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 (台湾)
总理(台湾话:tsóng-lí),台湾清领时期地方自治团体领袖人物的职务名称,负责协助官府管理地方,调解口角、商业纠纷,举办慈善劝募,甚至出资操办团练,参与维持治安、镇压械斗等等;总理一般由地方贤达、生员、业主、董事等共同推举而出,是具有半官方色彩的职务。[1][2]
简介
编辑背景
编辑清领时期,清政府因台湾孤悬海外,深恐在台湾派驻太多士兵,容易导致地方官拥兵自重、据地作乱,是故台湾长期以来,即便人口增长,调派台湾士兵的员额并未随人口比例增长[3]:96-103;譬如康熙23年(1684年),清廷纳台湾为版图,全台汉人人口数不足八万[4],台湾、澎湖驻兵员额为10,083名[5]:10,而1750年代(乾隆朝)人口大量增长,全台湾西部人口约为200万人[5],但在乾隆53年(1788年)左右的兵制增调,也不过将总员额提升至13,392名[5]:18-19。在上述条件下,清政府对地方控制力薄弱,往往需倚赖地方豪族、仕绅的人脉或者武力,以维持地方秩序、兼管地方庶务[3],台湾的董事、总理等职位便具备此一特色。[2]
设置
编辑清代在台湾厅县以下采行“保里乡澳”区划,保与里同级,保以十甲为一保,一保设有保长(保正)执掌地方乡事[a],通常由当地贤达或乡绅出任。数保之内再推举一“董事”,取自“董率保甲事宜”一词,遇保内公事通常由保正上报董事,再由董事上告官府。一般来说,职责仅经理一庄为董事,统理数庄才称为“总理”。“总理”如同保正、董事等,皆由各庄头人、生员、业主、绅董等禀举而出[2][1]:143、224、264,选举出来后,禀举人需检附“保检状”和“充任状”,赴往衙门由官府进行验充,获得做为办公凭证的谕帖与戳记之后,才算正式出任“总理”。(基本上仍是以地方先推举选出,再由官方予以追认)[2]
“总理”一职由民间发起,最初并非官方设置的职务,而最早可考自乾隆36年(1770年)三崁店设立的〈蒋公堤功德碑记〉,碑文上即有“总理戴天禄”的刻文[6];嘉庆12年(1807)年后,台湾西部各厅县才普遍设置有“总理”一职。[2]“总理”的影响范围是以聚落的“庄”、“社”为单位,而非官方颁定行政区域以“保里乡澳”为固定范围,一个保的总理数,一至三名都有可能,视保里内的范围大小或者村庄数量多寡而定。[2][1]:143、224、264
职责
编辑“总理”为无给职,但职责繁多,一般皆由地方乡绅豪族出任,主要职责有八项:一、调解纠纷。二、管理公共事业。三、筹措地方公共建设基金。四、率领百姓迎接地方官员。五、编查保甲户籍与门牌。六、操办团练民勇,或者主导联境演习。七、替官府传达政令。八、监视百姓以及汇报民情。[2]
总理并无任期限制,地方官可借由换戳、换谕之举,来牵制总理任期,减少弊端,而每逢新任通判或知县上任时,总理皆必须上缴旧有谕帖、戳记,等待新任长官换发。又,总理若因年老、疾病、残疾、迁移等,可提前向官府申请辞职;若总理涉有不法情事,官府亦有权将其革职。[2]
代表人物
编辑台湾清领时期的总理多以参与镇压民变、组织联境战役而出名,也不乏带头造反官府者,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是同治年间参与戴潮春事件战役的彰化县、嘉义县总理,例如鹿港郊商秀才的总理蔡德芳、白沙坑庄总理黄开安[7],总理之上尚大总理,其号召范围跨越数个庄头,譬如同安寮十二庄大总理陈化机[7]、白沙坑二十四庄大总理陈捷魁[8],以及店仔口五十三庄的大总理吴志高[9]。
相关条目
编辑注释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1.2 刘泽民; 台湾古文书学会 (编). 《契文解字:解碼臺灣古文書》. 台北市: 玉山社. 2020. ISBN 9789862942574 (中文(台湾)).
-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许毓良. 〈總理〉. 台湾大百科全书. 2009-09-24 [2023-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3 (中文(台湾)).
- ^ 3.0 3.1 乔安娜·麦斯基尔(Johanna Margarete Menzel Meskill). 《霧峰宮保第:林文察家族拓荒史 1729-1895》 [A Chinese Pioneer Family: The Lins of Wu-feng, Taiwan, 1927-1895]. 由王淑琤翻译. 台北市: 苍璧. 2021 [1986]. ISBN 9789860682502 (中文(台湾)).
- ^ 邵式柏(John R. Shepherd). 《臺灣邊疆的治理與政治經濟(1600-1800)》 [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 由林伟盛、张隆志、林文凯、蔡耀纬翻译. 台北市: 台大出版中心. 2016: 191–236 [2002]. ISBN 9789863501572 (中文(台湾)).
- ^ 5.0 5.1 5.2 许雪姬. 《清代臺灣的綠營》 "The Green Standard in Taiwan During the Ching Dynasty".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 54. 台北市: 联经. 2015 [1987]. ISBN 9789860459562 (中文(台湾)).
- ^ 〈蔣公堤功德碑記〉. 台湾记忆 Taiwan Memory.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8) (中文(台湾)).
- ^ 7.0 7.1 蔡青筠 (编). 《吳德功先生全集-戴案紀略·施案紀略·讓台記·觀光日記·彰化節孝冊》. 南投市: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1992 [2022-02-14]. ISBN 9789570009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1) (中文(台湾)).
- ^ 顾雅文、蒋敏全. 〈陳捷魁〉. TBDB 台湾历史人物传记资料库. [2022-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0) (中文(台湾)).
- ^ 杨格. 邱瑞寅 , 编. 《白河古早店仔口──二十四里踏查錄》. 台南县: 台南县白河镇店仔口文教协会台语文学读书会. 2010: 207. ISBN 9789868669505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