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

中國東南少數民族

shē,又称山哈,是中国华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有708,651人(2010年人口普查),其中福建省375,193人(52.87%)、浙江省170,993人(24.01%),是两大分布地[1]

畲族
总人口
710,0392000年人口普查
分布地区
 中国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安徽等地。
语言
多数为畲话汉语方言)及所在地的其他汉语方言,少数为畲语苗语支
宗教信仰
万物有灵佛教
相关族群
瑶族苗族人东家人客家人

畲族大多讲接近客家话的汉语方言“畲话”,与本族语畲语苗语支)有别。因多已汉化而取汉姓,以四大姓氏锺姓蓝姓盘姓以及雷姓为主。多数以广东潮州凤凰山为发源地,畲族在古代时迁入华南各地[2],唐宋明起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以及浙江山区等。

历史

编辑

畲族是中国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自称山哈,但这个名称,史书没有记载。代居住在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地区,曾发动史称蛮獠啸乱等延绵三州的反官府事件,成为后世闽南小说《平蛮十八洞》的题材。包括畲族先民在内的少数民族泛称“蛮”、“蛮僚”、“峒蛮”或“峒僚”。南宋末年,史书上开始出现“畲民”和“拳民”的称谓,“畲”指的是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也是畲族的生产方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做民族划分之后,畲族统一称为“畲族”。

语言

编辑

畲族有本民族语言,没有文字,通用汉文,在古代使用畲语,现今则大多改为使用畲话

畲语

编辑

语言学家所说的畲语,不属于汉语,仅在广东博罗增城惠东海丰一小部分自称“活聂”([hɔ22 ne42])的人群中使用,使用者仅有数千,是一种濒临消失的语言。畲语与炯奈语最接近,属于苗瑶语系苗语支[3]

畲话

编辑

自称“山哈”的畲族人口通常使用一种被为畲话畲民话的语言,与客家语的渊源很深,也有学者认为是客家语的一种方言。而客家人在古代指一切外来客籍汉人,现在东南的少数民族仍称土籍汉人为民家人,客籍汉人为客家人,如在明代时移入云南的官话人群现在都是叫客家人,而畲客指受客家人影响,太多已经不会母语活聂话只会客家话的畲族,不同地区的畲话都受到邻近地区的主要汉语方言(如吴语闽语客家语)很多影响,但文法上有差异及夹杂较多非汉语词汇。学者专家认为这种称为畲话或是畲民话的语言的归属应为汉藏语系

畲族分布

编辑
 
1962年 福建罗源县石别下村畲族建筑

畲族世居地分布于福建浙江江西贵州广东湖南六省,其中尤以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最为集中。畲族人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31个省市区均有分布,其中人口分布前三位省份:福建省有畲族375,193人,占畲族人口的52.8%,列福建第一大少数民族;其次是浙江省,有畲族170,993人,占24.1%,列浙江第一大少数民族;第三是江西省,有畲族77,650人,占10.9%,列江西第一大少数民族

清政府派至台湾处理朱一贵事件的福建水师提督蓝廷珍便为畲族,1724年蓝廷珍设“蓝张兴”,并于台中开垦,开启畲族至台开垦之先例,移居台湾的畬人逐渐同化于台湾汉人之中。

畲族聚居区

编辑

畲族自治地方

编辑

畲族村

编辑

中国各地畲族人口分布

编辑

中国大陆有畲族708,651人(2010年人口普查),其中福建省375,193人(52.87%)、浙江省170,993人(24.01%),是两大分布地。[1]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各省畲族人口列表(普查时点人口,单位:人)

位次
地区
总人口
畲族人口
占畲族
人口比重(%)
占地区少数民族
人口比重(%)
占地区
人口比重(%)
合计 1,245,110,826 710,039 100 0.6740 0.0570
31省份合计 1,242,612,226 709,592 99.937 0.6744 0.0571
G1 华东地区 358,849,244 627,330 88.351 25.1007 0.1748
G2 西南地区 193,085,172 45,755 6.444 0.1269 0.0237
G3 中南地区 350,658,477 34,293 4.830 0.1160 0.0098
G4 华北地区 145,896,933 1,278 0.180 0.0147 0.0009
G5 西北地区 89,258,221 579 0.082 0.0033 0.0007
G6 东北地区 104,864,179 357 0.050 0.0033 0.0003
1 福建 34,097,947 375,193 52.841 64.2674 1.1003
2 浙江 45,930,651 170,993 24.082 43.2472 0.3723
3 江西 40,397,598 77,650 10.936 61.7657 0.1922
4 贵州 35,247,695 44,926 6.327 0.3369 0.1275
5 广东 85,225,007 28,053 3.951 2.2104 0.0329
6 湖南 63,274,173 2,891 0.407 0.0451 0.0046
7 湖北 59,508,870 2,523 0.355 0.0972 0.0042
8 安徽 58,999,948 1,563 0.220 0.3929 0.0027
9 上海 16,407,734 859 0.121 0.8270 0.0052
10 江苏 73,043,577 742 0.105 0.2855 0.0010
11 北京 13,569,194 629 0.089 0.1074 0.0046
12 云南 42,360,089 499 0.070 0.0035 0.0012
13 广西 43,854,538 418 0.059 0.0025 0.0010
14 山东 89,971,789 330 0.046 0.0522 0.0004
15 海南 7,559,035 274 0.039 0.0209 0.0036
16 山西 32,471,242 251 0.035 0.2433 0.0008
17 四川 82,348,296 232 0.033 0.0056 0.0003
18 河北 66,684,419 226 0.032 0.0078 0.0003
19 甘肃 25,124,282 201 0.028 0.0091 0.0008
20 辽宁 41,824,412 200 0.028 0.0030 0.0005
21 新疆 18,459,511 166 0.023 0.0015 0.0009
22 河南 91,236,854 134 0.019 0.0117 0.0002
23 黑龙江 36,237,576 112 0.016 0.0063 0.0003
24 陕西 35,365,072 104 0.015 0.0590 0.0003
25 内蒙 23,323,347 94 0.013 0.0019 0.0004
26 重庆 30,512,763 92 0.013 0.0047 0.0003
27 宁夏 5,486,393 88 0.012 0.0046 0.0016
28 天津 9,848,731 78 0.011 0.0292 0.0008
29 吉林 26,802,191 45 0.006 0.0018 0.0002
30 青海 4,822,963 20 0.003 0.0009 0.0004
31 西藏 2,616,329 6 0.001 0.0002 0.0002
现役军人 2,498,600 447 0.017 0.4002 0.0179

畲族区域自治

编辑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是畲族唯一的自治县,畲族民族乡则散布在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安徽等省。

习俗

编辑
 
1962年福建罗源县石别下村畲族婚礼舞

节日

编辑

服饰

编辑

畲族妇女,有头佩“三把刀”习俗,“三把刀”实际上是三支外形似刀,两面有锋,长五六寸的弧状金属片。

畲族医术

编辑

畲族医术多为祖传口授、单线传承,传男不传女(传媳妇、不传女儿),不收外姓徒弟。因其防病治病多以青草药为主,因此又称“青草医”,绝大多数畲医亦农亦医。著名的畲医有雷干祯蓝坤金蓝居丁等。

畲医用药还有特殊之处,同一种草药则要分别发病季节、病者病情而到生长不同地点采集。如牛蒡子,夏秋季则用生长溪流旁边的,春、冬则用生长旱地的,使用草药多用全草,有的只用根、叶、皮、茎、花、果等或某一部分。用药讲究新鲜,随用随采。生长季节性较强的草药,按季节采集,加工后备用,但储藏期一般以百日为限,最长不过一年。用药配料有禽畜内脏、肉、黄酒、生姜、糖类等配药。根据患病者病情而定,如热性疾病加冰糖、白糖;寒性疾病加红糖、生姜;虚性加猪蹄、夹心肉(猪腿即瘦肉);跌打损伤加黄酒;儿科惊风等病加小件金属类物品混炖。少数畲医将中草药制成丸、散、丹、膏。如治疗喉疾的药散必须用草药焙烤研末藏放备用。草药多有采摘加工后交给患者,防止技术外传[4]

文化艺术

编辑

畲族喜爱武术,有棍术和拳术两大类,八井拳为著名畲族独有拳种。除了武术,在贵州的小量畲族族人[5]还会跳《斗笠舞》。[6]

畲族和其他民族的关系

编辑

东家人和畲族

编辑

贵州省东家人于1996年被认定,即暂时被认定为畲族[7]。东家是当地汉人对贵州畲族的称呼,即自“东边”来的人。东家人自称“哈萌”。“哈”意为“客”,“萌”意为“民”,亦即畲族是“客民”。相邻民族中,瑶族称畲族为“哈朵”,苗族称之为“嘎斗”,仫佬族称之为“喏哈”,布依族称之为“迥哈”。明清时一些贵州地方史志又称之为“东苗”、“佟苗”。贵州畲族先祖来源于江西。根据考证,先祖入黔前,居住在江西赣江流域及赣东、赣东北一带。祖先多是元末和明洪武年问,或奉旨征讨、迁徙,或避祸而迁入贵州。人黔时首先落居于贵定于伐一带。在明代,主要散居在今清镇开阳修文长顺贵定龙里都匀荔波麻江凯里施秉镇远石阡等10多个县。一部分被融合于其他民族,馀下的人主要居于以麻江县为中心及其临近凯里炉山的干坝、六个鸡、角冲以及福泉都匀等县市部分地区,连成一个较为广阔,有著共同语言及风俗习惯的共同区域[8]

𪨶族、瑶族与畲族

编辑

南越笔记》说:“赋以刀为准者曰徭,徭所止曰𪨶,亦曰𪨶,是为畲蛮之类”。《岭表纪蛮》说:“畲与𪨶同音,盖以同一种族,故音同字异”。时期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称:“𪨶当作畲,实录谓之畲蛮”。

可见,“𪨶族”、“畲族”与瑶族为同类。“𪨶族”与“畲族”的是有差异的,代指指两个不同的族群。畲族是指在福建江西“刀耕火种,崖栖(洞居)谷汲”的居民,又称峒蛮、峒獠。𪨶族则指在广东的族群。

姓氏

编辑

畲族谱牒图籍记载,畲族的主姓有锺姓四大姓。现今畲家主姓仅存蓝、雷、锺。盘姓的消失原因说法不一。此外在一些地区如福建省福鼎市的一些畲族姓。福安也有少部分姓吴的也是畲族。

畲族名人

编辑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畲族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2020-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0).  摘自《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卷.
  2. ^ 畲族的起源传说. [2018-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5). 
  3. ^ 毛宗武,蒙朝吉。试论畲语的系属问题[A]。施联朱,畲族研究论文集[C]。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
  4. ^ 神秘畲医药 传承遇挑战. 福州晚报. 2016-03-20. 
  5. ^ 貴州省民族概貌--畲族. 西安北教恒谦教育. 2010-01-15 [2010-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6. ^ 彭德华. 畲族《斗笠舞》入選全國青少年 才藝電視展演節目. 黔东南日报(中国音教网). 2010-02-10 [2010-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7. ^ 貴州民族宗教事務網:貴州省民族識別認定工作. [2010-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2). 
  8. ^ 貴州民族文化網:畲族簡介(轉自《貴州省志·民族志》). [2010-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9).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