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先甲(1712年—1778年),萼南辛斋江苏省苏州府宜兴县(今无锡市宜兴市)人,清朝政治人物、诗人、史学家书法家

汤先甲
大清内阁侍读学士
籍贯江苏省苏州府宜兴县
族裔汉族
字号字萼南,号辛斋
出生康熙五十一年
逝世乾隆四十三年
出身
经历
著作

生平

编辑

乾隆九年(1744年)甲子顺天乡试举人[1]

乾隆十六年(1751年)辛未科第二甲第八名进士出身。选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十七年(1752年)十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参与纂修《钦定续文献通考》。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五月,以编修充丙子科贵州乡试正主考。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考选陕西道监察御史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十二月,乾隆帝日食而求谏言,汤先甲应诏奏陈四件事,其中反对将彭家屏收藏野史视为大案、特意搜罗,乾隆帝当天召汤先甲入殿对谈,针对奏折中所列事项诘责辩论、剀切训斥,声音响彻宫殿,总共十余刻钟时间,汤先甲逐条对答明确清晰,语气谦冲平和。乾隆帝认为汤先甲有谏言的责任,不加怪罪,嘉奖汤先甲忠诚正直[2]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闰六月,以监察御史充己卯科浙江乡试副主考。擢鸿胪寺少卿。九月,以鸿胪寺少卿差任河南学政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月,改差贵州学政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贵州省苗学,旧例不设廪膳生增广生名额,六月,奏请添设,与其他各省府相同,先于都匀府荔波县开设廪生增生各二名,自乾隆二十八年岁试实施,初补廪生,十年后方准出贡生,以后每四年一贡生[3]峒夷受鼓舞而向往教化。十二月,学政任满回京[4]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擢任光禄寺少卿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三月,迁通政使司参议。升内阁侍读学士,入直上书房,陪侍皇八子永璇读书。

乾隆三十年(1765年)五月,以内阁侍读学士充戊子科四川乡试正主考。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五月,以内阁侍读学士充乙酉科广东乡试正主考。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五月,皇八子永璇擅自由圆明园进京城,汤先甲与观保都遭训诫,降级调用。随即授翰林院编修,仍直上书房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五月,以翰林院编修充甲午科福建乡试正主考。

乾隆四十年(1775年)六月,以编修广东学政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秩满离任,因积劳患风痹疾,未回京覆命。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正月,卒于回京途中。

汤先甲前后督三省学政、典五省乡试、六次充乡试会试同考官,甄拔了许多名士。工于诗、古文辞,晚年想删辑历朝《会要》,编辑成一部《续政典》,未能完成。朝中官员谈及正直大臣,必推汤先甲。书法工整清秀,曾经手书赵执信《谈龙录》一卷,并刊刻付梓。梁敦书〈蓬壶朝旭为汤少光禄赋文石〉诗中有句:“书法恰与光禄匹”[5]

家庭及关联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宜兴县志》卷二·选举志·举人
  2. ^ 《重刊宜兴县志》卷三、《郎潜纪闻四笔》卷十
  3. ^ 内阁库档077950号、093933号、153039号
  4. ^ 内阁库档077902号
  5. ^ 皇清书史》卷十八

参考文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