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铁达尼号
《拯救铁达尼号》(英语:Saved from the Titanic)是一部于1912年上映的美国无声电影,由多萝西·吉布森主演,他是一位在1912年4月15日铁达尼号沉没事故中幸存下来的美国女演员。该片于事件发生后仅31天在美国首映,是对这一悲剧最早的戏剧化呈现[1]。
拯救铁达尼号 Saved from the Titanic | |
---|---|
基本资料 | |
导演 | 艾蒂安·阿诺(Étienne Arnaud) |
主演 |
|
制片商 | 意可雷公司[*] |
片长 | 10分钟 |
产地 | 美国 |
语言 | 无声电影 (加注英语片名卡) |
上映及发行 | |
上映日期 | 1912年5月16日 |
发行商 | 埃克莱尔电影公司 |
吉布森是第一艘从铁达尼号上下水的救生艇上的28名乘客之一,他在离开船后约五个半小时被救援。回到纽约后,她与他人合作编写了剧本,并扮演了一个虚构版本的自己。剧情涉及她向虚构的父母和未婚夫讲述著灾难故事,片中穿插了冰山、铁达尼号的姐妹船奥林匹克号以及船长爱德华·约翰·史密斯的现场镜头。为增加电影的真实感,吉布森还穿著与灾难当晚相同的衣服。拍摄地点分别在新泽西州的李堡工作室和纽约港的一艘废弃船上进行。
该片在国际范围内上映,并吸引众多观众和积极的评论,一些评论则批评这部电影在灾难事件发生后不久就进行商业化,然而如今,《拯救铁达尼号》被认为是一部散失电影,因为已知的最后一批影片在1914年3月的埃克莱尔工作室火灾中被摧毁。只有几张印刷的静止剧照和宣传照片得以幸存。这是吉布森的最后一部电影,据报导,她在完成电影后陷入了精神崩溃[2]。
吉布森的经历
编辑多萝西·吉布森是铁达尼号处女航的乘客,事发当时约22岁,他自4月10日晚上与母亲从法国瑟堡登上铁达尼号前往美国,目的是回到纽约参加埃克莱尔电影公司的新片拍摄,沉船那天晚上,吉布森在头等舱的休息室中玩桥牌费斯特(合约桥牌的前身),然后返回与母亲共用的舱房。[3][4],这款游戏后来被誉为拯救那些熬夜玩游戏的玩家的性命,尽管它违反了英国船舶的严格安息日规定(正如一位美国作家所言)。[4]
晚上11点40分,吉布森听到了与冰山相撞的声音,那声音被她形容为“一声漫长、刺耳、令人作呕的刮擦声”。当吉布森前往调查时,却看到铁达尼号的甲板开始倾斜并有水涌入船舱,她因而惊慌前往寻找他的母亲。[3]
早先曾与吉布森玩桥牌的两位伙伴,弗雷德里克·休沃德和威廉·斯洛普陪同他和其母亲前往救生艇。他们乘坐7号救生艇(右舷),也是第一个下水的救生艇[5]。当时大约有27名其他人员在救生艇上,然而救生艇上的塞子不见导致海水涌入,直到有人“自愿贡献”了衣物来解决这个问题。[6]当铁达尼号最终沉没时,仍有约1,500人在船上被抛入冰冷的水中[3],很快因体温过低而死亡。吉布森在救生艇上听见那些在被抛入海中挣扎的人们的惨叫,以及正因此刻生死不明的亲人被赶担心的生还者们的哭喊声。[3]
这次事件对吉布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变得相当恐慌,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著“我再也不会开著我的小灰色汽车骑行了”[7],以至于附近的人都能听到。救生艇最终在早上6点15分被卡柏菲亚号救援,载著吉布森等人回到了纽约。[8]
主演演员
编辑- 多萝西·吉布森 饰 多萝西小姐
- 亚历克·B·法兰西斯 饰 父亲
- 茱莉亚·斯图特(Julia Stuart) 饰 母亲
- 约翰·G·阿道菲 饰 杰克少尉
- 威廉·R·邓恩(William R. Dunn) 饰 杰克的朋友
- 盖伊·奥利弗 饰 杰克的朋友
制作
编辑吉布森回到纽约仅仅几天,就开始进行以这场灾难为基础的电影拍摄工作。这可能是因为她埃克莱尔电影公司的制片人朱尔斯·布鲁勒图尔特殊的关系,当时两人正在一段外遇。根据《公告牌》杂志的报导,得知事故发生后,布鲁勒图尔派遣著特别包租的拖船和额外摄影师拍摄卡帕西亚号到达纽约的情景。并将这段影片与其他场景进行拼接,包括铁达尼号的船长爱德华·史密斯在姊妹船奥林匹克号船桥上的镜头、1911年铁达尼号下水的影像,以及冰山的存库影片。最终,首宗以铁达尼号为主题的新闻影片于4月22日作为爱克莱尔工作室的《动画周刊》系列的一部分发行。[9]这部电影在全美上映,取得了巨大成功,票房销售一空。威廉·霍华德·塔夫脱总统收到了这部电影的一份个人副本,他的朋友和军事助手阿奇博尔德·巴特也是这场灾难的受害者之一。[10]
新闻片的成功促使布鲁勒图尔决定进一步拍摄一部戏剧片,以这场沉船事件为题材。他拥有一个独特的优势,那就是一名曾经历那场灾难的幸存者皆女演员,吉布森后来形容她参与拍摄是为了“向那个可怕的夜晚献上敬意的机会”[11]。然而,杰佛瑞·理查兹认为更有可能的原因是布鲁勒图尔说服了她[12],因为“灾难”为吉布森的事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推动力。
《拯救铁达尼号》的摄工作在随后于4月底新泽西州李堡的埃克莱尔工作室[13]和纽约港的一艘废弃运输船上进行[12]。这部电影仅用了一个星期便完拍摄成了从拍摄到处理和发行的过程只需正常一卷影片所需时间的一半,显示制片商急于在灾难消息仍然新鲜的时候将电影上映。虽然这影只有十分钟长,但在当时是正常的,因为剧情长片并非是当时主流的影像题材[5]。相反,一个节目通常由六到八部短片组成,每部长约十至十五分钟,以盖各种类型。尽管新闻片是呈现时事的主要方式,但剧情片和喜剧片也的发展受到这些事件的影响。虽然对于铁达尼号本身的影片极少,使新闻片描绘沉船的能力受到阻碍,但这场灾难显然是一个明显的戏剧性题材。[14]
尽管担任此部电影的主演,但吉布森明显仍然受到创伤的影响,据《电影新闻》的一位记者形容她:“看起来像是神经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据说她在拍摄期间甚至突然哭了起来。为了增加这部电影的真实感,她甚至穿著当时她被救时的同一套衣服。[3] 此外,传言吉布森不仅主演“多罗西小姐”这个角色,实际上她还参与了编剧工作,剧本是基于她自己经历的虚构版本。剧中展示了她的父母和(虚构的)未婚夫杰克,他们在得知灾难消息后焦急地等待著她的归来。他安全地回到了家,并在一段很长的回溯中讲述灾难的经过,并通过新闻影片和碰撞的模拟画面来进行长篇回忆。当铁达尼号沉没后,多罗西则得救了,当他结束故事时,多罗西的母亲敦促杰克离开海军,他认为这是一个太危险的职业。不过杰克最终拒绝了母亲的建议,决定为了他的旗帜和国家履行自己的职责。多罗西的父亲被他的爱国精神所感动,电影以他祝福著多罗西和杰克的婚姻而结束。[15]
这部电影的主要结构,旨在通过融合新闻影片和一位真实的幸存者作为影像的“叙述者”,以此提升著故事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观众此前只见过灾难幸存者作为无言的“物体”出现在由他人讲述的故事中。但相比之下,作为主角的吉布森不仅具有幸存者的身份,还作为叙述者来讲述表面上是她个人故事的内容。[16]
上映
编辑《拯救铁达尼号》在1912年5月16日于美国上映[17],同时也在国际上发行,英国版名为《铁达尼号的幸存者》(A Survivor of the Titanic)[18],德国版名为《铁达尼号所教会他的事情》(Was die Titanic sie lehrte)[19]。该片在1912年5月11日的《动态影片世界》中获得了正面评价,称赞吉布森的表演是“埃克莱尔公司这部轰动的新电影中的一个独特演出... 电影在市场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因为对这场灾难的普遍关注引发了全国性的需求”。[20]评论继续说道:
吉布森在经历了这场可怕的船难后,几乎还没有从严重的压力中恢复过来就被要求参演这部新片,而且他还是这部电影的创作者之一。这对他来说是一个令人神经紧张的任务,但就像舞台上的女演员一样,这位美丽的年轻电影明星勇敢地克服了自己的情感完成了这项工作。最终,这部电影呈现出了令人惊讶且艺术完美的一幕。[20]
《电影新闻》则称赞了这部电影“精彩机械和灯光效果,逼真的场景,对这次命中注定的旅程的真实再现,出色的演出。一个由目击者描绘的揪心海上最大的悲剧的故事”。然而,一些人批评描绘一场近期发生的灾难的观感存有问题。《纽约戏剧镜子》的“观众”谴责这个尝试是“令人反感的”:
重新在工作室制作,不论配备多么出色,或是透过重新演出海上场景来再现铁达尼号这样令人震惊的灾难事件,甚至是涉及1,600名受害者,这都是令人感到不快的。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时刻,当这场灾难的恐怖仍然在人们脑海中令人不安的时候。甚至这位年轻女性与他的母亲一同度过了那些令人痛苦的时刻,现在竟然将他们的幸运生还经历商业化,这种做法实在是令人难以理解...。[21]
失传
编辑《拯救铁达尼号》现在被认为是一部散失电影,因为唯一已知的影印本在1914年3月新泽西州福特李的爱克莱尔电影公司工作室大火中被摧毁。唯一幸存的视觉记录是一些制片场景照片,刊登在《电影新闻》和《动态影片世界》上,显示著电影中的家庭场景,和多罗西在北大西洋地图前指著铁达尼号的位置的场景照。[21]弗兰克·汤普森(Frank Thompson)将这部电影列为一部“消失的重要电影”,并指出它之所以独特,是因为“一位真实的铁达尼号幸存者在电影中扮演自己,穿著她在船上弃船时的衣服”:
所有这些都在灾难发生后的几天内拍摄成电影,这足以让任何铁达尼号爱好者感到沮丧。无论电影中有多少情节夸张,而剧情简介也显示其中有很多,但《拯救铁达尼号》绝对是一个无法替代的铁达尼号文化遗产。[22]
这也是多罗西·吉布森的最后一部电影,因为制作这部电影的努力似乎给她带来了一场存在危机。据《哈里斯堡领袖报》报导,“她几乎失去了理智,因为她在生动地扮演自己的角色时所承受的巨大压力。”[23]
另见
编辑- 在黑夜与冰山 - 第一部以铁达尼号沉没事故为主题的欧洲电影
参考文献
编辑- ^ Thompson, Frank. 'Saved': The Real First Titanic Movie. Los Angeles Times. March 2, 1998 [2023-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1).
- ^ S, Lea. Lost Films: Saved From The Titanic (1912). Silent-ology. April 27, 2015 [March 2,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1).
- ^ 3.0 3.1 3.2 3.3 3.4 Bottomore 2000,第109页.
- ^ 4.0 4.1 Mowbray 1912,第32页.
- ^ 5.0 5.1 Spignesi 2012,第267页.
- ^ Wormstedt & Fitch 2011,第137页.
- ^ Wilson 2011,第255页.
- ^ Wormstedt & Fitch 2011,第137, 144页.
- ^ Wilson 2011,第259页.
- ^ Wilson 2011,第260页.
- ^ Wilson 2011,第261页.
- ^ 12.0 12.1 Richards 2003,第11页.
- ^ Wilson 2011,第262页.
- ^ Bottomore 2000,第106–7页.
- ^ Bottomore 2000,第111页.
- ^ Wedel 2004,第99页.
- ^ Leavy 2007,第153页.
- ^ Howells 1999.
- ^ Wedel 2004,第98页.
- ^ 20.0 20.1 Koszarski 2004,第106页.
- ^ 21.0 21.1 Bottomore 2000,第114页.
- ^ Thompson 1996,第18页.
- ^ Wilson 2011,第247页.
- 书目
- Bottomore, Stephen. The Titanic and Silent Cinema. Hastings, UK: The Projection Box. 2000. ISBN 978-1-903000-00-7.
- Davenport-Hines, Richard. Titanic Lives: Migrants and Millionaires, Conmen and Crew. London: HarperCollins UK. 2012. ISBN 978-0-00-732165-0.
- Howells, Richard. The Myth of the Titanic. United Kingdom: MacMillan Press. 1999. ISBN 978-0-333-72597-9.
- Koszarski, Richard. Fort Lee: The Film Town. Rome, Italy: John Libbey Publishing. 2004. ISBN 978-0-86196-653-0.
- Leavy, Patricia. Iconic Events: Media, Politics, and Power in Retelling History. Lanham, MD: Lexington Books. 2007. ISBN 978-0-7391-1520-6.
- Mowbray, Jay Henry. Sinking of the Titanic. Harrisburg, PA: The Minter Company. 1912. OCLC 9176732.
- Richards, Jeffrey. A Night to Remember: The Definitive Titanic Film . London: I.B.Tauris. 2003. ISBN 978-1-86064-849-6.
- Shapiro, Marc. Total Titanic . New York: Byron Preiss. 1998. ISBN 978-0-671-01202-1.
- Spignesi, Stephen J. The Titanic For Dummies.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 2012. ISBN 978-1-118-20651-5.
- Wedel, Michael. Early German Cinema and the Modern Media Event. Bergfelder, Tim; Street, Sarah (编). The Titanic in Myth and Memory : Representations in Visual and Literary Culture. London: I.B. Tauris. 2004. ISBN 978-0-7524-6210-3.
- Thompson, Frank. Lost Films: Important Movies That Disappeared. New York: Carol Publishing Group. 1996. ISBN 9780806516042.
- Wilson, Andrew. Shadow of the Titanic. London: Simon & Schuster Ltd. 2011. ISBN 978-1-84737-730-2.
- Wormstedt, Bill; Fitch, Tad. An Account of the Saving of Those on Board. Halpern, Samuel (编). Report into the Loss of the SS Titanic: A Centennial Reappraisal. Stroud, UK: The History Press. 2011. ISBN 978-0-7524-6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