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01榴弹炮

(重定向自M101榴彈砲

M101榴弹炮M2A1 105毫米榴弹炮)是二战美军的制式榴弹炮之一,在1941年起生产,在各战场作为师级支援火力大量生产并支援给个盟邦使用,其廉价设计简便与火力适中的特性获得炮兵肯定,直至今日仍有国家采用。

M101榴弹炮
M2A1 105毫米榴弹炮
2005年3月26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士兵正在加利福尼亚州发射M101榴弹炮
类型榴弹炮
原产地美国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1941年起 1989年除役
使用方美国 美国
参与战争/冲突二战
朝鲜战争
八二三炮战
法越战争
越战
马拉维危机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生产历史
生产商岩岛兵工厂英语Rock Island Arsenal
生产日期1941年起
基本规格
重量2,260千克(4,980磅)
长度5.94米(19.5英尺)
枪管长度22倍径:2.31米(7.6英尺)
宽度2.21米(7.3英尺)
高度1.73米(5.7英尺)

炮弹105x372R
口径105 mm(4.1英寸)
后膛水平闭锁
后坐力固定液压,42英寸(110 cm)行程
载具纵向分离双炮尾拖架
射击仰角仰度最高1180密位、最低-89密位
回旋角度46°
枪口初速472米/秒(1,548尺/秒)
最大射程11,270米(7.00 mi)

服役历史

编辑
 
M101榴弹炮可经由CH-47运送。

与许多美制火炮的开发历史相同,M101的开发必须回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军进行的技术分析计划。美国在那一场战争深切体认到国内缺少开发新型火炮的代价,在1918年成立威斯特韦尔德理事会收集各国战争资料,在亚伯丁测试场进行实验,以评估未来美国军队的需求,到1919年5月理事会解散前,他们的其中一部分成果便是建议未来的美国炮兵核心将需要以105毫米与155毫米火炮为主。虽然最后理事会的成果并未立即落实,但美国自1919年后便推动105毫米榴弹炮的开发作业;石岛兵工厂在1928年提出M1式105毫米榴弹炮的开发计划,但因隔年的经济大萧条导致美国政府缺乏资金推迟开发。到1939年,石岛兵工厂推出M2式105毫米榴弹炮,测试则到1940年6月结束,这时候M2榴弹炮仅生产14门。

租借法案通过后,美国开始将工业能力转用在军事上,M2榴弹炮自1941年起大规模量产并支援盟邦作战,到1953年美国停产为止,共制造了10202门,如果纳入盟邦授权生产者将超越此数字;虽然M2榴弹炮性能与各国同量级火炮相比没有特别突出,但是伴随美国强大的工业实力,它的特点便是结构简单以及零附件容易取得,与美国援助的运输卡车配套让同盟国都享受到机械化炮兵的机动优势,因此战后M2榴弹炮与105毫米炮弹成为许多国家炮兵的标准装备。

二战后美军在1962年进行装备编号重编,M2A1更名为M101榴弹炮,随后修改部分炮架与炮盾设计成为M101A1,并经历了朝鲜战争越战,而其弹药亦成为其他105毫米榴弹炮的标准弹药。法国越南国法越战争皆有使用M101,美国介入越战中M101A1大举军援越南共和国,105榴炮为军援的基本炮兵武备,在1975年越南共和国灭国后,越南民主共和国善后整理时,从越南全境清点出至少1,000门M101A1,并由越南人民军接收使用。美国空降部队与海军陆战队在1964年换装同口径轻量化炮架的M102榴弹炮英语M102 howitzer[1],但因为价格因素没有全数替换,直到美军从英国引进M119榴弹炮英语M119 howitzer后才将M101A1自陆军除役。

加拿大军队使用C1榴弹炮(即M2A1,M101衍生型)至1997年,改良后的版本名为C3[2]并继续装备加拿大后备军,C3采用更长的炮管及加装制退器,增强炮尾拖架及拆除装甲挡板。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亦后克罗地亚得到约50门M2/M101榴弹炮,另外南斯拉夫生产的M56榴弹炮仿制自德国LeFH 18榴弹炮,但发射M101的105毫米弹药。澳大利亚陆军后备军至今仍有装备小量的M2榴弹炮,并逐步以L118榴弹炮英语L118 light gunM198榴弹炮英语M198 howitzer作取代。

中华民国使用M2A1是援引租借法案取得,最初由败退撤入印度的驻印远征军换装,后来在Y部队(滇西换训的中国远征军)有少量拨交,配备在军级所辖之军炮兵营,每营编制12门炮。除了军炮兵营,国军在1943年后将装备匮乏的独立炮兵团人员空运印度换装M2A1榴弹炮,并划归驻印远征军司令部统率,独立炮兵第四团、第五团在抗战期间接受换装。[3]据统计,截至抗战胜利时,美国提供给国民政府476门M2A1榴弹炮,被国军美械部队当作军级火炮使用。二战结束后中华民国直至1951年朝鲜战争期间方重获美国军援,并于1957年获得350门M2A1,编入各师炮兵指挥部管辖;1971年,61兵工厂开始测绘M2A1蓝图,后续获得美国石岛兵工厂提供生产工程图,翻译图纸后在台湾自行生产M101A1,更为六三式/六三甲式(63甲式105毫米榴弹炮),在1983年统称为T63 105mm榴弹炮。[4] 目前M101A1/T63等仍在各联兵旅及指挥部所属混炮营内服役。[5]

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场缴获的105毫米美式榴弹炮统一编为各大野战军的炮兵纵队(特种兵纵队)集中使用。东北军工系统已经能仿制美式105毫米榴弹弹头并使用复装的日式105毫米榴弹弹筒。1948年上半年,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辖6个炮兵团,其中4个榴弹炮团共装备36门美制105榴弹炮和53门日制九一式105mm榴弹炮。淮海战役后,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的105毫米榴弹炮超过150门。1949年渡江战役时的“紫石英”号事件中,第三野战军特种兵纵队炮兵第一团、第六团使用了该型号美制榴弹炮轰击英国军舰。中国人民志愿军使用105毫米美式榴弹炮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打满全场,战争期间共损失了64门该型榴炮。第五次战役前夕,志愿军直属机动炮兵部队拥有美制105榴72门,步兵部队队属炮兵拥有45门。第五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拥有美制105榴230门。1951年底,志愿军的美制105榴190门。1951年10月文登川地区抗击美军坦克集群劈入的防御作战中,炮兵某团四连三班支援938.2高地防御作战而荣立集体一等功、获“愈战愈强”锦旗,该炮被授予二级英雄炮,陈列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6]。鉴于越盟军队的75毫米美式榴弹炮不能对抗法国殖民军的重炮,1951年秋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军区蒙自县碧色寨以24门105毫米美式榴弹炮装备、组建、训练越南人民军第34炮兵团,派出杜友方任该团军事顾问[7];该炮兵团隶属驻云南省宜良县汤池镇凤鸣村的越南军事干部学校(后称越南人民军陆军第一军官学校、陈兴道陆军大学),对外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特科学校”,越方校长黎铁雄越南语Lê Thiết Hùng少将(越军首任炮兵司令),政委陈子平越南语Trần Tử Bình(1959年-1967年为越南驻中国大使)。1953年年初,校长黎铁雄奉调回国后,由政委陈子平越南语Trần Tử Bình率领,1953年1月26日起越军第34炮兵团由中方配齐各型车辆、通信器材、武器,1667人于从蒙自出发经云南河口入境越南,秘密集结于安沛,参加了随后的越南抗法独立战争的诸战役。[8]

使用国家

编辑

M101榴弹炮曾为67个国家的装备,包括[9]


及其他多个国家。

衍生型

编辑
 
2009年3月3日,加拿大军队士兵正在发射C3榴弹炮。

主炮:

  • M1920 - 样版[11]
  • M1925E - 样版[11]
  • T2-后成为标准型M1[11]
  • M2(1934年)-改良以发射成型弹药[11]
  • M2A1(1940年)-改良后膛环[12]
  • M3 - 轻量化型,炮管短了27吋
  • T8,后成为标准型M4 - 车载型,改良了后膛及改用圆筒式后座系统[13]
  • M101 - 二战后重新命名配M2A1炮架的M2A1
  • M101A1 - 二战后重新命名配M2A2炮架的M2A1
  • C3 - 加拿大的C1(M2A1)改良型,配33倍径炮管

炮架:

  • M1920E - 样版,纵向分离双炮尾拖架[11]
  • M1921E - 样版,箱型炮尾拖架[11]
  • M1925E - 样版,箱型炮尾拖架[11]
  • T2,后成为标准型M1 - 纵向分离双炮尾拖架,木制车轮[11]
  • M1A1 - M1炮架配新型车轮、制动器及其他配件[12]
  • T3 - 样版[11]
  • T4 - 样版[11]
  • T5-后成为标准型M2(1940年)-纵向分离双炮尾拖架,改用金属车轮配充气轮胎[11]
  • M2A1 - 移除电子制动器[14]
  • M2A2 - 改良装甲挡板[14]

自走炮型

编辑

弹药

编辑

M101榴弹炮发射105毫米分装式炮弹,发射药装于M14弹壳内,而空包弹则配M15弹壳及黑火药装药[21]。发射药包有7个位阶可选,从1号装药(最小分量)至7号装药不等(最大分量),M3榴弹炮与M101系列的炮弹规格共通,但发射药则是另外的减装版本[21]。唯一采整合式炮弹的弹种只有M67反战车炮弹,但后来也改成分装式设计,只是装药量仍不可调整。

可用弹药[19][21][22]
类型 型号 重量,公斤(弹体/弹头) 弹头装药 初速,米/秒 射程,米
榴弹 M1榴弹 19.08 / 14.97 TNT或50/50阿玛图,2.18公斤 472 11,160
高爆反坦克弹 M67反装甲高爆弹 16.71 / 13.25 彭特来炸药英语Pentolite,1.33公斤 381 7,854
烟雾弹 M84烟幕弹(HC BE) 19.02 / 14.91 氯化锌 472 11,160
彩烟弹 M84彩烟弹(BE) 17.86-18.04 / 混合发烟剂
烟雾弹 M60烟雾弹(WP) 19.85 / 15.56 白磷,1.84公斤 472 11,110
烟雾弹 M60烟雾弹(FS) 20.09 / 氯磺酸三氧化硫,2.09公斤
生化弹 M60生化弹(H) 19.43 / 芥子毒气,1.44公斤
训练弹 M1训练弹 472 11,160
训练弹 M14训练弹 - -
空包弹 - -
 
穿甲程度,毫米[19]
弹药/距离,米 0 457 914 1,828
M67反装甲高爆弹(平射,0°) 102
穿混凝土程度,毫米[19]
M1高爆弹(平射,0°) 457 427 396 335
不同的国家使用的测量方法有所不同,因此与其他装备直接相比会有误差

相关条目

编辑

注脚

编辑
  1. ^ U.S. Army Fact Files-Towed Howitzer (105 mm) M102. [2019-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6). 
  2. ^ canadiansoldiers.com-C3 105mm Howitzer. [2009-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4). 
  3. ^ 抗战时期陆军武器装备-野战炮兵篇(55页),滕昕云,老战友工作室出版,ISBN957-30497-9-1
  4. ^ 存档副本. [2018-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8). 
  5. ^ http://aode.mnd.gov.tw/Unit/Content/189?unitId=10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花防部混炮营的T63榴炮
  6. ^ 军事博物馆编辑研究室:“抗美援朝·功勋兵器巡礼”,《解放军报》2020年10月30日第九版。
  7. ^ 霍海丹:《中国军事顾问团援越抗法实录(当事人的回忆)》,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1月版,ISBN 9787801366924
  8. ^ 薛忠:“我所知道的解放军特科学校”,《中华魂》2015年10期
  9. ^ M101 - 105 mm Howitzer. [2009-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6-15). 
  10. ^ 存档副本. [2009-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23). 
  11. ^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11.10 Hogg - Allied Artillery of World War Two, p 42-49.
  12. ^ 12.0 12.1 Technical Manual TM 9-2005 volume 3, Infantry and Cavalry Accompanying Weapons.
  13. ^ Hunnicutt - Sherman: 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Medium Tank(第210页)
  14. ^ 14.0 14.1 Technical Manual TM 9-1325, 105mm Howitzers M2 and M2A1; Carriages M2A1 and M2A2; and Combat Vehicle Mounts M3 and M4.
  15. ^ 15.0 15.1 15.2 Hunnicutt - Sherman: 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Medium Tank(第568页)
  16. ^ Hunnicutt - Pershing: A History of the Medium Tank T20 Series(第233页)
  17. ^ 17.0 17.1 Hunnicutt - Stuart: 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Light Tank(第317页)
  18. ^ 18.0 18.1 Hunnicutt - Stuart: 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Light Tank(第329页)
  19. ^ 19.0 19.1 19.2 19.3 Hunnicutt - Half-Track: A History of American Semi-Tracked Vehicles(第236页)
  20. ^ Hunnicutt - Stuart: 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Light Tank(第334页)
  21. ^ 21.0 21.1 21.2 Technical Manual TM 9-1901, Artillery Ammunition, p 167-178.
  22. ^ Technical Manual TM 9-1904, Ammunition Inspection Guide, p 471-484.

参考文献

编辑
  • Hogg, Ian V. Allied Artillery of World War Two. Crowood Press, Ramsbury. 1998. ISBN 1-86126-165-9. 
  • Hunnicutt, R. P. Pershing: A History of the Medium Tank T20 Series. Feist Publications. 1971. 
  • Hunnicutt, R. P. Stuart: 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Light Tank. Presidio Press. 1992. ISBN 0-89141-462-2. 
  • Hunnicutt, R. P. Sherman: 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Medium Tank. Presidio Press. 1994. ISBN 0-89141-080-5. 
  • Hunnicutt, R. P. Half-Track: A History of American Semi-Tracked Vehicles. Presidio Press. 2001. ISBN 0-89141-742-7. 
  • Technical Manual TM 9-1325, 105mm Howitzers M2 and M2A1; Carriages M2A1 and M2A2; and Combat Vehicle Mounts M3 and M4. War Department, 1944. 
  • Technical Manual TM 9-1901, Artillery Ammunition. War Department, 1944. 
  • Technical Manual TM 9-1904, Ammunition Inspection Guide. War Department, 1944. 
  • Technical Manual TM 9-2005 volume 3, Infantry and Cavalry Accompanying Weapons. War Department, 1942.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