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之城
《爱乐之城》(英语:La La Land)是一部于2016年上映的美国歌舞爱情浪漫喜剧片,由达米恩·查泽雷执导和编剧。电影由瑞恩·高斯林和艾玛·斯通担纲主演,他们分别饰演爵士钢琴家和充满抱负的女演员,并讲述两人在洛杉矶追随梦想时坠入爱河。
爱乐之城 La La Land | |
---|---|
基本资料 | |
导演 | 达米恩·查泽雷 |
监制 | |
编剧 | 达米恩·查泽雷 |
主演 | |
配乐 | 贾斯汀·赫尔维茨 |
摄影 | 莱纳斯·桑德格伦 |
剪辑 | 汤姆·克洛斯 |
制片商 | |
片长 | 128分钟[2] |
产地 | 美国 |
语言 | 英语 |
上映及发行 | |
上映日期 |
|
发行商 | 狮门[1] |
预算 | 3,000万美元[3] |
票房 | 4.46亿美元[4] |
各地片名 | |
中国大陆 | 爱乐之城 |
香港 | 星声梦里人 |
台湾 | 乐来越爱你 |
新加坡 | 乐来越爱你[5] |
沙泽勒在担任鼓手时就深情于歌舞片,并在与贾斯汀·赫尔维茨共同行就读哈佛大学时首次构想出电影概念。沙泽勒于2010年搬去洛杉矶后就创作剧本,但无法找到任何一间制片厂在没有更改他的设计之下提供资金。在他2014年电影《爆裂鼓手》取得成功后,作品马上被顶峰娱乐收入囊中。电影取景自洛杉矶多个景点,于2015年8月至9月期间拍摄。电影由赫维玆创作配乐,并由曼迪·穆尔指导舞蹈动作。《爱乐之城》于2016年8月31日在第73届威尼斯电影节举行首映,并于2016年12月9日在美国上映。电影制片预算为3,000万美元,电影全球票房共计4亿4,610万美元。
《爱乐之城》获得好评,尤其是沙泽勒的剧本和导演功力、高斯林和斯通的演技、赫维玆的配乐以及片中的歌舞。本片在第74届金球奖上赢得破纪录的全部七项提名,并在第70届英国电影学院奖获得十一项提名而赢得五项。电影在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获得十四项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打平了《彗星美人》和《泰坦尼克号》的纪录。其最终赢得六项: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摄影、最佳原创音乐、最佳原创歌曲(《星光之城》)和最佳艺术指导。
剧情
编辑在美国洛杉矶的一条交通挤塞的高速公路上,一位有理想与抱负的女演员米娅·杜兰因背诵试镜台词时忘记开车前进,跟在后尾随的爵士钢琴家塞巴斯蒂安·怀德起冲突。米娅一直以来参加过无数的试镜至今却得不到演出机会,当天下午试镜的悲伤戏中还因为选角导演接听电话而打断。陷入低潮的米娅当晚被她的三位室友叫出去,参加在好莱坞山别墅举办的奢侈派对,结束时她却发现自己的车被拖走。手机没电又没车的情况下,米娅只好独自走下山丘,此时一段爵士钢琴独奏突然从旁边的餐厅里传出来,吸引米娅走进去,她发现弹奏歌曲的竟是早上遇到的塞巴斯蒂安。当时,塞巴斯蒂安弹奏一段爵士即兴式的钢琴曲,却被店主以没有遵照指定的曲目演奏而遭解雇。米娅走上前打算赞赏他,却被心情郁闷的塞巴斯蒂安擦肩无视。
几个月后,米娅于参加派对时跟塞巴斯蒂安重遇,发现他这次跟着一队专门唱80年代歌曲的流行乐队。派对结束后,二人沿着山路寻车,夜色在他们俩之间营造出一丝微妙情愫,二人高歌《美好的夜晚(A Lovely Night)》时翩翩起舞,在互道晚安后离去。隔天,塞巴斯蒂安来到咖啡厅跟米娅见面,米娅向他抒发对电影与演戏的热情和向往;塞巴斯蒂安则向米娅讲述他对爵士乐的热情、以及开设一家挂着自己名字的俱乐部的梦想。塞巴斯蒂安邀请米娅去看电影《无因的反叛》,她欣然答应,却忘记了自己跟现任男友葛雷格有约。在她与男友聚餐时,米娅感到没趣后赶到戏院,并在电影开始的一刻赶上。当晚,二人在格里斐斯天文台里跳一支浪漫的舞,随后便开始他们浪漫的同居生活。
在遇到无数次的试镜失败后,米娅决定写一个单人秀剧本,而塞巴斯蒂安则开始于一个俱乐部作定期表演。一天,塞巴斯蒂安巧遇同是音乐家的高中同学基斯,基斯邀请他到其爵士乐团当琴手,并提供稳定收入,然而乐团的流行风格跟他所想的大想径庭,让他感到沮丧;米娅努力说服自己的母亲指自己正为梦想努力集资后,偷听到这些塞巴斯蒂安决定跟乐团签约,乐团并开始一炮而红;但随着乐团渐有名气,两人相处的时间逐渐变少。乐团巡回演出期间,塞巴斯蒂安和米娅因为爱情和理想等观念问题发生过一次激烈的争吵。隔天晚上,塞巴斯蒂安参与乐团拍摄宣传照的同时,米娅的单人舞台剧以灾难形式收场,不但观众寥寥可数、还劣评如潮,米娅甚至连剧场的费用都没办法付清。塞巴斯蒂安虽然在最后跑来道歉,但这次深受打击的米娅决定放弃她的演员梦,搬回她在内华达州博尔德市的老家。
几天后,塞巴斯蒂安突然接到一位曾经前往观看米娅单人舞台剧的选角导演来电,得知她甚为欣赏米娅的演出而特别为她提供一个试镜机会。塞巴斯蒂安于是火速开车前往米娅的老家,说服她试试这次机会,而经过几番考虑后,米娅决定前去参加试镜。试镜时,两位选角导演让她说故事,她便开始以演唱《试镜》,叙述自己从姑姑的身上萌发演员梦等经历。试镜成功让米娅首次得到演出机会,但此行要让米娅搬到巴黎拍戏数个月。塞巴斯蒂安鼓励她要全心全意投入这次机会;他们俩也不知道二人的关系究竟该如何是好,但互相表示将会永远爱着对方。
五年后,米娅成为一名备受瞩目的优秀女演员,并和别人结婚成家立室,夫妻二人更育有一个女儿。一晚,米娅跟丈夫到戏院看电影,中途却因为交通挤塞而来到一家爵士乐俱乐部,米娅却突然发现俱乐部名字为“塞巴俱乐部(Seb's)”,那标志更是她多年前为塞巴斯蒂安所设计的,她意识到那是塞巴斯蒂安所开的俱乐部。当乐队开始为台下观众席演奏时,塞巴斯蒂安注意到米娅在观众席后,便开始以钢琴独奏方式演奏他跟米娅的主题曲。优美的音乐节奏与旋律让米娅和塞巴斯蒂安双双幻想着“假如他们从来没有分开过”的情景,演奏结束时观众席传出一片掌声,米娅跟丈夫离开之际,看着二人都各自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米娅跟塞巴斯蒂安相视一笑。
演员表
编辑- 瑞恩·高斯林 饰 塞巴斯蒂安·怀德(Sebastian Wilder)
- 艾玛·斯通 饰 米娅·杜兰(Mia Dolan)
- 约翰·传奇 饰 基斯(Keith)
- 萝丝玛丽·德威特 饰 劳拉·怀德(Laura Wilder)
- 芬·韦特罗克 饰 葛雷格(Greg)
- 洁西卡·罗瑟 饰 亚莉克西丝(Alexis)
- 水野索诺亚 饰 凯特琳(Caitlin)
- 凯莉·赫南德兹 饰 特雷西(Tracy)
- J·K·西蒙斯 饰 比尔(Bill)
- 汤姆·埃弗瑞特·斯科特 饰 大卫(David)
- 麦根·费伊 饰 米娅的母亲
- 戴蒙·古普顿 饰 哈里(Harry)
- 杰森·福克斯 饰 卡洛(Carlo)
- 乔希·潘斯 饰 乔希(Josh)
- 马里乌斯·德弗里斯 饰 克莱德(Clyde)
制作
编辑前期制作
编辑沙泽勒在担任鼓手时就深情于歌舞片[7]。2010年他在电影产业中名不见经传时,创作了《爱乐之城》的剧本[8]。他的想法是“采取旧式歌舞片,并将其放在现实生活中,而个中事情不是经常完全顺利”[7]以及向搬去洛杉矶去追寻梦想的创意人才表达致敬[9]。当他就读哈佛大学时与同学贾斯汀·赫尔维茨共同构思电影。两人在毕业论文中透过一部关于波士顿爵士音乐家的低预算歌舞片《公园长凳上的盖伊和艾德琳》探讨了这个概念[10][11]。沙泽勒被20年代的城市交响电影所震撼,例如向城市致敬的《曼哈顿》(Manhattan)和《持摄影机的人》[12]。毕业之后,两人于2010年搬去洛杉矶并继续创作剧本,但做了一些修改,例如将地点从波士顿改为洛杉矶[10]。
他不是试图将洛杉矶与巴黎和旧金山的魅力相匹配,而是专注于让城市与众不同的特性:交通、杂乱无序的城市扩展及空中轮廓[12]。电影的风格和气氛是启发自雅克·德米的《瑟堡的雨伞》和《柳媚花娇》,尤其是舞蹈戏更多且以爵士为导向的后者[13]。电影还向一些好莱坞经典作品做了视觉影射,包括《百老汇旋律1940》、《雨中曲》、《蓬车队》和《一个美国人在巴黎》[14]。沙泽勒对于《一个美国人在巴黎》评论道:“这就是我们刚刚劫掠的电影。这是一些很棒的例子来说明这些老旧歌舞片相当大胆。”[15]该片的角色发展和主题与沙泽勒之前的作品《爆裂鼓手》有相同的特质。沙泽勒对此说道:
- “他们都是关于成为艺术家的努力,并将你的梦想和为人世道作调和。《爱乐之城》只是少些怒气而已。”[16]
他说两部电影都反映了他作为电影制作人走上好莱坞阶梯的经历[9]。《爱乐之城》尤其启发自他从东岸搬去洛杉矶的经历,而对其先入为主的观念是“它全部都只是狭长的商业街和高速公路”[12]。
沙泽勒多年来无法制作这部电影,因为没有制片厂肯为这一部没有熟悉歌曲的原创当代歌曲片提供资金。这还是一部爵士音乐剧,因此《好莱坞报导》称其为“绝种种类”。他相信由于他和赫维玆在当时不为人知,这可能让赞助商怀疑作品的潜力[10][17]。沙泽勒透过介绍他至佛瑞德·贝加和乔丹·霍罗威茨的朋友找到制作人。随着两位制作人的加入,剧本以大约百万预算进入焦点影业。然而制片厂要求改变:男主角被要求从爵士钢琴家改成摇滚音乐家、复杂的开场歌舞必须修改,以及故事苦乐参半的结局需要被删除。沙泽勒取消了拍摄计划并开始新的制作[10]。
沙泽勒其后创作《爆裂鼓手》,这是一个较容易出售的概念和风险较低的投资[18]。《爆裂鼓手》于1月在2014年圣丹斯电影节举行首映并获得影评人好评之后,沙泽勒继续努力将《爱乐之城》带上大荧幕[10]。一年后,当《爆裂鼓手》在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获得提名,包括最佳影片,并且全球票房共计5,000万美元,而其制片预算则是330万美元,因此沙泽勒和他的作品开始吸引制片厂的注意[17]。
沙泽勒创作剧本五年后[19],顶峰娱乐和黑标传媒,以及制作人马克·布雷特同意投资《爱乐之城》,并决定发行。他们对《爆裂鼓手》在评价和票房上的成功印象深刻[9]。狮门娱乐之前曾担任《舞出我人生》经销人的帕特里克·沃茨斯贝格(Patrick Wachsberger)因觉得高质量的歌舞片不应该花太少钱,因此促使沙泽勒增加电影的预算[20]。
选角
编辑一开始麦尔斯·泰勒和艾玛·沃森被安排担纲主演。沃森因为承诺出演2017年《美女与野兽》歌舞改编版而放弃,特勒则透过长期合同洽谈后离开[8]。相反,高斯林拒绝了《美女与野兽》野兽的角色,转而出演《爱乐之城》[21]。沙泽勒决定让角色变得年长,并有努力实现梦想的经验,而不是刚刚到达洛杉矶的年轻初到者[10]。
艾玛·斯通饰演一名在洛杉矶苦苦挣扎的女演员米娅[17]。斯通自八岁观看《悲惨世界》之后便爱上了歌舞片,并说道“充斥在歌曲中一直是我真正的梦想”,而她最喜欢的电影是1931年查理·卓别林的爱情喜剧片《城市之光》[7][17]。斯通在儿时学过啦啦队舞和一年的芭蕾舞[17]。她15岁时随母亲搬去好莱坞去谋求职业生涯,并在第一年不断努力试镜。当她去参加试镜时,她通常唱或说一句就被拒之门外[22]。斯通以她自己的经历来描绘出米娅的角色,并加入一些情节在电影中[16]。
2014年,她在演出其百老汇首秀《歌厅》期间面见了沙泽勒。沙泽勒和赫维玆看她演出当演员在晚上患得感冒的时候[17][23]。她在纽约的布鲁克林餐馆会见沙泽勒,在那里导演勾勒出他对电影计划的看法[24]。斯通因演出《歌厅》而增长信心,以应付电影的需求[24]。在为角色准备的过程中,斯通看了一些启发沙泽勒灵感的歌舞片,例如《瑟堡的雨伞》与弗雷德·阿斯泰尔和金杰·罗杰斯的合作电影[19]。斯通因为沙泽勒对于作品的热情而接受这个提议[24]。
莱恩·高斯林饰演一名爵士钢琴家塞巴斯蒂安[17]。跟斯通一样,莱恩·高斯林以作为努力奋斗的演员的经历来描绘角色。其中一个事件用于米娅身上,高斯林在试镜中要表演哭戏,而选角导演在中间接电话,并在她情绪高涨时说他的午餐计划[17][22][25]。沙泽勒在好莱坞山一家近高斯林家的酒吧面见他,而当时高斯林在拍摄《大空头》[10]。
在顶峰买下这部电影后,沙泽勒立马分配两人角色[9]。他说两人“感觉就像我们现在有一对最接近好莱坞旧式夫妻的东西”,就像斯潘塞·特雷西和凯瑟琳·赫本、弗雷德·阿斯泰尔和金杰·罗杰斯、亨弗莱·鲍嘉和劳伦·白考尔,以及玛娜·洛伊和威廉·鲍威尔[16]。这部片是斯通和高斯林继《疯狂愚蠢的爱》和《匪帮传奇》之后的第三部合作作品[26]。当他们都尝试去参与制作电影,沙泽勒问两人关于他们试镜时的灾难[22]。他们都为电影六首原创曲子学习如何唱歌和跳舞[10]。
剩下的演员,包括J·K·西蒙斯、水野索诺亚、洁西卡·罗瑟、凯莉·赫南德兹、芬·韦特罗克、罗丝玛丽·德威特、约翰·传奇、杰森·福克斯和麦根·费伊均于2015年7至8月被制片商宣布出演电影[27][28][29][30][31][32]。传奇饰演塞巴斯蒂安的长年朋友基斯[17]。
电影由曼迪·穆尔指导舞蹈动作。从2015年5月开始,在洛杉矶亚特华德村的制作办公室进行为期三至四个月的排练。高斯林在其中一间房间练习弹钢琴,斯通则与摩儿在另一间一起跳舞,而服装设计师玛莉·佐弗雷斯拥有她自己在综合大楼的一个角落[10][17]。因为没有手替,没有经验的高斯林不得不学习如何弹钢琴[33]。摩儿强调的是情绪而不是技术,斯通说当他们拍摄普锐斯车那一幕时,这就是关键[17]。为了帮助演员和工作人员取得他们流畅的创意模式,沙泽勒每周五晚在摄影棚放映那些激发他创作电影灵感的经典作品,包括《瑟堡的雨伞》、《雨中曲》、《礼帽》和《不羁夜》[10]。
拍摄
编辑一开始,沙泽勒想要电影的歌舞排序是“从头到脚”拍摄,并以一镜呈现,就像30年代弗雷德·阿斯泰尔和金杰·罗杰斯的作品[24]。他还想该片效仿50年代歌舞片宽银幕电影镜头般的宽频,就像《好天气》。因此这部电影是以宽银幕电影镜头的2.55:1宽高比为基础,并在潘那维申设备上用赛璐珞胶片拍摄,然而因为技术不允许,所以并不是真的宽银幕电影镜头规格[34][35][36][37]。
沙泽勒想要洛杉矶成为其电影的主要场景,并评论道“我认为这个城市有一种诗情画意的东西,关于一个城市是成立于拥有不切实际梦想的人以及几乎将毕生花费在梦想的人”[7]。主体拍摄于2015年8月10日在该城市正式开始[38],并取景自洛杉矶和附近的60多个场景,包括市中心的天使铁路缆车、好莱坞山的房子、科罗拉多街桥、南帕萨迪纳的里亚尔托戏院、华纳兄弟摄影棚场地、中央大市场、何尔摩沙海滩的轻屋咖啡馆、著名的格里斐斯天文台、马尔蒙庄园酒店和华兹塔,有许多场景只拍摄一次。它拍摄过程花费了40天,于2015年9月中旬完成[10][39][40]。
开场进入正戏前的一组镜头最先被拍摄[10],并拍摄于哈里普雷格森法官交汇处的两条高乘载直达连接坡道的封闭部分,从I-105高乘载车道连接至I-110快车道,且通往洛杉矶市中心。它在两天内完成拍摄,动用了超过百位舞者[9][41]。对于这个特定的一幕,沙泽勒想要呈现这座城市多么宽广的感觉[12]。这一幕原先计划在一段地平面高速公路拍摄,直到沙泽勒决定在弧度100英尺(30米)上的空中来拍摄105–110交叉道。艺术指导大卫·瓦斯科(David Wasco)说:“我认为有人会摔下来然后死掉。”并不是高速公路每一部分都被封锁[10]。沙泽勒将这一幕与《绿野仙踪》中通往翡翠城的黄砖路作比较[10]。
沙泽勒为“旧洛杉矶”寻找一些处于废墟,或者可能被夷为平地的地方。其中一个显著例子就是天使铁路的使用,其建造于1901年。天使铁路在发生出轨意外后于2013年关闭。有人试图修理和重新开放铁路,但无济于事。然而,制作团队能够获得使用其一天的准许。沙泽勒和他的工作人员接着为摄影让其被安排重新运作一天(它于2017年重新开放给大众)[12]。米娅在华纳兄弟摄影棚场地的咖啡馆工作;沙泽勒认为该摄影棚很多都是好莱坞的“名胜古迹”。艺术指导瓦斯科创作了许多假的电影海报。沙泽勒偶尔会为海报取名字,并决定以他的首部长片《公园长凳上的盖伊和艾德琳》的标题作为其中一张海报,并将其重新想象为一部30年代歌舞片[12]。
六分钟的普锐斯车一幕必须要完成于日落时短暂的魔幻时刻。这一幕在两天内总共拍摄了八次[17]。当莱恩·高斯林和艾玛·斯通终于搞定,斯通说:“每一个人的情绪都爆开了。”[24]由于高斯林和斯通不是专业舞者,两人因此犯了不少错误,尤其是在长时间不间断的单拍乐曲中。然而,沙泽勒则十分支持他们,理解他们缺乏经验而不在乎他们犯的错误[19]。在拍摄塞巴斯蒂安和米娅一起跳第一支舞时,斯通被长凳背面绊倒,但选择立马纠正并继续演出该幕[19]。
在浪漫晚餐时高斯林的角色塞巴斯蒂安对米娅(艾玛·斯通)的争辩是其中一个重写最多次的一幕。高斯林和斯通还帮助这一幕创作台词,使其成为在充满想象和幻想元素的电影中其中一个较为真实的一幕[42]。
沙泽勒与剪辑师汤姆·克洛斯用了将近一年来剪辑电影,因为两人最主要关心是如何让气氛变得正确[10]。
音乐
编辑
《爱乐之城》的歌曲和配乐由沙泽勒的大学同学贾斯汀·赫尔维茨创作和策划,其同时参与他先前两部电影[17]。歌词由帕塞克与保罗创作[24],除了《点燃火焰》(Start a Fire),其由约翰·传奇、赫维玆、马里乌斯·德弗里斯和安吉丽·丝儿卢(Angelique Cinelu)创作[43]。原声带专辑于2016年12月9日由新视镜唱片发行,包括赫维玆的配乐和演员的献唱歌曲[43]。
发行
编辑《爱乐之城》于2016年8月31日在威尼斯电影节举行世界首映[44][45]。电影还在特柳赖德影展[46]、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从2016年9月12日开始)[47]、伦敦影展[48]、米德尔堡影展(2016年下半年)、弗吉尼亚大学举办的弗吉尼亚影展(2016年11月6日)以及美国电影学院影展(2016年11月6日)放映[49]。
电影原定于2016年7月15日上映[50]。然而,2016年3月,制片商宣布电影将于2016年12月2日开始有限上映,之后于2016年12月16日扩展至大范围[51]。沙泽勒表示,这次改变是因为他觉得发行日期并不适合电影环境,以及因为他想要从早期秋季影展开始后才慢慢展示[16]。这部电影后来推迟一周至2016年12月9日,而仍计划于2016年12月16日广泛发行[52]。狮门娱乐于2016年12月9日在五家戏院开场,并于2016年12月16日扩展至200家戏院,之后于2016年12月25日在全球上映。这部电影于2017年1月6日全面上映[40],一周后在IMAX戏院上映[53]。
《爱乐之城》于2017年1月12日在英国上映[54]。电影在荷兰和澳大利亚分别于2016年12月22日和12月26日上映,而其他地区计划于2017年中旬上映[55]。威望国际宣布《爱乐之城》于2020年4月10日重新在台湾威秀影城上映[56][57]。
家用媒体
编辑狮门娱乐于2017年4月11日以数字高清形式发行《爱乐之城》,并于2017年4月25日以蓝光、超高清蓝光和DVD形式发行[58]。
反响
编辑票房
编辑《爱乐之城》在美国及加拿大地区共累积了1亿5,110万美元的票房,加上来自其他地区的2亿9,500万美元,全球票房共计4亿4,610万美元,而其制片预算则是3,000万美元[4]。Deadline Hollywood将电影的所有支出和收入合计在一起并计算出6,825万美元的净利润,这让其成为2016年前二十名最高盈利的上映电影[59]。
《爱乐之城》于12月9日开始在洛杉矶和纽约五家戏院有限上映。截止至首周周末,电影共收获881,107美元票房,平均每戏院收获176,221美元,为年度最高平均成绩[60][61][62]。在其有限上映的第二周,电影扩展至200家戏院,并收获410万美元,在票房排行榜上排名第7。它比前一周上升了366%,平均每戏院收获20,510美元[63]。翌周,电影广泛扩展至734家戏院,在周末收获580万美元(包括圣诞节的400万美元和四天的920万美元),排名第8[64]。2017年1月6日,电影在金球奖颁奖周末扩展至1,515家戏院,并在周末收获1,000万美元,排名第5[65]。在其发行第六周,电影收获1,450万美元(在为期四天的周末以及马丁·路德·金纪念日总计收获1,690万美元),仅次于《隐藏人物》排名第2[66]。在获得十四项奥斯卡提名后,电影于2017年1月27日扩展至3,136家戏院(比上周增加了1,271),并收获1,210万美元(比上周收获的840万美元上升了43%)[67]。在2月24至26日周末(奥斯卡奖周末),电影收获460万美元,与上周收获的数额相同[68]。翌周,在赢得六项奥斯卡之后,电影获得300万美元[69]。
评价
编辑影评人赞赏电影的剧本、导演、演技、配乐以及高斯林和斯通之间所产生的火花[70][71][72][73]。烂番茄收集的432篇专业影评文章中,“新鲜度”为91%,平均得分8.62分(满分10分)。网站的共识评价为“《爱乐之城》以紧张自信的导演、强而有力的演出和无法抗拒的过度决心为一种过去的种类注入新生命”[74],而基于另一影评网站Metacritic基于54篇评论文章,平均分为93(满分100),代表“普遍好评”[75]。它在以上网站分别为2016年第三和第六高评价电影[76][77]。据CinemaScore进行的调查,观众的平均评价于A+至F间落于“A-”[78],而PostTrak显示观众给予总计81%好评及93%的“绝对推荐”[66]。
《滚石》的彼得·崔维斯(Peter Travers)给予《爱乐之城》4颗星(满分4颗),称其为“一个激动人心的出奇成就”并称赞它的音乐歌舞,尤其是开场那一幕。他接着将其列为他年度最喜欢的电影[79]。《芝加哥论坛报》的迈克尔·菲利浦斯(Michael Phillips)同样赞扬开场的一组镜头,以及强调斯通的演出,并称“她已经是观看《爱乐之城》的原因了”。尽管不热衷于高斯林的舞蹈和电影的中间部分,但是菲利浦斯仍然给予电影4颗星(满分4颗),并称其为“年度最认真令人愉快的娱乐电影”[80]。《纽约时报》的A·O·斯科特(A.O. Scott)赞赏这部电影,并称其“均成功将充满泡沫的幻想和理智的寓言、将浪漫喜剧和娱乐情节剧、将美好的诡计和感人的真实集于一身的一部作品”[81]。《卫报》的彼得·布拉索(Peter Bradshaw)给予电影5颗星(满分5颗),称其为“阳光普照的歌舞片杰作”[82]。《视与听》的汤姆·查里提(Tom Charity)说:“沙泽勒精心创作了这个罕见的东西,一部真正的浪漫喜剧片,以及充满蓝、红、黄和绿的狂想曲。”[83]泰·布尔(Ty Burr)于2016年12月在《波士顿环球报》撰稿时总结电影与观众产生联系的有效性,并说道:“……电影流淌著珍惜开始消失的东西那苦乐参半的快乐,例如想像在高潮歌舞中的不真实未来,或者在旧电影中永远存在的那些漆黑且星光熠熠的舞池,又或者好莱坞歌舞剧本身。或者爵士乐:塞巴斯蒂安在早期呆在夜总会,在那里他热情地坚持自己喜欢的音乐。他说:‘它逐渐凋零。世界说了:“让它死去吧,它已过了属于它的辉煌年代。”不,在我的看管下可别想。’在那一幕,他是跟导演说;而在《爱乐之城》的结尾,他则是跟每一个人说。”[84]
影评人批评电影对于种族和爵士乐的处理。《今日美国》的凯莉·劳勒(Kelly Lawler)由于“他的追求(并之后成功)让传统黑人类型音乐从绝种的状态被拯救起来,看起来只有他才能达到如此成就”,而指出高斯林的角色被一些评论家称为“白人救世者”[85]。《连线》的露比·洛特-拉维尼亚(Ruby Lott-Lavigna)[86]、《纽约》的安娜·西尔曼(Anna Silman)[87]和MTV新闻的艾拉·麦迪逊三世(Ira Madison III)[88]均表达出这种看法。《纽约观察报》的雷克斯·里德(Rex Reed)同时瞄准了电影模仿米高梅歌舞经典电影的意图,并认为“由雄心勃勃的达米恩·查泽雷创作的剧本充满樟脑丸的味道”以及“电影在中间部分严重下陷,就像一张需要新弹簧的破旧床垫”[89]。《南华早报》说道这部电影有点沉闷,两位主角的歌唱和跳舞并不突出,塞巴斯蒂安是一名爵士乐的势利小人,米娅角色本身则缺乏深度[90]。
荣誉
编辑《爱乐之城》在第70届英国电影学院奖获得十一项提名,比其他2016年参选电影还要多[91]。电影赢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斯通)、最佳摄影和最佳电影音乐[92]。
在第74届金球奖,《爱乐之城》获得七项提名,为全场最多[93]。该片赢得所有提名,创下了单部电影赢得最多金球奖的历史记录,包括最佳音乐及喜剧电影、最佳导演、最佳音乐及喜剧类电影男主角(高斯林)、最佳音乐及喜剧类电影女主角(斯通)、最佳剧本、最佳原创配乐和最佳原创歌曲(《星光之城》)[94]。
在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爱乐之城》赢得六项,为全场最多,包括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斯通)、最佳摄影、最佳原创音乐、最佳原创歌曲(《星光之城》)和最佳艺术指导[95]。电影获得十四项提名,打平了《彗星美人》和《泰坦尼克号》以单部电影获得最多的提名。其他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高斯林)、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影片剪辑、最佳服装设计、第二项最佳原创歌曲(《试音 (做梦的傻瓜)》)、最佳音效剪辑和最佳混音[96]。
奥斯卡颁奖乌龙事件
编辑在奥斯卡典礼期间,颁奖人菲·唐娜薇在阅读沃伦·比蒂打开的卡片之后错误地宣布《爱乐之城》赢得最佳影片,而其实它是宣布艾玛·斯通赢得最佳女主角的复制卡片[97]。在《爱乐之城》的演员和工作人员上台之后,花了两分钟和将近三场得奖感言秀场制作人才来纠正错误,而真正赢家是《月光男孩》[98]。
德国电视节目恶作剧
编辑2017年3月,《爱乐之城》成为德国年度影视奖金牌摄影机奖的恶作剧焦点。德国喜剧人杰可·温特沙伊特和克拉斯·海佛-乌诺夫在《爱乐之城》赢得“最佳国际电影”奖时安排假冒瑞恩·高斯林的人来授奖[99][100][101]。典礼后,电视广播公司德国电视二台的发言人被问到奖项是否归还时表示《爱乐之城》已经获奖,而奖座也会给真正的瑞恩·高斯林[102]。该事件被称为“高斯林门”,并引发了对其概念的批评。媒体影评人认为“最佳国际电影”成立目的只是让瑞恩·高斯林出现在典礼上,而非考量电影的品质。这件事也成为2019年金牌摄影机奖遭到取消的导火线[103][104]。2018年,温特沙伊特和海佛-乌诺夫因遭到媒体批评而赢得格力莫奖[105]。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1.2 1.3 Gleiberman, Owen. Film Review: 'La La Land'. Variety. 2016-08-31 [2017-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0).
- ^ La La Land (12A). British Board of Film Classification. 2016-10-14 [2017-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0).
- ^ Bart, Peter. Peter Bart: 'La La Land' Adds Musical Backbeat To Wide-Open Awards Race. Deadline Hollywood. [2016-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0).
- ^ 4.0 4.1 La La Land (2016). Box Office Mojo. [2017-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0).
- ^ https://www.incinemas.sg/details.aspx?id=702
- ^ La La Land (2016). Fandango. [2018-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 ^ 7.0 7.1 7.2 7.3 Anderson, Ariston. 'La La Land': Emma Stone, Director Damien Chazelle Talk Bringing Back Hope in Films.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6-08-31 [2016-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 ^ 8.0 8.1 Hipes, Patrick; Patten, Dominic. Ryan Gosling & Emma Stone Circling Damien Chazelle's 'La La Land'. Deadline Hollywood. 2015-04-14 [2015-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 ^ 9.0 9.1 9.2 9.3 9.4 Smith, Nigel M. Damien Chazelle on La La Land: 'Los Angeles is full of people chasing dreams'. The Guardian. 2016-09-08 [2016-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 ^ 10.00 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10.10 10.11 10.12 10.13 10.14 Ford, Rebecca. How 'La La Land' Went From First-Screening Stumbles to Hollywood Ending.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6-11-03 [2016-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 ^ Goldstein, Meredith. 'La La Land' could have been set in Boston. The Boston Globe. [2016-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Murphy, Mekado. L.A. Transcendental: How ‘La La Land’ Chases the Sublime. The New York Times. 2016-11-04 [2016-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 ^ Hammond, Pete. Damien Chazelle's 'La La Land', An Ode to Musicals, Romance & L.A., Ready to Launch Venice and Oscar Season. Deadline Hollywood. 2016-08-30 [2016-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 ^ Phillips, Michael. Ryan Gosling sings, dances, reads in margins of Gene Kelly's annotated script. Chicago Tribune. 2016-09-12 [2016-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 ^ McGovern, Joe. How America in Paris Won Best Picture and Changed Hollywood. Entertainment Weekly. 2017-02-02 [2017-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 ^ 16.0 16.1 16.2 16.3 McGovern, Joe. La La Land director on the 'timeless glamour' of Ryan Gosling & Emma Stone. Entertainment Weekly. 2016-08-30 [2016-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 ^ 17.00 17.01 17.02 17.03 17.04 17.05 17.06 17.07 17.08 17.09 17.10 17.11 17.12 Reegan, Rebecca. With 'La La Land,' Emma Stone and director Damien Chazelle aim to show that original musicals aren't all tapped out. Los Angeles Times. 2016-09-12 [2016-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 ^ Hammond, Pete. Tom Hanks Interrupts His Own 'Sully' Q&A To Lavishly Praise 'La La Land' – Telluride. Deadline Hollywood. 2016-09-03 [2016-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 ^ 19.0 19.1 19.2 19.3 Alter, Ethan. Emma Stone on Reteaming With Ryan Gosling in 'La La Land' and Her New Appreciation of Los Angeles. Yahoo! Movies. 2016-09-16 [2016-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 ^ Roxborough, Scott. Zurich: Lionsgate's Patrick Wachsberger on His Journey from Jerry Lewis to 'Twilight,' 'La La Land'.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6-09-25 [2016-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 ^ Wiest, Brianna. Emma WATSON Almost Starred in ‘La La Land’. Teen Vogue. [2017-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 ^ 22.0 22.1 22.2 Jones, Emma. La La Land: Gosling and Stone serenade Hollywood. BBC. 2016-10-06 [2016-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 ^ Grobar, Matthew. Emma Stone Reveals Unorthodox 'La La Land' Audition; Mel Gibson on 'Hacksaw Ridge' Inspiration – The Contenders. Deadline Hollywood. 2016-11-05 [2016-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 ^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Gay, Jason. Emma Stone Takes the Biggest Leap of Her Career With La La Land. Vogue. 2016-10-14 [2016-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 ^ This painful audition scene in 'La La Land' was based on Ryan Gosling's real-life experience. Los Angeles Times. [2016-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 ^ Neha Prakash. Emma Stone Talks About Meeting Ryan Gosling for the First Time 7 Years Ago. Glamour. 2017-02-09 [2018-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 ^ Hipes, Patrick. Sonoya Mizuno, Jessica Rothe & Callie Hernandez Move into 'La La Land'. Deadline Hollywood. 2015-07-08 [2015-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 ^ Ford, Rebecca. 'La La Land' Adding 'American Horror Story' Actor Finn Wittrock (Exclusive).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5-07-10 [2015-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 ^ Hipes, Patrick. Rosemarie DeWitt Chimes in For 'La La Land'. Deadline Hollywood. 2015-08-04 [2015-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 ^ Kroll, Justin. John Legend in Talks to Join Emma Stone and Ryan Gosling in Musical 'La La Land'. Variety. 2015-08-04 [2015-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 ^ A. Lincoln, Ross. John Magaro Joins 'War Machine'; Jason Fuchs Moves to 'La La Land'. Deadline Hollywood. 2015-08-11 [2015-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 ^ Pederson, Erik. Tony Sirico Joins Woody Allen's Latest; Meagen Fay Tunes Up for 'La La Land'. Deadline Hollywood. 2015-08-10 [2017-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 ^ Lázaro, Margarita. 27 curiosidades de 'La La Land'. El Huffington Post(español). 2017-01-13 [2017-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 ^ Shot in CinemaScope, La La Land vibrantly romances the olden days of Hollywood. 2017-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31).
- ^ Gray, Richard. Review: La La Land. 2016-12-14 [2018-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 ^ Desowitz, Bill. Oscars 2017: Why Cinematographers for Scorsese, Chazelle and More Shot on Film. IndieWire. 2016-11-10 [2017-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 ^ Dabrowska, Diana. La La Land (Damien Chazelle, US) – Special Presentations. CinemaScope. 2016-09-05 [2017-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 ^ On the Set for 8/14/15: Marlon Wayans Starts Fifty Shades of Black, Bill Condon Wraps Up Beauty and The Beast. SSN Insider. 2015-08-14 [2015-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1).
- ^ Ryan Gosling sees 'La La Land' as an opportunity to show off Los Angeles. Los Angeles Times. [2016-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 ^ 40.0 40.1 D'Alessandro, Anthony. How 'La La Land' Director Damien Chazelle, His Team & Lionsgate Faced The Music & Resurrected The Original Hollywood Musical. Deadline Hollywood. 2016-12-10 [2016-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 ^ D'Alessandro, Anthony. How Damien Chazelle Pulled Off That L.A. Freeway Musical Number in 'La La Land' – Toronto Studio. Deadline Hollywood. 2016-09-12 [2016-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 ^ Sullivan, Kevin P. How Emma Stone and Ryan Gosling Helped Write Their 'La La Land' Fight. Entertainment Weekly. 2017-02-24 [2017-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 ^ 43.0 43.1 'La La Land' Soundtrack Details. Film Music Reporter. 2016-11-17 [2017-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 ^ Vivarelli, Nick. Damien Chazelle's 'La La Land' to Open Venice Film Festival in Competition. Variety. 2016-06-20 [2016-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 ^ La La Land. Venice Film Festival. [2016-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4).
- ^ Hammond, Pete. Telluride Film Festival Lineup: ‘Sully’, ‘La La Land’, ‘Arrival’, ‘Bleed For This’ & More. Deadline Hollywood. 2016-09-01 [2016-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 ^ Nolfi, Joey. Toronto Film Festival 2016: Magnificent Seven, La La Land to screen. Entertainment Weekly. 2016-07-27 [2016-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 ^ La La Land. BFI London Film Festival. [2016-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5).
- ^ Hipes, Patrick. 'La La Land' Added As AFI Fest Centerpiece Gala. Deadline Hollywood. 2016-10-20 [2016-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 ^ Sneider, Jeff. 'Power Rangers,' Kristen Stewart's 'American Ultra' Land Release Dates. TheWrap. 2015-04-30 [2015-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 ^ Lang, Brent. Ryan Gosling, Emma Stone Musical 'La La Land' Grabs Oscar Season Debut. Variety. 2016-03-07 [2016-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 ^ D'Alessandro, Anthony. 'La La Land' Shuffles Back One Weekend in December Rollout. Deadline Hollywood. 2016-09-23 [2016-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 ^ La La Land Dances into Select IMAX® Theatres. IMAX. 2017-01-05 [2017-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 ^ LA LA LAND (2016). British Board of Film Classification.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 ^ Tartaglione, Nancy. 'Fantastic Beasts' Conjures $680M WW; 'Christmas Party' & 'Sing' Swing; 'Hacksaw' Wows in China Bow – Intl Box Office. Deadline Hollywood. 2016-12-11 [2016-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
- ^ 翁新涵. 影迷小確幸 《樂來越愛你》、《下女的誘惑》重登大銀幕 | 娛樂. NOWnews 今日新闻. 2020-04-07 [2020-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4).
- ^ CATCHPLAY. 《樂來越愛你》4月大銀幕再現. Facebook. 2020-04-08 [2020-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5).
- ^ 'La La Land'. Lionsgate. 2017-03-13 [2017-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3).
- ^ Fleming Jr, Mike. No. 18 ‘La La Land’ Box Office Profits – 2016 Most Valuable Movie Blockbuster Tournament. Deadline Hollywood. 2017-03-21 [2017-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3).
- ^ McClintock, Pamela. Weekend Box Office: 'Office Christmas Party' Wins Friday; 'La La Land' Soars.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6-12-09 [2016-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3).
- ^ Mendelson, Scott. Box Office: 'Office Christmas Party' Topped Friday, But 'La La Land' Nabbed Festive $300K. Forbes. 2016-12-10 [2016-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3).
- ^ Brooks, Brian. 'La La Land' Dances To Year's Best Box Office Theater Average. Deadline Hollywood. 2016-12-11 [2016-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3).
- ^ 'Rogue One' Flying To $152M+ Weekend; 'Collateral Beauty' A Career B.O. Low For Will Smith: PM Update. Deadline Hollywood.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3).
- ^ With 'Fences,' ‘La La Land' Enter Top 10 As 'Rogue One' & 'Sing' Rule Holiday – Monday AM Update. Deadline Hollywood.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3).
- ^ 'Rogue One' Doesn't Want To Fall To 'Hidden Figures' As Winter Storm Helena Closes Theaters. Deadline Hollywood.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3).
- ^ 66.0 66.1 'Hidden Figures' Stays Smart, But Why Are So Many Movies Bombing Over MLK Weekend?. Deadline Hollywood.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3).
- ^ Is Controversy Impacting 'A Dog's Purpose' At The Box Office?. Deadline Hollywood.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3).
- ^ Universal/Blumhouse’s ‘Get Out’ Now Grabbing A $30M+ Opening. Deadline Hollywood. [2017-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3).
- ^ D'Alessandro, Anthony. ‘Logan’s $85.3M Debut Breaks Records For Wolverine Series & Rated R Fare; Beats ‘Fifty Shades’ & ‘Passion Of The Christ’. Deadline Hollywood. 2017-03-06 [2017-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3).
- ^ Ciras, Heather. Emma Stone and Ryan Gosling's 'La La Land' gets rave reviews in Venice. Boston Globe. 2016-08-31 [2017-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3).
- ^ Phillips, Michael. Venice audiences enchanted by 'La La Land'. Chicago Tribune. 2016-09-01 [2017-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3).
- ^ Hopewell, John. Ryan Gosling, Emma Stone, Damien Chazelle's 'La La Land' Wow Venice. Variety. 2016-08-31 [2017-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3).
- ^ Desta, Yohana. La La Land Stuns at the Venice Film Festival. Vanity Fair. 2016-08-31 [2017-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3).
- ^ La La Land (2016). Rotten Tomatoes. Fandango Media. [2018-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3).
- ^ La La Land Reviews. Metacritic. CBS Interactive. [2017-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3).
- ^ Top 100 Movies of 2016. Rotten Tomatoes. Fandango Media. [2017-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3).
- ^ The Best Movies of 2016. Metacritic. CBS Interactive. [2017-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3).
- ^ D'Alessandro, Anthony. Forget About Being Oscar Best Pic Rivals, ‘La La Land’ & ‘Hidden Figures’ Are In A B.O. Battle: Oscar Boost. Deadline Hollywood. 2017-01-30 [2017-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3).
- ^ Travers, Peter. 'La La Land' Review: Magical Modern-Day Musical Will Sweep You Off Your Feet. Rolling Stone. 2016-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3).
- ^ Phillips, Michael. 'La La Land' review: Stone, Gosling light up Damien Chazelle's romantic reverie. Chicago Tribune. 2016-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3).
- ^ Scott, A. O. Review: Ryan Gosling and Emma Stone Aswirl in Tra La La Land. The New York Times. [2016-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3).
- ^ Bradshaw, Peter. La La Land review: Ryan Gosling and Emma Stone shine in a sun-drenched musical masterpiece. The Guardian. 2016-08-31 [2016-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3).
- ^ Charity, Tom. First-look review: Damien Chazelle's La La Land (2016) | Sight & Sound. BFI. 2016-11-04 [2016-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3).
- ^ Burr, Ty. 'La La Land' resurrects the classic movie musical. The Boston Globe. 2016-12-14 [2017-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3).
- ^ Lawler, Kelly. The Oscar race: The case against 'La La Land'. USA Today. 2017-01-11 [2017-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3).
- ^ Lott-Lavigna, Ruby. La La Land review: an ambitious musical soured by racist undertones. Wired. 2017-01-10 [2017-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3).
- ^ Silman, Anna. La La Land: A Musical Ode to Men Who Love Loving Jazz. New York. 2016-12-13 [2017-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3).
- ^ Madison III, Ira. La La Land's White Jazz Narrative. MTV News. 2016-12-19 [2017-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3).
- ^ Reed, Rex. Good-Intentioned But Overrated, 'La La Land' Reeks of Mothballs. New York Observer. 2016-12-15 [2017-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3).
- ^ Your guide to the La La Land backlash: eight things people hat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2017-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3).
- ^ Ritman, Alex. BAFTA Awards: 'La La Land' Leads Nominations.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7-01-09 [2017-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3).
- ^ Mitchell, Robert. 'La La Land' Wins Top Prizes at BAFTA Awards in London. Variety. 2017-02-12 [2017-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3).
- ^ Golden Globes 2017: The Complete List of Nominations.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6-12-12 [2016-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3).
- ^ Lee, Ashley. Golden Globes: 'La La Land' Breaks Record for Most Wins by a Film.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7-01-08 [2017-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3).
- ^ The 89th Academy Awards (2017) Nominees and Winners.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AMPAS). [2017-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3).
- ^ Oscars Nominations 2017: The Complete List of Nominees.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7-01-24 [2017-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3).
- ^ Donnelly, Jim. Moonlight Wins Best Picture After 2017 Oscars Envelope Mishap.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2017-02-26 [2017-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3).
- ^ Rothman, Michael. 'Moonlight' wins best picture after 'La La Land' mistakenly announced. ABC News. 2017-02-26 [2017-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3).
- ^ Moran, Rob. #GoslingGate: is this the greatest TV prank ever?. Brisbane Times. 2017-03-09 [2020-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1).
- ^ #GoslingGate at The Golden Camera Awards in Germany, brainstain.co.uk, 2017-03-08 [2020-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4)
- ^ How Two German Comedians Pranked an Awards Show With a Fake Ryan Gosling.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7-03-08 [2020-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8).
- ^ Goldene Kamera 2017: Veranstalter fordern Trophäe zurück [Goldene Kamera 2017: Organizer reclaims trophy]. Rheinische Post. 2017-03-07 [2017-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3).
- ^ Lückerath, Thomas. Miese Quote, mieser Ruf: Aus für Goldene Kamera [Bad ratings, bad reputation: The end for Goldene Kamera]. dwdl.de. September 5, 2019 [2020-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3).
- ^ Sendetermin für die letzte "Goldene Kamera" steht [Air date for the final "Goldene Kamera" announced], quotenmeter.de, 2020-02-11 [2020-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3)
- ^ Grimme-Preis: Der falsche Ryan Gosling wird ausgezeichnet [Grimme Award: The false Ryan Gosling will be awarded]. Stern. 2018-03-14 [2020-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