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丁堡

蘇格蘭首府
(重定向自愛丁堡

爱丁堡(英语:Edinburgh聆听i/ˈɛdɪnbərə/[2]苏格兰盖尔语Dùn Èideann),是苏格兰首都,也是继格拉斯哥后苏格兰的第二大城市,位于苏格兰东海岸福斯湾南岸。2020年全市人口为506,520。

爱丁堡
Edinburgh英语
Dùn Èideann苏格兰盖尔语
议会区
爱丁堡市 (City of Edinburgh)
Edinburgh Skyline
Edinburgh Castle
Scott Monument
Calton Hill
National Gallery of Scotland
Scottish Parliament building
Usher Hall
从上方依序为:爱丁堡的天际线、远处的爱丁堡城堡司各特纪念塔卡尔顿山苏格兰国家画廊、苏格兰议会大厦、亚瑟厅
爱丁堡旗帜
旗帜
爱丁堡徽章
徽章
绰号:Auld Reeki、Edina、Athens of the North
在苏格兰的位置
在苏格兰的位置
坐标:55°57′12″N 3°11′21″W / 55.9533°N 3.1892°W / 55.9533; -3.1892
国家 英国
构成国 苏格兰
议会区爱丁堡
中尉区爱丁堡
成立时间早于公元七世纪
城镇宪章1125年
城市地位1889年
政府
 • 管理部门爱丁堡市议会
 • Lord ProvostDonald Wilson
 • MSPs
6
  • Kenny MacAskill(SNP)
  • Marco Biagi(SNP)
  • Malcolm Chisholm(L)
  • Gordon MacDonald(SNP)
  • Jim Eadie(SNP)
  • Colin Keir(SNP)
 • MPs
5
  • Alistair Darling(L)
  • Gavin Strang(L)
  • Nigel Griffiths(L)
  • Mark Lazarowicz(L)
  • Michael Crockart(LD)
面积
 • 议会区264 平方公里(102 平方英里)
海拔[1]47 米(154 英尺)
人口(2020)
 • 议会区506,520人
 • 密度1,828人/平方公里(4,730人/平方英里)
 • 市区901,455
 • 语言低地苏格兰语英语
时区GMTUTC±0
 • 夏时制BSTUTC+1
邮编EH
电话区号0131
ISO 3166-2GB-EDH
ONS编码00QP
OS格网参考NT275735
NUTS 3UKM25
网站www.edinburgh.gov.uk

自15世纪以来爱丁堡就被当做苏格兰首都,但在1603年和1707年政治力量多次南移到伦敦,直至1999年苏格兰议会的自治权利才得以确立。苏格兰国家博物馆苏格兰国家图书馆苏格兰国家画廊等重要文化机构也位于爱丁堡。在经济上,现在的爱丁堡主要依靠金融业,是伦敦以外英国最大的金融中心。[3]

爱丁堡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历史建筑亦完好保存下来。爱丁堡城堡荷里路德宫圣吉尔斯大教堂等名胜都位于此地。爱丁堡的旧城新城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4]2004年爱丁堡成为世界第一座文学之城[5]爱丁堡的教育也很发达,英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爱丁堡大学就坐落于此,为一所历史超过四百年的世界顶尖名校。[6]再加上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等文化活动,爱丁堡成为了英国仅次于伦敦的第二大旅游城市。[7]

语源学

编辑

“Edin”(爱丁)一词很可能来自最早期当地居民所说的布立吞语或者是布立吞语的变体,这些居民出现在铁器时代,罗马人叫他们“Votadini”,即后来的高多汀。“Edin”可能即是来自高多汀人的古威尔士语史诗《高多汀》中提到的一个叫做“Eidyn”的地方。[8][9][10]

诗体名“Din Eidyn”是一个位于高多汀人领地内的山丘堡垒[11]。而“Din Eidyn”到现在的“Edinburgh”反映了当地语言从布立吞语到古英语的转变。盎格鲁王国伯尼西亚在7世纪中期渗透到这里,他们所说的日耳曼语是现代低地苏格兰语的祖先。最早提及爱丁堡为一个“堡”的是约1124年至1127年大卫一世发布的一道皇家宪章,当时大卫一世将爱丁堡的土地使用权授予了邓弗姆林修道院[12]

历史

编辑

早期历史

编辑
 
亚瑟王座是该地区已知最早的人类聚居地之一

爱丁堡最早的人类聚居证据见于郊区克拉蒙德的一个中石器时代营地,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500年左右。[13]后来的青铜时代铁器时代遗址发现于城堡岩、克雷格洛克哈特山(Craiglockhart Hill)和彭特兰山(Pentland Hills).[14]

罗马人在公元1世纪末抵达罗锡安地区,他们在此地发现一支凯尔特布立吞人部落,他们将这个部落命名为Votadini。[15]公元7世纪前的某一时期,疑似为Votadini后裔的高多汀人在现在爱丁堡附近建立一座山丘堡垒,即“Din Eidyn”或“Etin”,不过现在其具体地址已经无法考证。[16]

公元638年,高多汀人的堡垒被诺森布里亚国王奥斯瓦尔德的部队包围,也是在同时期,盎格鲁人获得罗锡安的控制权。盎格鲁人的影响力持续三个世纪,直到到苏格兰君主英多尔夫王统治时期才衰竭。[17][18]

大卫一世在12世纪早期在此建起一座皇家自治镇(royal burgh)。[19]法国历史学家傅华萨认为在1365年左右这里已经是苏格兰首府,詹姆斯三世在15世纪也曾说这里是王国的主要城镇。[20]1544年爱丁堡遭到英格兰人的劫掠,城市遭到巨大破坏,不过之后仍然得以缓慢恢复。[21]到16世纪苏格兰改革时又成为地区中心。[22]

17世纪

编辑
 
17世纪的爱丁堡

1603年,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颁布1603年联合法令,苏格兰的詹姆斯六世继任英格兰王位,苏格兰王国英格兰王国爱尔兰王国亦于同年起成为共主邦联[23]1638年,查理一世试图在苏格兰引入圣公会,但遭到苏格兰长老会的抵制,三国之战爆发。[24]最终导致克伦威尔在1650年占领爱丁堡。[25]

17世纪,爱丁堡的发展仍然局限于爱丁堡城墙之内,为了满足愈来愈多的居民的需求,城市建筑逐年增高。11层以上的建筑一度都十分常见。[26]因此爱丁堡也被称作是现代摩天大厦开发的先驱。[27]不过这些老建筑在维多利亚时代被大规模拆毁了。

18世纪

编辑

1706年和1707年,英格兰和苏格兰议会通过合并法案大不列颠王国形成。[28]苏格兰议会英格兰议会也合并形成坐落于伦敦的大不列颠议会,许多苏格兰人都对此表示不满,最终导致爱丁堡发生多起暴动。[29]

18世纪前半期,虽然作为银行业中心爱丁堡经济实力愈来愈强,但也相应产生了严重的人口过多、卫生条件恶化等问题。[30][31][32]

 
一幅关于18世纪晚期爱丁堡的油画,背景是圣吉尔斯大教堂

1745年詹姆斯党叛乱期间,爱丁堡曾在詹姆斯党人进军英格兰前被其短暂占据。[33]在詹姆斯党人于卡洛登战役中被击败后,爱丁堡的苏格兰贵族遭到报复。[34]这一时期的爱丁堡市政厅热衷于模仿伦敦进行城市改造计划,[35]并通过命名爱丁堡新城的街道来显示其对汉诺威王朝君主乔治三世的忠心,例如乔治街玫瑰街、汉诺威街等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命名的。[36]

本世纪后半叶,爱丁堡成为苏格兰启蒙运动的中心,[37]大卫·休谟亚当·斯密詹姆斯·赫顿约瑟夫·布莱克都曾在活跃于此。加上新建了许多古典主义建筑,爱丁堡获得了“北方雅典”的美誉。[38]在18世纪托比亚斯·斯摩莱特的小说《汉弗莱·克林克历险记》中,爱丁堡被称为“天才的温床”(hotbed of genius)。[39]

1770年代之后,中产阶级开始迁出爱丁堡旧城,并搬进了新城的独栋建筑中。[40]

19和20世纪

编辑
 
格拉斯广场看向爱丁堡城堡,1865年摄

虽然爱丁堡的印刷、酿酒业等产业在19世纪还在不断发展,但其他工业相交其他英国城市来说却十分薄弱。1821年,格拉斯哥取代爱丁堡成为苏格兰最大城市。[41]1840年代通铁路后,以王子街和乔治街为中心的地区成为主要商业区,而旧城愈见破败,贫民窟云集,犯罪率居高不下。[42]市长威廉·钱珀斯在1860年代开始改造旧城区,今天这里的维多利亚式建筑就是在这一时期建造起来的。[43]帕特里克·格迪斯在20世纪早期对旧城继续进行改造,[44]但是直到1960年代和70年代进行大规模贫民窟清理为止,旧城依然显得破败不已。乔治广场附近爱丁堡大学大楼的建造极具争议。[45]

1990年代之后,包括爱丁堡国际会议中心在内的新“金融区”开始兴盛,使得衰败的酿酒业等彻底消失。不过这些经济改革令爱丁堡保住了其国内第二大经济中心的地位。[46]现在该市三分之一的商务办公会所都属于金融机构。[47]市中心以西4英里(6.4千米)、面积38英亩(15公顷)的科技园爱丁堡公园的建造也是爱丁堡的主要经济复兴措施之一。[47]

1998年苏格兰法案在次年实施,均位于爱丁堡的苏格兰议会苏格兰行政院合并。[48]

地理

编辑

爱丁堡位于福斯湾南岸、苏格兰的中央运输带中。位于利斯的海岸线西南212英里(4.0千米)、邓巴东部26英里(42千米)处。[49]早期的爱丁堡位于城堡岩附近,而现代的爱丁堡常被认为是像罗马七座山丘那样,建在七座山丘,即卡尔顿山Corstorphine HillCraiglockhart HillBraid Hill布莱克福德山亚瑟王座和城堡岩之上。[50][51]

地理学上,爱丁堡处于北部的福斯湾和南部的彭特兰山之间的窄隙间,此地地形是由早期火山运动和后来的冰川运动形成的。 [52]火成活动发生在4至3.5亿年前,加上断层的影响,形成了坚硬玄武岩火山颈[52]这些玄武岩构成了城堡岩所在的鼻尾丘,这座山丘北部由于冰川侵蚀形成深谷,即是现在已经干枯的湖Nor Loch的所在地,城堡岩南部亦有沟壑,从而形成天然要塞,后来人们据此建立了爱丁堡城堡。[52]索尔兹伯里峭壁和亚瑟王座所在的鼻尾丘历史也可追溯到石炭纪的西向东的冰川作用。[52][53][54]市中心南部的MarchmontBruntsfield等地则是建造在冰川堆积形成的鼓丘上。[52]

 
爱丁堡全景

利斯河灌溉著爱丁堡的土地,这条河流经爱丁堡西部和南部,最终汇入福斯湾。[55]这条河最接近市中心的地方位于新城区西北部的Dean Village,此地有托马斯·特尔福德1832年设计的Dean Bridge[55]沿着利斯河修有利斯河步道,全长19.6千米(12.2英里)。[56]

除去福斯湾的海岸线以外,爱丁堡还被一条1957年设计的、从西部的Dalmeny延伸到东部的Prestongrange绿带环绕。[57]这条绿带宽达3.2千米(2.0英里),其主要目的是限制城市扩张。[57]所有涉关绿带的城市扩张计划都受到严格限制,绿带中仅有爱丁堡机场、皇家高地展览会场和一些郊区村庄。[57]

城区

编辑

爱丁堡的市区被“王子街公园”绿地分隔为两部分,南部是老城,建于1329年,城堡山上的爱丁堡城堡最早建于6世纪,但目前存在的最早建筑是城堡内11世纪建造的小教堂;北部是1767年市议会批准开始建造的新城。王子街公园是1816年由沼泽地改造的,此地最早原是湖Nor Loch。

寒武纪时,火山喷发,造成玄武岩地壳,第四纪时的冰川将表面沉积层扫荡一空,裸露出坚硬的玄武岩石,城堡山因此成为一个天然的屏障,从古以来,这里就是要塞,公元6世纪时曾有一首古诗描述勇士们在“爱丁的大厅”中欢宴的情景。

1700年时老城有8万人口,但现在只有4千人居住在老城,1436年爱丁堡成为苏格兰的首都,老城城墙是1513年建成的,1824年爱丁堡发生大火灾,许多老建筑被烧毁。2002年12月7日老城的“牛门俱乐部”又发生一起大火,大火烧毁了邻近的爱丁堡大学信息学系和图书馆。

爱丁堡新城始建于18世纪,以便缓和当时日渐拥挤的旧城。新城在1765年到约1850年间分几个阶段来承建,城内还保留着许多18世纪带有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和城市布局。

 
卡尔顿山斯图尔特纪念亭与爱丁堡夜景

气候

编辑

和苏格兰大部分地区一样,爱丁堡属于温和的温带海洋性气候[58]冬季日间均温很少在摄氏零度以下,比同纬度的莫斯科纽芬兰温暖。[58]夏季气候温和,均温很少超过22 °C(72 °F)。[58]其最高温记录为Turnhouse Airport1975年8月4日的31.4 °C(88.5 °F)。[58]最低温则是2010年12月Gogarbank附近的−14.6 °C(5.7 °F)。[59]

虽然由于近海而气候温和,但是由于背靠山区而常常刮风,有“风城”之誉。北大西洋漂流带来了雨水和雾,但是其降雨量并不如西边的其他城市,如格拉斯哥等那样多。[58]年均降水量稳定。[58]每年十月到次年五月间受欧洲风暴的影响。[58]

爱丁堡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温 °C(°F) 15.0
(59.0)
15.2
(59.4)
20.0
(68.0)
22.8
(73.0)
29.0
(84.2)
27.8
(82.0)
30.0
(86.0)
31.4
(88.5)
26.7
(80.1)
24.4
(75.9)
17.3
(63.1)
15.4
(59.7)
31.4
(88.5)
平均高温 °C(°F) 7.0
(44.6)
7.5
(45.5)
9.5
(49.1)
11.8
(53.2)
14.7
(58.5)
17.2
(63.0)
19.1
(66.4)
18.9
(66.0)
16.5
(61.7)
13.1
(55.6)
9.6
(49.3)
7.0
(44.6)
12.7
(54.8)
平均低温 °C(°F) 1.4
(34.5)
1.5
(34.7)
2.8
(37.0)
4.3
(39.7)
6.8
(44.2)
9.7
(49.5)
11.5
(52.7)
11.4
(52.5)
9.4
(48.9)
6.5
(43.7)
3.7
(38.7)
1.3
(34.3)
5.9
(42.5)
历史最低温 °C(°F) −15.5
(4.1)
−11.7
(10.9)
−11.1
(12.0)
−6.1
(21.0)
−2.4
(27.7)
1.1
(34.0)
4.4
(39.9)
2.2
(36.0)
−1.1
(30.0)
−3.7
(25.3)
−8.3
(17.1)
−11.5
(11.3)
−15.5
(4.1)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67.5
(2.66)
47.0
(1.85)
51.7
(2.04)
40.5
(1.59)
48.9
(1.93)
61.3
(2.41)
65.0
(2.56)
60.2
(2.37)
63.7
(2.51)
75.6
(2.98)
62.1
(2.44)
60.8
(2.39)
704.3
(27.73)
平均降雨天数 12.5 9.4 9.9 8.8 9.6 9.6 9.5 9.7 10.2 12.4 11.2 11.4 124.2
月均日照时数 53.5 78.5 114.8 144.6 188.4 165.9 172.2 161.5 128.8 101.2 71.0 46.2 1,426.6
数据来源:Met Office[60]

人口

编辑

现在

编辑
对比数据[61][62]
2011年英国人口普查 爱丁堡 苏格兰
总人口 476,626 5,295,000
2001–2011年间人口增长 6.2% 5.0%
白人 91.7% 96.0%
亚洲人 5.5% 2.7%
黑人 1.4% 0.8%
基督教徒 43.0% 54.0%
穆斯林 2.6% 1.4%

2011年英国人口普查时,爱丁堡总人口为476,626,比2001年增加了6.2%,使得其成为苏格兰仅次于格拉斯哥的大城市,也是英国第七大城市。[61]2013年增加到487,500[63],都会区人口也达到817,800[64]

爱丁堡年轻人口所占比例较大,全市19.5%的人口年龄在20岁以下,在苏格兰仅次于阿伯丁,另有15.2%在30岁以下,居于苏格兰之冠。2001年至2011年间英国出生人口比率由92%下降到84%,出生苏格兰者则由78%跌到70%。出生于英国的爱丁堡居民有335,000人(83%)出生在苏格兰,58,000(14%)出生于英格兰。

与此相应的,出生于英国之外的居民比例由8%增加到15.9%。其中按人口排列依次为波兰(13,000)、爱尔兰(8,603)、中国(8,076)、印度(6,470)、巴基斯坦(5,858)、美国(3,700)、德国(3,500)、澳大利亚(2,100)、法国(2,000)、西班牙(2,000)等。在此之中47%都是欧洲裔,此数据居于全英首位。

过去

编辑

1592年的爱丁堡人口普查显示全市共有8,003名成年人[65]。在18和19世纪爱丁堡人口激增,自1751年时的49,000人增长到了1831年的136,000人,其中大多数都来自乡村地区。[66]随着人口增长,旧城变得拥挤不堪,现在的皇家一英里和牛门地区更是充斥了拥挤的单间式公寓。[66]加上卫生没有保障,导致疾病、瘟疫滋生,[66]1832年、1848年和1866年爆发霍乱[67]

而新城自1767年之后接纳了许多从旧城搬出来的中上层阶级,他们在这里建造了高质量低密度的居民区。[68]而旧城在19世纪还加速继续往南扩张,终于在维多利亚时代形成了纽顿等许多周边小城。[68]

20世纪的人口增长伴随着低密度郊区扩张一同进行,随着爱丁堡城区向西部和南部扩大,带有花园的独立和半独立别墅取代了大量的单间公寓。不过2002年人口普查显示,爱丁堡依旧有超过55%的人口居住在单间公寓中,这与苏格兰本地其他城市基本相同,但是远高于其他英国城市。[69]

经济

编辑
 
苏格兰银行总部

爱丁堡的经济十分强健,拥有全英最高的、高达43%的专业人才(拥有学位和专业证书的员工)比率。[70]其员工平均总增加值在英国仅次于伦敦,2010年达到£57,594。

爱丁堡在过去三百年中一直是苏格兰的经济中心之一,其酿酒、银行、保险、印刷和出版业在19世纪十分发达,而现在主要依靠金融机构、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旅游业。[71]苏格兰银行苏格兰议会创立于1695年,总部位于爱丁堡,2009年成为劳埃德银行集团的子公司,是英国现存第二古老的银行。加上苏格兰寡妇标准人寿等金融保险公司,使得爱丁堡成为英国仅次于伦敦的金融中心。2005年10月,苏格兰皇家银行在爱丁堡郊区开设了一家新的全球总部。此外,乐购银行[72]维珍理财的总部也在爱丁堡。[73]

 
爱丁堡公园

作为爱丁堡的支柱产业,旅游业对该市的经济发展也起著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爱丁堡有爱丁堡城堡、荷里路德宫等等诸多名胜。每年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举办之时更是游客倍增。再加上它是苏格兰首府,许多政府部门都位于爱丁堡,因此政府部门在爱丁堡经济中的影响力也相当重大。[71]

交通

编辑
 
王子街上的洛锡安巴士和有轨电车

爱丁堡机场是苏格兰最大最繁忙的机场,是通往爱丁堡的主要国际门户,有爱丁堡电车连接市区。该机场在2011年由经营者BAA提出扩建计划,但机场在2012年被卖给了全球基础建设合伙公司[74]

爱丁堡内的交通工具主要是巴士,主要由洛锡安巴士(Lothian Buses)提供这座城市及周边地区的交通服务,大多数线路都要经过王子街(Princes Street)。除去普通公交外,洛锡安巴士也运营著该市的旅游巴士、夜间巴士和机场巴士[75]2010年,该公司为1.09亿位旅客提供了服务,。[76]

 
爱丁堡威瓦利站内部的商店和时间表

爱丁堡威瓦利站是苏格兰繁忙程度仅次于格拉斯哥中央站的站台,此外也是英国站台数第二多的铁路站。[77] 爱丁堡威瓦利站是大多数来自国王十字火车站的列车的终点站,是第一苏格兰铁路公司大多数列车的始发站。城市西部的干草市场站是另外一个重要通勤点。爱丁堡横贯铁路则连通了城市的东西两端。[78]

为了应对交通堵塞问题,爱丁堡开设了六家停车换乘站,分别位于:Sheriffhall、格里斯顿(Ingliston)、里卡顿(Riccarton)、印威基辛(位于法夫)、Newcraighall和Straiton。2005年2月的爱丁堡公民投票推翻了爱丁堡政府设置的交通拥堵费[79]

爱丁堡路面电车在2014年5月31日开始运营,而上一次运营的有轨电车要追溯到1956年11月16日停止服务的爱丁堡有轨电车公司[80]这项有轨电车系统建造计划预计花费5.45亿英镑,实际上在2011年年中就已经达到7.5亿英镑了,而2014年建成时的总花销要更多。[81]有轨电车线路全长18.5千米(11.5英里),从城西的爱丁堡机场站一直延伸到现在的市中心东缘的终点站约克广场站。而进一步扩建计划已经提出。[82]

教育

编辑
 
爱丁堡大学老学院

爱丁堡的学生人数占据了全市总人口的五分之一。爱丁堡大学依照皇家宪章成立于1583年,是英国的古典大学之一,也是苏格兰第四古老的大学。[83]最早该校以老学院为中心,[83]现在学生人数最多的校区是理工学院的King's Buildings。

赫瑞瓦特大学于1966年获得大学地位,[83]历史则可以追溯到1821年。[84]爱丁堡龙比亚大学创建于1964年,1992年获得大学地位。[85]玛格丽特王后大学原先也位于爱丁堡,但是后来在2008年搬到了马瑟尔堡

到2012年为止,爱丁堡的继续教育学院朱厄尔和埃斯克学院爱丁堡特尔福德学院斯蒂文森学院。随后这些学校合并成了爱丁堡学院。其他现存的学院包括苏格兰建筑学院爱丁堡皇家外科医学院爱丁堡皇家内科医学院[86]

爱丁堡有18所托儿所、94所小学和23所中学。[87]其中著名者包括世界最古老的学校之一爱丁堡皇家高中。此外,该市还有数家独立学校,这些独立学校垄断了全市24.2%的生源。[88]2013年8月,爱丁堡市议会开设了该市首家盖尔语小学帕克赛德小学(Bun-sgoil Taobh na Pàirce)。[89]

文化

编辑

节日庆典

编辑
 
爱丁堡新年烟火

爱丁堡每年七月末到九月初都会举办爱丁堡艺术节,这个艺术节包含有多个子节日。著名者包括爱丁堡国际艺穗节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爱丁堡军操表演爱丁堡国际图书节[90]其他节日则有二月份的爱丁堡登山电影节、四月份的爱丁堡国际科技节、六月份的爱丁堡国际电影节等等。[91]爱丁堡军操表演是其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此表演在爱丁堡城堡举行。会上不仅有英国军队的演出,有些外国军队也会参与进来。[92]

除夕本来是一个民间节日以旧城高街的教堂“Tron Kirk”为中心,1993年被官方认可,举办地址也搬到了王子街。1996年时超过30万人参加了除夕庆典,结果因为人数过多而使得来年庆典强加了10万人的限制门槛。[93]现在的除夕经典持续四天,期间有音乐、烟火等表演。[93]

音乐和戏剧

编辑
 
爱丁堡节日剧院

爱丁堡在平时也有丰富的文化活动。该市有众多的剧院,例如国王剧院爱丁堡节日剧院爱丁堡剧场等。特拉弗斯剧院则以表演现代戏剧出名。而城堡丘剧院、国王剧院等地也会演出业余戏剧[94]

亚瑟音乐厅是爱丁堡演奏古典音乐的主要音乐厅,该音乐厅偶尔也会举办流行音乐音乐会。[95]此音乐厅举办过1972年欧洲歌唱大赛苏格兰室内乐团也驻于爱丁堡。米多班克默里菲尔德体育场偶尔也会举办大型音乐会。英国音乐版权协会也在2010年将爱丁堡列为英国十大音乐城市之一[96],而许多作曲家亦居住于此。[97]

博物馆、图书馆和画廊

编辑
 
苏格兰国家画廊和城堡

爱丁堡有诸多博物馆和图书馆,包括苏格兰国家博物馆苏格兰国家图书馆苏格兰国家战争博物馆爱丁堡博物馆等等。[98][99]

苏格兰的三所国立美术馆,即苏格兰国家画廊苏格兰国立肖像美术馆苏格兰国立现代美术馆都位于爱丁堡,此外也还有水果市场画廊恩格里比画廊等许多家小画廊。[100][101][102]

名人

编辑

友好城市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Edinburgh, United Kingdom Forecast : Weather Underground(weather and elevation at Queensferry Road, Edinburgh). The Weather Underground, Inc. [2013-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8). 
  2. ^ Definition of Edinburgh in Oxford dictionary. Meaning, pronunciation and origin of the word. Oxford Dictionar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2014-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3).  |article=被忽略 (帮助)
  3. ^ Edinburgh – A global financial centre. Edinburgh District Council. [2014-09-01]. [永久失效链接]
  4. ^ Edinburgh-World Heritage Site. VisitScotland. [2013-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2). 
  5. ^ City of Literature. cityofliterature.com. [2013-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2月1日). 
  6. ^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2013-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2). 
  7. ^ Edinburgh second in TripAdvisor UK tourism poll. BBC News Online. 2011-05-03 [2013-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8). 
  8. ^ Williams, Ifor. The Beginnings of Welsh Poetry: Studies. University of Wales Press. 1972: 47. ISBN 0-7083-0035-9. 
  9. ^ Chadwick, Nora K. The British Heroic Age: the Welsh and the Men of the North. University of Wales Press. 1968: 107. ISBN 0-7083-0465-6. 
  10. ^ Dumville, David. The eastern terminus of the Antonine Wall: 12th or 13th century evidence. Proceedings of the Society of Antiquaries of Scotland. 1994, 124: 293–98. 
  11. ^ Cessford, Craig. Gardens of the 'Gododdin'. Garden History. 1994, 22 (1): 114–15. 
  12. ^ Barrow, Geoffrey. The Charters of King David I: The Written Acts of David I King of Scots .... : 63. ISBN 978-0851157313. 
  13. ^ Earliest evidence found of settlers in Scotland: hazelnuts and stone tools excavated near Edinburgh date to around 8500 BC. [2013-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1月2日). 
  14. ^ Coghill, Hamish. Lost Edinburgh. Birlinn Ltd. 2008: 1–2. ISBN 1-84158-747-8. 
  15. ^ Ritchie, J. N. G. and A. Edinburgh and South-East Scotland. Heinemann. 1972: 51 [2014-08-29]. ISBN 0-435-329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06). 
  16. ^ Fraser, James. From Caledonia to Pictland: Scotland to 795.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9: 171 [2013-02-13]. ISBN 0-7486-12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6). 
  17. ^ Watson, William. The Celtic Place Names of Scotland. 1926: 340. ISBN 1-906566-35-6. 
  18. ^ Lynch, Michael.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Scottish Hist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658. ISBN 978-0-19-923482-0. 
  19. ^ Daiches, David. Edinburgh. Hamish Hamilton. 1978: 15 [2014-08-29]. ISBN 0-241-89878-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06). 
  20. ^ Dickinson, W C. Scotland,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 1603. Edinburgh: Thomas Nelson. 1961: 119. 
  21. ^ Dickinson, W C. Scotland,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 1603. Edinburgh: Thomas Nelson. 1961: 236–8. 
  22. ^ Donaldson, Gordon. The Scottish Reform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0: 53 [2014-08-29]. ISBN 0-521-08675-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06). 
  23. ^ Donaldson, Gordon. Scottish Kings. Batsford. 1967: 213. 
  24. ^ Newman, P R. Companion to the English Civil Wars. Oxford: Facts on File Ltd. 1990: 13. ISBN 0-8160-2237-2. 
  25. ^ Stephen C. Manganiello. The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the Revolutions and Wars of England, Scotland, and Ireland, 1639–1660. Scarecrow Press. 2004: 587 [2013-02-11]. ISBN 978-0-8108-5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8). 
  26. ^ Chambers, Robert. Notices of the most remarkable fires in Edinburgh, from 1385 to 1824. : 11 [2013-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1). 
  27. ^ Wilson, Neil. Edinburgh Encounter. : 37 [2014-08-29]. ISBN 1-74179-306-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06). 
  28. ^ Scott, Paul. 1707: the Union of Scotland and England. Chambers. 1979: 51–54. ISBN 0-550-20265-X. 
  29. ^ Kelly. The making of the United Kingdom and Black peoples of the Americas. Heinemann. 1998: 77. ISBN 978-0-435-30959-6. 
  30. ^ Defoe, Daniel. A Tour Through The Whole Island of Britain. London: Penguin. 1978: 577"... I believe, this may be said with truth, that in no city in the world so many people live in so little room as at Edinburgh." 
  31. ^ Topham, E. Letters from Edinburgh 1774–1775. Edinburgh: James Thin. 1971: 27 [2013-03-18]. ISBN 1-236-68255-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3)"... I make no manner of doubt but that the High Street in Edinburgh is inhabited by a greater number of persons than any street in Europe." 
  32. ^ Graham, H. G. The Social Life of Scotland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London: Adam and Charles Black. 1906: 85 [2013-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3). 
  33. ^ Lenman, Bruce. The Jacobite Cause. Richard Drew Publishing. 1986: 104 [2013-03-18]. ISBN 0-86267-159-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6). 
  34. ^ Ferguson, W. Scotland, 1689 to the Present. Edinburgh: Mercat Press. 1987: 154. ISBN 0-901824-86-0--These clans were mainly Episcopalian (70 per cent) and Roman Catholic (30 per cent), p.151 
  35. ^ Keay, K; Keay, J. Collins Encyclopaedia of Scotland. HarperCollins. 1994: 285. ISBN 0-00-255082-2. 
  36. ^ History of Princes Street. princes-street.com. [2013-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9). 
  37. ^ William Robertson. William Robertson and the expansion of empi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2 [2011-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3). 
  38. ^ Blackwood's Edinburgh magazine 11. 1822: 323 [2011-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3). 
  39. ^ Letter from Matthew Bramble on August 8. The Expedition of Humphry Clinker. Project Gutenberg. 2000 [2013-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3). 
  40. ^ Youngson, A J  . The Making of Classical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88: 256. ISBN 0-85224-576-9. 
  41. ^ Pryde, George Smith. Scotland from 1603 to the present day. Nelson. 1962: 141. Population figures for 1801 – Glasgow 77,385; Edinburgh 82,560; for 1821 – Glasgow 147,043; Edinburgh 138,325 
  42. ^ Hogg, A. Topic 3:Problem Areas. Scotland: The Rise of Cities 1694–1905. London: Evans Brothers Ltd. 1973. ISBN 978-0237286569. 
  43. ^ McWilliam, C. Scottish Townscape. London: Collins. 1975: 196. ISBN 0-00-216743-3. 
  44. ^ McWilliam, C. Scottish Townscape. London: Collins. 1975: 197. ISBN 0-00-216743-3. 
  45. ^ Coghill, H. Lost Edinburgh. Edinburgh: Birlinn Ltd. 2008: 219–220. ISBN 978-1-84158-747-9. 
  46. ^ Keay, John. Collins Encyclopaedia of Scotland. 1994. 1994: 286. ISBN 0-00-255082-2. 
  47. ^ 47.0 47.1 Rae, William. Edinburgh, Scotland's Capital City. Mainstream. 1994: 164. ISBN 1-85158-605-9. 
  48. ^ Scotland Act 1998. 1998-11-19 [2013-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6). 
  49. ^ Geographia Atlas of the World (地图). London: Geographia Ltd: 99. 1984. ISBN 0-09-202840-3. 
  50. ^ Seven Hills of Edinburgh. VisitScotland. [2013-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9). 
  51. ^ Voltaire said: Athens of the North. Scotland.org. September 2003 [2013-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7). 
  52. ^ 52.0 52.1 52.2 52.3 52.4 Edwards, Brian; Jenkins, Paul. Edinburgh: The Making of a Capital City.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5: 64–65. ISBN 0-7486-1868-6. 
  53. ^ Stuart Piggott. Scotland before History.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82. ISBN 0-85224-470-3. 
  54. ^ Sill. landforms.eu. [2013-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01). 
  55. ^ 55.0 55.1 Overview of the Water of Leith. Gazetteer for Scotland, Institute of Geography,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2009-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07). 
  56. ^ The Water of Leith Walkway. Water of Leith Conservation Trust. [2009-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03). 
  57. ^ 57.0 57.1 57.2 Review of Green Belt policy in Scotland – Edinburgh and Midlothian. Scottish Government. 2004-08-11 [2009-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07). 
  58. ^ 58.0 58.1 58.2 58.3 58.4 58.5 58.6 Regional Climate – Eastern Scotland. Met Office. [2009-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8). 
  59. ^ December 2010 minimum. [2011-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2). 
  60. ^ Mean Royal Botanic Gardens Edinburgh Climatic Averages 1981–2010. Met Office. [2012-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1). 
  61. ^ 61.0 61.1 Edinburgh Comparisons – Population and Age Structure (PDF). City of Edinburgh Council. [2009-01-3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年2月5日). 
  62. ^ Comparative Population Profile – Edinburgh Locality. Scotland's Census Results Online (SCROL). [2009-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4). 
  63.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gro-scotland.gov.uk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64.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epp.eurostat.ec.europa.eu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65. ^ Lynch, Michael.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Scottish History. OUP Oxford. 2001: 219. ISBN 0-19-969305-6. 
  66. ^ 66.0 66.1 66.2 Edwards, Brian; Jenkins, Paul. Edinburgh: The Making of a Capital City. 2005: 9. ISBN 0-7486-1868-6. 
  67. ^ Gilbert (ed.), W M. Edinburgh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Edinburgh: J & R Allan Ltd. 1901: 95, 120, 140. 
  68. ^ 68.0 68.1 Edwards, Brian; Jenkins, Paul. Edinburgh: The Making of a Capital City. 2005: 46. ISBN 0-7486-1868-6. 
  69. ^ Edinburgh Comparisons – Dwellings (PDF). City of Edinburgh Council. [2009-02-0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年3月18日). 
  70. ^ The UK Competitive Index 2010.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201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14). 
  71. ^ 71.0 71.1 Edinburgh by Numbers. [2014-06-1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06-11). 
  72. ^ Tesco creates 200 banking jobs in Edinburgh. The Scotsman (Edinburgh). 2009-03-02 [2013-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5). 
  73. ^ Virgin Money provides jobs boost for city. The Scotsman (Edinburgh). 2010-01-13 [201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3). 
  74. ^ Edinburgh Airport Masterplan July 2011 (PDF). edinburghairport.com. [2013-02-1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年2月15日). 
  75. ^ Our company. Lothian Buses. [2012-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23). 
  76. ^ LOTHIAN BUSES plc CONSOLIDATED REPORTS AND ACCOUNTS (PDF). Lothian Buses. [2012-02-0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1-26). 
  77. ^ 尼克·皮戈特(Nick Pigott). Waterloo still London's busiest station [伦敦滑铁卢车站仍是伦敦最繁忙的火车站]. 铁路学刊 (英国: Mortons Media Group). 2012年6月, 158 (总第1334期): 第6页 (英语). 
  78. ^ Edinburgh CrossRail project. Scottish Government. 2001-12-04 [2013-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2). 
  79. ^ Edinburgh rejects congestion plan. BBC News. 2005-02-22 [2013-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01). 
  80. ^ Wiseman, Richard Joseph Stewart. Edinburgh's Trams: The Last years. Stenlake Publishing. 2005: 2–3. ISBN 1-84033-343-X. 
  81. ^ Scrapping Edinburgh trams would cost £750m. BBC News. 2011-06-23 [2013-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05). 
  82. ^ £45m boost for new tram network. BBC News. 2006-01-26 [2013-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4). 
  83. ^ 83.0 83.1 83.2 Lynch, Michael.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Scottish Hist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Pg. 610–615. ISBN 0-19-211696-7. 
  84. ^ History of Heriot-Watt University. Heriot-Watt University. [2013-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08). 
  85. ^ Lytton, Charlotte. Edinburgh Napier University guide. The Daily Telegraph (London). 2011-06-20 [2014-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26). 
  86. ^ Edinburgh College of Art. The Independent (UK). 2012-07-01 [2013-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4). 
  87. ^ Primary Schools. City of Edinburgh Council. July 2006 [2008-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1月12日). 
  88. ^ Scottish Council of Independent Schools. SCIS Pupil Statistics 2009 (PDF). 2009 [2012-02-1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年9月16日). 
  89. ^ Iomairt Ghàidhlig Dhùn Èideann. duneideann.org. [2014-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5月17日). 
  90. ^ The Edinburgh Festival & Fringe Festival. timeout.com. [2013-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0). 
  91. ^ 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2014-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1). 
  92. ^ Scottish Science Festivals. The Scottish Government. [2011-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3). 
  93. ^ 93.0 93.1 Hogmanay-the Scottish New Year. BBC. 2006-05-10 [2011-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02). 
  94. ^ Theatres in Edinburgh and the Lothians. VisitScotland. [2013-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月26日). 
  95. ^ Heritage & Culture. The Scotsman. UK. 2010-02-27 [2011-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04). 
  96. ^ Bristol is UK's 'most musical city'. The Daily Telegraph (London). 2010-03-12 [2014-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26). 
  97. ^ John McLeod: Composer. Johnmcleod.uk.com. [2009-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19). 
  98. ^ Kirsty Scott. 10 of the best museums and galleries in Edinburgh. The Guardian (London). 2011-10-12 [2013-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20). 
  99. ^ Museums Galleries Scotland
  100. ^ Portrait of the Nation. National Galleries of Scotland. [2011-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1-05). 
  101. ^ Simon Schama's Power of Art. [2011-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7). 
  102. ^ Trio grande. Heraldscotland. [2011-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5).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