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7年11月5日) |
硝酸(英语:Nitric acid )为强酸,化学式HNO₃,水溶液俗称硝镪水。硝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纯硝酸为无色液体,沸点83℃,味苦,在−42℃时凝结为无色晶体,与水混溶,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其不同浓度水溶液性质有别,市售浓硝酸为共沸物,溶质质量分数为69.2%,一大气压沸点为121.6℃,密度1.42g·cm−3,约16mol·L−1,溶质重量百分比够大(市售浓度最高为98%以上)的叫发烟硝酸。
硝酸 | |||
---|---|---|---|
| |||
IUPAC名 Nitric acid | |||
别名 | 硝镪水 | ||
识别 | |||
CAS号 | 7697-37-2 | ||
PubChem | 944 | ||
ChemSpider | 919 | ||
SMILES |
| ||
InChI |
| ||
InChIKey | GRYLNZFGIOXLOG-UHFFFAOYAO | ||
Gmelin | 1576 | ||
3DMet | B00068 | ||
UN编号 | 2031 | ||
EINECS | 231-714-2 | ||
ChEBI | 48107 | ||
RTECS | QU5775000 | ||
KEGG | D02313 | ||
MeSH | Nitric+acid | ||
性质 | |||
化学式 | HNO3 | ||
摩尔质量 | 63.012 g·mol⁻¹ | ||
外观 | 无色清澈液体 | ||
密度 | 1.51 g/cm³ | ||
熔点 | -42 °C(231 K) | ||
沸点 | 83 °C(356 K)(纯酸) (68%aq沸点120.5℃) | ||
溶解性(水) | 完全混溶 | ||
偶极矩 | 2.17±0.02D | ||
危险性 | |||
欧盟危险性符号 | |||
H-术语 | H272, H300, H310, H330, H373, H411 | ||
P-术语 | P210, P220, P260, P305+351+338, P310, P370+378 | ||
NFPA 704 | |||
闪点 | 不可燃 | ||
相关物质 | |||
相关化学品 | 亚硝酸 五氧化二氮 | ||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标准状态(25 ℃,100 kPa)下。 |
历史
编辑硝酸和硫酸一样由公元8世纪阿拉伯炼金术士阿布·穆萨·贾比尔·伊本·哈扬(Jabir ibn Hayyan)在干馏绿矾和硝石混合物时发现,也是化学肥料。[1]硝酸在硝石中发现,故叫硝酸不叫氮酸。
自然存在
编辑雷雨时能生成少量硝酸。打雷放出的能量让空气中的N2和O2高温反应,生成NO:
NO2和水反应生成硝酸:
- 无氧时:
- 含氧时:
实验室中,用火焰可以产生少量硝酸,如用高压电与火花隙进行弧光放电效率更高,在工业中曾经用于伯克兰-艾德法。但因效率低,电能消耗大而不再使用。
结构
编辑硝酸是平面分子,中心的氮原子为sp2杂化。羟基的氢原子与另外一粒氧原子形成氢键,分子呈平面结构,而且氮的三根键长都不相同。氮原子垂直于分子平面的一条p轨道是满的,它与未连接氢的两粒氧原子上的p轨道共轭,形成 大Π键。分子内氢键也是硝酸沸点较低的原因。
硝酸是含氧酸,去掉一粒氢原子的结构是硝酸根,一般带一粒负电荷(硝酸根离子)。硝酸根有对称的平面等边三角形结构,4粒原子形成大 键,多出来的1粒电子在离域Π键里。[来源请求]
物理性质
编辑纯硝酸为无色、易挥发液体,沸点约83℃,凝固点约−42℃,密度为1.51g/ml。可以与水互溶。硝酸是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但二氧化氮溶于水并不会完全水解成硝酸,会有少量二氧化氮分子留存,因此硝酸水溶液呈淡黄色,也会挥发出棕红色的NO2。一般的浓硝酸指的是16mol/L的HNO3水溶液,密度为1.42g/ml。
-
发烟硝酸
-
70%硝酸
化学性质
编辑纯硝酸可以自偶电离:2HNO₃ ⇌ H₂O+NO₂⁺+NO₃⁻
硝酸作为氮的最高价(+5)水化物,其酸性很强,一般情况认为硝酸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硝酸可以与醇酯化反应,如制备硝酸甘油。(实际会用浓硫酸生成大量NO₂⁺),成本较低且较易处理,与其他更强的脱水剂,例如P₄O₁₀,也可以生成大量硝酰阳离子,这是硝化反应的本质。
- HNO₃+H₂O → H₃O⁺+NO₃⁻(水中)
- HO-NO₂+2H₂SO₄ → NO₂⁺+2HSO₄⁻+H₃O⁺(浓硫酸中)
硝酸的水溶液无论浓稀均有强氧化力及腐蚀力,溶液越浓其氧化力越强。硝酸经光照分解成水、NO2和O2,方程式如下:
- 4HNO₃ → 4NO₂+O₂+2H₂O
一定要盛放在棕色瓶中,并置于阴凉处保存。硝酸能溶解多种金属(例如银),生成盐、水、氮氧化物。随着溶液变稀,其还原产物逐渐由高价向低价过渡,从最浓到最稀可生成NO₂、NO、N₂O、N₂、NH₄NO₃、H₂。还原产物一般是混合物,金属与浓硝酸反应多生成NO2,与稀硝酸反应生成如NO等较低价化合物。
铁、铝、铬等金属遇冷的浓硝酸可以钝化,只在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不会继续反应。
浓硝酸和浓盐酸的物质量按1比3混合,即为王水,能溶解金、铂等稳定金属。
硝酸盐大多易遇热分解,生成氧气、氮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中途也可能生成亚硝酸盐等)。
硝酸铵中的硝酸根与铵根,平均能量大于有其平均价数之一氧化二氮,在固态时均化反应(动力学所限,在溶液内不反应)(即加热或撞击分解生成一氧化二氮和水),一般使用现代合成炸药引爆,威力与TNT相去不远,但成本极低,因此用于国防工业及工程而获美誉“国防工业之母”(主要制造硝基含能化合物(现代合成炸药)。硝酸钾就是黑火药的成分之一)。
HNO₃+NaOH → NaNO₃+H₂O
制备
编辑历史上,曾使用伯克兰-艾德法,但因能耗大、效率低,后被取代。
现代工业用二氧化氮与水混合制备硝酸:奥士华法。其原料二氧化氮是由氨氧化而得,硝酸工业与制氨工业密不可分。
(ΔH=−114kJ/mol)
(ΔH=−117kJ/mol)
反复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水中即可得到甚纯的硝酸,不过工业一般用稀硝酸吸收二氧化氮。这样制得的硝酸浓度通常为68%。
制备纯硝酸
编辑NaNO₃+H₂SO₄ → NaHSO₄+HNO₃
其二步反应是硫酸氢盐与硝酸盐反应,值得注意的是,反应温度更高,硝酸会分解,影响产率。
人体影响
编辑硝酸不论浓稀溶液都有氧化力和腐蚀力,对人很危险,仅溅到皮肤上也会引起严重烧伤。皮肤接触硝酸后会慢慢变黄,最后变黄的表皮会起皮脱落(硝酸和蛋白质接触后,会引起黄蛋白反应而变性)。此外,浓硝酸需以深色玻璃瓶盛装,避免受到光照反应释出有毒NO2。
与金属反应
编辑- 2HCl(水)+Zn(固) → ZnCl₂(水)+H₂(气)
硝酸根(NO₃⁻)的氧化力比氢离子(H⁺)强,硝酸与金属反应不会生成氢气。
浓硝酸(约16mol/L)与金属反应,主要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 Zn(固)+4HNO₃(水) → Zn(NO₃)₂(水)+2NO₂(气)+2H₂O(液)
稀硝酸(约6mol/L)与金属反应,主要生成一氧化氮气体:
- 3Zn(固)+8HNO₃(水) → 3Zn(NO₃)₂(水)+2NO(气)+4H₂O(液)
更稀的硝酸(约2mol/L以下)与金属反应,产物从一氧化二氮到氮气到铵根离子不等。
普遍认为,硝酸与金属反应时,各还原产物(NO₂、NO、N₂O、N₂、NH₃)都可以生成。但硝酸、水、氮氧化物、亚硝酸、连二次硝酸等物质间的多对平衡,不同浓度硝酸的还原产物有很大差异。
极稀硝酸和活泼金属生成氢气的说法没有得到证实。[来源请求]
工业用途
编辑硝酸在工业和实验室都是很常用的酸。
作为硝酸盐和硝酸酯的必需原料,硝酸用来制取硝酸铵、硝酸钾等一系列硝酸盐类氮肥;也用来制取三硝基甲苯(TNT)、硝化甘油等硝酸酯类或含硝基的炸药。
参见
编辑注释
编辑- ^ Nitric Acid. [2020-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29).
- ^ P. W. Atkins, Molecules, 1987, ISBN 0-7167-5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