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六角头为台湾旧安平地区的六个聚落,分别为海头社港仔尾社王城西社灰窑尾社十二宫社囝仔宫社。其中“角头”(kak-thâu)为台语,教育部台湾闽南语常用词辞典的定义是“地方上的某一处”,引申为聚落的意思。而“”,原先是指台湾原住民部落的单位,只有在安平是指汉人居住的地方[1]

形成

编辑

清朝初期,安平延续明郑时期的军事地位,是全台水师重镇聚落,主要组成人口为水师官兵,但因为有班兵制度,每隔三年由福建水路各营兵丁轮替来台,人口组成为暂时性居住,并非定居人口[2]

道光以后,三郊船货由安平港进出,遂成为台湾府城的重要港口[3]。且雍正、乾隆年间准许携眷渡台,安平汉人日渐增加,社会组成转为家庭为主。因此,聚落以市仔街为中心形成,主要有六个角头,分别为:海头社、港仔尾社、王城西社、灰窑尾社、十二宫社和囝仔宫社[4],亦称六部社。各个角头又以境主庙为中心,发展出各自的信仰,同时祭祀行为也是凝聚居民的主要因素。

六角头境主庙

编辑
境主庙
海头社 广济宫
灰窑尾社 弘济宫
王城西社 西㡣殿
十二宫社 三灵殿
囝仔宫社 妙寿宫
港仔尾社 灵济殿

社名缘由及形成顺序

编辑

海头社当时最靠近安平港,所以得名“海头”[5];十二宫社相传最早有十二间房舍,从“十二间”的台语演变成“十二宫”。因为此二角头地势较高不易淹水,推测开发时间较早,应于康熙初年已发展成聚落[6]

接著囝仔宫社应形成于乾隆年间,因其境主庙妙寿宫创立于1747年(乾隆二十年)。从前有许多小孩会在妙寿宫前嬉戏,故妙寿宫又被称为囝仔宫,角头也因此得名[6]

灰窑尾社和王城西社地势低洼,推测发展时间较晚,应是六角头中最慢形成的[6]。灰窑尾社的由来是从前安平有三座蚵灰窑,最早的一座就在今灰窑尾社的位置,通常会念作“hiô-bué”;王城西社则顾名思义是位于王城(热兰遮城)的西边的聚落。[6]

演变

编辑

西元1979年(民国68年),原属南区渔光里(旧称三鲲身)合并进安平区,三鲲身社因此成为安平第七角头,境主庙为云济宫。90年代,许多民众搬迁到五期重划区,新安平地区有了许多新兴的宗教信仰,部分认同安平祭祀信仰圈的庙宇如杭州殿、兴和宫、金龙宫,依照地理位置规画为亿载社、上鲲身社和华平社,从此形成了安平十角头。[7]

近年来,安平的民间信仰逐渐个人化,居民较少参与祭祀活动,各个角头的凝聚力已经不若以往。[6]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刘品亨. 從文化景觀探討安平的地方性.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理学系在职进修硕士班论文. 2005. 
  2. ^ 臺灣通史/卷13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zh.wikisource.org. [2020-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8). 
  3. ^ 林玉茹. 清代臺灣港口的空間結構. 知书房出版社. 1997. ISBN 9789578622463. 
  4. ^ 林朝城. 安平區志. 台南市政府. 1998. 
  5. ^ 周宗贤. 安平諸礮臺建置始末. 淡江史学. 2004, (15). 
  6. ^ 6.0 6.1 6.2 6.3 6.4 郭荣毅. 戰後臺南市安平聚落社會發展之研究. 国立台南大学乡土文化研究所教学硕士论文. 2004. 
  7. ^ 黄文博. 臺南文獻.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3. ISBN 9599000025997 请检查|isbn=值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