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贵事件
朱一贵事件,又称朱一贵起义、朱一贵之乱,是台湾清治时期三大民变之一。1721年,由漳州籍农民朱一贵以反清复明为号召发起,同年被清政府平定。
朱一贵事件 | |||||||
---|---|---|---|---|---|---|---|
| |||||||
参战方 | |||||||
清朝 | 大明永和政权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欧阳凯 † 周应龙 苗景龙 † 许云 † 游崇功 † 蓝廷珍 施世骠 杜君英 梁文煊 王礼 吴观域 朱夔 |
朱一贵 杜君英 | ||||||
参战单位 | |||||||
清军 客家民兵 |
漳州民兵 客家民兵 |
背景
编辑1721年(康熙六十年)三月,闽人柯妹因不满官府向民间折现征粮一事,以杜君英(广东省潮州府海阳县人)既然已遭官府通缉,劝说杜君英何不竖旗起事,并承诺替杜君英聚众招揽。杜君英遂邀集陈伯等粤籍四名、闽籍三名、台湾府籍人士约五十余人于3月10日举“争天夺国”旗号起事于山内。[1]其后,杨来、颜子京、戴穆、刘国基、陈福寿、洪正、王义生、郭国正等共邀集1,000余人,俱往附杜君英。四月,杜君英闻朱一贵起事于岗山后,乃派杨来、颜子京于4月21日前往朱一贵处,洽谈合作事宜。彼此商议后,杜君英于4月24日出兵攻克下淡水汛。[2]
起事
编辑康熙六十年三月,闽人柯妹劝说杜君英起事之际,李勇、郑定瑞也邀朱一贵到内门地区垦首黄殿家商议结盟对抗王珍。众人认为朱一贵姓朱,如果拥他为王,以明朝皇帝后裔之名来号召群众,则归服者必众。4月19日,李勇、吴外、郑定瑞等五十二人,各自于今高雄市田寮区竖旗埕,竖旗起义,并于今高雄市大岗山与小岗山附近召集约1000余壮丁,齐聚黄殿处,宣传朱一贵为明太祖后裔,高举“大元帅朱”旗号召“反清复明”。并于当日夜袭冈山塘(今高雄市阿莲区岗山里)。
闻讯后,总兵欧阳凯集结将弁,命台湾镇标右营游击周应龙带四百兵丁,并新港、目加留湾、肃垄、麻豆四地番兵前往进剿朱一贵,4月23日二军相遇于于大岗山地区。朱一贵和杜君英派遣的杨来、颜子京为周应龙所败。朱一贵退入山中,藏躲于袁交友庄。杨来、颜子京败后则返归杜君英处。[3][4]周应龙败朱一贵后,杜君英攻南路参将苗景龙于下淡水(今屏东县万丹乡香社村),苗景龙战死,周应龙遂带兵南下驰援。4月27日,杜君英渡过下淡水溪(今高屏溪),会合原先退入山中的朱一贵部后,大败周应龙于赤山(今高雄市鸟松区),陈元阵殁,吴益、周应、李硕等负伤,周逃归府治。[5]
赤山之战后,朱一贵部北上转攻台南,杜君英部则连夜再陷凤山县县城(今高雄市左营区),随后亦北上台南。4月30日,杜君英部的林曹已先至台南,在和清军交战后,败退竿津林。[6][7]朱一贵当日则未和清军交战,而是等待杜君英的主力部队到达。[8]5月1日,杜君英与朱一贵会拢后,合流进攻台湾府城(今台南市中西区)。杜君英率部率先攻入府城,朱一贵随后继入。水师游击将军游崇功进鹿耳门赴援,遇清朝官员台厦道梁文煊、知府王珍纷纷坐船逃往澎湖。
游崇功兵入春牛埔,杜君英、朱一贵两路夹击,以把总杨泰为内应,刺杀欧阳凯,俘获刘得紫,许云、游崇功等十余人战死。后,水师游击张彦贤以兵千人,船四十余艘出澎湖驰援,周应龙逃回大陆。
攻破台湾府城后,众将拥立朱一贵为“中兴王”,于今台南大天后宫登基。朱一贵尊明朝为正朔,承袭明朝的制度,国号“大明”,年号永和,废薙发令,封诸将为官,布告天下[9],又大封官吏千余人。[10]
朱、杜攻入府城后,台湾中部亦有诸罗县人赖池等人于5月1日举事响应,并于5月4日攻破诸罗县县治(今嘉义市),参将罗万仓战死。举事响应者有许多是郑氏时期将校武官。至此,北至诸罗、南至下淡水溪(今高屏溪)均已为朱、杜集团所控制。
内部分裂
编辑朱一贵和杜君英二部本为合作关系,而非从属关系。杜君英竖旗起事较朱一贵更早,[11]而在事变初期,杜君英的声势亦较大于朱一贵。[12][13]杜君英起事之后,赤山之战、凤山城陷和府城之役,每战皆捷。而朱一贵则先在冈山麓为周应龙所败,而在赤山之战和府城之役,朱一贵也要待和杜君英会拢后,方始出战清军[14]。最后也是杜君英所部率先攻入台湾府城。杜君英遂以其功劳最大,而欲立其子杜会三为王,其他起事伙伴则以朱一贵为朱姓,可以冒充明朝皇帝后裔来号召群众,遂拥戴朱一贵为王,杜君英仅受朱一贵封为二十七名国公之一。杜君英心中不服,因而与朱一贵发生争执。[15]
朱一贵和杜君英二人的权力斗争爆发在强娶妇女事件上。杜君英和朱一贵争权失利后,行事颇多骄纵。朱一贵入府后,榜示禁止淫掠,想要整饬军纪。杜君英则故意掳来七名女子,其中一女是朱一贵集团的核心成员吴外的亲戚。[16]吴外、朱一贵请杜君英放人,为杜君英所拒。朱一贵于是密谋围攻杜君英,两方爆发激斗。
朱一贵的部众以闽籍漳、泉二府为主。而杜君英集团成员的组成则包括了闽籍漳、泉垦民和粤籍使用潮州话的潮州潮阳、揭阳、海阳一地垦民与客籍佣工。[17][18][19]待至杜君英和其所属的粤籍将领以权力分配不公而和朱一贵集团起争执,且朱一贵集团又以整饬纪律为由密谋剿灭杜君英时,双方遂发生对立。内哄中,杜君英集团发生闽、粤分裂,原杜君英集团的闽籍将领选择了地缘认同,倒戈投向同为闽籍的朱一贵。[20][21]至此,整个起事集团遂分裂为使用泉漳片的闽籍垦民和使用潮汕片的粤籍垦民二股势力,[22]而形成闽、粤对立。其后,杜君英战败,并率残部败走猫儿干(今云林县仑背乡),并于其后降于清军。
地方自保
编辑在朱一贵、杜君英相争之际,下淡水溪即有十三大庄、六十四小庄,包含了闽籍汀州府和粤籍镇平、平远、程乡三县未附众起事的客籍垦民,因惧遭战火波及,遂集结以自保。[23]共推李直三为大总理,并联合凤山八社的平埔族民,聚众万余人,分七营(六堆),并在清除了下淡水溪东岸朱一贵的势力后,沿下淡水溪东岸布防。而朱一贵在击败杜君英部后,欲一举清剿屏东平原未归附之势力,乃派兵南下。[24][25]
6月12日,朱一贵部之陈福寿、王忠、刘育、刘国基、薛菊生、郭国桢率二万余人,陆续出现在下淡水溪西岸。二军在经一个礼拜的沿河对峙之后,朱一贵部于6月18日早上发动攻击,从西港口抢渡下淡水溪,先败先锋营和右营,焚劫新园,下午再败五营联军于小赤山,欲取道万丹,直取滥滥庄。6月19日,朱一贵部再度发动攻击,惟客庄七营已于万丹完成集结,朱一贵部遭夹攻后大败溃逃。从渡河至兵败,前后历时仅二日。[26][27]
清军抵台
编辑清吏于台湾府城破后尽数退至澎湖。闽浙总督觉罗满保听闻事变,于是上奏朝廷。清朝政府震怒,派了1700清兵往台湾救援。觉罗满保于5月12日进抵泉州府,随后调集兵粮而于6月1日,偕同南澳总兵官蓝廷珍,率水陆军由厦门出海,于澎湖会同福建水师提督施世骠后,率领18000名士兵向台湾进发。[28]
兵进澎湖,有降将吴良前往施世骠营中诈降,被施世骠发觉。经审讯,吴良将朱一贵的详细情形吐露干净,知朱一贵发生内乱。
清军于6月16日抵鹿耳门,令先锋林亮、董芳以六艘船直进,炮轰炮台,大胜之后渡鲲身。6月17日,苏天威退守安平,与城守郑定瑞迎拒蓝廷珍,不敌,逢涨潮而直入安平港。6月18日,施世骠军入安平港。朱一贵集团原仅为各山头势力的联合,缺乏严密的组织,而且参与的部众多有并非志愿参与。[29]而先前内哄,导致杜君英率原集团主力部队数万余人北走。[30]复又对清军大军压境毫无警觉,而分二万余众南下,一心吞并下淡水溪,结果大败于六堆。再加上清军抵鹿耳门后,安平一地有郭步青率千余人、颜平率八百余人反朱一贵[31],导致朱一贵作战连连失利。朱一贵躲入府城,不敢再出。朱一贵之后两度派遣杨来、翁飞虎等人反攻安平。时有西港人,引导蓝廷珍军五千五百人兵发西港。
6月23日清军攻下府城,朱一贵亦向北退走,先退大穆降(今台南市新化区),再走湾里溪、下茄苳(台南市后壁区),最后于闰6月5日仅余千余人进入沟尾庄(今嘉义县太保市)。漳州人王仁和密谋杨旭、杨雄,联合六庄乡丁设计擒朱一贵等解赴清军。大明永和至此结束。清军自抵鹿耳门至击溃朱一贵,约仅半个月;自朱一贵称王直到沟尾庄被擒,为时亦尚不到二个月,因此民间遂有歌谣传唱:“头戴明朝帽,身穿清朝衣;五月称永和,六月还康熙”[32]。此诗据说是内门乡人流传的打油诗,亦刻于高雄内门区朱一贵文化园区朱一贵雕像底座右侧[33][34]。清军亦借此事展开扫荡,彻底拔除南明残余军队,直到世宗雍正元年(1723年)才恢复宁静。
相关纪念
编辑效忠里:清代行政区划,前身为安平镇。平定朱一贵事件后,清政府褒扬安平居民之义勇,遂于1722年(康熙61年)改称效忠里并沿用至日治时期1920年。今台南市安平区亦仍有效忠街。
日治时期,民间传言朱一贵死后被玉皇上帝封为“台南州城隍绥靖侯”,在台南市小南城隍庙被祀为主神。据说朱一贵养鸭于鸭母寮,于今高雄市内门区光兴里内。鸭母寮兴安宫供奉朱一贵神位,兴安宫在庙前水池中增置朱一贵赶鸭子的塑像。
六堆忠义祠:原名“忠义亭”,康熙六十一年落成。祭祀朱一贵事件中为保卫乡土而牺牲的六堆先民。雍正十年,雍正皇帝下旨重修忠义亭。日治初期,日本政府并未禁止忠义亭的祭祀,但其后随即下令禁止居民祭拜。1958年忠义亭在地方人士的奔走下完成重建,并改名为“忠义祠”。
鸟松大将庙:位于高雄市鸟松区的“大将庙”,庙内祭祀朱一贵事件中,于赤山之战阵亡的台湾镇标左营千总陈元。而大将庙的所在位置,即为朱一贵、杜君英大战台湾镇标右营游击周应龙之“赤山之战”的古战场。
参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朱一贵谋反残件〉,《台案汇录己集/卷一/四》(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台湾文献丛刊第191种),“有我原认识之福建人柯妹向我说... 现今将你查拿,我们也纠人拜把竖旗,叫你为首,入他们的伙。如此商议时,我依允各自会了我一处民陈伯、庄勋、黄捷、陈会、福建民李国彦、李国恩、陈贵、台湾府民萧伯、郑十三等五十来人...”。
- ^ 〈朱一贵供词〉,《台案汇录己集/卷一/二》(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台湾文献丛刊第191种),“二十一日,杜君英伙内杨来、颜子京执旗二竿,来向我说:槟榔林管施仁舍庄屯广东之杜君英在南路淡水会了他们一处种地佣工人等,要打抢台湾仓库...”。
- ^ 〈平台纪略〉,《平台纪略》(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台湾文献丛刊第14种),“周应龙兵至小冈山,遇贼,与战。千总陈元、把总吴益等奋力掩击,贼大败,退走入山,夺袁交友庄屯住。”
- ^ 〈朱一贵供词〉,《台案汇录己集/卷一/二》(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台湾文献丛刊第191种),“...我们夺了元交,有村庄藏躲居住。杨来、颜子京与周应龙战败,带了他带来的人投杜君英去了...”。
- ^ 〈朱一贵谋反残件〉,《台案汇录己集/卷一/三》(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台湾文献丛刊第191种),“问据莿瓜成即陈成供:...二十三日出,在岗山和官兵打仗,败了,躲在山内去招人。二十六日,杜君英过溪来的人甚多。二十七日,与他合伙,在赤山把周游击杀败后...”。
- ^ 〈平台纪略〉只有记载三十日“贼至... 贼大败,退屯竿津林”。而根据朱一贵的供词,三十日当日朱一贵并未和清军交战,而作供当日和清军作战的黄和是在新园加入杜君英的林曹的部众。
- ^ 〈朱一贵谋反残件〉,《台案汇录己集/卷一/三》(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台湾文献丛刊第191种),“问据黄和供:...三十日和官兵打仗,输了,退去南路头”。
- ^ 〈朱一贵供词〉,《台案汇录己集/卷一/二》(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台湾文献丛刊第191种),“...三十日,我们人数虽众,兵器缺少,因此不曾交战”。
- ^ 〈平台纪略〉,《平台纪略》(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台湾文献丛刊第14种)
- ^ 清史紀事本末/卷十六. [2017年4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9月11日).
- ^ 〈朱一贵谋反残件/卷一/四〉,《台案汇录己集》,(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台湾文献丛刊第191种),“我 (杜君英)… 于本月初十间在山内竖了旗,旗上书写清天夺国... 又听见朱一贵在岗山竖旗…”。
- ^ 〈答道府论陈福寿入山书〉,《东征集/东征集卷三》,(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台湾文献丛刊第12种),“...彼(杜君英)当倡乱之初,声势猖獗,更甚于朱一贵。比及陷郡,欲与一贵争王,迨后吞并相攻,败走虎尾溪,其众尚四五万...”。
- ^ 《台湾采访册》,(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台湾文献丛刊第55种),“...朱一贵之乱,有伪封国公杜君英者,粤之潮洲人也。其旗贼众最雄,闽之贼俱忿恨之。于是,合众攻君英。谚有云:十八国公灭杜是也...”。
- ^ 见注释七、注释十。
- ^ 《重修凤山县志》/卷十一/杂志/灾祥,(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台湾文献丛刊第146 种)“粤党以入府无所获,且乱自粤庄始,而一贵非粤产,因有异谋”。
- ^ 〈平台纪略〉,《平台纪略》,(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台湾文献丛刊第14种),“先是君英入府时,欲立其子杜会三为王,众不服,立朱一贵。君英故恚甚,每事骄蹇,掠妇女七人闭营中。而一贵出令禁淫掠…”。
- ^ 〈朱一贵谋反残件〉,《台案汇录己集卷一/四》,(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台湾文献丛刊第191种),“...我依允各自会了我一处民陈伯、庄勋、黄捷、陈会、福建民李国彦、李国恩、陈贵、台湾府民萧伯、郑十三等五十来人...”。
- ^ 觉罗满保:〈题义民效力议叙疏〉,《重修凤山县志十二/艺文志/奏疏》(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台湾文献丛刊第146种),“六十年四月二十二日,贼犯杜君英等在南路淡水槟榔林招伙竖旗抢劫新园,北渡淡水溪侵犯南路营,多系潮之三阳及漳、泉人同伙作乱。”
- ^ 《平台纪略》君英在下淡水槟榔林招集粤东种地佣工客民,与陈福寿、刘国基议共掠台湾府库。
- ^ 如江国论、胡君用均为福建漳州人,分别在下埤头、林园加入杜君英,朱、杜分裂后均反而追讨杜君英。见〈朱一贵谋反残件〉,《台案汇录己集/卷一》(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台湾文献丛刊第191种)。
- ^ 《台湾采访册/纪事》(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台湾文献丛刊第55种),“...朱一贵之乱,有伪封国公杜君英者,粤之潮洲人也。其旗贼众最雄,闽之贼俱忿恨之。于是,合众攻君英。谚有云:十八国公灭杜是也...”
- ^ 林正慧,〈闽客?福客?清代台湾和人族群新探-以屏东平原为起点〉,《国史馆学术集刊第六期》,第45页。
- ^ 觉罗满保,〈题义民效力议叙疏〉,《重修凤山县志》,(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台湾文献丛刊第146种),“台湾凤山县属之南路淡水,历有漳、泉、汀、潮四府之人,垦田居住。潮属之潮阳、海阳、揭阳、饶平数县,与漳、泉之人,语言声气相通。而潮属之镇平、平远、程乡三乡,则又有汀州之人,自为守望,不与漳、泉之人同伙相杂。”
- ^ 《重修台湾县志》,(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台湾文献丛刊第113种),“漳、泉纠党数千... 意图吞并客庄。
- ^ 〈朱一贵谋反残件/卷一/四〉,《台案汇录己集》,“问据王拔供... 六月初间,王忠去南淡水征客仔...”。
- ^ 《重修凤山县志》,(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台湾文献丛刊第146种)。
- ^ 施亚轩,客家战场的历史建构-以十八世纪屏东平原为例。
- ^ 骆, 芬美. 《被誤解的臺灣史:1553-1860之史實未必是事實》. 台北市: 时报. 2013: 225. ISBN 9789571357287.
- ^ 如“问据张看供:...朱一贵们攻陷府治,各庄上人都竖旗保守乡村”、“问据郑维熀供:...台湾变乱,杨来差人吩咐各庄都要竖旗”、“问据林泰即林世昌供:...张岳叫人到小的地方来说,各庄都要从他,小的是保长,无奈带领乡壮四十多人竖旗”。见〈朱一贵谋反残件〉,《台案汇录己集/卷一/三》(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台湾文献丛刊第191种)。
- ^ 蓝鼎元,〈答道府论陈福寿入山书〉《东征集》,记载:...彼(杜君英)...败走虎尾溪,其众尚四五万...。
- ^ 李文良,《清代南台湾“客家”的移垦与社会,1680~1790》,第173页。
- ^ 《台湾文献丛刊》/一四 平台纪略
- ^ 台灣先民革命英雄朱一貴 by 劉重義. groups.google.com. [2018-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0).
- ^ 骆, 芬美. 《被誤解的臺灣史:1553-1860之史實未必是事實》. 台北市: 时报. 2013: 222. ISBN 9789571357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