大学正式邀请李登辉回母校与校友团聚,并接受杰出校友奖。翌日,三十六位美国国会参议员联署一封信给克林顿总统,要求同意李登辉完成他回母校的心愿。[2]:2983月底约旦国王胡笙访问华府,恰巧李登辉预定于4月1日出访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及约旦。胡笙在与国务卿克里斯多福会谈后会面记者时,被问及会不会跟李登辉见面。胡笙回答表示李登辉到约旦访问时,如果他已回去,他会与李登辉见面。约旦与台湾并无外交关系,但同意李登辉过访。胡笙的立场也增加美国国会对行政部门的压力。[2]:299在国会强大压力下,与李登辉母校康奈尔大学校长罗兹的热心,使克林顿政府作出决定。在1995年5月中使李登辉访问母校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计划获得批准。[3]:264-265
1995年初,李登辉总统对外释出想至美国康奈尔大学访问的讯息,引起媒体关注。中华民国方面由驻美代表鲁肇忠领衔,与美国国务院进行谈判,同时雇用卡西迪公关公司对美国国会进行游说工作。对于李登辉的访问,美国主要媒体皆表达支持之意,参、众两院皆投票通过,美国在台协会理事长白乐崎也表态支持这次访问。美国国务院深信此举将会引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不满,极力反对,国务卿沃伦·克里斯多福在当年度4月曾以非正式方式,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钱其琛表达美方不支持李登辉访美的立场[4]。纽约华文报的稿子都依样画葫芦,引克里斯多福的话“重申”美国政府不同意李登辉来美“访问”。中国“新华社”的稿子还引述钱其琛的谈话,称他17日与克里斯多福的会谈有“积极性”。台北一些反李登辉、亲北京的媒体也尽量把国务院的态度做大,然而他们不知道国务院的立场在克林顿政府已经失势。国务院把立场限制在不同意“访问”,已经是替可能的撤退做准备。[2]:302-303日后克里斯多福在1998年出版回忆录《在历史的洪流》表示:“我也警告他国会一面倒支持李登辉访问不能忽视。这项警告旨在提醒钱其琛,美国必须给李登辉签证。但他只听进我谈话的前半段,后来我听说李登辉获准前往绮色佳时,钱其琛个人很难堪。”[2]:304
美国国务院迫于来自国会与媒体舆论的压力,将准许与不准许两案同时提交白宫,由美国总统做最终决定。克林顿总统在衡量得失后,决定批准李登辉以私人身份到访美国[5]。
过程
编辑外部图片链接 | |
---|---|
1995年6月7日,李登辉飞抵美国洛杉矶时,白乐崎夫妇在机场停机坪迎迓,李登辉语意双关对其寒喧“这次我下来了”。 |
1995年5月22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克林顿总统同意李登辉总统以私人访问名义进入美国,以杰出校友的身份参加康奈尔大学校友会活动。
同年6月7日,李登辉乘中华航空专机由台北启程,经洛杉矶前往纽约州雪城机场,次日从雪城前往康奈尔大学。[6][7]
美东时间6月9日下午,李登辉到达绮色佳,在康奈尔大学欧林讲座发表题为“民之所欲,常在我心”的英文公开演说,[8]英文标题由新闻局长、英国牛津大学博士胡志强撰写〈WITH THE PEOPLE ALWAYS IN MY HEART〉。[3]:266首次提出了“中华民国在台湾”的国家定位。[9][10]得到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导现场盛况。[3]:2676月13日,李登辉返抵台湾。
各界反应
编辑- 当时在野党民主进步党透过中常会发表“对李总统访美的声明”:表示“李登辉近年来的私人访问,往往只求出击而缺乏一贯目标,无法收到预期成效,进而造成外交资源的浪费。本党认为,在目前台湾外交资源有限的情形下,外交工作应讲求重点,才能有实质突破。”[11]当时民进党被视为只能坐看舞台被李登辉尽占,而发出无关痛痒的场面话语。隔年春天总统大选的惨败可想而知。[12]:404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在事件初期并没有做出反应。1995年3月,在澳门的密使会谈中,李登辉密使苏志诚告诉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曾庆红,对于李登辉即将前往中东与美国访问,希望对岸能够有所理解,“这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也确定将去得成。”当时中国共产党当局不认为李登辉的美国之行能去成,根据钱其琛提报给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的讯息,中共认为美国行政部门不会同意让李登辉去访。因此中共的态度是“你们有你们的立场,我有我们的立场,因此到时候批评还是要批评的。”[3]:264-265同年6月15日,行政院长连战在李登辉返国后准备访问欧洲的消息曝光。为防堵中华民国在欧洲的外交行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作出政治表态。6月16日,宣布召回驻美大使李道豫,对美方表达不满;同时关闭对台湾沟通管道,原定的焦唐会谈与第二次汪辜会谈的规划全部推迟。7月至11月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展开多次军事演习,与中华民国之间的紧张情势逐步升高,造成台湾海峡导弹危机。
相关条目
编辑注释
编辑- ^ 台湾总统过境美国的艺术:在大国博弈夹缝中的权衡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BBC中文网,2018年8月22日。
- ^ 2.0 2.1 2.2 2.3 2.4 2.5 2.6 王景弘. 《慣看秋月春風:一個台灣記者的回顧》. 前卫出版社. 2004年7月. ISBN 957-801-442-2.
- ^ 3.0 3.1 3.2 3.3 3.4 3.5 邹景雯. 《李登輝執政告白實錄》. 印刻出版. 2001年5月.
- ^ 苏起. 兩岸史話-兩岸驚濤廿年紀實. 旺报. 2015-01-05 [2016-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06).
- ^ 白乐崎. 《白樂崎專欄》1995年李登輝康乃爾之行回顧. 自由时报. 2005年10月17日 [2015年10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 ^ 李總統訪美 開創之旅啟程. 中华电视公司. 1995-06-07 [2017-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6).
- ^ 李登輝總統訪美開創歷史新頁洛城僑界熱情歡迎. 中华电视公司. 1995-06-08 [2017-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4).
- ^ 總統在歐林講座演講全文. 中华民国总统府. [2019-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2) (繁体中文).
- ^ Text of Lee's Cornell addres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AIWAN INFO,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1995-6-16
- ^ 国家定位 李前总统︰ROC在台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VBS, 2003/12/21
- ^ 〈对李总统访美的声明〉,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编,《民主进步党两岸政策重要文件汇编》,台北:民进党。2000年。页24。
- ^ 陈佳宏. 《台灣獨立運動史》. 玉山社. 2006年8月. ISBN 978-986-7375-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