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空黄金马铃薯
黄金色薯心
茄属
茄科茄属
杂交亲本'Norgleam' × W5279-4
栽培品种育空黄金
起源安大略省加拿大

Yukon Gold is a large cultivar of potato most distinctly characterized by its thin, smooth, eye-free skin and yellow-tinged flesh. This potato was developed in the 1960s by Garnet ("Gary") Johnston[1][2] in Guelph, Ontario, Canada, with the help of Geoff Rowberry at the University of Guelph. The official cross bred strain was made in 1966 and 'Yukon Gold' was finally released into the market in 1980.[3]

发展与命名 编辑

盖瑞·庄士敦(Gary Johnston),育空黄金马铃薯主要创造者

在二十世纪,很多荷兰比利时新移民定居加拿大南部气温较暖的地带(Banana Belt)。他们不少都开始在锡姆科县利明顿哈罗沿伊利湖岸边一带种植蔬菜。后来在1950年代,当地的菜农向政府请愿,要求得到权利兼获准耕种像他们昔日在欧洲所种的黄心马铃薯。盖瑞·庄士敦(Gary Johnston)自此展开了长达近30年育空黄金马铃薯的研发项目。时维1953年,仍是安大略农学院马铃薯发展实验室实验员的他正带领其团队参与配对新品种的计划。[4]当中他一位来自秘鲁的学生于1959年告知他,有一种茄属马铃薯“Papa Amarilla”(Solanum goniocalyx)不但体积细小、粗糙,其肉心是深黄色的。[5]它由秘鲁安第斯土著种出来,因为薯心鲜黄、味道独特而被利马人视之为佳肴。自从品尝过该种马铃薯之后,庄士敦决定要制造出一种拥有相同颜色与味道特徽,但体积更大且外型更光滑的薯种,要像安大略西南部地区那个种类的模样。1966年,研发团队创造出首个杂交种:杂交种介乎于 W5289-4(2个“Yema de huevo”和2个“Katahdin”之间的交配种)和北达科他州本土 Norgleam 马铃薯之间。同年研究人员进行66次配种,到第67次试验时终于产出第一粒纯种种子,是为“G6666”。

“G6666”起初的名字“育空”(Yukon),所指的是育空河及加国北部的淘金县。


Charlie Bishop, or Walter Shy according to some sources, suggested adding "Gold" to describe the colour and appearance. "It was a revolutionary concept ... He was a pioneer. He [Johnston] had the vision for yellow-fleshed potatoes", said Hielke De Jong, a potato breeder with Agriculture and Agri-Food Canada.[6] 


Johnston also developed and brought 15 other potato varieties to market while at the Ontario Agriculture College lab, where he had been seconded by his employer, Agriculture Canada.[7][8]

A University publication states that "Yukon Gold was the first Canadian-bred potato variety to be promoted, packaged and marketed with its name right on the pack".[2]

In spite of the overwhelming success of this potato for some years, sales in Canada dropped 30% between 2004 and 2014 as other varieties became increasingly popular.[9]

烹调 编辑

育空黄金马铃薯被视为“杂而不精”。不像其他栽培品种,尽管不是一种理想的、用作烹调特定食物的马铃薯,它们可抵受干热和湿热的煮食方式。其似、水分足的薯肉,加上甜味,使它成为煮沸、焗制以及干炒3方面的绝好食材。厨师还可以用烤制、油煎和烧制方式来烹煮这种马铃薯。

每150克马铃薯提供以下营养成分(百分比建基于一份有2000卡路里的餐单):

农业与成长 编辑

1960年代马铃薯耕种机械

一般特点 编辑

植物学特点 编辑

  • 叶片为橄榄绿色,略薄,远离枝干生长
  • 花瓣呈光鲜紫罗兰色,边缘位置有一黄绿色的星形图案衬底
  • 花蕾介乎鲜绿至偏紫的绿色
  • 椭圆形的马铃薯块茎茎身轻徽扁平,上有光滑的等高线与浅眼图样
  • 薯皮鲜黄/鲜金而且脱落时现黄
  • 薯肉黄、水分多
  • 芽色紫而带红

农业特点 编辑

  • 能带来中等程度至大产量产出
  • 生出大块茎的育空黄金马铃薯偶现空心情况(薯内中央部分)
  • 长期处于休眠状态使之能被储藏在阴凉处

疾病影响 编辑

  • 非常易受种子腐蛀、黑胫病、早期与晚期枯萎、早期凋谢、马铃薯Y病毒、软腐、干腐、渗漏、粉红腐烂(即受真菌感染使薯心呈现粉红色)、银腐病(silver scurf)以及黑痣病(black scurf)影响[10]
  • 易受疮痂病影响
  • 能适度耐受卷叶病毒(leaf roll)
  • 能耐受马铃薯Y病毒

储存事项 编辑

具有良好休眠状态的育空黄金马铃薯不会因碰撞而破损,亦不会时常发芽以致变坏。若果块根/块茎被妥善地保存起来,它相比其他栽培品种而言,不会失去很多水分。重要的是,其植物皮孔(lenticel)不发胀的特质避免了马铃薯的表皮变烂,因为当皮孔胀起时,植物便自然腐朽[10]

参考来源 编辑

  1. ^ Colin Butler. Guelph invented the jockstrap and 9 other facts as Storm take on London Knights. CBC News. 5 April 2019 [7 April 2019]. 
  2. ^ 2.0 2.1 Yukon Gold Potato Celebrates 50th Anniversary. University of Guelph. 16 May 2016 [7 April 2019]. Gary Johnston bred Yukon Gold at the University of Guelph in 1966, elevating the potato to ‘”something special” 
  3. ^ Yukon Gold: Characteristics.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Cropwatch. University of Nebraska. 1 May 2012 [7 April 2019]. Yukon Gold was crossed and developed at the University of Guelph, Ontario, Canada in the 1960s and 70s, and released in 1980 by Agriculture Canada at the University of Guelph (Johnston and Rowberry. 1981. Amer Potato Jour 58:241-244). As a yellow-fleshed cultivar, it was considered a specialty or gourmet variety and didn't gain popularity until the past few years. Last year, over 160 acres of Yukon Gold were grown for seed in Nebraska and over 1800 seed acres nationwide. It has become a popular supermarket sale commanding a premium price from shoppers. 
  4. ^ In praise of the Yukon Gold potato. Macleans. 23 April 2016 [7 April 2019]. Johnston died in 2000, at age 85, of diabetes complications, having never made a penny off his potato (prior to the 1990 Canadian Plant Breeders’ Rights Act, breeders didn’t hav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5. ^ Irvis Osbert Medina. Papa Amarilla. Mi Cocina Peruana ("My Peruvian Cuisine"). [4 March 2017] (西班牙语). 
  6. ^ In praise of the Yukon Gold potato. Macleans. 23 April 2016 [7 April 2019]. The invention came from a male parent grown in North Dakota (considered male because it spreads pollen), and a female, yellow parent grown in Peru. After 14 years, on the 66th cross of 1966, Johnston created a variety known technically as G6666-4y (“G” for Guelph, 4 for the fourth selection from the cross, and “y” for yellow) ... his colleague Walter Shy suggested adding the word "Gold" 
  7. ^ Canadian-bred Yukon Gold potato, beloved by cooks, marks 50th anniversary. National Post. 9 May 2016 [7 April 2019]. Altogether Johnston developed and brought 16 potato varieties to market. At one time, the top four varieties of potato were his, says the University of Guelph, where he was based with Agriculture Canada for close to 30 years. 
  8. ^ Garnet Richard Johnston. University of Guelph. September 18, 2014 [7 April 2019]. First name: Garnet Richard Last Name: Johnston, From 1953 to 1980, he was a research scientist with the Canada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seconded to OAC. 
  9. ^ In praise of the Yukon Gold potato. Macleans. 23 April 2016 [7 April 2019]. Docherty, who stopped growing Yukon Golds about five years ago, says, "every breeder in the world is trying to find a replacement for the Yukon Gold." 
  10. ^ 10.0 10.1 Network, 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 | Web Developer. YUKON GOLD: MANAGEMENT PROFILE | CropWatch. cropwatch.unl.edu. [2016-12-02]. 

外部链接 编辑

[[Category:马铃薯

-


东莞同乡会学校
Tung Koon District Society School[1]
地址香港九龙土瓜湾农圃道2号
类型津贴小学[2]
隶属香港东莞同乡总会
创办日期1959年
关闭日期2008年
学区九龙城区
校监陈树标先生
校长黄丽娥女士
语言中文
校训勤孝忠诚[2]
校色  灰色  白色

东莞同乡会学校(英语:Tung Koon District Society School),是一所昔日位于香港九龙城区土瓜湾农圃道、于1959年创立的津贴小学,由香港东莞同乡总会主办。该校于2004年至2005学年已被列入杀校名单[3]。2008年停办后,东莞同乡会把校舍租予保良局林文灿英文小学作为分校之用。

校政管理 编辑

历任校监[4]
  • 1959年至1966年:黄展云 先生[注 1]
  • 1959年至1964年:陈满堂 先生
  • 1966年至1970年:周环 先生
  • 1970年至1973年:王华生 先生
  • 1973年至1975年:方标 先生
  • 1975年至1976年:王仲铭 先生
  • 1976年至1978年:张念平 先生
  • 1978年至1980年:马汝良 先生
  • 1980年至1982年:曾治镇 先生
  • 1982年至1984年:谢继棠 先生
  • 1984年至1991年:王国钦 先生
  • 1991年至1993年:叶基 先生
  • 1993年至1995年:李灿辉 先生
  • 1995年至1997年:王兆生 先生
  • 1997年至2003年:王惠琪 先生
  • 2003年至2008年:陈树标 先生
历任校长[4]
  • 1959年至1970年:袁伯盈 先生(上午校)
  • 1959年至1964年:邓柱燊 先生(下午校)
历任校长(兼任上、下午校)[4]
  • 1970年至1979年:何志中 先生
  • 1979年至1987年:麦子飞 先生
  • 1987年至1997年:林景燊 先生
  • 1997年至2002年:李劲麟 先生
  • 2002年至2008年:黄丽娥 女士
历任副校长
  • 邓柱燊 先生[5]

学校历史 编辑

校歌[6]

由陈世鸿作曲[6]
校董会作词[6]

旗峰毓秀,香海回春。
兴建我校,作育新民。
以勤为本,以孝持身。
尽忠任事,存诚待人。
奋发呀向前,
爱护母校敬师长。
(奋发向前,奋发向前,)
(爱护母校敬师长。)
奋发呀向前,服务社会为人群。
(奋发向前,奋发向前为人群。)

香港立法局议员周锡年于1951年7月与东莞同乡总会副主席麦杰浩、学务部主任周环、陈祖泽、陈满堂等领袖一同筹建东莞同乡会学校[7][8]。未几政府拨出农圃道1万4千余呎地皮[7],并获教育司署23万元津贴促成建校过程[7]。整个建筑项目于1958年初展开[7],找来华人银行大厦的设计者、建筑师周耀年设计校舍[8],九龙建筑公司承建[8],同年12月由周锡年主持校舍奠基仪式[9],1959年8月竣工[7][10]。创校初年,学校上、下午校小一至小六年级共有24班[8],学生数目达1080名[8]。另外也得到教育司署批准成为津贴小学[8]

办学近50载,东莞同乡会学校于1967年10月获英国国会议员 Dennis Hobden 到访,了解香港小学的教育情况[11]。直到2000年代初,校董会决定下午校不再招收小一新生[2],且逐步减少班别数目[2],以于2003年至2004年推行全日制上课模式[2]。另一方面于2005年曾向教育统筹局申办私营小一但遭拒绝[12][13]。随着2006年教育局准许保良局合办一所直资英文小学 ─ 保良局罗富国校友会学校,东莞同乡会学校面临停办。及至2008年9月,保良局罗富国校友会学校易名为保良局林文灿英文小学[14],由东莞同乡会、保良局、罗富国校友会3个办学团体达成合作协议[15],共同合办[15]罗富国校友会学校现址为保良局林文灿英文小学的正校。而由于东莞同乡会学校的地权属香港东莞同乡总会所有,故停止营办东莞同乡会学校后毋须归还校舍予教育局,东莞同乡会把校址租予保良局使用至今。

课外组织 编辑

学生可参与舞蹈组、九龙第120旅童军(1965年成立[16])、男女子篮球队、乒乓球队、合唱团、家政、英文阅读、基督少年军等活动[17][2]

校园设施 编辑

外部图片链接
image icon 东莞同乡会学校校歌乐谱
image icon 东莞同乡会学校奠基石
image icon 东莞同乡会学校1970年代校舍外观
image icon 东莞同乡会学校校舍正门外观
image icon 东莞同乡会学校校舍外观(翻油前)
image icon 保良局林文灿英文小学分校外观(翻油后)

东莞同乡会学校的校舍楼高4层[18],设有12间课室、电脑教学室、英语学习室、多媒体学习室(王换娣纪念视听教室[19])、礼堂、校长室[7]、教员室[7]、图书馆(1965年启用[20])、视觉艺术室、音乐室、舞蹈室、篮球场以及有盖操场[21][18]。2006年6月完成扩建校舍工程后[18],校园内建成新翼“谢继棠博士纪念大楼”[18];该大楼设会议室及辅导主任室[18]。校方后来于2007年至2008年暑假重铺全校课室、楼梯及走廊地砖[15],又重铺电线[15]

著名教职员 编辑

著名/杰出校友 编辑

东莞同乡会学校于1968年成立校友会[24]

政商界
教育界
演艺界
公共事业、医学界
  • 邵一岗(1961年小六上午校[35]):前国际狮子会中国港澳三○三区总监
  • 何守谦(1967年小六下午校[27]):前房屋署总建筑师及助理署长、广州大学建筑及城市规划学院客座教授
  • 梁惠棠(1972年小六上午校[31]):养和医院内科肿瘤科及肝脏科名誉顾问医生、香港中文大学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名誉临床副教授
  • 劳结莲(1975年小六上午校):基督教联合医院放射学部门主管医生
传媒、体育界
  • 张圭阳(1968年小六上午校[32]):香港传媒人
  • 张小伦(1997年小六上午校):香港男子剑击运动员

注释 编辑

  1. ^ 黄展云与陈满堂在东莞同乡会学校创校初期同时担任校监一职。

参考来源 编辑

  1. ^ 香港文化事业公司. 香港敎育年鑑. 香港文化事业公司. 1971: 31. 
  2. ^ 2.0 2.1 2.2 2.3 2.4 2.5 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 小學概覽2000/01 - 東莞同鄉會學校. 2000 [2023-03-17]. 
  3. ^ 雖獲視學報告褒揚 東莞鄉會校被殺. 太阳报. 2005-11-04 [2023-03-19]. 
  4. ^ 4.0 4.1 4.2 东莞同乡会学校. 東莞同鄉會學校二零零七至二零零八年度畢業暨結校特刊. 东莞同乡会学校. 2008: 37-38. 
  5. ^ 东莞同乡会学校. 東莞同鄉會學校二零零七至二零零八年度畢業暨結校特刊. 东莞同乡会学校. 2008: 40. 
  6. ^ 6.0 6.1 6.2 东莞同乡会学校. 東莞同鄉會學校二零零七至二零零八年度畢業暨結校特刊. 东莞同乡会学校. 2008: 14. 
  7. ^ 7.0 7.1 7.2 7.3 7.4 7.5 7.6 罗炳坤. 莞校師承記. 2008 [2023-03-17]. 
  8. ^ 8.0 8.1 8.2 8.3 8.4 8.5 東莞同鄉會新學校落成. 华侨日报. 1959-08-05: 14 [2023-03-18]. 
  9. ^ 東莞同鄉會校 廿八奠基典禮. 华侨日报. 1958-12-12: 13 [2023-03-19]. 
  10. ^ 東莞同鄉會校舍卽落成. 华侨日报. 1959-06-04: 4 [2023-03-19]. 
  11. ^ 英國會議員訪問 東莞同鄉會學校. 香港工商日报. 1967-10-19: 6 [2023-03-19]. 
  12. ^ 被殺四校私辦小一 每年約需60萬 按樓借錢抗爭. 太阳报. 2005-04-16 [2023-03-19]. 
  13. ^ 東莞鄉會學校 師生靜坐反殺校. 文汇报. 2005-07-11 [2023-03-19]. 
  14. ^ 保良羅富國小學. 大公报. 2008-07-30 [2023-03-19]. 
  15. ^ 15.0 15.1 15.2 15.3 东莞同乡会学校. 東莞同鄉會學校二零零七至二零零八年度畢業暨結校特刊. 东莞同乡会学校. 2008: 25. 
  16. ^ 九龍東莞同鄉會校 小狼團成立盛況. 华侨日报. 1965-04-16: 18 [2023-03-19]. 
  17. ^ 东莞同乡会学校. 東莞同鄉會學校二零零七至二零零八年度畢業暨結校特刊. 东莞同乡会学校. 2008: 24. 
  18. ^ 18.0 18.1 18.2 18.3 18.4 东莞同乡会学校. 東莞同鄉會學校二零零七至二零零八年度畢業暨結校特刊. 东莞同乡会学校. 2008: 22. 
  19. ^ 東莞同鄉會學校 視聽教室開幕禮. 华侨日报. 1986-05-02: 20 [2023-03-19]. 
  20. ^ 東莞同鄉會學校 圖書室開幕. 香港工商日报. 1965-04-16: 5 [2023-03-19]. 
  21. ^ 东莞同乡会学校. 東莞同鄉會學校二零零七至二零零八年度畢業暨結校特刊. 东莞同乡会学校. 2008: 18. 
  22. ^ 22.0 22.1 記楊仲威老師. 莞畦. 2009-08-18 [2023-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0). 
  23. ^ 23.0 23.1 東莞同鄉會學校畢業典禮 民政主任梁正本伉儷主持. 华侨日报. 1970-03-21: 16 [2023-03-19]. 
  24. ^ 24.0 24.1 東莞同鄉會校 同學組校友會. 华侨日报. 1968-11-08: 14 [2023-03-19]. 
  25. ^ 東莞同鄉會校 永康中學 九龍禮賢學校三家學校新生放榜. 华侨日报. 1959-08-25: 15 [2023-03-19]. 
  26. ^ 東莞同鄉會學校舉行 第三屆畢業禮. 华侨日报. 1963-01-14: 13 [2023-03-19]. 
  27. ^ 27.0 27.1 27.2 27.3 東莞同鄉會校畢業禮 趙聿修致詞授憑頒獎. 华侨日报. 1967-11-18: 22 [2023-03-14]. 
  28. ^ 東莞同鄉會學校 第一屆畢業典禮. 华侨日报. 1960-11-30: 12 [2023-03-19]. 
  29. ^ 東莞同鄉會校畢業禮. 华侨日报. 1965-12-11: 14 [2023-03-19]. 
  30. ^ 30.0 30.1 東莞同鄉會學校畢業禮. 华侨日报. 1971-11-13: 12 [2023-03-19]. 
  31. ^ 31.0 31.1 東莞同鄉會學校畢業禮 高級教育官黃澍芬授憑. 华侨日报. 1972-12-03: 12 [2023-03-19]. 
  32. ^ 32.0 32.1 32.2 東莞同鄉會學校 第九屆畢業典禮. 华侨日报. 1968-11-19: 16 [2023-03-14]. 
  33. ^ 1976年畢業同學錄. 东莞同乡会学校. 1976 [2023-03-14]. 
  34. ^ 1976年畢業同學錄. 东莞同乡会学校. 1976 [2023-03-14]. 
  35. ^ 東莞同鄕會學校第二屆畢業典禮. 华侨日报. 1961-12-23: 15 [2023-03-19]. 

[[Category:土瓜湾 [[Category:九龙城区小学 [[Category:1959年建立的教育机构 [[Category:2008年废除


-
余社长
出生 (1951-05-10) 1951年5月10日73岁)[1][2]
 中国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
教育程度中五
母校
职业前警务人员
活跃时期1974年至2008年

余社长PMSMQPM(英语:Yu Shi Cheung[3],1951年5月10日),前香港警务人员,是香港警务处商业罪案调查科第二代伪钞专家。

背景 编辑

余社长早年在九龙乐富徙置区长大,1966年毕业于慕光小学乐富分校上午校[4],继而入读玛利诺中学[5]。他于1971年中五毕业[5],并于同年考毕香港中学会考后到一间鞋厂任职工人3年[5]。于1974年加入皇家香港警务处之前曾经到一所电子厂面试[5],又到中华电力公司应征[5]。由于1974年香港经济情况表现不景气[5],以致裁员情况时有发生。余社长眼见鞋厂里部分教育程度低兼年纪大的员工被解雇[5],于是自动辞职且投身警界[5],由警员做起。

后来他于1987年以总督察身份调往商业罪案调查科[1][2],1989年至1990年分别被派到美国华盛顿英国接受专家训练[1],包括参加美国特勤局举办的伪钞侦查讲座[1]、到美国铸印局及私人公司研究印刷钞票和保密文件的过程[1]、于特勤局下设之法证科了解如何制造和侦破假钞以及赴德拉鲁公司研究分析部学习印刷钞票的步骤与如何从中分辨真伪[1]。回港后,他开始接手打击伪钞案件工作,期间于1997年商业罪案调查科成立专家及支援组前一直为相关人员提供意见[1],1997年以后仍领导伪钞伪造文件及支援组不时举办研讨会[6],又阻止假钞于市面上流通[7][8]

余社长是香港警务处第二代伪钞专家(首批伪钞鉴别专家计有政府飞行服务队总监毕耀明),曾经在1989年撰写专家鉴定报告[1][2],从而协助美国特勤局捣破超级美钞[1]。本来只计划服务商业罪案调查科2年的他[2],因为在破获超级美钞案时获得成功感 ─ 向无法分辨真伪钞票的银行业人士展示辨别技术[2],结果决定不再调到其他部门任职[2],至退休为止[9][2]。为表彰其在鉴证伪钞方面之贡献[5],他在1996年英女皇寿辰授勋中获颁女皇警察奖章(QPM)[5]。2004年10月获公务员事务局颁发优秀公务员嘉许状[10],2006年基于卓越表现而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香港警察荣誉奖章[11][12]

及至2008年5月,余社长退休。

参考来源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偵破無數偽鈔案 警隊專家榮休. 《警声》第870期. 香港警务处. 2008-05 [2023-12-12].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余社長愛驗鈔寧願唔升職. 东方日报. 2008-05-08 [2023-12-12]. 
  3. ^ 附錄三:二零零六年授勳與嘉獎名單 (PDF). 香港警务处. 2006 [2023-12-12]. 
  4. ^ 十九學校畢業禮. 华侨日报. 1966-07-24: 14 [2023-12-13].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瑪利諾中學30周年校慶特刊. 玛利诺中学30周年校庆特刊编辑委员会: 50. 1996 [2023-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8). 
  6. ^ 政府新闻处. 商罪科人員內地開班講授如何查驗偽鈔. 2000-06-21 [2023-12-12]. 
  7. ^ 香港發現港幣偽鈔為五十元面額居多. 大纪元. 2006-09-11 [2023-12-12]. 
  8. ^ 假金牛呃埋銀行. 东方日报. 2007-03-16 [2023-12-12]. 
  9. ^ 辨別真偽靠手感. 香港文汇报. 2002-06-29 [2023-12-12]. 
  10. ^ 警隊五名人員獲頒 優秀公務員嘉許狀. 《警声》第785期. 香港警务处. 2004-10 [2023-12-12]. 
  11. ^ 政府新闻处. 二○○六年授勳名單. 2006-07-01 [2023-12-12]. 
  12. ^ 二○○六年授勳警務人員名單. 《警声》第826期. 香港警务处. 2006-07 [2023-12-12]. 

{{DEFAULTSORT:Yu

[[Category:香港警务人员 [[Category:玛利诺中学校友 [[Category:余姓


DY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