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竹(?—?),出生于福建漳州府龙溪县[1],为台湾清治时期宜兰汉人初期移民、地理风水师;渡海来台并辅佐吴沙开垦兰阳平原

萧 竹
地理学家风水师
时代台湾清治时期
族裔闽南华人[a]
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
出生不详
逝世不详

生平

编辑
萧竹
闽南语名称?
全汉 蕭竹
全罗 Siau Tek

萧竹颇善于文书、吟咏以及地理风水[2]他个人认为台湾为十分奇绝之处,因而协同友人渡海来台;游历台湾南北之后,来到蛤仔难[3]。萧竹受到当时初辟宜兰的漳州籍武装开垦领袖吴沙的重用与款待。萧竹遂于兰阳平原定居下来,他深入探索、研究,将当地景色胜丽之处标为“八景”,后又增为“十六景”,并全部赋诗纪录或记载其山川脉络。[4]当时的兰阳平原由于开辟不久,因而垦地狭小有限,同时又被溪流切分割成琐碎。[5]萧竹因而于所绘之地形图中,标下了能够建立堡垒防御噶玛兰族攻击的地区,吴沙听从其言。[6]吴沙与其部众开辟兰阳有成,数千人迁居此地,但萧竹眼见清朝朝廷依然未于此设立官衙,遂作画积极请求纳入版图之中;[7]然而,官方考虑吴沙等为武装集团,且宜兰距离府城遥远,因而并未允许。[8]萧竹死后,吴沙亦殁,由吴沙之侄吴化领导众人,持续跟从萧竹生前对于开垦的建议。[9]

诗作

编辑
遍履兰中地,番庄卅六多。依山茅盖屋,近水竹为窝。众怪疑魑近,心顽奈石何。往来皆佩剑,出入总操戈。
酒醉欣摇舞,情欢乐笑歌。尊卑还可爱,男女实难讹。八节无时序,三冬亦暖和。未能传五教,咸晓四维摩。
— 萧竹,〈兰中番俗〉[b]

参考

编辑
  1. ^ 《台湾通史 · 吴沙列传》:“萧竹漳之龙溪人。”
  2. ^ 《台湾通史 · 吴沙列传》:“颇能文,喜吟咏,精堪舆术。”
  3. ^ 《台湾通史 · 吴沙列传》:“以台为海外奧区,必有奇山水足供游览,遂从其友来,穷历南北,至蛤仔难。”
  4. ^ 《台湾通史 · 吴沙列传》:“时吴沙方辟斯土,客之。竹乃探形势,标为八景,且益为十六景,悉赋诗,或记述其山川脉络。”
  5. ^ 《台湾通史 · 吴沙列传》:“当是时,垦地未广,平原万顷,溪注分流。”
  6. ^ 《台湾通史 · 吴沙列传》:“竹于图中凡可以建城筑堡者,皆递指之,后如其言。”
  7. ^ 《台湾通史 · 吴沙列传》:“沙既辟斯土,至者数千人,力田自给。顾自耻化外,百货鲜通,竹又为画策,请入版图。”
  8. ^ 《台湾通史 · 吴沙列传》:“有司以土地辽远,虑有变,不许。”
  9. ^ 《台湾通史 · 吴沙列传》:“未几竹卒,沙亦死,侄化领之,后从其议。”

注释

编辑
  1. ^ 萧竹为漳州龙溪人,为河老人。
  2. ^ 智能全台诗知识库:本诗收录于萨廉《噶玛兰厅志》、彭国栋《广台湾诗乘》及陈汉光《台湾诗录》中。

连结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