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台湾教育专案/政大世界民族志学习作业/科伊科伊人

科伊科伊人
Khoikhoi
1805年塞缪尔·丹尼尔以凹版腐蚀制版法制作的作品,表现科伊科伊人正在拆除他们的木屋,准备转移到新的草场的情况。
总人口
200,000[1]
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地区为纳米比亚
Namibia in Africa
少数分布在博茨瓦纳好望角南非
语言
南非荷兰语英语
宗教信仰
传统信仰 、基督教
相关族群
布须曼人


科伊科伊人(英语:Khoikhoi,意为一般人/真正的人),又称胡维(Khoi),是科伊桑人下的一个同种同文化的民族,居住在非洲西南部的本土人。科伊科伊人从5世纪开始在非洲生活引用错误:<ref>标签有冲突或无效的属性,从1652年欧洲殖民统治当地开始,在好望角从事畜牧业。当时欧洲人将他们称作发音类似当地科伊桑诸语言的霍屯督人[2]或何腾托人,然这称谓在今天被认为含有贬义。[3] [4]

民族分布、人口与语言

编辑

民族分布

编辑
 
科伊科伊人分布概况

科伊科伊人现今主要分布在纳米比亚博茨瓦纳南非等地。

17世纪中叶,欧洲人最早到达南非时,科伊科伊人聚集在好望角及西南沿岸,以南大约22 °N ,以西25° E。 考古学证据显示科伊科伊人以往分布更广,尤其是东部地区,然而随着6世纪,班图语的农业耕种者南迁到夏雨和冬雨的边界,科伊科伊人的生活范围遭到限缩。 而后欧洲移民也同样造成科伊科伊人必须被迫迁往更干燥、偏远的地区。 1900年代初期,科伊科伊人仅生活在南非纳米比亚的偏远保留区中。[4]

人口

编辑

按照民族语分类,约有200,000人使用科伊科伊语。 [1]

狭义的科伊科伊人现今约有1万人,继续保有传统放牧的生活方式,并居住在南非纳米比亚。由于对科伊科伊人有不同的定义,导致没有明确的统计数目。有些历史学家预估科伊科伊人总人口数在17世纪中叶已经少于5万,但有另一些学者表示人口数不可能少于20万。 举例来说,统计数字是否包含生活在奥兰治河流域的人口,将造成差异。普遍认为18世纪科伊科伊人由于天花、通婚和移居其他社会等因素造成人口锐减。1805年人口普查纪录有2万人,但其中包含与其他民族通婚产生的后裔,并排除一大部分在当时居住在非开普敦殖民地的科伊科伊人。最近的人口调查,因为大部分的科伊科伊人后裔长期属于劳动阶级,早已融入其他社会,甚至不认为自己属于科伊科伊人,造成人数统计上的困难。[4]

语言

编辑
 
科伊桑语系

科伊人和布须曼人使用的语言属于科伊桑语系,其特色在于有一系列的搭嘴音(clicks)。 科伊语在很大程度上被南非荷兰语所取代,1990年代已经大量消失,在保留区内也仅有少数人保留传统语言。 然而,在朝向民主发展的过程中,某些科伊语已经列入学校教育。目前在纳米比亚,科伊语仍是数千科伊牧民的母语。[4] 参见:Khoekhoe language条目

地理环境

编辑

气候

编辑

纳米比亚主要属干燥的亚热带气候,通常燥热而少雨;年降水量70-100毫米以下。多数北部及内陆地区则属于半沙漠地带,年雨量少且年雨量变率大。

地形

编辑

科伊科伊人聚集在纳米比亚内陆地区,主要由中央高地组成,中央高原从北向南绵延,与纳米比沙漠接壤,西部是草原、南部是奥兰治河、东部是卡拉哈里沙漠。南部多沙漠,北部多草原;常年有水的河流极少。

 
納米比亚地形图

历史沿革

编辑

早期历史

编辑
科伊科伊人在2000多年前,已生活在非洲西南部,目前大都认为科伊科伊人起源现今博茨瓦纳北部地区,并向四周扩散,分为数个次群体:Nama到达东边,Griqua到达中部,科伊科伊人到达南部。由于在先前桑人居住的肥沃山谷地区饲养羊只、牛群,使科伊科伊人有稳定的食物来源,人口也越来越多。[5]
3世纪时班图人入侵,逼迫科伊科伊人迁往偏僻干旱地区。迁徙的科伊科伊游群也与桑人通婚,来到了今日的好望角,然而桑人和科伊科伊人仍保留不同的生活方式。科伊科伊人多为畜牧,而桑人则以采集、捕猎为生。[4]

欧洲人到来

编辑
1500年欧洲探险家与商人来到非洲,科伊科伊人因欧洲人带来的天花造成人口锐减。随着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到来,双方冲突加剧。欧洲人将原本的放牧地改为农地,科伊科伊人被迫搬离原本的家园,结束传统生活。科伊科伊人的社会结构受到严重破坏,17世纪晚期,欧洲人殖民地扩张使情况更加恶化。科伊科伊人逐渐成为农场工作者,或融入当时的其他民族,如:科萨人。1738年,一位德国传教士Georg Schmidt在Riviersonderend Valley设立了第一座在南非的传教站Genadendal,并向科伊科伊人传教。
1800年代早期,在开普敦的科伊科伊人受到公民权限制及土地所有权的歧视法律影响。
有了这个借口以后,东部地区的政府代表安德里斯Andries Stockenstrom促使了靠近开普敦殖民地东部的边境Kat River settlement的建立。其动机更可能是因为在边界建立缓冲区。但这片宽广肥沃的土地,让科伊科伊人能够拥有自己的土地,在此处定居,社群也随之扩大。或多或少有朝向自治区发展的倾向,这样的情况也吸引其他地区的科伊科伊人前往好望角。
当时的科伊科伊人以射手闻名,常常是开普敦殖民地在战争中的得力助手。1846-1847年爆发科萨战争 Seventh Frontier WarXhosa Wars 中的第七战,由英国军队与当地人组成的团体对战,在Andries Botha带领下突袭邻近的Xhosa,此举获得了当时统治者的赞许。
然而严格的法律并未取消,使得科伊科伊人离开这片土地,转而成为白人农场的劳工。长久以来累积的不满在1850年的战争中爆发,当邻近的Xhosa反抗当地政府,科伊科伊人也转而加入反抗行列,赢得胜利。
开普敦政府失败后,新的政府答应将致力于保障科伊科伊人的政治权,改善种族歧视的问题。1853年制订Cape franchise,公开声明全体公民不分肤色都有投票权及议会的选举权。然而这项非种族歧视的准则在1800年代晚期逐渐消失,直到Apartheid政府正式废除。[4]
 
Andries Botha是在开普敦殖民地具有影响力的领导者。

德国在西南非洲的大屠杀

编辑

1904-1907年之间,德国人以武力攻击当时于德属西南非洲的科伊科伊人,造成当时超过总人口一半(10,000人)锐减。[4]

社会、家庭与婚姻

编辑

科伊科伊人的社会包含着富裕与穷苦之人,拥有多少家畜是财富多寡的象征。因为家畜能提供食物来源、作成衣服或是运输工具。这个特征桑人非常不一样,桑人讲究的是共享与平分各项资源。然而有些时候,有钱的科伊科伊人会向群体中比较穷的成员分享,但也会抢劫动物尸体以证明自己的财力。[4]

亲属关系

编辑

亲族及血统

编辑
异族通婚父系氏族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虽然部族并不稳定且为移动式,加上不只是亲族成员组成,科伊科伊人保存详细的口传家谱,包含不同氏族的起源与彼此之间的关系。这项知识非常重要,因为部落和氏族中的优先继承是采长子继承制
在20世纪,血统是地位高低的象征,通常具白人血统被认为较为高尚。直到近年来,新的潮流逐渐形成,人们会透别强调科伊科伊人血统。[4]

亲属称谓

编辑
个人会被赋予父系氏族的名字并继承来自母亲的兄弟或是父亲姊妹的名字。透过这种命名方式,男性与他们的外祖父分享自己的名字,而女性与她们的外祖母分享自己的名字。这些名字与制度化的说笑模式与回避亲属之间的关系有密切连结。[4]

婚姻与家庭

编辑

婚姻

编辑
氏族外婚制指的是男性必须由另一个氏族寻找女性结婚。鉴于相关部族的地理上的接近,许多男性很有可能会在部落内找到妻子,然而,在不同部落成员之间的通婚也很常见。婚姻是一个强而有力的社会机制,用来团结部落内的成员或将不同的部落连结在一起。这种连结使得新郎必须要在结婚的前几个月,在岳父母的村落住下,直到夫妻第一个孩子诞生,这种作法有时被称为新娘服务。此后采从夫居,夫妻的婚姻也通常涉及牛只从新郎家转移到新娘的父母。一夫多妻制是允许的,但不是很常见。[4]

生产单位

编辑
基本的住家单位是小家庭,包含夫、妻与他们所生子女。在殖民时代前期,家庭住处与家族有密切关系,按照资历排列,形成有特定规范的较大圆形营地。哥哥住在右边最远的地方,最年轻的住在靠近父亲中心的小屋,而其他所有人住在左方,例如刚结婚的女儿,尚未搬到丈夫家,或是守寡的姊妹回家与其父系氏族及仆人居住在一起。每个家族畜养牛只、绵羊和山羊,成为独立生产的单位,但与谱系氏族在其他社会、政治面向仍有高度联系。[4]

继承

编辑
个别氏族或部落控制了获取土地及其上的资源之管道,但土地不能成为个人资产。相反地,牲畜都是个人所拥有,一位富裕的牲畜拥有者具有高的社会地位。较富裕的牲畜拥有者,几乎都是透过继承的方式获得牲畜。习惯上继承方式会有所不同:在一些部落,每个孩子都可分财产,有些地区,只有儿子能继承,有些地方甚至只有大儿子可以继承。[4]

社会化

编辑
家长们负责训练他们的孩子基本生活技能,并依照性别分工。祖父母与他们女儿的小孩及、小孩与母亲兄弟有密切关系,兄弟与姊妹、父亲的姊妹与她兄弟小孩之间的关系则比较正式且尊敬。[4]

社会政治组织

编辑

社会组织

编辑
虽然前殖民村营地通常包括一些其他氏族的成员,以及一些受雇人(桑人或其他氏族中较为贫困的科伊科伊人),但父系血统是形成社会组织的基础。[4]

政治组织

编辑
每个村庄认可首领的权威,首领是透过世袭的方式,一代代传给始祖的长子。头目领导并决策村落内部事务,例如决定何时搬家及搬到何处。同时也会担任仲裁者,协调刑事或民事案件。虽然村庄享有某种程度的自治,但数个村庄会集结成一个部落。根据氏族基础建立的村庄,村庄内的成员都有亲属关系。他们是由一群有关联的氏族构成,最资深的氏族负责领导。资深的氏族头目会被认为是部落首领。部落首领负责管理部落的资源,然而大家都清楚意识到,无论是土地或土地上的资源都不属于个人财产。头目透过个人能力及努力(通常是累积许多牲畜)来获取人们的尊重。然而头目仍必须遵守由头人及其他氏族组成的部族会议决定。殖民政府通过正式承认头目的领导地位,以拉拢当地酋长及首领,以利管理。[4]

社会控制

编辑
刑事和民事纠纷由头人或是其理事会处理,然而后来这样的情况开始由政府任命的官员负责。最近,各项纠纷改由当地管理委员会州法院负责处理。[4]

冲突

编辑
在殖民时期之前,科伊科伊人与桑人之间的关系常常非常紧张。科伊科伊人经常指责桑人偷窃他们的牲畜,有时也因此爆发战争冲突。欧洲人的到来造成土地不足的情况,使得冲突不仅在科伊科伊人与荷兰农民之间发生,也发生在科伊科伊人不同的部落当中。人们普遍认为科伊科伊人政治团体过小且无强权,因此无法有效抵抗拥有枪支及马匹的外来者。然而科伊科伊人仍然可以有明显的抵抗,将不同的部落团结在一起,共同抵御敌人。最有名的案例就是科伊科伊人独立战争(1799-1803),虽然最后并未成功,但它显示科伊科伊人有能力可以动员不同的部落,在这一场战争中,甚至联合说班图语科萨人[4]

产业与生活

编辑

分工

编辑
女性负责挤牛奶及收集食物,而男性则负责放牧及狩猎。建造房屋的工作则由男性及女性共同负责。男性负责削减及种植树苗,并与皮革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基本的外框。女性负责收集芦苇和制造垫子。随着现代住宅结构的引进,女性负责大部分建造传统房屋的工作,男性则负责现代建筑,由瓦-铁及砖的房屋。现在位于保留区内同时拥有现代及传统建筑,女性多在传统房屋内进行烹饪活动。[4]

生产单位

编辑
基本的住家单位是小家庭,包含夫、妻与他们所生子女。在殖民时代前期,家庭住处与家族有密切关系,按照资历排列,形成有特定规范的较大圆形营地。哥哥住在右边最远的地方,最年轻的住在靠近父亲中心的小屋,而其他所有人住在左方,例如刚结婚的女儿,尚未搬到丈夫家,或是守寡的姊妹回家与其父系氏族及仆人居住在一起。每个家族畜养牛只、绵羊和山羊,成为独立生产的单位,但与谱系氏族在其他社会、政治面向仍有高度联系。[4]

土地使用权

编辑
在殖民之前,数个以氏族组成的村落会集结成较大的组织,称为部落,通常由数百到数千人组成。特别的是部落内的人都可以运用共同土地。氏族可以使用在范围内的水资源及食物等。在欧洲殖民者到达以前,由于人口稀少,资源相对充足,足够支撑众人,因此土地之间的界线并不明确。
欧洲人到来以后,产生了压力,土地所有权的观念逐渐兴起,现今在保留区内的土地大多是由当地人管理,仅少部分属于私人农场拥有。[4]

贸易

编辑
科伊科伊人和自身民族与邻近群体交换许多商品、服务,穷人从富裕的牛主人处,以烟草和其他人得来的受欢迎物品,换取牛只。同样地,工匠制造额外的武器以换取牛只、毛毯、烟草及咖啡等。科伊科伊人在好望角贩售牛、羊、牛奶给欧洲船只,换取铜铁、酒及其他物品。[4]

生活

编辑
科伊科伊人的生活都是围绕着照顾牲畜、打猎以及采食。一般而言,牛只通常只有在祭祀时才会被宰杀,但平常牛乳是科伊科伊人生活的主食。科伊科伊人运用公牛搬运货物及作为交通工作;羊只较常被杀,因其脂肪受到大家的喜爱,此外羊皮也能做为衣服。羊奶也是科伊科伊人会利用的资源。
仅管现在人口不断减少,但仍维持传统放牧的方式,在共同土地上放养牛只、羊只。若天气许可,也会有一些农业种植。到了1990年代,大部分农产品都外销。仅管放牧的重要性仍然存在,在保留区外的科伊科伊人却以劳动工作维持生计。[4]

住家

编辑
科伊科伊人基本的村营地则相对较大,组成超过100个人,甚至到数百个人都是有可能的。基本的房屋结构是圆形小屋,以树枝及苇席制成。每个村营地由同父系氏族的成员所组成。[4]

信仰与习俗

编辑

万物有灵信仰

编辑

霍屯督人除部分改信基督教外,其余的人保持万物有灵信仰,崇拜自然力和祖先,相信巫术。巫师是认为是最有魔力的人,他们法力很大,并非常人所能类比,他们有特殊的魔力,不仅可以在人间行使魔法,而且还可以到阴间与鬼神往来。他们一直以人与神鬼的媒介的身份,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求得他的魔力,帮助自己解决棘手的实际问题。[6]

对月亮的崇拜

编辑

科伊科伊人对月亮的崇拜显得十分突出,认为与上天相关、至高无上的地位象征。每当新月和满月之时,他们特别激动,称月亮为“统帅”,整夜为之欢歌曼舞 ​​。他们认为,月亮会给人们带来好运,会给人们带来很多他们需要的东西。有时,他们对月亮高声呼喊“我们欢迎您!”“给我们的牛多多的饲料,多多的牛奶,让我们的生活比蜜还甜”。他们相信他们所崇敬的月亮会使他们如愿以偿。[6] 此外,Tsui'goab被认为是创造者和健康的守护者,而Gunab是一个邪恶的存在,导致疾病或死亡。有些人会在祈求降雨的仪式或治病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然而这些人并非特殊的宗教中介者。在文献中有提及巫术的部分,但细节部分并无纪录。[4] [7]

葬礼

编辑

除了自然死亡以外,其他在特殊情况下的死亡往往都被认为是邪恶不祥,或是违反某些仪式禁忌。死亡之后会尽速举行低调的葬礼。此外,科伊科伊人没有来世的完整观念。[4]

仪式

编辑

科伊科伊人大部分的仪式都代表着人生阶段的转变,像是出生青春期成年礼婚姻死亡等在人生中的转捩点。在这些仪式当中,中介状态被认为是一个脆弱与危险的阶段,且有一些禁忌,例如不能接触到神圣的水,然而有些则被认为具有保护功效,通常与家畜有关,像是会用牛乳喂孩子,或是给孕妇穿上兽皮,同样都被认为有保护作用。[4]

参见:科伊科伊人原始宗教

艺术与文学

编辑

科伊科伊人对于装饰艺术比较不感兴趣,他们的艺术多表现在音乐乐器舞蹈之中。[4]

 
科伊科伊舞者及乐器

右图这一系列素描出自一组画在 15 页纸上的 27 张图画,于 1986 年在南非国家图书馆被发现。这些图画属于重要资料,是最早描绘西开普省原住民科伊科伊人真实生活的素描。素描中显示了科伊人的活动,包括绘制面纹打鼓跳舞。注释是荷兰文,详细介绍了面纹中的图案以及男人和女人所打的鼓的不同。页面的右侧专门描绘了跳舞。荷兰文注释中描述了科伊妇女们跳的舞蹈,并在右下角用一个非常简单的音乐记谱给出了舞曲。 早期欧洲资料中有很多关于科伊科伊族的信息,但保留下来的图画资料很少。这份图集中的图画均是在现场绘制的,与大部分早期欧洲人对科伊科伊族的描绘不同,这些图画不曾经过欧洲雕画师的过滤目光。这位艺术家极有可能是荷兰人,出生于 17 世纪,在荷兰东印度公司担任某个职位,他可能是在前往荷属东印度群岛或返回荷兰的途中,参观了好望角。有证据表明这批图画的创作时间不迟于 1713 年,实际可能远早于这一时间。在大部分图画上,均有另一位身份不明人士在 1730 年之后加上的注释。

 
正在跳舞的科伊科伊女人

在右图中,艺术家捕捉到了人体、衣物和珠串的运动轨迹。注释是荷兰文,指出这是“五个正在跳舞的霍屯督妇女”,霍屯督人是当时定居的白人对科伊科伊族的历史称呼,现在被认为是贬义。中间舞者下方的注释指出:“这似乎是一个寡妇,她小指第一个关节已经截去,这表示她愿意再嫁。如果她想结第三次结婚,无名指的第一个关节也必须截去。”多位作者曾提到过这一点,这似乎是科伊人的一个习俗

现况

编辑

面对现代化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科伊科伊人逐渐融入了更大的国家体系里,无论是生产活动也产生巨大的改变,不再是采行以往农牧兼营的方式,而是成为劳工,从事劳力工作。另一方面,有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保存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因此科伊科伊语也纳入学校教育当中,使更多科伊科伊人能够保有母语。[4]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Ehnologue: naq#. [2016年6月28日]. 
  2. ^ Rev. Prof Johannes Du Plessis, B.A., B.D. Report of the South Af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189–193. 1917 [2016年6月28日]. 
  3. ^ Khoikhoi: the first people of South Africa. [2016年6月28日].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Boonzaier, Emile. Culture Summary: Khoi. HRAF. 2010. 
  5. ^ Pre-colonial Cultures in South Africa: The San and Khoikhoi. [2016年6月28日]. 
  6. ^ 6.0 6.1 霍屯督人. [2016年6月28日]. 
  7. ^ Reconstructimg the Past:the Khoikhoi Religion and Nature. [2016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