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卡姆扬卡 (消歧义)

最新留言:7个月前由Kone718在话题请求与卡缅卡合并内发布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自动评为消歧义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乌克兰专题 (获评消歧义级不适用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乌克兰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乌克兰相关主题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消歧义级消歧义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消歧义级

建议改名:“卡米揚卡 (消歧義)”→“卡姆扬卡 (消歧义)” 编辑

卡米揚卡 (消歧義)” → “卡姆扬卡 (消歧义)”:据维基介绍乌克兰语中的ʼ符号是用来阻止前面的辅音跟后面的元音连读,如同俄语中的ъ。因此这个地名似乎应该译为“卡姆扬卡”。敬请专家考证。--万水千山留言2022年11月17日 (四) 13:47 (UTC)回复

 未完成:此条目为消歧义,基本上跟随条目用法。目前大部分相关条目未有更名,故暂时维持现状,直到社群达成共识为止。——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11月19日 (六) 20:05 (UTC)回复
因为条目太多,所以想在这个消歧义页来讨论。@TeddyRoosevelt1912你的意见如何?--万水千山留言2022年11月20日 (日) 12:24 (UTC)回复
在常用度的方面,我做了些搜寻,找到不少关于乌军于十月中重夺新卡米扬卡的文章,无论是大陆或台湾的新闻网,基本上都是用 "米"。当然,这有机会是直接受在中维基的译名而影响,但是也显示了这名有一定的常用度。
至于在语言翻译的准确度方面,我就不敢说,还是留给比较熟识语言学的做决定好。
我个人来说,这个争议也不太重要,只要有共识选用统一的译名就好。宁可统一使用一个在语言学上不是百份百正规的名字,也不要因达不成共识而各用不同的名字,令看的人越看越头疼。--TeddyRoosevelt1912留言2022年11月21日 (一) 21:08 (UTC)回复

请求与卡缅卡合并 编辑

常用译名。《世界地名译名词典》均为“卡缅卡”。 Kethyga留言2023年8月20日 (日) 01:26 (UTC)回复

(!)意见:“卡姆扬卡”是符合乌语发音规则的译名。乌克兰的中文官方网站使用此译名。再说这个页面包含了很多链接,完全可以单独分开,与另外一个消歧义页互相链接即可。另,这两个消歧义页对应不同的维基数据项。--万水千山留言2023年9月4日 (一) 07:56 (UTC)回复
@TuhansiaVuoria @Ericliu1912 @Bigbullfrog1996 @Yelets 请看 wikt:en:Кам'янка发音,不存在“姆”音。另外Кам'янка上的发音,类似“卡米安卡”,也不存在“姆”。卡缅卡(Kamianka)既音似,也形似(同为Kamianka)。--Kethyga留言2023年9月28日 (四) 08:36 (UTC)回复
@Kethyga
1. 每个人都可能有先入为主的感觉。如果您觉得没有“姆”,那听上去就没有;而我觉得有“姆”,听上去就像有。
2. 如同@超级核潜艇Talk:卡姆扬卡 (切尔卡瑟区)提及的,乌语里撇号就是硬音符号,起分割音节的作用,所以没有理由把两个音节连在一起翻译。
3. 《译写导则》的各个语种分册里的译音表大多数是根据字母来翻译(好像只有英语译音表是根据音标来翻译)。所以汉语译名的读音不会跟原单词读音完全一致的。例如假设一个俄语地名为Спасибо,它读起来更像“斯巴西巴”,但根据译音表则会译为“斯帕西博”。这里不送气的п听起来更像汉语拼音里的b,但译起来还是按照其字母的读音p来译。而非重音音节бо读起来是ба,但译起来还是按照bo的。我好像在哪里看到的,这叫按照字母形状而非读音来翻译。
4. 国家标准《译写导则》的一个出发点是规范外语地名的译名用字,这样的话有可能从中文译名反向回推外语原名。如果两个不同的地名单词都译为“卡缅卡”的话,那读者就无法判断原名是Кам'янка还是Каменка。分开来翻译就不会造成这个问题。
5. 上面我提及过的,这两个消歧义页对应不同的维基数据项。如果合并,那准备连到哪个数据项?--万水千山留言2023年9月28日 (四) 09:32 (UTC)回复
但是实际上 Кам'янка 就是 Каменка,,,只不过来源语言不同。——Kone718 2023年11月2日 (四) 12:21 (UTC)回复
返回到“卡姆揚卡 (消歧義)”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