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字

日本行政區劃,及臺灣日治時期曾使用之行政區劃

大字(日语:大字おおあざ Ōaza)为日本明治时代开始使用的区划单位,其上层的区划为市町村,下层的区划为小字[1]台湾日治时期的行政区划自1920年开始,也使用过大字和小字的区划,为原街庄社乡改制而来,直到1945年二次大战日本投降

日本在明治时代开始实施市町村合并时,将许多原本的级行政区合并为新制的市町村行政区,便出现了许多村合并后,组成一个辖区更大的村,而原本的村名,就改成为大字。例如:○○村与其他村合并共同组成新的△△村时,新的地址变成为“△△村大字○○”。而原本在旧有的村级行政区下的更小的行政区单位,便成为小字。

现在已有许多地方不使用大字,甚至在最近的平成大合并中,有许多市町村合并时,同时废除了大字的使用,地址的登记由原本的“▽▽市大字○○字□□”改成“▽▽市○○字□□”,冲绳县则有许多地方直接将大字改为“字□□”。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藤冈谦二郎・山崎谨哉・足利健亮《日本历史地名辞典 新装版》,柏书房,pp.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