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潭,是台北市中山区士林区的一个地名。本指基隆河流至大直士林的转弯处,地点约为现今台北中山新桥桥下的基隆河河段。因为基隆河此转弯处,古时面积颇大,故以潭名之。现在因为基隆河河道截弯取直的关系,所谓的“潭”已经消失,实际位置大约是现在承德桥中山桥之间河道。清治时期称员山仔庄,日治时期并入芝兰一堡大直庄,1922年因区内有台湾神社而自大直划出大宫町战后原属中山区剑潭里,1990年行政区重划后分属中山、士林两区[1]

立碑处为剑潭旧址,现今已截弯取直
日治时期因辖台湾神社而自大直划出大宫町

历史

编辑

剑潭此地名来由,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其中一则与17世纪的汉人郑成功有关。相传1660年代,郑成功及其所属军队行经此河段时,遇见与神怪造成的大风浪,为伏怪,郑成功抛一身边宝剑,始降服神怪。后人为纪念此事件,故将该河段与所涵盖流域皆以剑潭命名。不过对照历史考证,此仅为民间传说,并不确实。[2]而历史文献的说法显示在清雍正十年(1732)台厦分巡道尹士俍已记载了该地于《台湾志略》:“剑潭,有树名茄苳,高耸障天,大可数抱,峙于潭岸。相传荷兰人插剑于树,生皮合,剑在其内,因以为名。”[3],此说指出地名的来由系因荷兰人把剑给插在潭边的茄苳树上,潭始得名。

地理

编辑
 
剑潭站原定设站位置的剑潭海外青年活动中心

剑潭区域十分宽广,约有数百公顷。南接圆山,北至士林区南端1990年前原属中山区的部份,包含中山新桥该河段北侧区域及剑潭山南麓(中山区剑潭里及原属中山区的士林区明胜里一带)。而该地区人文历史景观也相当丰富。惟因战后设于该地许多建物及风景区皆以基隆河对岸的“圆山”命名,如圆山大饭店、圆山育乐中心(圆山保龄球馆,1966年12月1日开幕)、圆山风景区(剑潭山亲山步道)等;近年一般访客在剑潭与圆山的名称与范围上多有搞混。

再加上原规划设于剑潭国小、剑潭青年活动中心附近的捷运剑潭站,因北边的铭传站取消设站而北移至现在位置。导致剑潭之地名进一步向北延伸,并与该区域原本的士林福德洋社子后港墘(后港)等地名混淆,也造成“老士林”南端靠近捷运剑潭站一带,以及基隆河截弯取直后与之相连的“后港”邻近区域之店家亦开始以剑潭为名。

除立于剑潭山的圆山大饭店外,该地区的剑潭站剑潭公园剑潭青年活动中心等等也颇具盛名。其中,圆山大饭店的宫殿式建筑与剑潭站的吊桥造型[4],皆为台北著名地标

名人

编辑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臺北市百年歷史地圖.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地理资讯科学研究专题中心. [2019-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9). 
  2. ^ 鄭成功沒來過台北?那「鶯歌」、「劍潭」的傳說都假的囉. 三立新闻. 2014-06-27 [2015-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8). 
  3. ^ 安倍明义. 《臺灣地名研究》. 台北: 蕃语研究会. 1938. 
  4. ^ 你知道台北捷運劍潭站的吊橋造型從何而來嗎? - 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 [2014-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