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米酵菌酸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评级标准评为初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本条目有内容译自英语维基百科页面“Bongkrek acid”(原作者列于其历史记录页)。 |
本条目曾有2次成为中文维基百科单日浏览量最高的条目。单日浏览量最高的日期是: |
浏览量图表 2024/03/13 - 2024/04/13
|
请帮忙于条目中新增报告连结
编辑请帮忙于条目中新增报告连结关于【食安科普】认识椰毒假单胞菌 安心浸泡木耳 https://www.foodsafety.gov.mo/c/science/detail/d40b3e10-f7d9-4a02-9f4c-4a12ffe81341--此条未正确签名的留言由郑安琪(讨论|贡献)于2024年3月27日 (三) 09:24 (UTC)加入。
ChatGPT 的说法: 应该将本次中毒事件的污染物翻译另作修订, 不应叫"米酵菌酸", 而应叫"邦克酸"
编辑ChatGPT 的说法 - "In this case, it appears there might be a misunderstanding or error in the Wikipedia article regarding the translation of "Bongkrek acid" into Chinese as 米酵菌酸. As mentioned earlier, Bongkrek acid is a highly toxic compound produced by bacteria, whereas 米酵菌酸 (rice koji acid or kojic acid) is a different substance derived from rice fermentation with koji mold. It's crucial to rely on authoritative sources and consult experts in the field when dealing with technical terminology or specialized subjects like chemistry or toxicology. If you encounter conflicting information, it's advisable to verify the accuracy of translations or interpretations from reliable sources before drawing conclusions."--61.220.20.212(留言) 2024年3月28日 (四) 07:25 (UTC)
- 大家都翻译错的话,维基不能自创正确译名。例如“铅笔”只含“石墨”不含“铅”,但维基条目名一样是“铅笔”,而不是“石墨笔”。台湾卫福部和中国国家卫健委都叫它米酵菌酸,所以它的条目名就是米酵菌酸。--Shyangs(留言) 2024年3月28日 (四) 07:36 (UTC)
- 我细查了一下,米酵菌酸这个称呼法应该是由中国大陆传来,并且…也不能算是错,只是不正确。
- 唐菖蒲伯克氏菌有多种类型,其中一个致病型是在椰子身上产生,故也将此菌种称呼为椰毒假单胞菌,但传入中国大陆时,它变种了…,变成可以寄存在米制品、小麦制品上面,中国那边因此定义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然后简称就变成了米酵菌酸。
- 也可以说,现今的唐菖蒲伯克氏菌依据不同的变种型,可以寄存于椰子、小米、米面、木耳等各种载体上面,仅称呼为米酵菌酸算是一个狭隘的讲法。--SoIN(留言) 2024年4月3日 (三) 08:16 (UTC)
- 除非发现或发明出Bongkrek acid的化学家有公布Bongkrek acid的中文译名才能移动到中文译名,否则应维持米酵菌酸这个名称--林勇智 2024年4月3日 (三) 13:57 (UTC)
请教有人了解NCBI的文献内容的图片引用权吗?
编辑在下想在毒理学章节内增加一张图片辅助说明作用,有在NCBI找到文献,网址为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440313/,其中有一张图片: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440313/figure/Fig2/就是我所需要的。
但我不确定能否上传到Wikimedia Commons,所以想问各位关于NCBI的版权与引用,拜托了,大感谢。--David Jackson(留言) 2024年4月4日 (四) 04:29 (UTC)
- @David Jackson:由于该图片的著作权持有者为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Toxicology,你得要联络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Toxicology去修改该图片的著作权条款为CC BY-SA 4.0(或其著作权条款相容于CC BY-SA 4.0)才能上传至维基共享资源,否则应自行绘制并上传至维基共享资源(若该图片是以合理使用的档案去上传至维基百科的话,即有可能会被以F10理由(该合理使用的档案已经有自由版权的档案可以取代(可自行制作的地图或图表))快速删除)--林勇智 2024年4月5日 (五) 04:41 (UTC)
- 谢谢阁下的建议,我会试着自行绘制再上传到维基共享资源,但我要先搞懂一堆东西,这样绘制起来才有个底稿。(苦笑)--David Jackson(留言) 2024年4月8日 (一) 03:02 (UTC)
未通过的新条目推荐讨论
- 何种毒素最初在印尼发现,并且在2024年3月台北市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的死者遗体解剖中被验出?
- 米酵菌酸条目由David Jackson(讨论 | 贡献)提名,其作者非一人主编或主编者非注册用户,属于“toxicology”类型,提名于2024年3月29日 01:16 (UTC)。
- (+)支持--David Jackson(留言) 2024年3月29日 (五) 01:46 (UTC)
- (+)支持,当年黑龙江那起案件也在中国大陆轰动一时。--FradonStar|为他人抱薪者,不可使之冻毙于风雪 2024年3月29日 (五) 02:06 (UTC)
- (+)支持,原本要翻译的,现在有人完成最难的部分了。——George6VI(留言) 2024年3月29日 (五) 02:35 (UTC)
- 问题不当:未排除仙人掌杆菌或其他毒素的可能[1],另外“多人”两字建议拿掉。—Sean0115 2024年3月29日 (五) 02:42 (UTC)
- (:)回应:感谢建议,问题调整如下:2024年3月台北市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造成2人死亡17人轻重伤的其中一个元凶为何种毒素?--David Jackson(留言) 2024年3月29日 (五) 03:28 (UTC)
- (阁下记得签名)目前有验出,但无法确定元凶是否为米酵菌酸[2],我建议是问题先这样过几天有新消息再改。—Sean0115 2024年3月29日 (五) 03:16 (UTC)
- (:)回应:感谢阁下建议,那我们先等候几天待事证更完整后再来讨论如何完善这个DYK。--David Jackson(留言) 2024年3月29日 (五) 03:29 (UTC)
- 既然是“其中一个”,答案就不唯一。 绀野梦人 2024年3月29日 (五) 06:04 (UTC)
- 再修改了问题。——George6VI(留言) 2024年3月29日 (五) 07:42 (UTC)
- 改成这样吧,不作因果推论,只讲发现事实。不然定案可能搞个两个月或两年。 -- Shyangs(留言) 2024年3月30日 (六) 14:25 (UTC)
- 谢谢诸位帮忙调整,我再小小润饰一下:死者尸检改为死者遗体解剖。--David Jackson(留言) 2024年3月30日 (六) 16:22 (UTC)
- 改成这样吧,不作因果推论,只讲发现事实。不然定案可能搞个两个月或两年。 -- Shyangs(留言) 2024年3月30日 (六) 14:25 (UTC)
- 再修改了问题。——George6VI(留言) 2024年3月29日 (五) 07:42 (UTC)
- (阁下记得签名)目前有验出,但无法确定元凶是否为米酵菌酸[2],我建议是问题先这样过几天有新消息再改。—Sean0115 2024年3月29日 (五) 03:16 (UTC)
- (:)回应:感谢建议,问题调整如下:2024年3月台北市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造成2人死亡17人轻重伤的其中一个元凶为何种毒素?--David Jackson(留言) 2024年3月29日 (五) 03:28 (UTC)
- (+)支持。--SuperGrey (留言・原神工作组) 2024年3月30日 (六) 12:32 (UTC)
- (+)支持。-- Shyangs(留言) 2024年3月30日 (六) 14:25 (UTC)
- (!)意见:里面出处有一则“米酵菌酸多恐怖?耐100度高温!在河粉、木耳食品常见,不新鲜吃下肚恐造成危险”,是属于内容农场“两性搜查线”,非可靠引用,查编辑历史,是一名只有一笔编辑的用户所加入[3],我认为很可能是用来打广告,我先除之。--Outlookxp(留言) 2024年3月31日 (日) 01:28 (UTC)
- (-)反对:
条目的章节标题显示出编者混淆了毒素本身和中毒的病症。类似于“症状与治疗”的章节都应该明确地被改写为“中毒症状与治疗”;病理史章节类似。病理史章节写得还有点像新闻报导,这也是我当初挂上{{Current-related}}的原因。具体而言,这些中毒事件都写上了什么“以为是鳄鱼胆/毛地黄/黄曲霉素,后来发现原来是米酵菌酸”,还有“全国哀悼三天”这种与事件本身相关但与毒素关系不大的内容。所以条目的内容不突出,没有完全按照写生物化学条目的样子去写。--MilkyDefer 2024年4月1日 (一) 05:58 (UTC)- 好了一些。但是我依然想问编者们,病理史是什么。病理学研究该毒素致人中毒后,病情的发展过程;但是这个章节只是在讲这个毒素的发现历史以及一个又一个致人中毒死亡的例子,根本和病理毫无关系。不要看到一个“病”看到一个“史”就乱造术语,病理史这种东西我闻所未闻。 --MilkyDefer 2024年4月2日 (二) 12:33 (UTC)
- (:)回应:在下认同您的说法,已经将病理史改名为历史,并将部分内容进行修饰,尽可能地将重点放在发生地、原因、结果三段。请阁下有空复审一下。--David Jackson(留言) 2024年4月3日 (三) 01:56 (UTC)
- 好了一些。但是我依然想问编者们,病理史是什么。病理学研究该毒素致人中毒后,病情的发展过程;但是这个章节只是在讲这个毒素的发现历史以及一个又一个致人中毒死亡的例子,根本和病理毫无关系。不要看到一个“病”看到一个“史”就乱造术语,病理史这种东西我闻所未闻。 --MilkyDefer 2024年4月2日 (二) 12:33 (UTC)
- 保守起见先投(-)反对票,理由同上。Sanmosa Szégyen a futás, de hasznos 2024年4月1日 (一) 13:20 (UTC)
- (!)意见,不懂这个领域,但是有一些文句明显不通顺,例如“米酵菌酸毒性只需1毫克即可致命”从语法上讲似乎是在说“毒性只需1毫克”,“毒性”明显不可能有重量,应该改为“米酵菌酸毒性极强,只需1毫克即可致命”;“故导致死亡率极高”也有语法错误,应该删去“故”或“导致”二者之一。Interaccoonale(留言) 2024年4月3日 (三) 09:06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