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科学(英语:Behavioral Science)指应用心理学与人类学等学科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如访谈法(interviewing method)与观察法(observation method)等方法,研究人的行为,如梅尧(Mayo)主持之胡桑实验(Hawthorne Experiment)。不过,许多心理学学术部门也采用这个术语来指对行为问题的科学研究,以区别于较为普通的心理学主题。

与社会科学的区别

编辑

行为科学经常与社会科学相混淆。这两个领域互相有关联,都涉及人的行为过程,但是对行为研究的尺度不同。行为科学研究社会系统内有机体内部或有机体之间的决策过程和交流策略,包括心理学等;而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系统的结构层次,及其对社会过程、社会组织的影响,通常包括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公共卫生人类学政治学等。[1]

含意

编辑
  1. 行为科学是以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行为问题的科学。
  2. 行为科学是运用某些自然科学的研究法则来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事实的科学。
  3. 行为科学是科际整合学科,行为科学的研究者应该具备一种高度的多学科训练。
  4. 行为科学的目的在于建立社会科学中,能够共同使用的一般理论以提供研究指引。
  5. 行为科学是以验证(Verification)的方法来进行研究的学问,是以彻底的科学态度站在价值中立(Value-neutrality)的立场来研究,是种偏事实的研究而非偏价值研究。

分类

编辑

行为科学包括2大类:神经系统的“决策科学”和社会的“交流科学”。决策科学包括的学科主要与有关决策过程和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生存技能。包括心理学生物心理学管理科学运筹学等。

另一方面,交流科学包括研究有机体交流策略及有机体之间的动力学。它包括人类学组织行为学社会学社会性网络等。

行为科学是交叉科学

编辑

决策科学研究有机体决策的生理机制和认知过程的交互作用,构成行为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桥梁;交流科学研究个体认知和交往策略的交互作用和社会结构的程序,构成行为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桥梁 。

因此,行为科学处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十字路口,联结着科学探索的广阔领域。

科学
自然科学
物理学 化学 生物科学 认知科学
行为科学
决策科学 交流科学
心理学 包括社会心理学 消费心理学 人类学 组织行为学
生物心理学 管理科学 行为金融学 社会性网络
运筹学 动物行为学 模因学 组织生态学
社会科学
社会学 经济学 政治学 经济社会学

局限

编辑

一、行为科学偏重关注组织中的成员行为,于某些程度上忽视组织结构、法令规章的重要性。

二、行为科学的研究对象为人,但多以组织内的人员为主,绝少论及外在环境对人员的影响,事实上外在环境的变化,随时可能会影响到组织内人员的行为,进而引起组织本身的变迁。

影响

编辑

研究者在基本观念上已从“应然”的研究转换成“实然”的研究。

在组织理论上的影响

编辑

静态研究到动态研究

编辑

以往研究组织问题大多只能从形式结构、法令规章、制度、权责分配来探讨;但是行为科学注重组织之中的人员研究,包含:他们的互相行为、需求、满足、意见沟通、权力运用、小团体的关系和活动等。

在正式组织之外尚有非正式组织,对于正式组织发生着极大的影响。人员不仅受正式组织的约束也受制于非正式组织;甚至有时候会对非正式组织的服从超过正式组织。

组织平衡论

编辑

以往学者认为人一旦加入组织便是属于组织的,故个人利益不行优于组织利益。但是巴那德、赛蒙等人认为只有在双方利益都得到合理的平衡时候,组织才能发展而成员才会把其心力奉献给组织。

群组角色的重视

编辑

传统学者认为:组织之中一个成员的地位即为组织法规所给予的责任、工作;其实一个人在组织之中纵使有地位高低,但是他们所扮演的角色都是一样的重要,故组织之中每个人都有重要性,不能因为地位高低而有不同的对待态度。

在管理上的影响

编辑

从监督制裁到人性激发

编辑

科学管理者从X理论出发,严格的监督制裁方式来管理。行为科学家抱持人性是善良的Y理论主张尊重人格、满足人员需求只有在这种管理方式之下,才会产生较高的工作效率。

从消极惩罚到积极激励

编辑

以往对人的管理是消极惩罚,人努力工作是为了免于受罚。但是行为科学则采取积极的激励,不仅要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更要根据个别差异给予适当的、不同的激励,让个人发挥最大的潜力。

从专断领导到民主领导

编辑

以往主管的领导多采取专断式的领导,部属只能服从。但是行为科学下的领导方式为民主的,决策由大家参与制定,命令错误可更改,下属更可反映意见。

从唯我独尊到意见沟通

编辑

以往机关长官有唯我独尊的观念,所以长官的意见是绝对的。但是行为科学主张建立沟通,同时还要透过非正式组织成员增强团结近而圆满达成任务。

果。

人事行政影响

编辑

行为科学之下的人事行政侧重如何建立工作人员和工作的调适关系、工作人员的合作关系,与机关和成员之间的平衡关系。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E. D. Klemke, R. Hollinger, and A. D. Kline, (ed) (1980)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