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陆军第三军
第三军(英语:III Corps)是美国陆军四个现役军之一,也是美国陆军部队司令部的主要编队,驻扎得克萨斯州胡德堡,下辖许多成立已久的陆军部队:第1步兵师、第1骑兵师、第1装甲师、第1医疗旅。
第三军 | |
---|---|
存在时期 | 1918年–1919年 1927年–1946年 1951年–1959年 1961年至今 |
国家或地区 | 美国 |
效忠于 | 美国联邦政府 |
部门 | 美国陆军 |
规模 | 军级 |
直属 | 陆军部队司令部 |
驻军/总部 | 得州胡德堡 |
别称 | "Phantom Corps" (幻影军) "America's Hammer" (美国之锤) |
参与战役 |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伊拉克战争 坚定决心行动 |
指挥官 | |
现任指挥官 | 凯文·D·阿德米拉尔中将 |
标识 | |
特色单位徽章(DUI)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法国成立,击退德国的几次大型攻势后攻入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先是负责训练陆军部队,后来前往欧洲作战,在突出部之役解救被包围的第101师,第三军靠着出其不意的攻击,获得“幻影军”的称号。在冷战时期,第三军是美国陆军的重要训练单位,派遣许多部队至海外作战,但直到伊拉克自由行动之前,第三军本身没有进行任何战斗部署。
第三军的任务是担任美国的反击部队,与快速反应的第十八空降军不同,作为美国地面作战部队的核心,第三军掌管许多重型部队,以执行常规进攻任务,被称作“美国之锤”。
历史
编辑第一次世界大战
编辑第三军于1918年5月16日在法国建立[1],是当时美国远征军旗下四个军中的第三个,与法国第7集团军共同训练美军部队[2][3]。
1918年7月被派往维莱科特雷地区,准备投入第三次埃纳河战役,这是协约国在这一年首次大规模反攻。第三军隶属于法国第10集团军,行政指挥第1师和第2师[4]。7月18日,第三军作为法国第10集团军的前锋进攻苏瓦松以南的高地,切断德国供应补给的铁路线[5]。虽然首日的进攻取得胜利,但次日德军使用重武器削弱协约国军的攻势,协约国军在伤亡惨重的情况下逼迫德军撤退[6]。7月31日,第三军接替法国第38军,指挥第3师、第28师、第32师[7]。
1918年8月4日,这时候第三军隶属于法国第6集团军,准备参与第二次马恩河战役[8],目的是收回先前德军取得的战果,第三军任务是率领第28师、第32师以及法国第4师跨越韦勒河建立桥头堡[9]。8月7日,第三军占领香槟的一个防御区,8日,第三军停止进攻并巩固阵地,10日恢复进攻,沿着韦勒河前进[8]。第三军在8月4日至17日的行动中获得“埃纳-马恩河”以及“香槟 1918”两条参战飘带[10]。第三军在9月4日确实越过韦勒河并追击德军,7日开始改组以建立美国第一集团军,第三军在8月18至9月9日的行动中获得“瓦兹-马恩河”参战飘带[10]。
9月15日在洛林附近的防守阵地就位之后[10],与第一军、第五军组建美国第一集团军,准备投入默兹-阿戈讷攻势[11]。第三军负责保护第一集团军右翼,指挥13个美国师,每个师约有30,000人,外加庞大的支援或非建制部队,例如先锋步兵团、航空中队、移动鸽舍,另外还有数千名法国军队[12]。第三军从默兹河攻入阿戈讷森林,向蒙福孔达戈讷、屈内勒、罗马涅苏蒙福孔推进[11],第三军连续作战47天,最终突破德军四道防线中的最后一道,渡过默兹河,继续前进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2],第三军在这段期间获得“默兹-阿戈讷”以及“洛林 1918”两条参战飘带。
第三军的臂章在1918年12月3日由美国远征军透过电报批准,但直到1922年才获得美军官方承认[13][14]。第三军在德国停留数个月后返回美国本土,1919年8月9日在俄亥俄州谢尔曼营复员[1]。
第二次世界大战
编辑1927年8月15日,第二十二军成立,10月13日改变番号为第三军[1]。1940年12月18日在加州蒙特雷要塞启用,防卫美国西岸免于日本威胁,尤其是加州地区[15]。1942年初,第三军到佐治亚州麦克弗森堡训练,1944年1月返回蒙特雷要塞,在这段期间,第三军负责训练并组建新的师,并参加路易斯安那演习等四场军级演习[16]。
1944年8月23日,第三军总部前往马萨诸塞州迈尔斯·斯坦迪什营,9月5日部署到欧洲作战区,一抵达法国瑟堡,就由约翰·米利金少将指挥,隶属美国第九集团军,是奥马尔·布拉德利第十二集团军群的一部分。第三军总部设在诺曼底卡特雷,在六个星期内接收并处理抵达诺曼底海滩的第十二集团军群所有部队,第三军也参与执行红球快递,组织45个临时卡车连在法国各地运送燃料和弹药[15]。
1944年10月10日,第三军被分配给乔治·巴顿第三集团军,准备投入战斗。第三军第一场作战是在梅斯地区攻打贞德堡,这是该地区最后的堡垒之一,于12月13日被第三军攻占[17]。
1944年12月16日,德国在突出部之役中发动最后一次反攻,超过250,000名德军在千辆坦克和突击炮的支援下袭击第三军以北约64公里的第八军防线[18]。17日,第三集团军指挥官乔治·巴顿通知第三军可能被命令支援第八军[19],这时候的第三军由第4装甲师、第26步兵师、第80步兵师组成[20]。22日,第三军北移支援比利时巴斯托涅[21],向北推进出其不意地切断德军南翼[22]。而第4装甲师也成功抵达巴斯托涅,成功解救被包围的第101空降师[23]。在这次行动的前10天,第三军解放包括巴斯托涅在内的100多个城镇[5],这次行动也是阻止德国攻势和盟军向莱茵河进军的关键。
第三军向东北推进,1945年2月25日隶属于第一集团军,越过鲁尔河建立桥头堡,使鲁登道夫大桥于被第三军旗下的第9装甲师攻下[24],3月17日,第三军指挥官由原第90步兵师指挥官詹姆斯·范佛里特少将接任。4月4日至5日,第三军在第九集团军旗下参与鲁尔包围战[24]。4月下旬,第三军穿越巴伐利亚向奥地利进攻。1945年5月2日,第三军被命令在奥地利边境的因河停下,德国于六天后投降[2],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结束。
冷战时期
编辑1951年3月15日,朝鲜战争最激烈的时候,第三军在加州罗伯特营重启[1],11月移至麦克阿瑟堡。1954年4月,第三军移至得克萨斯州胡德堡[25],同时作为一个指挥总部及执行单位参与许多重要演习,指挥第1装甲师、第4装甲师,主要任务是测试新的组织、装备和战术准则。1959年5月5日,第三军再次被解编[1]。
柏林危机使第三军于1961年9月1日第三次重启[1],美国需要一支可迅速部署的部队来应对欧洲的局势,第三军重启后立刻密集的训练,1961年12月完成战斗准备。1962年2月,美国陆军部指定第三军为美国战略集团军群旗下的一个单位[25][26]。
在越南战争时期,第三军监督超过137个单位的训练和部署,包括第一野战部队和第二野战部队的参谋人员,以及40,000人的补充兵力[15]。第三军于1970年获得特色单位徽章[14]。
1973年7月,第三军被分配给新成立的美国陆军部队司令部,在1970年代中后期,第三军参加一系列美国陆军训练与准则司令部对组织和战术概念的测试[27]。例如1974年,美国陆军在豪兹委员会的建议下决定创建一个空中骑兵战斗旅,将第1骑兵师第2旅改组成第6骑兵旅(空中战斗),并分配给第三军,作为在现代战场上使用攻击直升机的新概念试验平台[28][29]。
1980年代陆军现代化,第三军部队引进许多新的组织和设备,包括M1艾布兰坦克、M2布拉德利战斗车、AH-64阿帕契直升机、多管火箭系统和移动用户设备[30][25]。第三军也每年执行返德者演习来展现大量部署军队到欧洲的能力[27],1987年,第三军对德国进行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规模最大的欧洲部署,即返德者87号演习[31]。
1990年以后
编辑冷战结束后,第三军担任美国陆军主要反攻部队,掌管执行常规进攻行动的重型部队,而同等级的第十八空降军则是负责紧急情况下的全球快速部署。[33]。随着美国陆军的重新调整和几个驻欧洲部队的回归,第三军增加第1步兵师和第1装甲师。
第三军总部在2004年进行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次战斗部署,前往伊拉克参加伊拉克自由行动。第三军领导伊拉克多国兵团,负责所有地面战术指挥,应对叛乱以及伊拉克政治的变化[34]。2005年1月将指挥权移交给第十八空降军[35]。另外第三军长期参与一项交流计划,任命一位加拿大陆军军官担任第三军副军长,例如2005年的加拿大陆军彼得·德夫林少将[36]。
第三军的军属炮兵在2006年9月8日裁撤[37]。
2006年底,第三军第二次前往伊拉克,接替第五军担任伊拉克多国兵团总部[38],任务与上次类似,稳定伊拉克的安全局势。随着部队的增援,第三军的规模变得最为庞大[39]。这次部署于2008年初由第十八空降军接替。
第三军于2009年开始与韩国陆军的一系列训练计划,包括关键决心行动,这是模拟重要且高强度作战行动的高司演习,在韩国龙仁举办,旨在让部队熟悉在大规模常规战争中的指挥,而不是在两次前往伊拉克期间采用的反叛乱作战[40],第三军在返回胡德堡后也进行类似的演习[41]。
2009年11月5日,胡德堡爆发大规模枪击案造成13人死亡且30多人受伤,嫌犯为担任精神科医官的陆军少校尼达尔·哈桑[42][43],虽然嫌犯是以圣战主义为动机,但美军官方将此事件定调为职场暴力而非恐怖攻击。这起事件由第三军善后,因为被杀的官兵都在第三军的指挥系统之下。
2010年初,罗伯特·W·康恩中将率领第三军第三次部署到伊拉克,接替第一军成为成为驻伊拉克美军的总部[44],与前两次不同,第三军负责监督美国部队的缩减,加强训练伊拉克安全部队,为结束伊拉克自由行动以过渡到新黎明行动做准备[45]。2011年初由第十八空降军接替第三军完成伊拉克的后续任务。
2011年8月5日,第三军派兵前往韩国参加乙支自由卫士演习[46]。
第三军于2013年由马克·麦利中将率领部署到喀布尔,取代第五军,领导国际安全援助部队联合司令部[47][2],负责整个阿富汗的日常行动[48],在部署期间,第三军监督美军从超过80,000人的规模缩编至34,000人。2014年3月由第十八空降军接替第三军[49]。
2015年9月22日,第三军从美国中央陆军接管联合特遣部队-坚决行动的指挥权[50],领导由60多个国家组成的联军打击伊斯兰国[50]。第三军在为期一年的部署期间解放25,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摧毁石油和天然气设施以及现金储存场所,培训13,500多名伊拉克安全部队成员[51]。2016年8月21日由第十八空降军接替[52]。
2017年9月5日,第三军从第十八空降军接管联合特遣部队-坚决行动的指挥权[53]。2018年9月13日由第十八空降军接替[54][55]。
2019年9月部署到伊拉克取代第十八空降军参与联合特遣部队-坚决行动[56],2020年9月返回胡德堡[57]。
组织
编辑荣誉
编辑第三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获得五条参战飘带,第二次世界大战获得四条,反恐战争则在伊拉克获得六条[1]。另有三个单位嘉奖。
单位嘉奖
编辑勋表 | 名称 | 年分 | 成就 |
---|---|---|---|
功绩单位嘉奖 | 2004年 - 2005年 | 在中亚执勤。 | |
功绩单位嘉奖 | 2010年 - 2011年 | 在中亚执勤。 | |
联合功绩单位奖 | 2019年 - 2020年 | 在伊拉克/叙利亚执勤。 |
参战飘带
编辑战争 | 飘带 | 年分 |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埃纳-马恩河 | 1918年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瓦兹-马恩河 | 1918年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默兹-阿戈讷 | 1918年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香槟 | 1918年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洛林 | 1918年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诺曼底 | 1944年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法国北部 | 1944年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莱茵兰 | 1945年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欧洲中部 | 1945年 |
伊拉克自由行动 | 伊拉克过渡 | 2003年 - 2004年 |
伊拉克自由行动 | 伊拉克统治 | 2004年 - 2005年 |
伊拉克自由行动 | 国家决议 | 2005年 - 2007年 |
伊拉克自由行动 | 伊拉克增兵 | 2007年 - 2008年 |
伊拉克自由行动 | 伊拉克主权 | 2009年 - 2010年 |
伊拉克自由行动 | 新黎明 | 2010年 - 2011年 |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1.2 1.3 1.4 1.5 1.6 HEADQUARTERS AND HEADQUARTERS BATTALION III CORPS. history.army.mil. [2021-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4) (英语).
- ^ 2.0 2.1 2.2 Thomas Veale. III Corps History: III Corps turns 100. forthoodsentinel.com. 2018-05-10 [2021-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5).
- ^ Stewart 2005,第35页.
- ^ Stewart 2005,第37页.
- ^ 5.0 5.1 Paul E. Funk II. III Corps turns 99 Unit to celebrate birthday on May 16. forthoodsentinel.com. 2017-05-11 [2021-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7).
- ^ Stewart 2005,第38页.
- ^ Fort Hood MWR 2018,第12页.
- ^ 8.0 8.1 Thomas Veale. III Corps History: A look back at the Aisne-Marne Offensive. forthoodsentinel.com. 2018-08-30 [2021-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6).
- ^ Stewart 2005,第39页.
- ^ 10.0 10.1 10.2 Fort Hood MWR 2018,第14页.
- ^ 11.0 11.1 Stewart 2005,第44页.
- ^ 12.0 12.1 Steven Frank. III Corps History:III Corps fights in largest battle in history. forthoodsentinel.com. 2018-10-25 [2021-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7).
- ^ U.S. ARMY III CORPS PATCH. uniforms-4u.com. [2021-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6) (英语).
- ^ 14.0 14.1 The Institute of Heraldry: III Corps. [2021-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1-13).
- ^ 15.0 15.1 15.2 III Corps History. globalsecurity.org. [2021-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5) (英语).
- ^ Fort Hood MWR 2018,第20-21页.
- ^ Fort Hood MWR 2018,第22页.
- ^ Axelrod 2006,第145页.
- ^ Axelrod 2006,第147页.
- ^ Axelrod 2006,第148页.
- ^ Axelrod 2006,第149页.
- ^ Stewart 2005,第156页.
- ^ Axelrod 2006,第150页.
- ^ 24.0 24.1 Fort Hood MWR 2018,第24页.
- ^ 25.0 25.1 25.2 FORT HOOD History. mybaseguide.com. [2021-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3).
- ^ Fort Hood MWR 2018,第36页.
- ^ 27.0 27.1 Fort Hood MWR 2018,第37页.
- ^ A Decade of Transition, 1973-1982. armyaviationmagazine.com. [2021-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6).
- ^ Fort Hood MWR 2008,第37页.
- ^ Fort Hood MWR 2018,第39-40页.
- ^ Fort Hood MWR 2018,第41页.
- ^ Command and Staff. United States Army Combat Forces Journal (Associ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Army). 1989, 39 (11) [2021-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5).
- ^ III Corps. globalsecurity.org. [2021-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8) (英语).
- ^ Fort Hood MWR 2008,第48页.
- ^ David Foley. Transfer of authority to build new Iraq. dvidshub.net. 2005-02-22 [2021-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0).
- ^ DEPUTY COMMANDER, CANADIAN EXPEDITIONARY FORCE COMMAND. [2021-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25).
- ^ III Corps Artillery "Phantom Thunder". globalsecurity.org. [2021-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5).
- ^ Curt Cashour. III Corps takes on MNC-I mission. dvidshub.net. 2006-12-14 [2021-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9).
- ^ Fort Hood MWR 2008,第49页.
- ^ Jay Adams. Phantom Warriors transition from Key Resolve to Unified Endeavor. army.mil. 2009-03-27 [2021-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4).
- ^ John Grady. Full-spectrum capability key for III Corps. army.mil. 2009-04-09 [2021-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6).
- ^ Emily Friedman. Fort Hood Gunman Who Killed 12, Wounded 30 Survived Gun Battle. abcnews.go.com. 2009-11-06 [2021-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0).
- ^ Rick Jervis、Doug Stanglin. Nidal Hasan found guilty in Fort Hood killings. usatoday.com. 2013-08-23 [2021-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1).
- ^ Tim Volkert. III Corps uncases colors, begins mission as nucleus of U.S. Forces - Iraq. dvidshub.net. 2010-03-13 [2021-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0).
- ^ Fort Hood MWR 2008,第51页.
- ^ III Corps soldiers to depart for South Korean exercise. dvidshub.net. 2011-08-05 [2021-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7).
- ^ III Corps cases its colors for Afghanistan deployment. dvidshub.net. 2013-04-04 [2021-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0).
- ^ Lt. Gen. Mark A. Milley takes command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 Assistance Force Joint Command. dvidshub.net. 2013-04-04 [2021-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5).
- ^ III Corps completes mission in Afghanistan, returns to the waiting arms of family and friends in TX. army.mil. [2021-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7) (英语).
- ^ 50.0 50.1 Donald Sparks. III Corps assumes Operation Inherent Resolve mission. centcom.mil. 2015-09-22 [2021-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4).
- ^ Fort Hood MWR 2008,第59-60页.
- ^ CJTF-OIR transitions commanders in the mission to destroy Da’esh. centcom.mil. 2016-08-22 [2021-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5).
- ^ CJTF-OIR transitions commanders in the mission to destroy ISIS. inherentresolve.mil. 2017-09-05 [2021-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6).
- ^ CJTF-OIR transitions commanders for defeat-ISIS mission. centcom.mil. 2018-09-13 [2021-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7).
- ^ Fort Hood MWR 2008,第61-67页.
- ^ Joey Thompson. III Corps assumes command of CJTF-OIR mission in Middle East. forthoodsentinel.com. 2019-09-19 [2021-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2).
- ^ Brandy Cruz. III Corps completes successful mission, uncases colors. army.mil. 2020-10-26 [2021-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2).
书目
编辑- Fort Hood MWR. III-Corps-Centennial-Book (PDF). 2018 [2021-07-1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6-24) (英语).
- Wilson, John B. Armies, corps, divisions, and separate brigades. Center of Military History, U.S. Army. 1987. OCLC 15018137.
- Stewart, Richard W. American military history [Textbook version]. Washington, D.C.: Center of Military History, U.S. Army. 2005. ISBN 0-16-072362-0. OCLC 60767166.
- Axelrod, Alan. Patton: A Biography. Palgrave Macmillan. 2006. ISBN 978-1-4039-71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