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届坎城影展
第12届坎城影展于1959年4月30日至5月15日在法国坎城节庆宫举行。[2] 金棕榈奖由马西·卡缪执导的《黑人奥尔菲》获得。[3] 开幕片由法兰索瓦·杜鲁福执导的《四百击》,而闭幕片由乔治·史蒂文斯执导的《安妮日记》。[4][5][6]
开幕影片 | 《四百击》 |
---|---|
闭幕影片 | 《安妮日记》 |
举办地点 | 法国坎城节庆宫 |
创办时间 | 1946年 |
颁发奖项 | 金棕榈奖 |
放映数目 | 26(正式竞赛片)[1] 2(非竞赛片) 22(短片) |
举行日期 | 1959年4月30日至5月15日 |
官方网站 | festival-cannes |
1959年,作为坎城影展的商业伙伴,成立了电影市场,旨在帮助满足电影行业专业人士的需求。 在今年之前,该市场是在坎城的昂蒂布大道(Rue d'Antibes)的电影院非正式举行。 这一年坎城影展的另一个重要发展是,法国电影从工业部转移到文化事务部。[7]
主竞赛评审
编辑以下人士被选为长片和短片的评审:[8]
长片
- 马塞尔·阿沙尔:剧作家(评审团主席)
- 安东尼·波捷维奇:编剧
- 麦可·卡柯扬尼斯:导演
- 卡洛斯·费尔南德斯-昆卡:记者
- 皮埃尔·丹尼诺斯:作家
- 朱利安·迪维维耶:导演
- 马克斯·法瓦莱利:演员
- 金·凯利:演员
- 卡洛·蓬蒂:制片人
- 米雪琳娜・普蕾丝莉:演员
- 谢尔盖·德米特里耶维奇·瓦西里耶夫:导演
短片
- 菲利普·阿戈斯蒂尼:摄影师
- 安东宁·马丁·布鲁西尔:教师
- 宝拉·塔拉斯基维:记者
- 吉恩·维维耶(Jean Vivie):CST成员
- 维拉·沃尔曼(Véra Volmane):记者
正式竞赛长片
编辑中文片名 | 原文片名 | 导演 | 制作国 |
---|---|---|---|
《四百击》 | Les Quatre Cents Coups | 法兰索瓦·杜鲁福 | 法国 |
《阿拉亚》 | Araya | 玛格·贝纳塞拉夫 | 委内瑞拉、 法国 |
《英雄们》 | Helden | 弗朗茨·彼得·威茨 | 西德 |
《黑人奥尔菲》 | Camus Orfeu Negro | 马西·卡缪 | 法国 |
《血色黄昏》 | Ματωμένο ηλιοβασίλεμμα | 安德烈亚斯·拉布里诺斯(Andreas Labrinos) | 希腊 |
《打猎》 | Jakten | 艾瑞克·拉申 | 挪威 |
《朱门孽种》 | Compulsion | 理查德·弗莱彻 | 美国 |
《军事法庭》 | Kriegsgericht | 寇特・梅塞 | 西德 |
《欲望》 | Touha | 沃依采克·雅斯尼 | 捷克斯洛伐克 |
《安妮日记》 | The Diary of Anne Frank | 乔治·史蒂文斯 | 美国 |
《甜安娜》 | Édes Anna | 佐尔坦·法布里 | 匈牙利 |
《伊娃》 | Die Halbzarte | 罗尔夫·提艾利 | 奥地利 |
《大张旗鼓》 | Fanfare | 伯特·汉斯特拉 | 荷兰 |
《广岛之恋》 | Hiroshima Mon Amour | 亚伦·雷奈 | 法国 |
《谭雅的家》 | Отчий дом | 列夫·库利扎诺夫 | 苏联 |
《蜜月之爱》 | Honeymoon | 麦可·鲍尔 | 美国 |
《拉吉万蒂》 | लाजवंती | 纳伦德拉·苏里 | 印度 |
《白发红颜未了情》 | Middle of the Night | 德尔伯特·曼 | 美国 |
《仲夏夜之梦》 | Sen noci svatojanske | 伊里·特恩卡 | 捷克斯洛伐克 |
《四月小姐》 | Fröken April | 戈兰·根特勒 | 瑞典 |
《纳扎林》 | Nazarín | 路易斯·布努埃尔 | 墨西哥 |
《坡旅甲》 | Policarpo, ufficiale di scrittura | 马里奥·索尔达蒂 | 义大利 |
《葡萄牙狂想曲》 | Rapsódia Portuguesa | 若昂·曼德斯 | 葡萄牙 |
《金屋泪》 | Room at the Top | 杰克·克莱顿 | 英国 |
《白鹭》 | 白鹭 | 衣笠贞之助 | 日本 |
《潘乔别墅的士兵》 | La Cucaracha | 伊斯梅尔·罗德里格斯 | 墨西哥 |
《星星》 | Sterne | 康拉德·沃尔夫 | 东德、 保加利亚 |
《扎夫拉》 | Zafra | 卢卡斯·德马尔 | 阿根廷 |
《荡妇与圣女》 | 田琛 | 中华民国(台湾) | |
《没有时刻表的火车》 | Vlak bez voznog reda | 韦利科·布拉吉奇 | 南斯拉夫 |
正式竞赛短片
编辑中文片名 | 原文片名 | 导演 | 制作国 |
---|---|---|---|
《可以听到贪得无厌的声音》 | A Telhetetlen mehecske | 久洛·迈克斯卡西 | 匈牙利 |
《电影摄影机或电影史前史》 | Cinématographier ou Préhistoire du cinema | 埃米尔·德格林 | 比利时 |
《禁止斗牛》 | Corrida interdite | 丹尼斯·科隆·德·道南 | 法国 |
《边境的孩子》 | Deca sa granice | 普里沙·乔乔维奇 | 南斯拉夫 |
《一座城市庆祝它的生日》 | Eine Stadt feiert Geburtstag | 斐迪南·希特尔(Ferdinand Khittl) | 西德 |
《西班牙 1.800》 | Espana 1.800 | 赫苏斯·斐迪南·桑托斯 | 西班牙 |
《速度热情》 | Fartsfeber | 芬恩·卡尔斯比(Finn Carlsby) | 挪威 |
《一条金鱼的故事》 | Histoire d'un poisson rouge | 爱德蒙·西尚 | 法国 |
《火焰山》 | 靳夕 | 中国 | |
《海与天》 | La mer et les jours | 艾伦·卡明克 雷蒙德·沃格尔 |
法国 |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第一个基金会》 | La primera fundacion de Buenos Aires | 费尔南多·比利 | 阿根廷 |
《南海的小渔夫》 | Le petit pecheur de la Mer de Chine | 塞尔日·哈尼恩 | 南越、 法国 |
《朱利叶斯勋爵》 | Le Seigneur Julius | 哈立德·阿卜杜勒-瓦哈卜 | 突尼西亚 |
《直接沿著气道》 | Ligeud ad luftvejen | 贺宁·卡尔森 | 丹麦 |
《我在这儿看不到蝴蝶》 | Motyli zde neziji | 米罗·伯纳特(Miro Bernat) | 捷克斯洛伐克 |
《意外的会议》 | Необжкновенные встречи | 阿尔查·奥瓦内索娃(Archa Ovanessova) | 苏联 |
《纽约,纽约》 | N.Y., N.Y. | 法兰西斯·汤普森 | 美国 |
《美国国家》 | Paese d'America | 居安·路易基·波利多洛 | 义大利 |
《索佐波尔的渔民》 | Рибарите на Созопол | 尼古拉·博罗维什基(Nikolay Borovishki) | 保加利亚 |
《看见巴基斯坦》 | See Pakistan | W·J·莫伊兰(W.J. Moylan) | 巴基斯坦 |
《无意义中的意义》 | Sinn im Sinnlosen | 伯恩哈德·冯·佩特纳-利希滕费尔斯(Bernhard Von Peithner-Lichtenfels) | 奥地利 |
《泰姬玛哈陵》 | Taj Mahal | 穆希尔·艾哈迈德沙(Mushir Ahmed) | 印度 |
《十个人在一条船上》 | Ten Men in a Boat | 悉尼·雷特(Sydney Latter) | 澳大利亚 |
《有四只眼睛的狐狸》 | The Fox Has Four Eyes | 杰米·乌亚斯 | 南非 |
《生石族》 | The Living Stone | 约翰·费尼 | 加拿大 |
《烛光中的插曲》 | Tussenspel bij kaarslicht | 查尔斯·胡格诺·范德林登 | 荷兰 |
《换岗》 | Zmiana warty | 维洛兹米尔兹·霍普 | 波兰 |
奖项
编辑正式竞赛奖项
编辑长片
- 金棕榈奖:《黑人奥尔菲》-马西·卡缪
- 评审团奖:《星星》-康拉德·沃尔夫
- 最佳导演奖:法兰索瓦·杜鲁福-《四百击》
- 最佳女演员奖:茜蒙·仙诺-《金屋泪》
- 最佳男演员奖:狄恩·史达威尔,布拉德福德·迪尔曼和奥森·威尔斯
- 最佳喜剧奖:《坡旅甲》-马里奥·索尔达蒂
- 国际奖:《纳扎林》-路易斯·布努埃尔
- 特别提名:《白鹭》-衣笠贞之助
- 捷克斯洛伐克最佳选择奖:
短片
- 短片金棕榈奖:《蝴蝶不在这里生活》(捷克语:Motýli tady nežijí)-米罗·伯纳特(捷克语:Miro Bernat)
- 评审团特别奖:《一条金鱼的故事》-爱德蒙·西尚
- 特别提名 - 短片:《南海的小渔夫》-塞尔日·哈尼恩
- 致敬奖 - 短片:《海与天》-艾伦·卡明克和雷蒙德·沃格尔
独立竞赛奖项
编辑高等技术委员会(Commission Supérieure Technique)[12]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1.2 Official Selection 1959: All the Selection. festival-cannes.fr. (原始内容存档于26 December 2013).
- ^ 1959 - Festival, mon amour (Festival, my love). cannes-fest.com. [25 Ma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法语).
- ^ 3.0 3.1 12ème 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 - Cannes. cinema-francais.fr. [6 June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2) (法语).
- ^ Opening of the 1959 festival. fresques.ina.fr. [25 Ma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2).
- ^ Shock: Cannes 1959. ina.fr. [25 Ma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3).
- ^ Cannes Film Festival history. sfgate.com. [25 Ma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2).
- ^ 1952-1959: Celebrities, politics and the film world / "The 400 Blows". fresques.ina.fr. [6 Jul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6).
- ^ Juries 1959. festival-cannes.fr. (原始内容存档于4 March 2016).
- ^ Awards 1959: All Awards. festival-cannes.fr. (原始内容存档于25 December 2013).
- ^ 1959 - Le Jury, Les Prix. cannes-fest.com. [5 Jul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2) (法语).
- ^ FIPRESCI Awards 1959. fipresci.org. [4 Jul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6).
- ^ 12.0 12.1 Cannes Film Festival Awards for 1959. imdb.com. [4 Jul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6).
其他媒体
编辑外部链接
编辑- 1959 Cannes Film Festival (web.archive)
- Official website Retrospective 1959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9-09-02.
- Cannes Film Festival Awards for 195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t Internet Movie Datab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