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Rick888chen/沙盒/大山背乐善堂

大山背乐善堂
基本信息
位置 台湾新竹县横山乡丰乡村3邻大山背31号
主神观世音菩萨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
庙格道佛庙宇
开基蓝正然(前身石峡庙创办人)
建立时间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

大山背乐善堂台湾新竹县佛教庙宇,位于横山乡丰乡村,主祀观世音菩萨三宝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前身“石峡庙”创立于1889年。2006年7月25日新竹县政府将其列为新竹县县定古迹

沿革

编辑

前身

编辑

清光绪15年(公元1889年),大山背居民蓝正然发现此地风景秀丽,因此独自出资建立一座简陋的小庙,称为“石峡庙”。1895年(光绪21年),日军进攻并占领台湾,过程中石峡庙遭到日军焚毁,之后地方人士发起募捐修建,于1921年完工,并更改名称为如今的乐善堂[1][2]

供奉义士

编辑

乐善堂所在的大山背地区,因位于大崎栋山背面得名,该地位于山区,旧时为台湾原住民活动地带而有“番仔林”之称。同治10年(公元1871年),广东来台的汉人钟增禄钟石妹带领民众入山开垦,设立隘寮、辟地种植作物,并且开采樟脑炼制,大山背的聚落因此形成。锺石妹在清光绪20年日军登台时率众对抗,因不忍日军杀戮无辜因此归顺日军。日本政府十分看重锺石妹,并任命其作为树杞林辨务署参事,翌年授佩绅章,担任保正职。也因为锺石妹作风廉洁爱民,相当受到当地民众爱戴。钟石妹于大正14年(公元1925年)过世后,其牌位与同为抗日义士的姜绍祖一同被供奉于刚修建不久的乐善堂[1][2][3]

列为县定古迹

编辑

2006年7月25日,新竹县政府公告将大山背乐善堂列为新竹县县定古迹,指定理由为:“建物历史悠久,构体与构造方式有一定匠艺水准。庙内彩绘、剪黏、木雕、石雕等具历史、文化艺术保存价值。”[4][1]

维护

编辑

2009年,由乐善堂管理委员会出资委托林志成建筑师事务所进行修复设计。2011年因梁柱腐朽导致正殿崩塌,文化局紧急支撑防止损害扩大,并获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核定补助751万元,县配合款529万元,乐善堂管理委员会540万元自筹款,总工程经费共计1790万元对其建筑体进行修复工程[4]

主祀神明

编辑

乐善堂主祀观世音菩萨三宝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并安奉太上老君至圣先师十八罗汉伽蓝菩萨韦驮菩萨,左右两厢敬奉三官大帝文昌帝君注生娘娘义民爷城隍爷太岁星君,由于属于地方民间信仰庙宇,兼具佛教道教信仰,堂内亦保存众多古文物。

周边地标

编辑
  • 大崎栋古道:位于乐善堂正后方,为知名的桐花步道[5],位于顶峰的凉亭为新竹县夜景观赏地。
  • 油罗溪谷:位于乐善堂前方谷地。

图辑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文化部. 大山背樂善堂. 国家文化资讯网. [2021-08-22]. 
  2. ^ 2.0 2.1 臺灣宗教文化地圖-大山背樂善堂. www.taiwangods.com. [2021-08-22]. 
  3. ^ 文化部 iCulture-文化空間 大山背樂善堂. cloud.culture.tw. [2021-08-22]. 
  4. ^ 4.0 4.1 縣定古蹟大山背樂善堂修復工程動土 完工後帶動周邊文化旅遊. 新竹县政府万维网. 2018-01-17 [2021-08-22]. 
  5. ^ 联合新闻网. 春節往山上跑 竹縣精選山區夢幻美景 | 聯合新聞網:最懂你的新聞網站. 联合新闻网. 20210209T110412Z [2021-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