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英语:Tuesdays with Morrie),米奇·艾尔邦的回忆录,1997年出版舞台剧作品。[1]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
Tuesdays with Morrie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正体中文版封面
原名Tuesdays with Morrie
作者米奇·艾尔邦
译者白裕承(正体中文版)
吴洪(简体中文版)
系列MARK08(正体中文版)
译文经典(简体中文版)
发行信息
出版机构蓝灯书屋(英文版)
大块文化(正体中文版)
上海译文(简体中文版)
出版时间1997年
出版地点 美国
中译本出版日期1998年7月
页数192(英文版)
238(正体中文版)
180(简体中文版)
规范控制
ISBN9780751527377(英文版)
9789578468511(正体版)
9787532742707(简体版)
OCLC40979237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
Tuesdays with Morrie
DVD封面
基本资料
导演Mick Jackson
编剧米奇·艾尔邦(回忆录)
托马斯·里克曼(剧本)
主演杰克·莱蒙
汉克·阿扎里亚
制片商Carlton America
Harpo Productions英语Harpo Productions
片长89分钟
产地 美国
语言英语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美国 1999年12月5日 于ABC频道

剧情

编辑

书中的老教授墨瑞·史瓦兹(Morrie Schwartz,港译:慕理)罹患一种名叫“葛雷克氏症”(ALS)的病,跟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患的病相同。它会令患者肌肉由下至上逐渐萎缩,最后像灵魂被封印在躯壳内一般,全身都不能动,但神智却非常清醒。

在教授墨瑞最后的三个多月里,米奇(Mitch,港译:明哲)每逢星期二便会到教授家去讨论一些人生会遇到的困难及疑惑,包括死亡爱情婚姻家庭等。主角更意会到自己一直所追求的名利其实并不如爱更可贵,并因此挽回一段将逝去的爱情。

台湾版的译名为《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而大陆和香港的译名则为《相约星期二》。

评价

编辑

这本书自1997年推出后,即成为全球畅销书籍,后来在香港还被选为“二〇〇一年度十本好书”之一,且有不少推行生命教育的学校,视之为理想教材和推荐读物。

舞台剧

编辑

香港,“中英剧团”的翻译舞台剧版本《相約星期二》自2007-2008剧季开始公演,第一至六度公演,学生明哲一角由卢智燊担任,第七度开始由陈国邦担任,观众反应热烈,几年间已于北京、澳门、美国洛杉矶作巡回演出。演出百场,感动逾十万观众。《相约星期二》于2016年12月1至11日在香港理工大学赛马会综艺馆演出第二十一度公演,由古天农导演、原定锺景辉饰演慕理教授,惟因锺景辉身体抱恙,需要充份休息,未能参与是次演出。最后由剧团艺术总监兼本剧导演古天农代替出演慕理教授一角。[2][3]

《相約星期二》曾获第十七届香港舞台剧奖(2008)之最佳导演(悲剧/正剧) 、最佳男主角(悲剧/正剧),以及十大最受欢迎剧目。

由台湾果陀剧场所改编之《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舞台剧,由杨世彭导演、金士杰饰演老教授莫瑞、卜学亮饰演米奇,自2011年起于台湾、大陆等地演出,广受好评。[4][5]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相约星期二》 让死亡也充满韵味. 光明网. [2021-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31). 
  2. ^ 香港中英剧团莅穗上演《相约星期二》__中国青年网. [2021-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31). 
  3. ^ 《相约星期二》亮相广州-新华网. [2021-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31). 
  4. ^ 2012年兩岸火紅掌聲加演 - 兩廳院. [2013-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5). 
  5. ^ 台湾导演杨世彭:话剧市场留住观众需要更深刻-中新网. [2021-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