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若缺斋老人!欢迎加入维基百科!

感谢您对维基百科的兴趣与贡献,希望您会喜欢这里。除了欢迎辞外,也请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权问题解答
贡献内容必须是您所著或获得授权
同意在GFDL条款下发布
手册
手册
问号
问号
有问题?请到互助客栈询问,或在我的对话页提出。别忘记:讨论后要签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个波浪纹“~~~~”。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Wing 15:34 2005年11月26日 (UTC)


 您好,若缺斋老人! 欢迎来到维基百科!多谢您对香港相关条目的贡献。

我是欢迎您的维基人:

Toblerone 10:36 2006年1月25日 (UTC)

香港股坛/财经界人物 编辑

你写了香植球的条目,不错,希望你可以继续编写更多香港财经界人物。--Toblerone 10:36 2006年1月25日 (UTC)

关于蒙哥马利的条目 编辑

谢谢你在讨论页中对该条目提供的意见。一个历史人物向来就是有多种评价的,但像原来那种写法,实在不像是个百科全书似的介绍。我对蒙哥马利的了解,也仅仅限于小时候阅读的一本传记。所以虽想改写该条目,确迟迟无法动笔。希望您能帮助完善的!--太平犬 13:30 2006年4月16日 (UTC)

阁下过奖了! 小弟现在要做些事,迟些看看。多谢你的参与!继续努力!--Toblerone 13:49 2006年4月18日 (UTC)

成立香港维基社团 编辑

encyclopedist (对话页) 17:55 2006年4月30日 (UTC)

香港维基媒体协会成立进展 编辑

香港维基社团已完成成立的第一阶段香港维基媒体协会自动当选为社团的正式中文名称。

在下一阶段,即召开第一次会员大会之前,须先制定好完整会章,以便在会上过。欢迎你为会章提出意见或修改。--encyclopedist (对话页) 21:28 2006年6月5日 (UTC)

2006香港夏聚 编辑

代答查询 编辑

你好,路过看见你的查询,且代为回答。1.让不同输入词导向同一条条目叫做“Wikipedia:重定向”。2.贴图方面,按下左方工具栏“上传档案”即可,但上载前请先阅读那里的指引,尤其是Wikipedia:版权FAQ,因为不符合规则的图片会被快速删除啊。3.最后是关于所谓“职衔”,那是Wikipedia:维基荣誉的一部分,每份荣誉都有大概相关的条件,并必须由其他维基人颁赠(冇理由自己赞自己嘛!)。如果你确定已经符合相关条件,可到Wikipedia:维基荣誉与奖励申请与变更请其他人关注。祝编辑愉快!-- tonync (talk) 09:25 2006年10月14日 (UTC)

提请删除 编辑

首先留言后请谨记输入四条浪纹(~~~~)、或按下上方相关捷径以作签名。这是维基百科的基本礼仪,谢谢合作。。维基百科没有说不能收录“野鸡大学”的资讯,只要所说内容可供查证即可。既然美国中央大学不是如条目所说的“美国一家大学”,而删除此句后毫无内容可取,我就提交删除了。-- tonync (talk) 19:03 2006年10月17日 (UTC)

第三次动员令 编辑

为增加维基百科条目素质以及增加维基人的团结性,第三次动员令将于12月内举行,是次动员会开放更多规则,参与是次活动的维基人,希望你能尽力,在活动时间内最少对新增及修改五条条目,我们极力鼓励您将条目提升至新条目推荐,甚至是优良条目以及特色条目的水平。无论您对是次活动参加与否,也烦请阁下花两分钟的时间将此讯息传递给五名维基人,上一次的动员有已经有六十多名的维基人参与,由于上次动员令有广泛的宣传,所以在此亦无谓卖弄花巧,希望今次朝着200名维基人参加为目的,这样的话,将会有1%的条目将会达到作为正式条目水平。详情请参阅Wikipedia:动员令/正在进行的动员令。--18164 01:56 2006年12月2日 (UTC)

国际会计师联会 编辑

留言收到:

--Isnow 10:11 2007年2月3日 (UTC)


香港维基媒体协会筹备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 编辑

师兄,给点意见^_^ 编辑

刚重写了太极拳条目“派别”那部分,给点意见、指正吧^_^—Xtctjames (留言) 2008年1月30日 (三) 06:36 (UTC)回复

邀请您参与条目质量提升活动 编辑

若缺斋老人您好:
 为了提升中文维基百科的条目数量及品质,条目质量提升计划已经重新启动并已大幅改版,成为多元化型态子计划方式展开,相信您的支持,将有可能会成为维基成长的重要助益,若您对于一些条目品质现况感到不满,或者对于某些主题条目需要关注提升,竭诚欢迎您参与子计划之协作条目,或者至计划发起处 发起子计划。若您支持该计划请先至此 签名,或至讨论页提出一些建议或问题。总之,这是可自由发起条目补强协作的相关平台,欢迎任何人(包含IP用户)在该计划提出协作请求或者帮忙协作,这比起在一两个同好之间对话或条目讨论页互动性更佳。

根据过去经验,计划的成败关键在于消息是否散布开来,请将此消息继续推介给你您认识的维基人,若要发邀请函,可以使用以下代码:{{subst:QA/邀請}}张贴在对方的对话页中,感谢您的义举。
邀请人:RekishiEJ (留言) 2010年12月10日 (五) 07:35 (UTC)回复

目前票选中的主题;武侠小说提升计划 - 人文提升计划 - 新闻相关 -南极地理条目提升计划 -飓风主题计划 -哈利波特条目提升计划
目前进行中的主题:

更多候选主题


关于TOTW候选 编辑

目前该页面仍有若干重要、篇幅不长但语文版本数目过少(少于十个)的候选只有提名人投票或反对票占总票数三分之一以上,如en: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 Shootingen:List of recess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en:Green Scareen:Michael Pollanen:Mamoru Miyanoen:Unfinished worken:Darwin–Wedgwood familyen:Theodore Roosevelt Associationen:C99en:Open Christmas Letter,希望你能参与TOTW候选投票,毕竟先前已经有一些这类的候选落选(如en:Fear of youthen:Fear of crimeen:British comicsen:United States of Africaen:Artistic licenseen:Customer experienceen:List of deadly fungien:Genna crime familyen:Go Ask Aliceen:Four Freedoms (Norman Rockwell)en:Sino-Albanian spliten:Physics and Star Warsen:CD-Texten:LGBT tourismen:Smart poweren:Second Superpoweren:Nomenclature codesen:Basketball (ball)en:Kick-Ass (comics)en:WoWWikien:Asian Centuryen:Lucifer Chuen:Image stitchingen:Google Chrome Frameen:Cloud gaming等),我并不希望类似案例重演。--RekishiEJ (留言) 2010年12月10日 (五) 07:35 (UTC)回复

邀请您参加第十三次动员令 编辑

  第十三次动员令邀请函
 
维基娘,第十三次动员令的吉祥物

亲爱的维基百科用户若缺斋老人您好:

首先,感谢你对维基百科的贡献!为了提升中文维基百科的条目品质及数量,第十三次动员令会于2015年7月4日至2015年9月6日期间进行,我们诚挚地邀请您来积极参与动员活动。

详细动员事项请参见第十三次动员令,让您从动员令说明书中了解什么是动员令,并请参考主页的报名指引报名参与本次动员令(报名处现已开放)。

本次动员令分为大动员令及小动员令,大动员令是可以在任何主题中贡献的动员令项目,而小动员令主题有:地球科学数学物理电子计算机欧洲历史地理以及多于15种外语版本的条目

请收到本邀请函的维基人,将{{subst:动员令}}转贴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或参考推广工具),如果您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响应本次动员令、积极建立新条目,也请帮忙散发动员令,因为能否将动员令传播出去,是历次动员令成败之关键,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维基的服务、品质及数量!非常感谢您的参与!


维基百科奖励纸本授奖机制调查 编辑

维基百科使用者及患心理疾病使用者交流上的实践策略调查 编辑

您好。身为一个较新使用者具备更多经验的的维基百科社群成员,您可能已经了解到中文维基百科一直以来都有许多罹患精神疾病的使用者参与贡献的状况,而为寻找优化中文维基百科使用者与患心理疾病使用者的交流的更佳策略,我们举办了一场调查,希望利用调查取得的结果作为研究及策略规划参考之用。这个调查不会花费您太多宝贵时间,经过测试,完成调查所需的时间约为2到3分钟。这一调查的有效时间至 2017年10月28日 (六) 23:59 (UTC) ,我们由衷期待您的参与。

[-现在就参与调查!-]

十分感谢您的参与! ——Aotfs2013 留于 2017年10月17日 (二) 19:38 (UTC) (使用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执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