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4年11月16日) |
穆罕默德-礼萨·沙阿·巴列维(波斯语:محمد رضا شاه پهلوی,罗马化:Muhammad Rizā Shāh Pahlevi,发音:[mohæmˈmæd reˈzɒː pæhlæˈviː];1919年10月26日—1980年7月27日)是伊朗的沙阿,1941年9月16日即位,1979年2月11日被伊朗伊斯兰革命推翻。他是礼萨汗的长子,巴勒维王朝的第2位沙阿,也是伊朗的最后一位君主。通称巴列维国王。
穆罕默德-礼萨·沙阿·巴列维 محمد رضا شاه پهلوی | |||||
---|---|---|---|---|---|
王中之王 雅利安人之光 | |||||
伊朗沙赫 | |||||
统治 | 1941年9月16日—1979年2月11日(37年148天) | ||||
加冕 | 1967年10月26日 | ||||
前任 | 礼萨汗 | ||||
继任 | 君主制废除 (鲁霍拉·霍梅尼为伊朗最高领袖) | ||||
巴列维家族首领 | |||||
在位 | 1941年9月16日—1980年7月27日(38年315天) | ||||
前任 | 礼萨汗 | ||||
继任 | 礼萨·巴列维 | ||||
出生 | 波斯德黑兰 | 1919年10月26日||||
逝世 | 1980年7月27日 埃及开罗 | (60岁)||||
安葬 | 埃及开罗阿尔里法伊清真寺 | ||||
配偶 |
| ||||
子嗣 | |||||
| |||||
王朝 | 巴列维王朝 | ||||
父亲 | 礼萨汗 | ||||
母亲 | 塔季·穆鲁克王后 | ||||
宗教信仰 | 伊斯兰教什叶派(十二伊玛目派) | ||||
签名 | 波斯文签名 英文签名 | ||||
军事背景 | |||||
服役 | 伊朗帝国陆军 | ||||
服役时间 | 1936年—1979年 | ||||
军衔 | 元帅 海军元帅 空军元帅 | ||||
穆罕默德-礼萨沙·巴列维 的敬称 | |
---|---|
参考敬称 | 尊敬的国王陛下 |
语体敬称 | 尊敬的国王陛下 |
其他敬称 | 阁下 |
二战期间,礼萨汗暗中支持德国,英苏入侵伊朗后强迫其父亲礼萨汗禅让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巴列维在位期间,伊朗的石油工业在民选总理穆罕默德·摩萨台的领导下基本完成了国有化,但美国支持的1953年伊朗政变推翻了摩萨台,外国石油公司重新进入伊朗[1]。巴列维也主持举办了庆祝居鲁士二世建立波斯帝国的波斯帝国成立2500周年庆典。他领导了白色革命,促成了一系列经济、社会和政治改革,并通过国有化某些产业来实现国家现代化,给予妇女选举权,冀以此使伊朗成为世界性的大国。
外部图片链接 | |
---|---|
1958年巴勒维抵台访问,与蒋介石合影 |
作为一个世俗主义的穆斯林,由于巴列维推行的现代化、世俗化的政策与传统商人阶层“巴扎”的冲突,对以色列明面反对但暗中支持的态度,以及皇室及领导阶层的腐败丑闻,巴列维逐渐失去了伊朗什叶派教士和劳动阶层的支持。他随后推行了若干富有争议的政策,如查禁共产主义政党伊朗人民党、建立镇压政治异议者情报机构——萨瓦克等。根据官方统计,伊朗在1978年有2200名以上政治犯,这一数字因革命而快速增加。[2]
巴列维与伊斯兰主义者的冲突、对英美明面反对但暗中支持的态度以及国内共产主义者的活动加剧了伊朗境内若干人群对他的反对情绪。1979年伊朗的政治动荡转变为一场革命,国王拒绝下令向示威者开火,这导致他在1月17日被迫离开伊朗。随后伊朗皇室被正式废除。伊朗被宣布为由霍梅尼领导建立的伊斯兰共和国。巴列维回到伊朗后可能会被处决,埃及总统萨达特给予了他埃及国籍,于是他流亡并最终逝世于埃及,和他的父亲礼萨·汗安葬在一起。穆罕默德-礼萨沙·巴列维被称为“伊朗末代沙阿”或“沙阿”。
生平
编辑1925年底获立为王储,礼萨汗对其十分宠爱,先后把他送往英、美等国接受西方教育。
1941年英、苏军队进驻伊朗(英苏入侵伊朗),父亲遭放逐,王储登基为王。
即位之初,1941年英、苏军队进驻伊朗之后的次年,美军进驻伊朗。
二战后他在联合国的支持下将苏联军队赶出国界,并于1946年12月攻占了由苏联控制的阿塞拜疆省。
1951年穆罕默德·摩萨台出任首相后,他被软禁在王宫。到1953年8月在美国政府中情局的支持下夺回政权。
1963年发起改革运动白色革命。
1966年,巴列维访问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波兰人民共和国、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和匈牙利人民共和国等马列主义国家,以加强与东欧国家的关系。巴列维表示,这一举动“不是同美国友谊的障碍”,“表明伊朗的独立和民族政策”。[3]巴列维对罗马尼亚的访问使之与罗马尼亚领导人齐奥塞斯库建立了友谊关系。1974年,巴列维送予了齐奥塞斯库一辆Paykan汽车。巴列维评价齐奥塞斯库具有“不妥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的独立意志”。[4][5]
在1970年代,伊朗的经济增长率与韩国、土耳其和台湾相当,西方记者经常预测伊朗将在下一代成为第一世界国家。[6]值得注意的是,一场“逆向人才流失”已经开始,曾在西方接受教育的伊朗人回国担任政府和商界职务。[7]哈亚米兄弟经营的伊朗国家公司在1978年已成为中东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每年生产13.6万辆汽车,在马什哈德市雇佣了1.2万人。[7]自1975年以来,巴列维基于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在伊朗建立了伊朗民族复兴党的一党专政。[8][9]巴列维持强烈国家主义倾向,并深深介入经济事务,他的经济政策与同时期韩国朴正熙将军追求的国家主义政策有很强的相似之处。巴列维认为自己是社会主义者,称自己“比任何人都更加社会主义和革命”。[7]尽管工会是非法的,但巴列维还是出台了“对工人令人惊讶之公平”的劳工法,以反映他自称的社会主义倾向。[10]
但因个人生活的奢华与敌视伊斯兰宗教势力,引起了下阶层人民和伊斯兰教徒的不满,爆发了反对王室的抗议行动。到1979年1月被霍梅尼所领导的伊斯兰革命推翻。
流亡海外
编辑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全体王室成员先后流亡到英国和美国等地,后来在埃及得到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收留。当时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已经得到伊朗人民充分支持。流亡日子日复日般过去,国王知道自己复国的机会已经越来越渺茫了,心情常常处于忧郁低落的状态,他的癌症也不断恶化,最后于1980年7月27日因淋巴癌 [11] 及血癌病逝于埃及开罗。
在流亡期间,巴列维写就了回忆录《对历史的回答》。他在书中提出了一个阴谋论,认为什叶教士、左翼分子、西方媒体、石油巨头以及英美政府的古怪组合摧毁了迅速发展的伊朗。[12]
家室
编辑他一生先后娶了三个妻子,分别是埃及的法丝亚公主、留学瑞士,伊朗南部部落的望族之女索拉雅和法拉赫·迪巴。义大利导演将他和挚爱的第二任妻子蓄意改革伊朗及两人的爱情婚姻故事拍成电影《索拉雅:悲伤的公主》。
-
王后法丝亚 (1939–1948)
-
王后法拉赫 (1959–1980)
参考文献
编辑- ^ All the Shah's Men, Stephen Kinzer, p. 195–196.
- ^ Amnesty International Report 197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国际特赦组织.
- ^ 英报说伊朗正设法加强同东欧国家的关系. 参考消息. 1966-09-16 [2024-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8).
- ^ خریداران ایرانی به دنبال پیکانی که محمدرضا پهلوی به چائوشسکو هدیه داده بود. BBC News فارسی. [2024-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29) (波斯语).
- ^ 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 对历史的回答 (PDF).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133 [2024-04-25].
- ^ Milani, Abbas. The Shah, London: Macmillan, 2011, p. 393.
- ^ 7.0 7.1 7.2 Milani, Abbas. The Shah, London: Macmillan, 2011, p. 313.
- ^ Gholam Reza Afkhami. The Life and Times of the Shah.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8: 434–444. ISBN 978-0-520-25328-5.
The conception of the party, a hybrid of the Italian and Spanish schools of fascism, met with widespread opposition and was withdrawn once the queen sided with its opponents. But then fascism yielded to communism. The organization became principle democratic centralism, though the term was not mentioned.
- ^ Abrahamian, Ervand. Iran Between Two Revolutions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2: 442–446. ISBN 0-691-10134-5.
- ^ Milani, Abbas. The Shah, London: Macmillan, 2011, p. 314.
- ^ 香港星岛日报,1980年7月28日 第一版 "伊废王病逝开罗 美人质获释有望 - 香港中央图书馆馆藏胶卷"
- ^ Foundation, Encyclopaedia Iranica. [Conspiracy theories Welcome to Encyclopaedia Iranica] 请检查
|url=
值 (帮助). iranicaonline.org. [2024-04-25].
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 出生于:1919年逝世于:1980年
| ||
---|---|---|
前任者: 礼萨·汗 |
伊朗沙阿 1941年9月16日-1979年1月16日 |
王朝覆亡,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