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蝰亚科

蝰科爬行动物的一个亚科

白头蝰亚科学名Azemiopinae)是爬虫纲有鳞目蛇亚目蝰蛇科下的一个单型亚科,科下只有一属白头蝰属Azemiops),目前未有任何亚种被确认。[1]首位发现白头蝰的是一名欧洲探险家李奥拿度·费亚,直至1888年生物学者乔治·亚伯特·布兰洁正式将白头蝰属命名为“Azemiops”。[2]白头蝰是一种比较古老的蛇种[3],它们主要出没于东南亚的一些山脉之中。[4]另外,在中国境内的西藏东南部以及越南均能发现白头蝰。[2]

白头蝰属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爬行纲 Reptilia
目: 有鳞目 Squamata
亚目: 蛇亚目 Serpentes
科: 蝰科 Viperidae
属: 白头蝰属 Azemiops
Boulenger,1888

白头蝰属原本仅有白头蝰Azemiops feae)一种。2013年,有学者根据形态特征将白头蝰属拆分为两种, 大致以越南的河内以及中国昆明攀枝花为界, 以东为新种 Azemiops kharini, [5]该种主要在中国分布, 且该类群在未拆分前就因头部特征被称之为“白头蝰”, 因此, 将其中文名冠以“白头蝰”;以西为 Azemiops feae, 中文名则改为“黑头蝰”。[6]

特征

编辑

白头蝰并不属于巨型蛇种,长度一般不会超越一。根据学者Liem等人(1971年)的记载,体型最长的白头蝰长度只达77公分;而在1997年奥罗夫(Orlov)则指出最长的雄性与雌性白头蝰,分别长72公分及78公分。[2]

学界之所以会认为白头蝰是一种比较原始的蛇种,有数个主要的原因。白头蝰有著强健的体魄与及一条短尾巴,同时有著较顺滑的背鳞及龙骨,这一点跟一般蝰蛇是一致的。它们的头部稍呈扁平状及椭圆形,最特殊的是头部上并没有紧密覆盖著细碎鳞片,反而像游蛇科眼镜蛇科的蛇般有著同样规模的大鳞,这一点与一般的蝰蛇便有所不同。同样地,白头蝰的头骨构造相比起其它蝰蛇而言,亦是较为特殊的。另外,白头蝰的牙齿是空心牙,同样可以注射毒素,不过白头蝰的毒牙却显得短小。它们的毒牙尖端部位是呈脊状的,就像一柄短刀一样,而这种牙齿结构仅见于穴蝰科与及一些拥有后沟牙结构的蛇类而已,而白头蝰分泌毒素的毒囊体型相对地细小。最后,白头蝰跟一般蝰蛇最大的不同点,在于白头蝰是卵生蛇种,而且会进行冬眠[2]

白头蝰的颜色令人印象深刻。它们的身体主要由暗泛光亮的深蓝色灰色黑色加上幼细的白色橙色条纹所组成。但它们的头部颜色却与身体有著鲜明的对比,普遍呈淡黄色,并渗杂灰色的横纹。它们的眼睛是同样是淡黄色的,瞳孔则呈直线形。

地理分布

编辑

白头蝰主要分布于越南华南(包括福建广西江西贵州四川云南浙江等)一带。并散见于东南亚地区,包括缅甸西藏东南部。白头蝰的标本产地为缅甸的枯门岭[7]

栖息地

编辑

白头蝰多栖息于山区(约至海拔1000米),喜欢较清凉的气候(约摄氏20至25度 。有时在路旁、丛林、灌木林、农地里亦会发现它们的踪影,它们甚至会接近民居。在越南,白头蝰比较偏好栖息于竹林间,并活跃于有广泛植被分布与及山涧充足的地区。白头蝰是夜行性的,最喜欢于潮湿的晚上,温度约在摄氏18至25度间时出没。[2]

习性

编辑
 
圣路易斯动物公园里的白头蝰

白头蝰在遇到外来威胁时,会作出特殊的反应。当它们受到骚扰时,它们会压平自己的身体让自己显得宽阔,然后它们的两颚会向外扩开,令它们本呈椭圆形的头部看起来像变成三角形。有时候,它们又会摇动自己的尾巴以威吓对手。情况危急时,它们亦会作出咬击,不过它们不一定会运用其毒牙来展开攻势。另外,学者赵尔宓于1981年提出白头蝰主要活跃于黄昏时段,而并非如奥罗夫所说般属于夜行性的蛇类,尤其多出没于三月十一月的时候。[2]

饮食习惯

编辑

白头蝰主要进食小型的哺乳类动物,白头蝰的幼蛇亦曾被发现会进食麝鼩。据一些曾饲养白头蝰的饲育报告中得知,白头蝰平常是抗拒被哺育的,只会在晚间时才愿意进食新生的类,而且每当它们咬住了猎物,往往都不会轻易将其放开。[2]

毒性

编辑

根据拜仁·格烈·费拉尔医生(Dr. Bryan Grieg Fry)的研究,认为白头蝰的毒性与韦氏竹叶青Tropidolaemus wagleri)的毒性是相仿的。[8]另一项研究发现白头蝰所释出的毒素中,其酵素运动基本上与一般蝰蛇没有太大差异,不同之处仅在于白头蝰的蛇毒不会造成血液凝固、渗血以及肌肉性中毒等现象。[9]

备注

编辑
  1. ^ Azemiops feae. ITIS. 2006 [23 August, 2006].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Mallow D、Ludwig D、Nilson G:《True Vipers: Natural History and Toxinology of Old World Vipers》页359,Krieger Publishing Company,2003年。ISBN 0-89464-877-2
  3. ^ Mehrtens JM:《Living Snakes of the World in Color》页480,纽约:Sterling Publishers,1987年。ISBN 0-8069-6460-X
  4. ^ 美军:《Poisonous Snakes of the World》页203,纽约美国政府:Dover Publications Inc,1991年。ISBN 0-486-26629-X
  5. ^ Orlov NL, Ryabov SA, Nguyen TT. On the taxonomy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snakes of the genus Azemiops Boulenger, 1888: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Russian Journal of Herpetology. 2013, 20: 110–128. doi:10.30906/1026-2296-2013-20-2-110-128. 
  6. ^ 蔡波,王跃招,陈跃英,李家堂. 中国爬行纲动物分类厘定[J]. 生物多样性. 2015, 23 (3): 365–382 [2021-10-22]. doi:10.17520/biods.201503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9). 
  7.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McD99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8. ^ (英文)拜仁医生对蝰蛇的研究报告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6-05-11.。
  9. ^ (英文)关于白头蝰的蛇毒研究

延伸阅读

编辑
  • Liem KF、Marx H、Rabb GB:《The viperid snake Azemiops: Its comparative cephalic anatomy and phylogenic position in relation to Viperinae and Crotalinae》,Fieldiana: Zoology,Vol. 59,No. 2:67-126,1971年。
  • Kardong KV:《Observations on live Azemiops feae, Fea’s viper》,页81-82,Herpetological Review 17(4),1986年。
  • Mara WP:《Venomous Snakes of the World》页275,TFH Publications,1993年。ISBN 0-86622-522-6.
  • Marx H、Olechowski TS:《Fea's viper and the common gray shrew: a distribution note on predator and prey》,Journal of Mammology 51:205,1970年。
  • Mebs D、Kuch U、Meier J:《Studies on venom and venom apparatus of Feae's viper, Azemiops feae》Toxicon 32(10):1275-8,1994年。
  • Orlov N:《Viperid snakes (Viperidae Bonaparte, 1840) of Tam-Dao mountain range》页67-74,Russian Journal of Herpetology 4(1),1997年。
  • Zhao R、Er-Mi TH、Zhao G:《Notes on Fea's viper from China》页66-71,Acta Herpetologica Sinica 5(11),1981年。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