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耀能协会
香港耀能协会(英语:SAHK),前称“香港痉挛协会”(The Spastics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是香港一个以引导式教育原理协助痉挛患者、肢体及多重残障人士,发展及维持其福利和全人教育的福利机构。经费主要来自香港政府有关部门包括社会福利署及教育局、香港公益金、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和奖劵基金,以及各社团及善长的捐赠。
历史
编辑1963年香港大学医学院儿科教授田绮玲(Elaine Field)医生伙同一班专业人士包括李胡紫霞女士、罗怡基(B. M. Kotewall)博士、方心让教授及关爱睿(Erik Kvan)博士,创立协会前身“香港痉挛儿童协会”(The Hong Kong Association for the Spastic Children),为患有脑性麻痹症的儿童提供教育及照顾。成立初期获得英国英格兰及威尔士的痉挛协会(The Spastics Society)捐赠1,500英镑,借用香港小童群益会总部一房间展开服务,开设第一班为9名痉挛儿童而设的学习班。协会逐步扩展服务至不同年龄的痉挛人士,并于1967年将名称中“儿童”二字删除,易名为“香港痉挛协会”(The Spastics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并于1976年立案注册为法定社团。2008年2月协会正式改名为“香港耀能协会”(SAHK)[1],标志“耀承所授、卓越展能”(Succeed & Advance)的决心。
服务
编辑协会服务中枢神经系统创伤而致身体残障的人士,包括肢体残障、痉挛、智障、自闭症、发展迟缓、特殊学习困难、中风、柏金逊症等,服务范畴涵盖幼儿至老人。协会一共开办51个服务单位,包括早期教育及训练中心、幼儿中心、外展言语治疗队、特殊学校、庇护工场、辅助就业、宿舍、护康中心、成人训练中心、家长资源中心、家居复康服务、引导式教育中心、持续复健中心、社区康复中心、复康座椅服务中心、职员培训及研究部、儿童发展中心和服务全瘫病人的“赛马会新页居”[2]。
- 早期教育及训练中心
- 怀熙早期教育及训练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横头磡邨)
- 德田早期教育及训练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德田邨)
- 幼儿中心
- 鸭脷洲幼儿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鸭脷洲西邨)
- 赛马会方心淑引导式教育中心(幼儿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横头磡邨)
- 隆亨幼儿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隆亨邨)
- 石硖尾幼儿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石硖尾邨)
- 石围角幼儿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石围角邨)
- 横头磡幼儿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横头磡邨)
- 象山幼儿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象山邨)
- 白田幼儿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白田邨)
- 外展言语治疗服务(石围角邨)
- 特殊学校
- 赛马会田绮玲学校(大埔)
- 高福耀纪念学校(沙田)
- 罗怡基纪念学校(葵盛)
- 庇护工场
- 宿舍
- 自助居屋计划〈良景〉(良景邨)
- 龙泰宿舍(黄大仙下邨)
- 柴湾宿舍(兴华邨)
- 白普理黄大仙宿舍(黄大仙下邨)
- 乐华宿舍(乐华南邨)
- 安定宿舍(安定邨)
- 天耀宿舍(天耀邨)
- 禾𪨶宿舍暨康乐中心(禾𪨶邨)
- 爱睿宿舍(爱东邨)
- 赛马会白普理华心护康中心(华心邨)
- 富东训练中心/宿舍(富东邨)
- 社区康复中心
- 家长资源中心
- 石围角家长资源中心(石围角邨)
- 东九龙家长资源中心(横头磡邨)
- 持续教育及专业服务
参考资料
编辑- ^ 財政司司長出席香港耀能協會命名典禮的致辭全文. info.gov.hk. 2008-07-17 [2009-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6) (中文(香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香港耀能協會賽馬會新頁居. 雅虎香港新闻. 2009-07-21 [2009-11-07] (中文(香港)).[失效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