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 151机炮
MG 151 (MG151/15)机炮是一种由毛瑟兵工厂在1940研制的15mm口径机炮。该型机炮的1941年改型 MG 151/20 20mm机炮作为主要武器被广泛应用于二战时纳粹德国空军的多种战斗机、战斗轰炸机、夜间战斗机、攻击机以及轰炸机上。二战时意大利空军也在“5系列”战斗机上安装了MG 151/20机炮。
MG 151/15 | |
---|---|
类型 | 航空机炮 |
原产地 | 德意志国 |
服役记录 | |
参与战争/冲突 | 二次大战 |
生产历史 | |
生产商 | 毛瑟A.G.兵工厂 |
基本规格 | |
重量 | 42.7千克 |
子弹 | 15×96毫米 |
口径 | 15毫米 |
射速 | 680—740发/分钟 |
枪口初速 | 960米/秒 |
MG 151/20 | |
---|---|
类型 | 航空机炮 |
原产地 | 德意志国 |
服役记录 | |
参与战争/冲突 | 第二次世界大战 阿尔及利亚战争 罗得西亚-布什战争 |
生产历史 | |
生产商 | 毛瑟A.G.兵工厂 |
基本规格 | |
重量 | 42千克 |
长度 | 1.76米 |
子弹 | 20×82毫米 |
口径 | 20毫米 |
射速 | 600—750发/分钟 |
枪口初速 | 720米/秒 |
历史(MG 151/20)
编辑德国空军(LW)直至使用13mm的MG 131重机枪时,机枪火力与美国空军(USAF)大量使用的12.7mm的勃朗宁M2重机枪性能难分仲伯。随战事发展,美国采取加装更多的0.5寸重机枪提高火力,从2门增至4门至6门,甚至有安装8门M2的P-47战斗机版本。德国因金属原材料资源短缺,则在继续增加机枪口径的同时,走上了以“高爆弹”提升火力,而主机枪(炮)基本数量维持3门(德国直列引擎螺旋桨战机一直在发动机空心主轴内加装1门主炮)不变的道路;战争末期的喷气式Me 262甚至以4至6门MG 151/20为主武器,或改用2至4门30毫米MK 108为主武器,或2门30毫米高膛压的MK 103为主武器。
最初MG 151/15机枪作为主要武器安装在BF-109F-2上,因枪弹大型化,得以出现15mm高爆弹,但此时高爆弹先采用钢坯锻制,后车削加工而成,因弹体容积有限,加工又过于复杂,较15mm动能弹威力提升有限,且不能大量装备。
随战机和轰炸机愈发大型化,英国皇家空军(RAF)在经过仔细考察后,决定跳过12.7mm/13mm/15mm口径,率先在其“飓风”和“喷火”战斗机上批量安装由瑞士厄利孔FF S发展而来的西斯潘诺20mm机炮。MG 151/15即便是有2.8克装药的15毫米高爆弹药也渐显力不从心,毛瑟公司遂在自家MG 151/15的基础上,将火炮与弹药一并全面改良,发展出MG 151/20机炮,很快就成为Bf-109F-4战斗机的标准配置。直至MG 151/20机炮的位置被“莱茵金属公司”的30mmMK-108航空机炮取代,[1]而莱茵金属公司仍沿用了毛瑟高爆弹的基础设计。
因MG 151/15机枪已大量装备德国空军,毛瑟对火力的升级煞费苦心。MG 151/20机炮以低成本,将提升火力并兼顾大批量生产的“高爆弹”在德国空军迅速普及,尽管弹头中的高爆装填导致了炮口初速下降,但事实证明以初速换高爆装药是划算的。
在设计MG 151/20弹体的几何尺寸时,毛瑟采用了相对简便的工艺,仅将MG 151/15的药筒颈部增大至20mm弹头的直径(与MG-FF机炮可通用弹头),并将药筒长度缩短使这两种口径弹药达到相同长度。此举简化了将MG 151/15改装成MG 151/20的工序(仅需更换枪管后做略微调整),但此举也导致枪口初速从900m/s降低到800m/s,不过如果和MG FF相比,MG 151的枪口初速也算得到显著提高,从而使MG 151的弹道特性更好、命中率更高、射程更远。
毛瑟对20mm弹药的生产工艺也进行了优化,并没用沿用MG-FF的弹头设计。制造方面MG 151/20的20X82mm毛瑟弹使用与后来Mk 108的30X91mm毛瑟弹相同的高爆弹头制造工艺;弹头不再是金属切削而成,而是使用高强钢深冲压成薄壁试管型,装药后再在管口压入与炮管同口径的,集成了前弹带的引信;因此弹头是锥帽管身圆底,而非通常的流线型活塞底。这种工艺使得高爆弹头金属用量减少为75克仅为130克MG FF动能弹头的约一半,却可容下18.6克高爆装药或燃烧剂为英国版西斯潘诺20mm高爆弹6克装药的3倍,并且大幅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新的20mm高爆/燃烧弹药在作战中表现良好,据统计:除了类似B-17空中堡垒和兰开斯特之类的重型轰炸机以外,平均一般只需要命中18至20发MG 151/20mm弹药就可以击落一架4引擎飞机,对于单引擎战斗机只需要4发命中,而对于B-17则需要命中25发才可击落。随着新的MG 151/20mm版本逐渐服役,在1942年时MG 151/15mm版本全部被升级为20mm版本。但随着盟军轰炸机的大型化,20mm毛瑟弹也渐显疲态,后德国空军在众多新式机载武器中选中了中压速射的MK 108,能以650发/分钟的高射速泼洒被称为“飞雷/Minengeschoss”的30mm高爆弹头(330克,其中装药85克,相当于半枚在中国广泛使用和仿制的M24木柄手榴弹),兼顾空战和拦截轰炸机,并大量换装直至战争结束。
因德国空军将毛瑟式高爆弹作为其主要弹种(英美主要使用动能弹),并且将机炮集中靠近机身轴线配置,包括发动机同轴的一门、翼根的两门(有时还加上机鼻的两门)通过协调器穿过螺旋桨扇面发射(英美将机枪、炮配置在螺旋桨扇面外的翼中),强大且集中的火力成为一批击坠数上百的王牌飞行员手中的利器。
1943年8月,800门MG 151/20机炮由潜艇运入日本,后被安装在388架日本陆军航空队的Ki-61式战斗机上。[2]
MG 151/20机炮也被安装在意大利空军的马基MC-205、菲亚特G.55战斗机和雷贾尼Re.2005战斗机上。
战后应用
编辑二战后,大量缴获的和拆解的MG 151/20机炮被许多国家获得并安装在本国的战斗机上。法国空军和法国陆军航空队对MG 151/20机炮进行了改装并安装在H-21C型攻击/运输直升机和HSS-1直升机上作为舱门机枪使用。法国制MG 151/20机炮也出口到葡萄牙、罗德西亚和南非并安装在云雀III型直升机上。
MG 151/15 性能参数
编辑MG 151/20性能参数
编辑MG 151/20机炮共有两个版本,一种为传统的击锤击发,另一种为电击发。MG 151/20使用的20mm弹药中有部分带有定时自毁和(或)曳光功能。MG 151/20可使用多种高爆弹药,其中包括填充有季戊四醇四硝酸酯的标准高爆弹、填充黑索金和铝粉的HA41高爆弹和高压装药的XM高爆弹。
20mm弹药性能参数
编辑弹药名称 | 德语名称 | 英文简写 | 弹丸质量[g] | 装药[g] | 枪口初速[m/s] | 描述 |
---|---|---|---|---|---|---|
高爆燃烧弹 | Brandsprenggranatpatrone 151 mit L'spur ohne Zerleger | HEI-T | 113 | 2.3 g 高爆炸药(四硝季戊四醇)+ 2.1g燃烧剂(镁铝合金) |
705 | 弹头引信;曳光弹;无自毁 |
燃烧弹 | Brandgranatpatrone 151 | INCEN | 117 | 6.6至7.3 g燃烧剂(硝酸钡+铝粉+镁粉) | ? | 弹头引信 |
高爆弹 | Minengeschosspatrone 151 ohne L'Spur | HE | 95 | 18.6g高爆炸药(四硝季戊四醇) | 805 | 弹头引信;无曳光弹 |
穿甲弹 | Panzergranatpatrone 151 mit L'spur ohne Zerleger | AP-T | 117 | 无装药(弹头填充酚醛树脂) | 705 | 无引信;曳光弹;无自毁 60°入射角,100m距离,钢板穿深13mm |
高爆穿甲弹 | Panzersprenggranatpatrone 151 | APHE | 115 | 4g高爆炸药(四硝季戊四醇) | ? | 穿深5mm处引爆 |
穿甲燃烧弹 | Panzerbrandgranatpatrone (Phosphor) 151 ohne Zerleger | API | 115 | 3.6g燃烧剂(白磷) | 720 | 无引信;无自毁 穿深3至15mm钢板 |
穿甲燃烧弹 | Panzerbrandgranatpatrone (Elektron) 151 ohne Zerleger | API | 117 | 6.2g燃烧剂(铝镁合金) | 695 | 用于扫射无装甲船只的特制弹药,无自毁;75°入射角,100m距离上,穿深15mm钢板 穿深4mm处引爆 |
使用国家
编辑参见
编辑参照
编辑- ^ Second Generation Bf-109s / Unusual Variant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on 2009-06-05.
- ^ Ki-61 surve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on 2009-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