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必须退让的时候,就必须退让。但在你必须选择机会前进的时候,必须前进。这是一种火候的拿捏,需要对自己的终极目标非常清醒,非常冷静。你非常清楚地知道你的靶子在哪儿,退到一环,甚至脱靶都没有关系。环境需要你脱靶的时候,你可以脱靶,这就是运作的策略,但你不能失去自己的目标。那是堕落。
”
——陈虻
点此签名
我是21年8月初加入维基百科的,虽然我个人精力有限,所以我对维基百科做出的贡献也有限。但我还是希望凭借自己微薄的力量,为构建读者心中理想的维基百科形象做出贡献。有时候我可能因为某些原因所以说了些不得体的话,说话的方式也在慢慢地趋于自然,所以也请各位多多海涵。
我本人是一个00后,目前在西安生活和工作,所以我不懂的知识还有很多。如果您发现我的言行举止有任何不妥之处,欢迎随时在我的讨论页 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以下是我对中文维基百科的几个期望:
希望今后更多的人关注中文维基百科的实质性条目问题,认识到维基百科作为一部线上百科全书的本质。既然维基百科是一部线上百科全书,那么中文维基人应首要关注的是如何提升条目质量的问题,而不是去做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个人利益最大化,或者虽然手段并不算不正当,却对社群没有实质性意义的事情。我们应共同致力于维基百科的建设,始终贯彻建设百科全书的宗旨 。因此,请每一位维基人确保自己的行为始终以提升维基百科质量,让维基百科社群变好 为目标。
自省 非常重要,只有通过正确的自省才能促使他人和社群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思。维基人的自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自己参与维基百科的主要动机是不是爱慕虚荣,虽然说人性当中多多少少会包含一些爱慕虚荣的成分,但一个维基人如果把爱慕虚荣当作参与维基百科的本来或主要目的,那这就是典型的人品问题;另一个方面就是,我是否是在为创造读者心目中完美的百科全书而努力。这一点我相信不需要多加赘述了吧。
所以啊,打铁还需自身硬 、别把别人太不当人,别把自己太当人 。这两句话对于一个维基人而言尤为重要。
好奇心 是个好东西。具体到维基百科层面,一个充满好奇心的维基人,不仅会主动查阅相关资料以撰写和扩充条目,而且还会深入研究条目中的具体问题,严格审查和改进条目的内容并给出建设性意见。这种做法能够提升维基百科的质量,使其更加完善,进而满足读者的需求。
要时刻保持冷静,克制住自己的冲动 。明白批评维基人的目的是希望他能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让维基百科变得更好。不是为了从批评当中获得挥斥方遒,把人逼上梁山的那种快感。
以下论述仅为我个人对中文维基百科社群中各种问题和现象等的看法,并不刻意贬损或诋毁任何具体个人或组织。如果您觉得这些话是针对您的,那我只能说是您想多了。
“
Wer mit Ungeheuern kämpft, mag zusehn, dass er nicht dabei zum Ungeheuer wird.Und wenn du lange in einen Abgrund blickst, blickt der Abgrund auch in dich hinein. 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屠龙者在击败强大的恶龙的时候,可能会需要使用一些极端的手段和强大的能力。因此,一旦屠龙者掌握了这种程度的手段和能力,便可能受到掌控他人命运或支配世界的权力的诱惑,走上和恶龙相同的道路。同时,在屠龙者长期处于与恶龙接触和缠斗的环境当中,可能会在无意识的状态下逐渐被恶龙所同化。
反破坏是维基百科中一项基础且日常的站务工作,完成这项工作通常不需要编辑者具备特别强的能力。因此,只要熟悉电脑操作,即使是初中生也能够胜任并处理得井然有序。所以反破坏不应当被看作是一项很伟大或者光荣的贡献,而是一种日常的对维基百科的维护性工作。所以,当维基人在进行反破坏工作的时候,应当时刻牢记反破坏只不过是一种为了让维基百科变得更加和谐的所采取的必要措施而已(详细地可以看看WP:站务精 ),如果只是单纯为了满足个人的虚荣心的话,则很有可能面临被自身欲望驱使,逐渐迷失方向,陷入“屠龙者终成恶龙”的困境。因此,那些反破坏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虚荣心的维基人,是很难为维基百科做出正面贡献的。
一个维基人的行为特质 往往对其在社群中的层次和地位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当一个维基人能够以条目读者的视角出发,积极为他人撰写的条目提供建设性意见时,这种行为通常会使其被社群认可为具有较高水平和贡献价值的维基人。
我认为主要有三种原因,一种是表层原因,另一种是深层原因,还有一种是社会层面的原因:
表层原因:中文维基百科自从2015年起至今长期受到中共政府的封锁 ,所以导致很多中国大陆人无法正常浏览和编辑维基百科,需要通过VPN 等方式才可以进行浏览和编辑。而这种方式是有一定安全风险的,所以也就自然很难为维基百科做出贡献。
深层原因:共建线上的百科全书需要具备构建共同体的意识与能力 ,维基百科社群是一个庞大的网络社会共同体。而一个维基人要如何才能和他人共建一个如此庞大的网络社会共同体,是需要在日常生活当中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懂得并落实的。比如学会明确构建社会共同体的共同目标和宗旨,以及如何才能分别真正遵守和贯彻社会共同体的规则和宗旨;如何推动社会共同体的进步;如何能够更好地尊重与包容他人等的能力。然而可悲的是,由于中国大陆地区(香港和台湾在这些方面上做的好不好我不大了解,不过我想应该不错)正经的学校教育一般不会教授组建共同体的相关知识,而且社会上也不鼓励这种组建正经的共同体的行为,所以在这个方面上做的相当糟糕。
社会层面的原因:显然,中国大陆是全球汉语母语使用者最多的国家。所以不论中国大陆网友浏览和编辑维基百科遇到了什么困难,中文维基的主要用户群体仍然是来自中国大陆的网友。然而,中国大陆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人口高达9.64亿 ,约占总人口 (约14亿)的68.86%,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人口比例更是高达95%左右。因此,许多中国大陆的网友基本都是在“996 ”、“007 ”等更残酷的工作制的高压之下拿着微不足道的薪资,平时看看抖音短视频就算是一种消遣了,就更别提有什么时间和精力去编写维基百科了,那是中产阶级 才有精力去干的事情。
2021年基金会针对中文维基百科的行动 :这件事情的一部分肇因是因为WMC (中国大陆维基人用户组)的部分成员对部分维基人进行真人快打 和诉诸法律威胁。虽然这些维基人所做的事情确实不对,但比起殴打和威胁其他维基人,社群应当主要关注的是共建百科全书最重要的宗旨 ,也就是如何让条目的质量变高 。维基百科是一部大型的线上百科全书,所以受众自然是读者,那么维基百科当然应当需要为满足读者对高质量条目的期待 而服务。然而像这样的事情却能够引发社群如此之大的关注和争论,比它更重要的事情,也就是如何贯彻好建设一个共同体的最重要的宗旨反而没有多少人在意,实在是一件非常令人感到遗憾的事情。
很多维基人在一开始会把维基百科当成像QQ 、Facebook 这样的社交平台,来到维基百科是为了交朋友而不是去学习,并且以一名合格的维基人的身份向读者传播正确的知识的;有些维基人则是在各种讨论和投票的时候只是根据人数的多寡,而非谁的意见质量最高 ,以及谁的发言明显有问题或者属于扰乱 来决定是否已达成共识(比如讨论:孟凡利 (1965年) 中Eric Liu的做法,其简单地以“两位讨论者之间未达成共识”为理由来结案,而非哪个人的观点更合理;还有WP:申请成为管理员/和平奋斗救地球/第3次 中WMC成员投下的不明所以的反对票,让人很难不怀疑这些人背后没有组织。而且社群并没有针对这些不明所以的反对票做出任何正确的事情,比如说对这些人是否具有投票资格表示怀疑等等)和结果。这些问题实际上都是没有遵守和贯彻好共建社会共同体的规则和宗旨所导致的。
帮派斗争(窝里斗)不断:就像我在之前举过的例子一样 ,中维不论是十几年前的上海社群争议、WUGC和WMC的斗争、社群和WMC部分骨干成员之间的争论等等,这些事情都反映了争论各方在维基百科上发动争议的真实目的都是为了使自己能够在维基百科当中获取最大利益,从而不去考虑如何建设好整个社群,也就是不考虑如何才能共建好整个社会共同体。如果这种目的无法得到有效的根除,那中文维基百科自然是不会好起来的。
中维维基人之所以会极度理性,主要并不是因为社群的权力太大。而是中维维基人对各项方针 的教条化的理解和运用 (或者换句话说,是官僚主义式思维 ),这些人往往并不理解方针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而只是纯粹把它当成一种反驳他人的理据,认为自己可以从中获取垄断方针的权力的快感,所以显得像一个极其理性的机器人。而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像英维一样引用仲裁委员会机制(如果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也是极度理性的呢?也是把方针指引奉为圭臬呢?),而是解决“人”的问题,毕竟成事永远在人,人是构成社群的基础 。
所以说啊,要想在中维建立任何方针,或者从其他地方引入什么机制,都必须要遵循因地制宜 的原则。仲裁委员会机制在英维之所以能玩得转,主要还是人家有水平,可是中维呢?
一般来说,一个正常的新手只要他他知道既然我成为了一个维基人,我加入了维基百科社群这个社会共同体,那么就意味着我也要去遵守相关的规则。也就是说,一般的正常人只要成为了维基人,成为了维基百科社群的一员,那么相应地就会产生学习和遵守维基百科规则的意识(或意愿) 。这种学习和遵守规则的意识或意愿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区分了谁才是真正的维基人,谁不是。因为只有具备了学习规则的意识,维基人才能主动思考如何通过学习、贯彻和落实这些规则,为维基百科的建设与发展做出贡献。
所以我认为在指导新手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和认可新手所具备的自学能力。在他们自学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再适时给予他们指导即可。没有必要为了争取“维基指导专家”之类的荣誉而特意对他们进行过度的教导。
我个人认为求闻百科并没有什么太好的前途,主要原因由两个。一个是缺乏独创性 ,众所周知,其实求闻百科的许多条目都是从原先维基百科上所谓搬过来的(比如[1] ),而且其和维基百科一样,都是在wiki 网站的基础之上开发。百科的大部分理念也都是挪用自维基百科(例如维基百科为了方便为编者提供帮助和为社群提供讨论问题的平台,建立了互助客栈。而求闻百科则挪用了这一建立成果,变成了“茶馆 ”等等);另一个是同行内卷化竞争 严重,近几年以来,中国大陆各行各业几乎都陷入了一种“内卷化 ”的竞争模式,线上百科全书领域也不例外。求闻百科的竞争对手除了中文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 ,还包括了抖音百科 、搜狗百科 、360百科 等等,这些百科的运营团队(中文维基除外)都是自以为自己占据了某项优势,以为自己可以在竞争中取胜。但实际上,这些百科当中除了中文维基以外,其他百科自以为的所谓“优势”实际上都是利用防火长城 的封锁,在此基础之上把模仿维基百科的东西当成了自己所谓的“优势”,然后彼此之间展开竞争。也就是说,这些线上百科全书实际上是在模仿维基百科的基础之上进行“内卷式”的竞争,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独特的服务上的优化,以及理念和架构等方面的创新。所以这种竞争显然不会对各方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