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趾鞋袜,或称二趾鞋袜,是拇趾与其馀四趾分开的鞋子袜子,日语称足袋たび)。中国古代称分趾袜二趾袜丫头袜(也作鸦头袜鸦头袜)或歧头袜,除了是布料、丝织品所造之外,有些是用皮革制成的,因此有时会写成丫头袜鸦头袜鸦头袜丫头袜鸦头袜鸦头袜歧头袜歧头袜

分趾鞋袜
穿分趾袜

词源

编辑

“足袋”本来是古汉语袜子日本也引进了这个名称,在11世纪时就有“足袋”的记载。后来在日语里变成专指分趾的袜子和鞋。

历史

编辑

中国

编辑

分趾袜最早出现在中国,称为“丫头袜”。唐朝李白有《越女词》云:“屐上足如霜,不着鸦头袜。”“鸦”是“丫”的通假字。当时江南人因为当地气候潮湿多雨,多穿木屐,丫头袜就是专用来配搭人字带木屐的袜子。

宋朝,丫头袜仍然很流行,姜夔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提到:“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渺身。”[1],当时不但在江南地区流行,在北方也可以见到,金朝元好问《续小娘歌》之五:“风沙昨日又今朝,踏碎鸦头路更遥。”吴无闻注曰:“鸦头袜,女子歧头袜。”

元朝时丫头袜也很常见于江南,当时浙江诸暨杨维桢《翡翠巢》:“屏开时露鸦头袜,弦断应衔凤嘴胶。”[2]当时在诸暨民间,农妇做鸦头袜、草鞋袜是必须的技能。 清末民初的绿林人物仍有穿著。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姜夔《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渺身。”
  2. ^ 杨维桢《翡翠巢》:“罗浮花使先春到,来傍玉楼深处巢。舞雪艳翻杨柳絮,歌云轻压海棠梢。屏开时露鸦头袜,弦断应衔凤嘴胶。却笑雪衣娘太劣,雕笼深锁未全教。”

网页

编辑

参阅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