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饶理(英语:George Ede;1854年7月10日—1904年1月7日),是一位生于英国的长老教会传教士教育家文学家。他在1883年受英国长老教会差遣至台湾,并于1896年迁至广东。他是台南长老中学(现长荣中学前身)首任校长,并著有《三字经新纂白话注解》一书[1][2][3]

余饶理
George Ede
出生(1854-07-10)1854年7月10日
 英国
逝世1904年1月7日(1904岁—01—07)(49岁)
 大清广东省潮州府揭阳县五经富镇
国籍 英国
职业传教士教育家作家
活跃时期 清治台湾
日治台湾
知名于长荣中学创校校长
知名作品三字经新纂白话注解
汉语名称
繁体字 余饒理
简化字 余饶理
汉语拼音 Yú Ráolǐ
白话字 Î Jiâu-lí

生平

编辑

抵达台湾

编辑

余饶理毕业于苏格兰爱丁堡师范学院,受训成为教育家。1883年12月23日,受英国长老教会派遣,余饶理偕同妻子余安妮来台从事宣教工作。他在台南学习台语,并成为第一位负责教育工作的宣教士。来台数月后,因罗马字易于使用与学习,他便已精通台语,并逐日前往台南神学院教导学生读写白话字[3]

办学与研究

编辑

受台南教士会指派,余饶理尽力筹备中学的设立,终于在1885年9月21日正式成立“台南长老教中学”,并出任首任校长。创校之初,校舍为老旧楼房,从各教会小学前来就读的学生仅10名,至该年年底才增额至20名。然而,老旧楼房十分狭小,且白蚁丛生,并不利于办学。至1890年时,更因考量学生安全,而停课4年之久。后来得到来自英国格拉斯哥长老教会神学校500英镑的募款,于新楼西南方建立起新的校舍。1894年重新办学,收纳60名学生。[3]

1895年10月20日,乙未战争台南城沦陷前一日,余饶理曾自安平写信给人在台南城的巴克礼宋忠坚牧师,告知两人刘永福民主国官员“走路”的消息,促成巴克礼代表台南地方领袖请求日军和平占领台南,被喻为“救著全台南的一张批”。[4]1896年,台湾进入日治时期,为因应时代需求,余饶理提出教授日语英语的建议。此外,自从创校以来,余饶理也长期推动设置师范学院,培养教会小学的教员,然计画最终无法实现。[3]

余饶理在台生活期间,认知到许多读书人专注于研究《四书》与《五经》,却对《三字经》十分轻视。因此,他以白话字撰写并出版了《三字经新纂白话注解》一书。此书不仅提供学习者逐字台语读音与解释,也载明其文句与中国历史典故的关联。1894年初版印800本,1904年再版印2000本,售价银圆2角5分。[3][1]

离开台湾

编辑

余夫人安妮定居台湾13年间,因水土不服,经常生病。经医师建议决定离开台湾。1896年9月,余氏夫妇前往中国广东客家五经富从事崭新的宣教工作。随后,余饶理在五经富又工作了8年之久直至去世,期间除办理小学教育,也经营书房。[3]

作品

编辑
  • Sèng-tō Būn-tap》(圣道问答;1884年)
  • Bān-kok Kì-lio̍k》(万国记录;1887年)
  • Tiong-kok Le̍k-tāi Phó͘-lio̍h》(中国历代谱略;1890年)
  • Sam-jū-keng Sin-chōan Pe̍k-oā Chù-kái》(三字经新纂白话注解;1894年)
  • Siàu-liām Phoaⁿ Bo̍k-su〉(数念潘牧师;1900年1月台南府城教会报)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史話312 余饒理三字經註解. 教会史话.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2. ^ 林信坚. 余饒理校長夫人的親筆信. 宣教士人物档. 197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16). 
  3. ^ 3.0 3.1 3.2 3.3 3.4 3.5 杨士养. 余饒理小傳. 宣教士人物档. 196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16). 
  4. ^ 林信坚. 余饒理1895年10月20日批:劉永福走路啦. 宣教士人物档. 199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