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角头
艋舺角头是台湾社会对于现今台北市万华区西藏路以北一带地方势力的泛称。地方势力之形成起源可追溯至清治、日治时期。所谓角头本意乃是台湾古时地方的庄头聚落,通常以奉祀信仰为凝聚中心所形成的地方自我稳定力量。然而在台湾的历史脉络中,由于都市化发展过快与资源与权力不平等之下往往走入社经边缘,进而有部分与所谓的黑社会产生联系。
现今所称具黑社会意义的艋舺角头主要是指称1950年代战后时期至今,所逐渐发展的典型本省角头势力。
现今因时代变迁,加上当地传统文化无法与现代接轨,导致传统的艋舺角头(庄头)逐渐没落与沉寂。而具有黑社会意义的角头,则借由涉入都更来牟取新的生路。
地理
编辑艋舺在清治时期以一府二鹿三艋舺的台湾谚语所著名。在清治时期行政划分属大加蚋堡,清末与台北城、大稻埕并称台北三市街之一。范围大致为现今万华区三水街以北的地带。三水街至西藏路间之地带古称下崁,然而谈论角头时也常将此地角头划入艋舺角头。日治时期被日本政府易字为“万华”。1990年代台北市区里行政区域调整时,与龙山区、双园区大部份地区及城中区、古亭区小部份地区合并成为万华区。
起源
编辑艋舺角头的形成,最早可追溯至18世纪中到19世纪末清治时期,泉州府人发生的械斗顶下郊拼事件所形成最早的雏型。而后在艋舺地区居民的增加也陆续产生了许多庄头,各庄头有奉祀其守护神的庙宇,称作庄头庙、角头庙。艋舺青山宫就是角头庙之一。角头庙与在地庙宇未必与黑社会意义的角头有关系。此外还有“大公庙”,大公庙即本地居民不分祖籍,一律前往进香的庙宇,例如艋舺清水岩与艋舺龙山寺为艋舺地区的大公庙。与近现代产生的黑社会意义的角头团体祖师庙口、龙山寺口是没有关系的。同样的,青山宫属于角头庙,但背后与黑社会意义的角头并无关系。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日治时期,艋舺在地的以不法事业(黄赌毒)谋生者与其协力者(流氓地痞)盘踞在凹肚仔(今华西街北段)、北皮藔街(今剥皮寮)、河沟头、后菜园街、万华车站、龙山寺口、祖师庙口、妈祖宫口、贼仔市等地逐渐形成现今黑社会意义的角头团体。
根据“国家发展委员会档案管理局”史料记载,1948年(中华民国37年)台湾全省警备司令部调查“万华流氓新兴组织活动”时发现,日治时期就已存在万华车站“十二生相”、龙山寺口“十九路军”、祖师庙口“蜘蛛党”、蕃薯市“一心派”(贵阳街),及战后新兴的“堀江部队”等角头势力。然而这些角头在二二八事件后,便逐渐销声匿迹。[1]
近代
编辑1950年代,战后时期,艋舺角头势力也跟著蓬勃发展,至今已知的艋舺角头有:(地理范围由北至南由西向东排列) 北门口、河沟头(助顺将军庙口)、万国古巴(汉口街)、万国口(万国戏院)、西门口(原红楼西门市场)、二水门(长沙街底)、后菜园(成都路长沙街间)、妈祖宫口(新兴宫旧址一带)、环球(二水门至祖师庙口间)、祖师庙口、料馆(启天宫一带)、头北厝、芳明馆、华西街、龙山寺口、露店(西昌街口)、会社尾(环南大理糖厂一带)、堀江町等,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黑社会意义的角头皆与庙宇有联系(如前所举例)。至于加蚋仔其地盘虽然位于今日之万华区,但所在地区为西藏路以南之双园地区(古称加蚋),故不宜列入艋舺角头。 河沟头与头北厝两角头长年都有地盘与利益纷争,不时跃上社会版面,是为电影艋舺之庙口与后壁厝两帮派的参考,然而电影中帮派的行为模式与现实中角头的行为模式相差甚钜。
早期时报周刊(余纪忠时期)在1990年代的报导中,曾列会社尾、河沟头、头北厝、崛江町为北市万华的四大角头。
相关作品
编辑戏剧
编辑- 艋舺(Monga),电影,导演钮承泽,台湾,2010年
- 艋舺燿辉,电视剧,制作人王钧、马竞达,台湾,2011年
- 艋舺之江湖再现,电影,导演吴震亚,中国,2018年
- 艋舺之英雄赤女,网路剧,中国,2018年
著作
编辑- 《艋舺百年风华: 1905-2005艋舺人物风土志》,台北市艋舺扶轮社,2004年,ISBN 9789572935200
- 《黑夜里的送行者:从艋舺大哥到礼仪师 冬瓜大哥谈生也谈死》,郭东修,三采文化,2011年,ISBN 9789862294147
- 《艋舺恋花恰恰恰》,杨丽玲,九歌出版社,2011年,ISBN 9789574447855
电玩
编辑- 角头大仔之艋舺大稻埕,电玩,保诚科技,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