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号交响曲 (舒曼)

E大调第3号交响曲,作品97,别题《莱茵交响曲》(德语:Rheinische Sinfonie),是罗伯特·舒曼的最后一首交响曲创作,写于1850年11月2日至12月9日间。[注 1][1]

第3号交响曲
罗伯特·舒曼作品
其他名称莱茵交响曲
(Rheinische Sinfonie)
调性E大调
作品号97
创作1850年
时长33分钟
乐章5
配器管弦乐团
首演
日期1851年2月6日
位置杜塞尔多夫
指挥罗伯特·舒曼

背景

编辑

1850年,舒曼应杜塞尔多夫音乐协会之邀,前往指挥乐团。舒曼一家于9月抵达杜塞尔多夫。协会提供700塔拉的年俸,工作要求是每年10场音乐会,4次教堂音乐服务,每周与130人规模的大合唱团练习一次,且舒曼可以自行决定曲目。[2]:77这样的工作环境,对于年轻音乐家而言是相当值得发挥的。在此,除了音乐活动之外,舒曼的健康状况也有所好转。

写作第3号交响曲的期间,舒曼也正在完成他的大提琴协奏曲英语Cello Concerto (Schumann)(作品129)。创作第3号交响曲的灵感,则是来自与克拉拉游历莱茵兰之行,旅途相当愉快。[3]舒曼将途中所见化为笔下的元素,使用在这首乐曲当中。

据指出,第3号交响曲的构思模型来自贝多芬第3号第6号交响曲。另外,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1830年)也是舒曼的参考对象。[4]:278这点可以从调性的选择,以及乐章的布局看出,作品间的音乐手法甚是相似。[注 2]又,上述作品取之自然的特点,也与第3号交响曲的出发点颇为契合。

首演

编辑

1851年2月6日于杜塞尔多夫,舒曼亲自指挥。演出的评价不一,论者指出,现场听众对于乐曲结尾的反应甚好。[4]:2912月25日,舒曼在科隆再次指挥演出,惜仍未获好评。[2]:81

分析

编辑
外部音频链接
柏林爱乐乐团演奏,赫伯特·冯·卡拉扬指挥
  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
  第四乐章
  第五乐章

乐曲共五个乐章:

  1. 生动的(Lebhaft)
  2. 徐缓的诙谐曲,C大调(Scherzo. Sehr mäßig)
  3. 不过份快速的,A大调(Nicht schnell)
  4. 庄严的,E小调(Feierlich)
  5. 生动的(Lebhaft)

演奏用时一般约在33分钟左右。

配器

编辑

依照工具书《管弦乐作品手册》指示,上述之配器可简记为"2 2 2 2—4 2 3 0—tmp—str"。[5]

第3号交响曲的配器,可说大致遵循传统乐队编制,然而在细部的处理上,却缺乏特色。其既缺少接触成功的管弦乐法(及作品)的经验,对各项乐器的性能也无认知理解,致使舒曼的管弦乐曲往往色彩浓重而少层次,凡此在第3号交响曲皆可得见。指挥徐颂仁在其著作《欧洲乐团之形成与配器之发展》中,对此有所批评:

舒曼配器的典型手法,是不断使用木管、铜管与弦乐的配合与声部的重复,在平衡上,往往使得主旋律淹没在沉重的和声中。在色彩对比上,由于这种大组合的连续进行,乐器本身的特色无法原原本本地浮现出来,使人觉得有如同样色彩的漫长延伸。弦乐声部的写法奏起来往往觉得吃力而没有效果。在需要强调某一乐段时,唯一的方法就是同音的连续上下弓⋯⋯对活塞法国号与小号过份自由之使用,也使得他的配器成为沉重而缺乏变化的典型,并且导致后来德国式配器法的一种缺失。[2]:78

探微

编辑

第一乐章

编辑

第一乐章遵循奏鸣曲式的传统,E大调的设定,则是承继自贝多芬以降的传统,有英雄性格的暗示。主要主题的节奏鲜明,且多次在整个乐章中再返,推进音乐的情节。过渡段转往中音调(G小调),添增由弦乐部门演奏的八分音符,带来一股活力。与之相对的是管乐器演奏的次要主题,这个主题便流畅、抒情许多。发展部是令人意外的G大调,基本由呈示部的三个主题所构成。舒曼的转调手法堪称繁复,在将近200个小节期间,从未回到主调,借此累积主要主题再现的高潮张力。

这个乐章的演奏用时大约在9分钟左右。

 

第二乐章

编辑

C大调的第二乐章记为“非常温和”(Sehr mäßig),是一阙三段体诙谐曲,同时有主题与变奏在内。这个乐章本来有如同贝多芬《田园》第二乐章的标题:“莱茵之晨”,在出版前遭到删除。[4]:278

开首的主题是一首兰德勒,首先由低音弦乐器及低音管奏出,再行变化。中段的第二主题转为A小调,由管乐部门所演奏。值得注意的是,舒曼在中段连续使用的C音,除了这个连续的“踏瓣”效果引人注目之外,C音与A小调之间的和声关联也值得讨论。之后,主题再现,乐队全体加入,之后配器渐渐减少,仅存大提琴与低音管,并且轻柔地结束。

诙谐曲乐章的演奏用时约6分钟。

 

第三乐章

编辑

第三乐章“不快”(Nicht schnell),A大调。舒曼舍弃了鼓号,和声上少有惊人之举,都为第三乐章带来一股平静的氛围。这点与《幻想交响曲》第三乐章颇有相似之处。乐章的主题抒情而美丽,句间则以十六分音符的动力推进。

第三乐章的演奏用时约5分钟。

 

第四乐章

编辑

这一乐章即著名的“大教堂”乐章,写科隆大教堂的庆典盛况,作曲家亦指明需庄严地(Feierlich)演奏。[2]:78记谱虽为三个降记号,实际上是以六个降的E小调进行。在弦乐一记突强之后,由铜管乐器(圆号与长号)演奏的众赞歌是一大特色。[注 3]之后,主题由木管、第一小提琴接替奏出,期间速度渐增。舒曼在这个乐章的配器、节奏转换,甚至是对位写作法都是极其精彩的,意在以音响构筑建筑。在这点上,堪称是布鲁克纳交响曲的先行者。乐章末尾,乍现一段惊喜的B大调号曲,弦乐以回归至E小调的主题应答之。随著尾声将近,节奏渐缓,主题仍时有所闻,堪比高耸教堂中乐声绕梁之景。

值得指出的是,虽然与贝多芬《田园》同采不间断进入第五乐章的手法,舒曼的第四乐章并不应该被视为第五乐章的导奏。分析后可以发现,这个乐章的规模较第五乐章更大,构思更宏伟,仅在形式上与贝多芬相似。[4]:290

第四乐章的演奏用时约6分钟。

 

第五乐章

编辑

终曲乐章回归E大调, 
 
拍子记谱也格外带来欢欣之感。此外,主要主题竟与史特劳斯的《酒、女人与歌英语Wein, Weib und Gesang》颇为神似。十六个小节之后,则是另一个更为轻盈的主题。上述的元素交替进行间,堆叠出英雄式的高潮。

终曲的演奏用时约6分钟。

 

注释

编辑
  1. ^ 在此之前完成的,是他的第1号交响曲《春》(作品38,1841年),而后是D小调的第4号(作品120,1841年),以及C大调的第2号(作品61,1845年)。作品编号则是按出版序给定,而非写作先后。此外,D小调交响曲完成虽早,其1841年在莱比锡的首演反应不佳,舒曼放弃了原来的版本,从而进行大修。修改后于1851年出版的版本,遂为我们今日所见的作品120。
  2. ^ 我们很难不去指出,舒曼第3号与贝多芬第3号的相同调性设定。此外,《田园》和《幻想》都是五乐章体,舒曼很显然地继承了这点,其中不间断的第四与第五乐章,更是与贝多芬作品相同。
  3. ^ 另外不可不提的一点则是,长号是直到第四乐章为止才加入演奏,整个作品的前半段都作壁上观。对于长号演奏员来说,不论个人的专注力,或照顾乐器的状态,都是一大难题。

参考资料

编辑
参照
  1. ^ Daverio, John; Sams, Eric. Schumann, Robert . Oxford Music Online. [2010-04-20]. 
  2. ^ 2.0 2.1 2.2 2.3 郑雅昕. 舒曼第三交響曲「萊茵」之研究 (硕士论文).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1989. 
  3. ^ Louise Elvira Cuyler, The Symphony, 2nd ed., (Warren, MI: Harmonie Park Press, 1995), 102.
  4. ^ 4.0 4.1 4.2 4.3 Brown, A. Peter. The Symphonic Repertoire, Volume III Part A: The European Symphony from ca. 1800 to ca. 1930: Germany and the Nordic Countries.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7. 
  5. ^ Daniels, David. ORCHESTRAL MUSIC: A Handbook. 3rd ed. Lanham: Scarecrow Press, Inc. 1996: 372. ISBN 0-8108-3228-3. 

延伸阅读

编辑
  • Boetticher, Wolfgang (1981). "Zur Kompositionstechnik und Originalfassung von Robert Schumanns 'III. Sinfonie.'" Acta Musicologica, vol. 53, no. 1, pp. 144-156.
  • Musgrave, Michael (1996). "Symphony and symphonic scenes: issues of structure and context in Schumann's 'Rhenish' Symphony." In Craig Ayrey and Mark Everist, eds., Analytical Strategies and Musical Interpretation: Essays on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Century Music.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20-148.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