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安德宫
23°48′36″N 120°36′56″E / 23.809984°N 120.615625°E
二水安德宫 | |
---|---|
基本信息 | |
位置 | 彰化县二水乡员集路三段631号[1][2] |
宗教 | 台湾民间信仰 |
主神 | 天上圣母 |
建立时间 | 清乾隆六年(1741年)[3][4] |
地图 | |
沿革
编辑立庙由来
编辑关于安德宫的由来,据说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间施世榜开八堡圳,随行民众在当地屯垦,并奉祀妈祖香火以祈求平安[4]:24[1]。而后到了乾隆六年(1741年)士绅萧童昇,建造土角厝奉祀妈祖,为正式建庙之始[4]:24。而根据“台中州员林郡二水庄寺庙台帐”的记载,安德宫是乾隆元年创建[1],且是从悦兴街乾德宫分香而来[注 1],之后直到道光廿七年(1847年)都会回去进香[3]。此外也有安德宫妈祖奉祀在二水是始自嘉庆十四年(1809年)的说法[3]。
而清代方志的记载,则可追溯到《彰化县志》(1831年)[1]。当时记载说二八水街有座“天后圣母庙”,应即是指安德宫[1]。
发展
编辑正式建庙后,同治十一年(1873年),寺庙总理陈其让、商人益裕鸠资重修,并请得神示,定名为“安德宫”[4]:24。光绪十九年(1893年),张纯向本地檀越鸠资一千五百银元,聘名师陈法改建,次年十月十九日(1894年11月16日)落成[4]:24、31。也因为此次重修,安德宫每年农历十月十二日到十九日都会举行出巡绕境[4]:24、31。
日大正十二年(1923年),陈通捐地重建安德宫,将原本的土埆庙宇改为砖砌庙宇,同时增筑后殿[4]:25。二次大战后,民国62年(1973年)蔡再朝等人整修庙宇[4]:26。民国64年(1975年),安德宫妈祖分灵到台北北玄宫[4]:33。民国74年(1985年),安德宫购置香客大楼[4]:26。民国77年(1988年)主委张炳楠率安德宫全体委员前往湄洲天后宫,迎回两尊神像,一尊供奉在安德宫内,另一尊在台北北玄宫[4]:26。之后民国81年(1992年)起连续三年,庙方皆有前往湄洲天后宫[4]:26。民国81年(1992年),安德宫购置第二栋香客大楼[4]:26。民国95年(2006年)冬安德宫重修,历经16个月后于民国97年(2008)完工[4]:26。
奉祀神明
编辑祀有妈祖与千里眼、顺风耳两侍神、观音菩萨[注 2]、文昌帝君[注 3]、关圣帝君、文财神、神农大帝、开台国圣[注 4]、中坛元帅、境主尊王、注生娘娘[注 5]、福德正神、陈圣王公(开漳圣王)等[4]:45。
庙中的妈祖神像除了镇殿圣母与天上大圣母、二圣母、三圣母、四圣母外,后来又增祀新贤圣母(1967年安奉)、新贵圣母(1972年安奉)、新娘圣母(1976年安奉),以及从湄洲迎回的湄洲妈祖[注 6][4]:45。由于各尊妈祖各有职责,当地有谚语:“大妈镇殿,二妈呷便,三妈爱人扛,四妈阉尻川,五妈花(会)”,指大妈镇殿而不出巡或进香,二妈不出巡不进香也不管事,三妈(副炉妈)则经常坐神轿,四妈(衙门妈)经常被信徒请回家,神像底部常剔下部分木片当药引,而五妈喜欢参加刈香来和各地妈祖相会[5]。
参见
编辑注释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1.2 1.3 1.4 1.5 张锡池. 〈二水鄉傳統建築之美賞析〉. 《彰化文献》 (彰化县文化局). 2004-12, (第5期): 页169─173、168.
- ^ 媽祖廟安德宮. 文化资源地理系统. 地理资讯科学研究专题中心. [2018-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
- ^ 3.0 3.1 3.2 3.3 王志宇. 〈清代臺灣彰南地區的媽祖信仰-以東螺街及悅興街的發展為中心〉 (PDF). 《逢甲人文社会学报》 (逢甲大学人文社会学院). 2007-12, (第15期): 页143─163 [2018-09-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9-07).
-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陈文卿. 《二水安德宮─媽祖廟》. 彰化县二水乡安德宫管理委员会. 2010-04. ISBN 978-986-86155-0-2.
- ^ 5.0 5.1 张锡池、张碧照. 《二八仔風華:光化村史》. 彰化县文化局. 2006-08: 页120─123. ISBN 986-00-17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