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哈音乐
嘻哈音乐也译饶舌音乐(英语:Hip-hop Music,也叫做hip-hop[2][3]或rap music,[3][4][5]),是一种跟着伴奏、带着韵律吟诵即说唱的音乐风格。所用的伴奏多产生于音乐取样的方式,亦被称作“嘻哈音乐”,两者均诞生于广义的嘻哈文化。该文化包含了司众、饶舌、控盘(刮碟)、歇段舞(霹雳舞)和涂鸦等几种街头艺术。[6][7][8]
嘻哈音乐 | |
---|---|
风格起源 | |
文化起源 | 1970年代,纽约布朗克斯 |
典型乐器 | |
衍生形式 | |
类型分支 | |
融合类型 | |
地区乐坛 | |
2024年嘻哈音乐 |
嘻哈音乐及嘻哈文化首先在1970年代美国贫民区的青年中出现,其中大多数是纽约的美国黑人。[9]DJ库尔·贺克(Cool Herc)就是那些人的其中一员。他被普遍认为是嘻哈音乐的创始人,被誉为嘻哈音乐之父。当时纽约的街区聚会越来越盛行,尤其是在南布朗克斯特别盛行[10]。DJ会在街区聚会中播放流行歌曲的打击乐。嘻哈音乐一开始出现,当时的音乐取样技术及鼓机都已容易取得,且价格不贵。唱盘技术随著歇段间奏(breaks)一起发展,配合牙买加式的Deejay唱法。饶舌是演出者依照乐器或是合成的节拍念词的演出方式。这个阶段的嘻哈称为旧学派嘻哈。著名的艺人有DJ库尔·贺克、闪耀大师与狂暴五人、妙手佛迪、马尔雷·马尔、Afrika Bambaataa、Kool Moe Dee、克帝斯·布罗、Doug E. Fresh、霍迪尼乐团、Warp 9、肥胖男孩及Spoonie Gee。一般认为The Sugarhill Gang1979年的歌曲《Rapper's Delight》是第一首在主流音乐界广为流行的嘻哈音乐[11]。1980年代的嘻哈音乐开始分化,发展出更复杂的音乐风格[12]。在1980年代以前,嘻哈音乐主要局限在美国。嘻哈音乐在1980年代开始变成许多国家音乐风格中的一部份。
新学派嘻哈是嘻哈音乐的第二波,起源于1983–84年Run-DMC及LL Cool J早期的专辑。黄金年代嘻哈是指1980年代中期到1990年初之间一段创新的年代。著名的艺人有Juice Crew、全民公敌组合、Eric B & Rakim、Boogie Down Productions、KRS-One、EPMD、Slick Rick、野兽男孩、Kool G Rap、Big Daddy Kane、Ultramagnetic MCs、De La Soul及A Tribe Called Quest等。
帮派饶舌是嘻哈音乐中的一种,强调的是市中心年轻人的暴力生活型态以及其贫穷的生活条件。Schoolly D、N.W.A、Ice-T、Ice Cube及Geto Boys是建立帮派饶舌风格的艺人。其最为人知的是混合有政治及社会评论的政治饶舌及帮派饶舌中的犯罪故事及犯罪元素[13]。
在西海岸嘻哈中,G-funk自1990年代起就主导了主流的嘻哈音乐,以Death Row为首的西海岸帮派饶舌风靡全美。1990年代初期至中期的东海岸嘻哈是由非洲中心的爵士饶舌及Native Tongues的另类嘻哈主导,而当时硬核饶舌也相当流行,艺人有纳斯、武当帮及声名狼藉先生。这时著名的东西海岸之争也是Hip-Hop史上经典之一。
1990年代的嘻哈音乐开始和美国各地的音乐风格融合,例如南部嘻哈及亚特兰大嘻哈,同时嘻哈音乐也和其他的流行音乐风格同化,例如新灵魂乐。嘻哈音乐是1990年代中间最畅销的音乐风格之一,流行风潮到21世纪仍延续著。嘻哈音乐也持续在主流音乐发挥影响力。在美国也看到一些相关类型音乐的成功,例如强调节奏及音乐多于歌词内容的狂克。
不过自2005年起,嘻哈音乐的销售量严重的下滑,直到2010年代中期才有明显好转。Eminem在世纪之交成为了冉冉升起的新星。在2000年代中期,因为像OutKast及肯伊·威斯特等跨界音乐人的成功,另类嘻哈仍在主流音乐中占有一席之地。2000年代末直到2010年代初期,小韦恩、Soulja Boy、巴比瑞等人是最受欢迎的饶舌乐手。
2010年代,许多歌手像是德雷克、妮姬·米娜、 杰寇以及肯德里克·拉马尔皆取得巨大的商业成功。此时陷阱音乐团体或歌手,如Migos及未来小子也受到欢迎。[14]。
类型体裁
编辑- 酸性饶舌(Acid rap)
- 另类嘻哈(Alternative Hip-Hop)
- 弹跳音乐(Bounce music)
- 基督教嘻哈(Christian Hip-Hop)
- 喜剧嘻哈(Comedy Hip-Hop)
- 意识嘻哈(Conscious Hip-Hop)
- 当代节奏蓝调(Contemporary R&B)**
- 乡村饶舌(Country-rap)
- 狂克(Crunk)
- 色情粗口(Dirty rap and Pornocore)
- Electro(Electro)*
- 电子舞会(Electro-hop)*
- 自由风(Freestyle music)
- 即兴饶舌(Freestyle rap)
- 疯克卡瑞欧卡(Funk carioca)
- 帮派饶舌(Gangsta rap)
- Ghetto house
- Ghettotech*
- 尘垢 (音乐)(Grime)*
- 硬核饶舌(Hardcore Hip-Hop)
- 嘻哈灵魂乐(Hip hop soul)***
- Hip house*
- 恐怖核(Horrorcore)
- Hyphy
- 独立嘻哈(Indie hip hop)
- 器乐嘻哈(Instrumental Hip-Hop)
- 爵士嘻哈(Jazz-rap)
- 黑手党饶舌(Mafioso rap)
- Merenhouse*
- 新灵魂乐(Neo soul)
- 微核饶舌(Nerdcore hip hop)
- 新杰克摇摆(New jack swing)
- 流行饶舌(Pop-rap)**
- 政治嘻哈(Political Hip-Hop)
- 雷鬼乐(Ragga)
- 说唱摇滚(Rock Rap)
- 摇摆嘻哈(Swing hip-hop)
- Snap music
- 唱盘主义(Turntablism)
- 陷阱说唱(Trap Music)
*:锐舞文化的一部分
**:融合了流行音乐,嘻哈,灵魂乐,节奏蓝调与福音音乐
***:当代节奏蓝调的次类型和融合了嘻哈与灵魂乐
泛北美地区
编辑美国地区的流派
中西部
编辑东部
编辑- 东海岸嘻哈(East Coast Hip-Hop)
南部
编辑- 亚特兰大嘻哈(Atlanta Hip-hop)
- 南部嘻哈(Dirty South)
- 休斯敦嘻哈(Houston Hip-hop)
- 狂克(Crunk)
- 迈阿密贝斯(Miami bass) - 来自佛罗里达州迈阿密
- 新奥尔良嘻哈(New Orleans Hip-hop)
- 斯奈普音乐(Snap music) - 原来自亚特兰大州乔治亚
西部
编辑世界其它地区
编辑- 雷鬼冻音乐(Reggaetón)- 来自加勒比,主要流行在波多黎各
- 桑古骚莎音乐(Songo-salsa)
- 廷巴音乐(Timba)- 来自古巴
- 都市嘻哈(Urban Pasifika)- 来自纽西兰
- Kwaito - 南非,是浩室音乐与嘻哈的融合
- 雷鬼音乐(Reggae) - 来自牙买加
- 尘垢音乐(Grime) - 来自伦敦
- 哥伦比亚饶舌(Cumbia rap) - 来自哥伦比亚
- 痴哈(Trip hop)(或者叫布里斯托尔之声) - 来自英格兰布里斯托尔
- 嘻哈人生(Hip life) - 嘻哈与高档人生音乐的结合,来自加纳
- 低音面包(Low Bap)- 原来自希腊
- 梅伦饶舌(Merenrap) - 来自多明尼加共和国
- Bongo Flava - 原来自坦桑尼亚
- Chinked-out - 美籍华人歌手王力宏创作的曲风,将传统华人音乐与嘻哈结合而成
参考文献
编辑- ^ Hip-Hop's Jazz Roots. Merriam-Urban Jazz. Urban Jazz, Incorporated. [24 August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6).
- ^ 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 entry on hip-hop, retrieved from merriam-webster.co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 subculture especially of inner-city black youths who are typically devotees of rap music; the stylized rhythmic music that commonly accompanies rap; also rap together with this music.
- ^ 3.0 3.1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article on rap, retrieved from britannica.co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ap, musical style in which rhythmic and/or rhyming speech is chanted(“rapped”)to musical accompaniment. This backing music, which can include digital sampling (music and sounds extracted from other recordings), is also called hip-hop, the name used to refer to a broader cultural movement that includes rap, deejaying (turntable manipulation), graffiti painting, and break dancing.
- ^ AllMusic article for rap, retrieved from AllMusic.co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 article for rap, retrieved from CredoReferenc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Kugelberg, Johan. Born in the Bronx.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17. ISBN 978-0-7893-1540-3.
- ^ Brown, Lauren. Hip to the Game – Dance World vs. Music Industry, The Battle for Hip Hop's Legacy. Movmnt]] Magazine. February 18, 2009 [2009-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28).
- ^ Chang, Jeff. Can't Stop Won't Stop: A History of the Hip Hop Generation.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2005: 90. ISBN 0-312-30143-X.
- ^ Bambaataa, Afrika. Bambaataa's Statement. [2006-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8).
- ^ Dyson, Michael Eric, 2007, Know What I Mean? : Reflections on Hip-Hop, Basic Civitas Books, p. 6.
- ^ hip hop. The Encyclopedia of New York State.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2010-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07).
- ^ Benson, G. (2010).Lonely Planet USA, Lonely Planet
- ^ Lamont, Michele. The Cultural Territories of Race: Black and White Boundarie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9: 334 [18 Januar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9).
- ^ Michel, Sia. Critics' Choice: New CD's. The New York Times. 2006-09-18 [2008-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2).
- Hip hop in 2007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