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剧运动是中国在1926年时,一群知识分子所发起的一个改造中国戏剧的运动,该运动要发展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戏剧,并重视戏剧本身的艺术内涵。

发起人物和过程

编辑

国剧运动的主要发起人是当时留学美国回国的余上沅赵太侔闻一多熊佛西张嘉铸等人,他们在留美期间就曾商量改革中国戏剧之事,回国后即在1926年决定发起该运动,并获得新月社徐志摩梁实秋陈西滢叶公超等人的支持,他们组织了中国戏剧社,并在当时徐志摩主持的《晨报副刊》中,发行了十五期的〈剧刊〉,发表多篇文章,包括关于建设国剧的主张计划、对剧本、舞台、演员的讨论以及对西方戏剧家的引介等,后来并由余上沅将这些文章编成了《国剧运动》一书作他们主张的总结。

“国剧”与“旧剧”

编辑

国剧运动中的“国剧”一词,与后来1930年代以后该词所指称的京剧不同。他们对国剧没有明确的定义,如余上沅说国剧是“用中国材料去演给中国人看中国戏”,熊佛西则说是“中国的国剧就是中国人作的剧”,另外又明白表示“中国的国剧不是旧剧”。

从实际对戏剧的介绍讨论来看,他们心目中的“国剧”是指受到西方影响下以中国的材料,配合中国人的情感所作的剧,是一种超越旧剧(以京剧为首)的一种新戏剧,形式则是当时在中国受西方影响新兴的话剧

但相较于当时知识分子对于传统戏曲落后的批判,他们认为旧剧较能贴近中国的一般观众而加以肯定,并由西方理论重新看待评估中国戏曲,肯定其中具有象征性艺术手法的部分。

对写实主义戏剧的检讨

编辑

1910-1920年代,易卜生写实主义戏剧,在胡适等人的引介下,在中国产生很大的影响,这类戏剧强调戏剧要反映社会现实,并展现改革者的思想,而进一步得以改造社会,因此受到当时知识界的注目。

当时在西方戏剧界也有一股反写实的思潮,国剧运动的推行者们即受到他们尤其是德国剧场家赖因哈特(Max Reinhardt)的影响,认为当时流行于中国的易卜生主义过度强调现实取向以及戏剧所呈现的思想,反而忽略戏剧艺术本身的,他们认为戏剧的艺术性更为重要,因此投入于舞台、布景、演出技巧、剧本撰写的引介和研究,认为这些才是戏剧的根本,作好这些才能吸引观众而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爱尔兰文艺复兴的启发

编辑

国剧运动的推行者们最主要的西方影响启发,来自于叶慈辛额(John M. Synge),以及格烈哥里夫人(Lady Augusta Gregory)等人领导的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他们认为爱尔兰戏剧的发展经验是推展中国戏剧的最好学习对象。例如辛额从爱尔兰民族民间的生活和历史中找寻戏剧的材料,也因此才能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戏剧,而格烈哥里夫人所努力的爱尔兰剧场,也成为他们所向往的对象。

实际作为和影响

编辑

国剧运动的参与者除了在晨报副刊上发表戏剧改造的言论之外,余上沅等人促成了北京艺专戏剧系的成立,并作出成立北京艺术剧院的计划,但经过了一年左右,这个运动宣告失败,除了剧院成立的计划未果之外,北京艺专也因经费及政府的不支持而停办。

在戏剧思想的推动上,这个运动中的许多看法受到包括艺专戏剧系学生在内的许多戏剧界人士的反对。余上沅后来也自承,他们对于一般民众及社会所起的影响并不大。

国剧运动时代意义

编辑

国剧运动代表一批至西方学习戏剧的知识分子,在民初重视戏剧实际作用(启蒙救国)的风气下,开始强调戏剧艺术本身的主体性,并且在五四时期反传统的浪潮下,开始对于传统戏曲重新评估。但他们的主张因未能真正贴近民众,许多艺术上的追求过于精英化,也不符合当时中国国势下知识分子们追求艺术救国的风潮,因此未能产生更大的较大的影响。

新国剧

编辑

2011年中国内地青年导演黄盈用戏曲传统手法为元素创作《黄粱一梦》,该剧融会贯通京剧的唱念做打、水袖功、刀枪把子功等手法演绎唐传奇经典故事。创作者自述说这是一种源自于1920年代“国剧运动”之精神理念感召的创作,我们将之称为“新国剧”。[1]

参考资料

编辑
  • 余上沅编《国剧运动》,上海:新月书局,1927。
  • 余上沅《余上沅戏剧论文集》,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6。
  • 熊佛西《熊佛西戏剧文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 胡星亮〈论“国剧运动”的话剧民族化思考〉,《文学评论》,1998:3。
  • 宋宝珍《残缺的戏剧翅膀-中国现代戏剧理论批评史稿》,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 焦尚志《中国现代戏剧美学思想发展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
  • 蔡尚君黄盈《"新国剧"的探索和尝试——《黄粱一梦》一席谈》,中国艺术报,2011
  1. ^ 存档副本. [2015-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