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介入
群体介入(英语:population intervention)主要是以整体人口(whole population)为目标对象,透过多面向的初级预防或心理健康促进等介入方式,以有效提升大多数民众的心理健康程度及幸福感,进而使得更多比例的人能趋近心盛的理想境界。当整个人口的常态分配开始往正面方向发展,虽然只是小的移动,将引起相当深远的影响,落在底端的高危险群人数自然就会下降,心理疾病的人更会明显减少。[1][2][3][4]
群体与个别介入的差异
编辑群体介入 | 个别介入 | |
---|---|---|
探讨问题 | 导致群体或国家之间差异的因素 | 导致个体之间差异的因素 |
介入策略 | 主要针对整体人口或特定群体(如学校儿童、职场员工等)做全面性的介入 | 主要目标对象为有疾病的人、高危群个人或求助服务者,或是菁英份子或表现卓越者 |
介入目标 | 降低有疾病症状的人口数,并增加心盛的人口比例 | 减少个人的症状或促进其成长 |
群体介入的理论基础
编辑Rose(1992)从预防医学的角度提出,大多数容易发展成疾病的是一般人口,而不是在所谓的高危险群。因为一般人口的人数如此众多,相对其罹病率就高出甚多。[5]
Huppert(2005)将一个国家或群体人口心理健康的常态分配(如下图所示),以三个切点分为“心盛”(flourishing)、“心常”(moderate mental health)、“心衰”(languishing)与“心病”(mental disorder)四个部份,各占的人口比例也不同,其中以“心常”者的人数最庞大,这些一般的人口群皆处中等心理健康的状态,仍需进一步努力提升幸福感,才能达到完全或高度心理健康的心盛境界。另外属于高危险群的心衰者与真正罹患心理疾病的人数比例相对一般人口仍居非常少数。由于心理疾病的危险因子是多面向地分布在整体人口当中,不单只是高危险群而已,因此唯有运用整个国家或群体的介入方式才能真正长期减少心境艰难或功能不佳的人口数,并使得更多人可以获得成长或生活幸福。[1]
周才忠、陈嘉凤(2010)以自杀防治为例,谈到容易以自杀方式结束生命的民众,在人口常态分配中,是落在左边某个切点以下极少数的人。如果我们能够透过一般群体的介入,把人的整体分配往正面的方向移动(如下图箭头所指左方),那么会落在这个切点以下的高危险群人数自然就会下降,自杀的人也就会明显减少[2]。香港赛马会与香港大学联合设立的自杀研究与预防中心(CSRP)也曾运用此观点在其自杀防治相关公共卫生策略之中[6]。
群体介入的策略运用
编辑根据诸多研究文献显示,人们早期阶段的正向态度与行为、面对逆境的复原力等发展是相当重要的。例如有许多相关亲子、学前、学校等方案是开放提供给该群体所有的人来参与,并没有特定针对哪些人的相关需求而规划的。这样以整体人口为对象的初级预防方式被证实能够非常有效防止问题的发生。[1][3][7][8][9]
在职场环境中,针对所有员工的抒压方案也是一种有效的职场心理健康促进方式[1][10]。根据盖洛普民意调查与相关研究证实,营造一个快乐幸福的职场,能明显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效率与产能[11][3][12]。
社会行销
编辑与商业行销相似,社会行销也在推销想法、态度与行为。但最大不同之处,社会行销的主要目的不在使营销者获利,而是让特定群体或一般社会广大民众受益[3][13]。因此,社会行销方式对于一般人口整体幸福感的提升是非常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尤其是媒体的运用,其可提供能够展现性格优点与利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s)的正向榜样,以改变不利民众快乐幸福发展的社会现象(例如过度强调财富、名声、消费等) [1]。
群体介入的方案范例
编辑澳洲“免于恐惧”方案
编辑“免于恐惧”(Freedom from Fear)活动是一个创新的社会行销方案,其在澳洲推动降低妇女(与其儿童)能够免于男性亲密伴侣或家庭暴力的恐惧,此方案执行非常成功[3]。其中西澳的实例,乃利用大众媒体广告宣传“男性家庭暴力求助专线”,鼓励男性能够勇于拨打。此专线的接听者均是受过专业训练的谘商员,有能力评估来电者的状况并进行电话谘商,或转介个案至其他民间组织所承接政府经费资助的谘商专案计划。在此活动的前七个月,一般人口群体的男性知悉此专线服务的比例由原先20%上升至43%,之后更增加至69%。如果以社会觉察角度来看,“免于恐惧”活动已达到社会行销的功效[14]。
澳洲“正向亲职教育”方案
编辑澳洲“正向亲职教育”(Triple P─Positive Parenting Program)方案,最早规划的对象为新手父母,目前已扩展至地区所有学前儿童的父母。Triple P方案有社区介入与社会行销两种实施方式。社会行销是运用电视、出版与其他电子媒体的多元管道来增加社区民众对相关议题的知悉程度。而社区介入是以心理健康促进概念为基础,进行8周团体的亲职技巧训练,并辅之电话谘询的后续追踪。在西澳地区,大约有数千个家庭已接受过此方案的训练。Triple P方案有具体的成效显现,包括增加正向亲职技巧的使用,减少父母报告儿童问题行为的次数及密集度,降低父母的忧郁、焦虑与压力,并增加婚姻或夫妻关系的满意度。根据预估资料显示,如果此Triple P方案能够全面性的实施,或所有符合资格的家庭皆能参加的话,整个学前儿童的重要问题行为比例至少可以降低40%左右[3]。另外,在雪梨地区也有相关方案的成功经验[15]。
美国“往目标迈进”方案
编辑“往目标迈进”(Going for the Goal)方案在美国维吉尼亚州当地甚为普及,其主要在运用虚拟的互动教室情境来教导高中学生学习生活技巧,例如如何找出正向的生活目标,并且聚焦其目标达成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另外,也教导学生设定迈向目标实现所需的具体行为或相关妥协原则,以及协助学生发现或创造社会支持。目前,美国各大城市已共计数万名的青少年曾参与此校园心理卫生相关的初级预防方案[3][16]。2002年,O’Hearn与Gatz又拓展Danish等人原先建立的方案架构,在一个以西班牙裔为主的社区,尝试先训练46名高中学生担任带领人,再针对479位初中学生进行十周的GOAL方案。此方案焦点在于协助设定正向、可达成的目标;预先考虑到并回应达成目标的可能阻碍;社会支持的运用;建立自己的优势。此方案试办结果显示,参与学生已获得方案过程所教导的相关技巧知识,并实际改善其问题解决的能力。另外负责带领的高中生也增加不少生活上的技能[17]。
美国“宾州大学复原力课程”方案
编辑美国“宾州大学复原力方案”(Penn Resiliency Program)是由该校著名的正向心理学中心来规划与执行。此乃以学校为基础的初级预防方案,主要对象是学龄儿童及青少年,借由12次(各2小时)的课程介入,培养其复原力、正向情绪、目的感等特质,以期能防止之后发展成忧郁症状的可能性[3]。其课程内容立基在认知行为相关理论,教导学生相关果断、协商、做决策、问题解决、因应困难情境、放松情绪等策略技巧,而且能实际应用在各种生活脉络之中。以生动活泼的教导方式(如短剧、角色扮演、短篇故事或卡通等),让学生容易了解一些核心的概念。团体课程的带领人有PRP方案人员、心理或教育学系的研究生、心理卫生专业人员、学校老师、谘商员等[18]。此PRP方案有严谨的实验设计(含控制组的比较),如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方式,以证明其实施结果与长期追踪的成效[19]。
相关条目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1.2 1.3 1.4 1.5 Huppert, Felicia A. A new approach to reducing disorder and improving well-being.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9, 4: 108–111.
- ^ 2.0 2.1 周才忠、陈嘉凤. 防自殺不如拚快樂. 中国时报. 2010年6月8日 [2024-11-06查阅].
时论广场
[永久失效链接]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Huppert, Felicia A.; Nick Baylis & Barry Keverne. The Science of Well-Be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0-19856-752-9.
- ^ Linley, Alex; Stephen Joseph. Positive Psychology in Practice. John Wiley & Sons]. 2004. ISBN 0-47145-906-2.
- ^ Rose, Geoffrey. The Strategy of Preventive Medic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ISBN 0-19-262486-5.
- ^ Centre for Suicide Research and Prevention. Suicide Prevention using a Public Health Approach. The Hong Kong Jockey Club &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24-11-06查阅].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30).
- ^ Bloom, Martin. Primary Prevention Practices . Sage Publication. 1996. ISBN 0-8039-7152-4.
- ^ Durlak, Joseph A.; Anne M. Wells. Primary prevention mental health programs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meta-analytic review.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997, 25: 115–152.
- ^ Weissberg, Roger P.; Douglas N. Bell.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primary prevention programs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Contributions and caveat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997, 25: 207–214.
- ^ Quick, James Campbell; Lois E. Tetrick. Handbook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2. ISBN 1-55798-927-7 请检查
|isbn=
值 (帮助). - ^ Keyes, Corey L. M.; Jonathan Haidt. Flourishing: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the Life Well-lived.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3. ISBN 1-55798-930-3.
- ^ Judge, Timothy A.; Carl J. Thoresen, Joyce E. Bono & Gregory K. Patton. The job satisfaction-job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A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01, 3: 376–407.
- ^ Andreasen, Alan R. Marketing Social Change: Changing Behavior to Promote Health,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Environment. Jossey-Bass]. 1995. ISBN 0-78790-137-7.
- ^ Donovan, Robert J.; Donna Paterson & Mark Francas. Targeting male perpetrators of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Western Australia's “freedom from fear” campaign. Social Marketing Quarterly. 1999, 5: 127–144.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 - ^ Dean, Carlie; Karen Myors & Elizabeth Evans. Community–wide implemention of a parenting program: The South East Sydney Positive Parenting project. Australian e-Journal for the Advancement of Mental Health. 2003, 2: 179–190.
- ^ Albee, George; Thomas P. Gullotta. Primary Prevention Works. Sage Publications. 1997. ISBN 0-7619-0468-9.
- ^ O’Hearn, Todd C.; Margaret Gatz. Going for the Goal: Improving youths’ problem-solving skills through a school-based interventio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002, 30: 281–303.
- ^ Jane Gillham & Karen Reivich. Resilience Research in Children: The Penn Resiliency Project.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Center,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2024-11-06查阅].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07).
- ^ Gillham, Jane E.; Reivich, K.J., Freres, D.R., Chaplin, T.M., Shatté, A.J., Samuels, B., Elkon, A.G.L., Litzinger, S., Lascher, M., Gallop, R., & Seligman, M.E.P. School-based prevention of depressive symptom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and specificity of the Penn Resiliency Program.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07, 75: 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