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吉乌·切利比达克
塞尔吉乌·切利比达克(罗马尼亚语:Sergiu Celibidache,罗马尼亚语:[ˈserd͡ʒju t͡ʃelibiˈdake];1912年6月28日—1996年8月14日),罗马尼亚指挥家,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和教师。他在罗马尼亚接受教育,然后前往巴黎和柏林。切利比达克的职业音乐生涯跨越了五十年,曾担任慕尼黑爱乐乐团、柏林爱乐乐团和几个欧洲管弦乐团的首席指挥,他在晚年于德国美因茨大学与位在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柯蒂斯音乐学院任教。
塞尔吉乌·切利比达克 Sergiu Celibidache | |
---|---|
音乐家 | |
出生 | |
逝世 | 1996年8月14日 | (84岁)
职业 | 指挥家,作曲家,音乐理论家 |
母校 | 柏林音乐音乐学院 柏林洪堡大学 |
配偶 | Ioana Procopie Dimitrescu-Celibidache |
音乐类型 | 古典音乐 |
活跃年代 | 1945-1996 |
相关团体 | 慕尼黑爱乐乐团 美因茨音乐学院 柯蒂斯音乐学院 |
生平
编辑早年
编辑塞尔吉乌·切利比达克于1912年6月28日出生于罗马尼亚,父亲是一位地方行政官员[1][2]。切利比达克幼年在家乡罗马尼亚学习钢琴,后来前往法国巴黎学习音乐、哲学与数学。
他的父亲想要他在罗马尼亚从政,然而,切利比达克于1936年选择参加德国柏林音乐音乐学院,他在那里学师从海因茨·泰森学习作曲,师从库特·汤玛斯、瓦尔特·格迈尔德(Walter Gmeindl)和弗里茨·斯坦因学习指挥[1][2]。他在柏林柏林洪堡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在那里他师从尼古拉·哈特曼和爱德华·施普兰格尔学习哲学,师从阿诺德·谢林和乔治·舒内曼学习音乐学[1] 。他曾指挥柏林广播乐团,并在指挥比赛中获奖。他在1944年顺利获得学位。切利比达克在柏林进行研究期间,受到他的老师马丁·施泰因克(Martin Steinke)的影响,接触到禅宗佛教的信条对于他的世界观和工作产生影响。
1945–54年
编辑1945年,柏林爱乐乐团音乐总监富特文格勒因为其在战争中与纳粹关系密切,遭到美国为首的盟军起诉,暂时被取消了职务,不能继续负责乐团的管理工作。所幸曾任该团指挥的里奥·波查德被相中,由于反纳粹及其苏俄德裔出身的特殊身份,获时任苏联军官尼古拉·别尔扎林授意执掌乐团的指挥大权,惟3个月后波查德在音乐会结束后归宅途中遭检查哨站士兵误杀,导致柏林爱乐顿时群龙无首。切利比达克临危受命,担任柏林爱乐乐团的常任指挥,此时的切利比达克刚从音乐学院毕业,年仅三十三岁。虽然切利比达克没有什么经验,但他对此项工作非常负责认真,日以继夜的努力,其成果有目共睹,所以很快就树立了威信,并且成为一个最具吸引力的新生代指挥家。他将柏林爱乐保持在一流水准,还大大地扩充柏林爱乐乐团的演出曲目,让乐团走出传统曲目的圈子。柏林爱乐接触了很多二十世纪作曲家的音乐作品。其间,切利比达克留下了少量录音。[3]
1947年,富特文格勒解禁归来,与切利比达克合作,共同管理柏林爱乐乐团。在合作过程中,切利比达克从这位前辈身上学到了很多,对富特文格勒毕恭毕敬。
可是在1954年富特文格勒逝世后,接替成为柏林爱乐首席指挥的是指挥新星卡拉扬,并不是切利比达克,而卡拉扬最终成为柏林爱乐终生指挥。切利比达克对此相当失望伤心,下定决心离开了柏林爱乐,很久都未回到柏林。但是柏林人并没有忘记他,当他率领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到柏林指挥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的时候,柏林人给予了他热烈的欢迎。他在1940年代后期和50年代于英国演出,部分原因是由于钢琴家艾琳·乔伊斯和她的经理人的推荐。乔伊斯说,切利比达克是她合作过的指挥中最伟大的一位,“他是唯一一个进入我的灵魂的指挥”[4]。
1954年之后
编辑切利比达克之后便辗转于欧州、美国、日本等地客串指挥,与众多广播交响乐团合作,并先后于斯德哥尔摩广播交响乐团、法国国家管弦乐团、汉堡交响乐团等处任担任常任指挥。1958年被第一次邀请到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后来两者合作增多。1969年,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的总指挥汉斯·穆勒·克雷逝世,1972年由切利比达克出任艺术指导,把乐团的水准提高,并且留下的大量录音,现在由德意志留声机分成60张CD出售[5]。从1954年到1979年指挥慕尼黑爱乐乐团,1979年出任音乐总监直至逝世为止,其间录制的视频音像由EMI发行。
1983年,切利比达克执教于费城。后于1992年再次指挥柏林爱乐乐团。[6]
切利比达克于1996年8月14日在巴黎附近的皮蒂维耶区埃松河畔拉讷维尔去世,享年84岁。他被安葬在埃松河畔拉纳维尔墓园。
风格
编辑切利比达克的音乐演出影响许多观众。1984年,他在卡内基音乐厅与柯蒂斯音乐学院管弦乐团合作,《纽约时报》的评论家约翰·罗克韦尔称这是二十五年来最好的音乐演出[7]。
切利比达克的指挥特色是演奏速度很慢。有人认为,这是他受“玄”学的影响之故。他的拿手曲目是布鲁克纳和布拉姆斯的交响曲。但他拒绝指挥马勒的作品。切利对音乐的要求相当特别,他曾说:“音乐不是声音,音乐是‘无’......是在某种条件下,能够从声音中得以产生的东西”。这句话可以显示关于他的美学的超验层次的理念。纵使生涯后半他并不像卡拉扬那样拥有第一流的乐团,但其艺术境界却感染了许多与他合作的乐团与艺术家们。
他的另一指挥特点就是进行非常多的排练[8] 。在担任柏林爱乐指挥期间,他就规定每场音乐会之前须有十次以上的排演。
切利比达克非常讨厌录音,他认为唱片“只是僵死的文献”,绝不能和“活生生的音乐”等同──他觉得唱片里的声音犹如罐头里的豆粒一样,其生命力无从提起;他声称听者无法从音乐厅外获得“先验经验”,所以他在音乐会的演出次数更多。“录音会破坏音乐…… 录音,就像是失去了原味的青豆罐头。”[9]他早期曾尝试录了一些音乐,但他对效果很不满意。自此他便极端排斥录音,并且为了录音的事务还和别人发生过争执。虽然如此,还是有许多未经授权的各类形式的录音流传于世──大多数录音是广播录音──1998年,即切利比达克去世两年后,他的遗孀和儿子才同意与唱片公司签约。
作品
编辑商业录音
编辑此章节尚无任何内容,需要扩充。 (2021年11月27日) |
音乐作品 (管弦乐)
编辑在他死后,大部分所创作的作品,甚至总谱/手稿也没有被公开。到目前为止,只有一首作品有录音及公开:
- Der Taschengarten (袖珍花园), 1978年创作
争议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参照
- ^ 1.0 1.1 1.2 Sergiu Celibidache (Biography). Naxos. [2012-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6) (英语).
- ^ 2.0 2.1 Sergiu Celibidache (1912–1996): Biography. EMI Classics. [2012-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07) (英语).
- ^ History of the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 The era of Wilhelm Furtwäengler. 柏林爱乐乐团. [2014-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0) (英语).
- ^ Richard Davis, Eileen Joyce: A Portrait
- ^ James R. Oestreich. The Reticent High Priest of Munich. New York Times. 1998-03-15 [2007-08-31].
- ^ 王立德. 古典大師:指揮談指揮. 台湾: 世界文物. 1994. ISBN 9789578996298.
岁月将指挥台上的切利比达克转换成慈祥的长者,微笑着指导晚辈们如何传达布鲁克纳第七号交响曲的乐想。团员们对他恭敬有加,全心卖力地演出。切利比达凯坐着指挥,精灿的目光盯着乐团不放,冷静地"看"着眼前的音乐一层层地开展。他心里有一幅清晰的作曲家的音乐建构图,他将它缓缓地张开,凝聚成时间的建筑。卡拉扬挡住了切利比达克三十多年,切利比达克却一夕之间将柏林爱乐变回他所要的音色——洁净透明。
- ^ John Rockwell. Debut of Sergiu Celibidache. New York Times. 1984-02-28 [2007-10-07].
- ^ Will Crutchfield. Sergiu Celibidache Conducts An Unhurried Bruckner 4th. New York Times. 1989-04-27 [2007-08-31].
- ^ 有生命的音樂,必須一次完成. 台北爱乐电台. [2014-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3) (中文(台湾)).
- ^ Buzzarté, Monique. We Need a Man for Solo Trombone: Abbie Conant's Story. IAWM Journal (International Alliance for Women in Music). 1996, (February): 8–11 [2012-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29).
外部链接
编辑- 塞尔吉乌·切利比达克的Discogs页面(英文)
- 塞尔吉乌·切利比达克在Allmusic上的页面
- 塞尔吉乌·切利比达克相关资料(德文)(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Life After Death:关于切利比达克去世后发行的CD之评论(英文)(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Sergiu Celibidache – The Last of the Mad Genius Conductors?(英文)
- František Sláma Archiv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ore on the history of the Czech Philharmonic between the 1940s and the 1980s: Conductors
- 切利比达克基金会网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