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赛车手
《极速赛车手》(英语:Speed Racer)是一部2008年的美国真人冒险竞速电影,改编1960年代日本动画系列“马赫GoGoGo(マッハGoGoGo)”,由沃卓斯基姐弟(变性后现为姐妹)联合执导与改编制作。影片早从1992年开始策划,期间不停地更换编剧和导演,直到知名制片乔·西佛和沃卓斯基兄弟联手合作,才开始执行制作把本片作为一部家庭电影,如此可吸引更加广泛的大众群。演员艾米尔·贺许(Emile Hirsch)饰演男主角骇速(Speed),克莉丝汀·蕾茜饰演骇速的女友崔西(Trixie)。
极速赛车手 Speed Racer | |
---|---|
基本资料 | |
导演 | 沃卓斯基姐弟 |
监制 | 乔·西佛 葛兰特·希尔 沃卓斯基姐弟 |
编剧 | 沃卓斯基姐弟 |
原著 | 马赫GoGoGo |
主演 | 艾米尔·贺许 约翰·古德曼 克莉丝汀·蕾茜 苏珊·莎兰登 马修·福克斯 |
配乐 | 迈克尔·吉亚奇诺 |
摄影 | 大卫·泰特萨 |
剪辑 | 罗杰·巴顿 柴克·史登堡 |
制片商 | 威秀电影公司 西佛影业[*] |
片长 | 135分钟 |
产地 | 美国 |
语言 | 英语 |
上映及发行 | |
上映日期 | 2008年5月8日: 香港上映
美国、台湾上映 2008年8月10日: 中国大陆上映 |
发行商 | 华纳兄弟 |
预算 | $1.2亿美元 |
票房 | $9390万美元 |
各地片名 | |
中国大陆 | 极速赛车手 |
香港 | 极速赛车手 |
台湾 | 骇速快手 |
新加坡 | 极速赛车 |
《极速赛车手》在柏林的巴贝斯堡制片厂(Babelsberg Studios)执行制作,电影中以色键(greenscreen)为背景的拍摄地点。《极速赛车手》相关玩具和电子游戏将与电影上映同步上市。电影首映在2008年5月3日作为三角地影展(Tribeca Film Festival)的闭幕片,北美和台湾于5月9日同步上映。
演员
编辑演员 | 角色 | |
---|---|---|
艾米尔·贺许 | Speed Racer | 骇速 |
约翰·古德曼 | Pops Racer | 骇速老爹 |
苏珊·莎兰登 | Mom Racer | 骇速老妈 |
克莉丝汀·蕾茜 | Trixie | 催西 |
斯科特·波特 | Rex Racer | 雷克斯 |
马修·福克斯 | Racer X | 雷速X |
Nayo Wallace | Minx | 雷速X女友 |
真田广之 | Mr. Musha | 武速 |
Rain·郑智薰 | Taejo Togokhan | 天速 |
余男 | Haruko Togakhan | 天速姊荷萝 |
理察·朗崔 | Ben Burns | 班伯恩斯 |
班诺·福曼 | Inspector Detector | 播报员 |
罗杰·艾伦 | Royalton | 罗伊顿 |
基克·古利 | Sparky | 史巴基 |
保利·里特 | Spritle | 史匹托 |
黑猩猩 | Chim Chim | 猩猩 |
内容
编辑比赛赛道
编辑- 雷头赛(THUNDERHEAD RACEWAY)
- 雷头赛是骇速参加的地方性比赛,赛程中会遇到浅滩、曲路和弯路。雷克斯快手与他的爱车马赫4(MACH4)一直是这项比赛的纪录保持者。虽然雷头赛是世界级的比赛,但它并不是世界赛车联盟的主要比赛。
- 富士赛(FUJI HELEXICON)
- 富士赛属于世界赛车联盟的大联盟赛,地点在一处热带群岛,沿途风光明媚,背景是大自然的火山,以及超现代化的建筑,灵感来自国际知名建筑师的作品。在这项刺激的竞赛中,参赛车子穿梭在热带景观中,陪衬著发亮的海面,赛程中有惊险万分的曲路和弯路。
- 基督之家大赛(CASA CRISTO ROAD RALLY)
- 基督之家赛是全国性的大赛,横跨两大洲、三个不同气候区,全程长达5千公里,是一项险象环生的越野赛。途中会出现最曲折迂回及变化莫测的地形,从慕克兰那(Muqranna)的拱门和圆柱,经过基督之家悬崖及赞努比亚沙漠(Aunubian Desert),到马耳他冰洞(Maltese lce Caves)。虽然世界赛车联盟极力防止企业操纵比赛,但这项大赛仍暗中布满不法的陷阱,包括矛钩、爆胎柄及弹射器,使得基督之家大赛变成一个测试参赛者耐力的野蛮竞赛又称为“严酷的考验”(Crucible)只要第一个跑完全程的选手便会自动晋级成长距大奖赛的入围参赛者。
- 长距大奖赛(GRAND PRIX)
- 长距大奖赛的跑道建造在国际都市(Cosmopolis)的中心地带,规模十分庞大。这个比赛有惊人的摩天楼跑道,以及大角度的倾坡、环路及蝴蝶型弯路,是全世界最令人惊叹、最震撼人心的最高级赛车比赛。赛程会经过令人难以想像的高楼跑道,只要不慎落下绝对死路一条,还有复杂的立体交流道及惊人的环路地段。这项比赛备受全球属目,比赛过程在80个国家同步放送。
企划
编辑- 1992年九月,华纳兄弟宣称取得版权拍摄动画“马赫GoGoGo”真人动作电影《极速赛车手》,由Silver Pictures公司所出品。[1]
- 1994年十月,歌手亨利·罗林斯被提出扮演电影中雷速X(Racer X)一角。[2]
- 1995年六月,演员约翰尼·德普被选中担纲《极速赛车手》中的主要角色“骇速”,前制期预计开始于接下来的十月展开[3],在加利福尼亚州和亚利桑那州进行影片制作。[4] 接连着八月,约翰尼·德普因个人私事向片场要求休假,而延迟电影拍摄制作。[5] 然而由于高额预算[6],同年八月执导《极速赛车手》的导演朱利安·坦普离开此拍摄企划案,电影拍摄缺乏导演,约翰尼·德普也脱离本片企划。片场考虑找导演格斯·范·桑特来取代朱利安·坦普[7],然而葛斯·范桑并非善于改编剧本。[8]
- 1997年十二月,片场暂时地找来导演阿方索·卡隆来执导本片。[9] 在本拍摄企划的多次更替,编剧家马克·雷文、珍妮佛·富雷克(Jennifer Flackett)、J·J·艾布拉姆斯和帕特里克·瑞德·强森(Patrick Read Johnson)都曾被雇用来编写本片剧本。[10]
- 2000年九月,华纳兄弟和制片罗兰·舒勒·唐纳德请来编剧导演Hype Williams来执导《极速赛车手》。[11]
- 2001年十一月,片厂找来编剧家克里斯蒂安(Christian Gudegast)和保罗·舒林,支付给于两人一百二十万美元来写本片剧本。最后,仍然没有一个制作提案能够进行。
- 2004年六月,演员文斯·范恩带头恢复此拍摄企划,愿意出演片中角色让选角的发展更为稳固。文斯·范恩担任雷速X(Racer X)一角,且同为拍摄企划的执行制片。随着制作仍未积极展开,文斯·范恩最后也放弃本片拍摄计划。[12]
制作
编辑- 2006年十月,片场请来导演沃卓斯基兄弟为《极速赛车手》编剧和执导本片,制作人是先前与他们合作过《黑客帝国》系列及《V字仇杀队》的知名制片乔·西佛。他表示导演沃卓斯基兄弟希望影片能扩及更为广泛的观众群,美国电影协会的分级制度不超过R级。曾为《黑客帝国》赢得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的视觉特效总监约翰·盖特,也加入制作团队帮忙《极速赛车手》的真人化呈现。影片制作为赶在2008年夏天的上映,于2007年夏天的欧洲当地开展。[13]
- 2006年十一月,《极速赛车手》上映日期预计在2008年5月23日全球同步播映。[14] 制作人乔·西佛表示《极速赛车手》会是一部家庭片,同于沃卓斯基兄弟目标拍出一部适合阖家观赏的影片。[15]
- 2007年二月,沃卓斯基兄弟选择德国的巴贝斯堡制片厂(Babelsberg Studios)制作《极速赛车手》。[16] 紧接着在三月,导演公布上映档期提前两个礼拜到2008年5月9日。[17]
- 2007年6月5日在柏林开始着手进行制作[15] ,影片拍摄长达六十天的时间,全部以绿幕为背景。[18] 沃卓斯基兄弟首次以高分辨率影像制作电影[19],导演使用摄影机把前景和背景合成一起,表现出真实动画感,[20] 根据Silver影像公司表示,影片会呈现一种“复古未来”(retro future)的样貌。主角骇速的赛车“马赫5”(Mach 5),是台真正能开的赛车。[21]
- 电影制作在2007年8月25日完成。[22] 沃卓斯基兄弟取得电视动画系列的主题曲和音效版权,使用于电影。
特效技术
编辑《黑客帝国》(Matrix)系列电影导演沃卓斯基兄弟从电脑玩到赛车,这回他们不像《骇客》那样把动画做到“如真”的地步,结合他们改编《V字仇杀队》的一些如漫画式的技巧,运用在《极速赛车手》上,优游于手绘漫画风格、2D动画风格及3D动画风格之间,他们称这种视觉特效为“真人动画影像”,方法是利用多层的视觉技术让前景、中景和背景都能在焦距之内,很类似传统的2D动画,他们把这种技术称为“2½D技术”。
视觉特效镜头总监丹葛拉斯(Dan Glass)表示:“影片中,无论是前景、中景或背景,每一层影像都是分别创造出来。各层的平面可以互相移动,表现出我们小时候看卡通时的质感,令人怀念。”让特效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也肯定导演的“2½D技术”创意:“我们的透视效果与众不同,视觉上做出许多有创意的突破。”沃卓斯基兄弟设计了更紧凑的赛事,增加电影的戏剧张力和赛车的紧张度,同时剧情结合他们所谓的“2½D技术”,可以运用层层相叠的多层的视觉技术,将人物表情集合在一起,浓缩了情绪;将“周边配角”的人物身份,快速“翻阅”,加速剧情节奏。
致敬
编辑电影中最后一场的长距大奖赛,就是沃卓斯基兄弟为了向19世纪的前卫摄影大师爱德尔得·梅勃立奇(Eadweard Muybridge)致敬,因而打造出的一种视觉幻象。梅勃立奇的作品是以多架摄影机拍下连续影像而著名,沃卓斯基兄弟之前就是利用这种摄影技巧的原理创造出《黑客帝国》中的“子弹时间”(Bullet time)效果。
长距大奖赛中有一条直线跑道很特别,此处墙上布以一连串的黑白相间影像。正当骇速及他的竞争对手加速冲过萤幕时,这些连续镜头产生了如同斑马奔跑的效果,类似梅勃立奇著名的连续照片影像“动态中的马”(The Horse in Motion)。约翰盖塔表示:“我们有幸能够利用这样的灵感,这里像是斑马活动画片的影像基本上是回应《黑客帝国》中的‘子弹时间’效果。我们在背景中注入许多幻觉效果,其中一些是向梅勃立奇的摄影作品致敬。”
评价
编辑影评人给予《极速赛车手》的评价褒贬不一。汇总媒体网站烂番茄基于214条评论,给出40%的新鲜度,平均评分为5.14/10[23],而Metacritic则根据37篇影评给予37分(满分100)[24]。观众方面,据CinemaScore进行的调查,观众的平均评价于A+至F间落于“A-”[25]。
参见
编辑- ^ BPI Communications. 'Speed Racer' to become a film. 芝加哥论坛报. 1992年9月3日.
- ^ Matthew Gilbert. Workman's got the beats. The Boston Globe. 1994年10月9日.
- ^ Pacino, Depp To Star in Film On FBI Agent. 芝加哥太阳报. 1995年6月20日.
- ^ Jane Sumner. Old commish now the new commish. The Dallas Morning News. 1995年7月28日.
- ^ W. Speers. R.E.M. is far from sweet on Hershey - it's suing. 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1995年8月23日.
- ^ Michael Fleming. WB 'Racer' is back on right track. 综艺. 2004年6月23日 [2007-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1月3日).
- ^ Column: NEWS AND NOTES. The Record. 19958月28日.
- ^ Wesley Morris. The Minimalist. The Boston Globe. 2005年7月31日.
- ^ Renee Graham. Stipe gets in on the producing act. The Boston Globe. 1997年12月28日.
- ^ Charles Lyons; Dana Harris. Warners hooked on 'Speed'. 综艺. 2001年10月17日 [2007-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19).
- ^ Michael Fleming. Hudlin to service 'Sarah'. 综艺. 2000年9月19日 [2007-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20).
- ^ Borys Kit. Goodman, Sarandon on 'Speed'. 好莱坞报道. 2007年4月2日 [2007-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06).
- ^ Michael Fleming; Pamela McClintock. Sibs built for 'Speed'. 综艺. 2006年10月31日 [2007-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22).
- ^ 2008 is Slowly Filling Up. ComingSoon.net. 2006年11月17日 [2007-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15).
- ^ 15.0 15.1 Eric Moro. WonderCon 07: Wonder Woman, Speed Racer Status. IGN. 2007年3月3日 [2007-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14).
- ^ Scott Roxborough. Babelsberg feels need for 'Speed'. 好莱坞报道. 2007年2月14日 [2007-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17).
- ^ Dave McNary. WB speeds up 'Racer'. 综艺. 2007年3月11日 [2007-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19).
- ^ Olly Richards. Emile Hirsch Talks Speed Racer. 帝国. 2007年11月22日 [2007-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10).
- ^ Rebecca Murray. Producer Joel Silver Talks "Speed Racer" and "Whiteout". About.com. 2007年4月3日 [2007-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6月10日).
- ^ Larry Carroll. Wachowskis Go With Original ‘Speed Racer’ Theme. MTV. 2007年8月27日 [2007-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25).
- ^ Scott Bowles. First look: 'Speed Racer's' demon on wheels. USA Today. 2007年5月31日 [2007-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4).
- ^ Steve Chupnick. Susan Sarandon on Speed Racer. SuperHeroHype.com. 2007年8月25日 [2007-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22).
- ^ Speed Racer (2008). Rotten Tomatoes. Fandango. [2019-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5).
- ^ Speed Racer (2008). Metacritic. CBS Interactive. [2019-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6).
- ^ CinemaScore. CinemaScore. [2019-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