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

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是曾经设立于上海的一个科研机构,也是徐汇区境内最早的现代化综合性科研机构。[1]研究所原址现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岳阳路320号,岳阳路西侧,建国西路肇嘉浜路之间,与原为法国领事馆的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隔路相望。

中央研究院
位置上海市徐汇区岳阳路320号
建成时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
评定时间1994年
参考编码2-65

沿革

编辑

背景

编辑

1923年3月30日,日本国会通过“对支文化事业特别会计法”,[2]庚子赔款胶济铁路偿款等余额或利息用于在中国发展文化事业。为执行这一法令,日本政府于外务省设立对华文化事务局,管理对华文化事业方面的工作;又设立对华文化事业调查会,以审议对华文化事务。1924年2月6日,中日双方签订《关于以庚子赔款办理对华文化事业之协定》,规定了赔款使用等方面的实施细则。但这一协定遭到了中国学术界的反对。1925年5月4日,日本做出让步,决定由中、日各出十人,成立中日协商总委员会,筹划决定一切对华文化事务。[3]

评议员会中方委员

编辑
  • 严智锺,国立北医大教授,北京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细菌学专家
  • 胡敦复,国立东南大学校长
  • 伍连德,中华医学会长
  • 谢应瑞,上海仁济医院外科医师,中华医学会董事
  • 朱家骅,中山大学教授,哲学博士
  • 章鸿钊,中国科学社副社长,地貭学专家
  • 秦汾,教育部参事
  • 郑贞文,化学专家
  • 文元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物理学专家
  • 余云岫,云岫医院院长,上海医师会长[4]

筹建

编辑

1923年,日本政府宣布将拨款535万元,在上海建立自然科学研究所。1925年12月,中日协商总委员会确定了研究所的组织大纲。之后,研究所开展了七项预备研究。[5]

1923年秋,对华文化事业调查会详细考察了研究所的选址。此后,日本政府分别于1923年12月、1925年春、1927年2月在法租界法徐家汇路(今肇嘉浜路)和祁齐路(今岳阳路)路口附近买下70公顷土地。研究所于1928年开工建造,1930年竣工。建筑由伊东忠太内田祥三设计,新林记建筑事务所承建。1931年4月1日,横手千代之助日语横手千代之助出任研究所第一任所长,原先从事各项预备研究工作的人员也被任命为研究所的正式职员。这标志着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正式建立。[5]

发展

编辑

1931年6月末,研究所职员全部开始工作。研究所分为医学部和理学部,医学部下设病理科、卫生科、细菌科、药物科,理学部下设生物科、物理科、化学科、地理科。自1934年起,研究所每年派遣一名职员赴欧美留学。1936年,新城新藏出任研究所第二任所长。1939年后,研究所为配合侵华战争,进行了9次相关的调查工作。此后研究所废除了“医学部”、“理学部”的称号,更加重视应用方面的研究。[2][5]

接收

编辑

1945年,日本投降。是年9月,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接收自然科学研究所,并将其改造为上海医学研究所。1950年,上海医学研究所又被中国科学院接收,更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生化研究所。1999年,生理所并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至今,院址仍设在自然科学研究所原址。[2]

建筑

编辑

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主楼占地面积9662平方米,建筑面积19800平方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建筑坐西朝东,内含两个封闭的院落,平面呈“日”字形。建筑立面结构对称,材质为褐色贴面砖。立面竖向三段划分:中部高五层,两翼高三层。建筑底层入口处设有拱券柱廊,中部两侧的墙面砌成突出的三棱柱状。建筑的门窗则有圆拱型、尖拱型、方形等多种形式。总之,该建筑兼具哥特式风格装饰艺术风格的特点,与东京大学本乡校区内一大批被称为‘内田哥德’之校舍相似。[6][7]

自然科学研究所被中央研究院接收后,这幢建筑被命名为“在君馆”,以纪念著名科学家丁在君[7]现在它作为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一部分仍在使用。1994年,建筑被列为第二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参考文献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