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缯船
赶缯船,是一种中国大型的福船[1],可以用作战船、捕鱼和运送木材。因船底为防藤壶等海虫腐蚀而经常涂上白灰或白漆,所以又称“白底船”。其中大赶缯船船长36米多,宽7米左右,24个船舱,可载重1500石。每船配水手、船工30余人,水兵80人。中赶缯船 长23米,宽6米,深2米,配水手、船工20多人,水兵60人。大、中赶缯船均是双桅、双舵、双铁锚。
历史
编辑赶缯船被用于战事的历史可见于史书记载。例如于永历37年(1683年)5月,刘国轩增兵澎湖,总兵力达2万馀人。当中兼有近20艘大小炮船、鸟船、赶缯船、洋船、双帆等战船,分戍澎湖各个要地。[注 1]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1683年7月8日),施琅率领大鸟船70艘、赶缯船103艘、双帆居船65艘,合计238艘出征澎湖。[注 2]后来,在雍正二年(1724年),朝廷下令额定水艍船、赶缯船、双篷船及快哨船四种战船。朝廷在翌年设置军工战船厂,兴建台湾水师营所属战船。战船型式以赶缯船、艍船,以及同安梭船为主,再搭配桨船及巡哨船。为了应付对外战事,于顺治十三年,朝廷开始设三千人福建水师,同时建造过百馀艘唬船、哨船、赶缯船、双篷船。[注 3]此后数十年间,赶缯船成为清朝其中一种主要战船。水师在训练时都会动用它。乾隆十四年,旗兵曾于昆明湖设赶缯船,以前锋军训习水战驾船驶风的技术。 [注 4]
由郑成功船队挥师东渡至驱逐荷兰开始统治台湾以后的130年间,清兵水师仍以水艉船和赶缯船为主战船。[2]不过在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嫌赶缯船笨重,使驾驶不甚得力而下令改为同安梭船船式。[注 5]一直到了2001年,台湾知名艺术家刘其伟之子刘宁生为宣扬中国古代帆船和航海术和重塑郑和下西洋的壮举而进行文化交流。他一共花了4,000多万元新台币以及用了6年时间筹备、搜集资料,并仿造一艘明末清初时福船类别的赶缯船太平公主号。最后完成驾驶无动力帆船环球航行的纪录。[3]
船只制作
编辑赶缯船长20多米,船艉画有各种吉祥图案以祈求吉利丰收,行船平安。因吉祥图案色彩丰富,所以有“花屁股”之称。又赶缯船结合了福船的设计和建造,在建造赶缯船时,最重要的地方是确定龙骨。工匠要先决定龙骨的长度,再按比例决定首龙骨、中龙骨和尾龙骨的长度。接著再决定龙骨两端起翘的弯度。其后工匠选取龙骨的前、中、后部安置横梁的几个位置,在两边对称地确定船的上下宽度,继而确定横梁和其他部件,从而构成船体的基本线型。[1]
相关条目
编辑注释
编辑- ^ 见清代胡建伟《澎湖纪略》卷十二:“初六日黎明,率各船由虎井过狮屿头,了见刘国轩贼艘尽泊于妈宫;贼见我船,大船概起头帆,小船尽起大帆,贼遂出赶缯二十馀只,驾出西屿头。”。
- ^ 施琅,〈舟师北上疏〉《靖海纪事》,页19。此战清军兵力还有其他说法:《闽海纪要》记载60000人、军舰600艘;《清史稿·卷一百三十五·兵六》记载20000人、军舰300艘;《十七世纪台湾英国贸易史料》记载原有军舰400艘,后来增援200艘;《靖海志》、《海纪辑要》记载军舰500艘。
- ^ 见柯劭忞《清史稿》卷一百三十五〈兵六•水师〉记载:“雍正二年,额定四种战船:曰水艍船,曰赶缯船,曰双篷船,曰快哨船。其六桨船、八桨船,雍正七年后所增设也。福建水师,顺治十三年,始设福建水师三千人,唬船、哨船、赶缯船、双篷船百馀艘。‧‧‧‧‧‧雍正三年,于福州、漳州、台湾三处各设船厂,制造外海内河大小战船。”。
- ^ 据清代柯劭忞《清史稿》卷139〈志一百十四〉著述:“十四年,以旗兵习练云梯,随征金川有功,凯旋后,别立健锐营,云梯兵千名为一营,统以大臣,专练云梯、鸟枪、马步射及鞭刀等艺,并随侍行围。又于昆明湖设赶缯船,以前锋军习水战驾船驶风之技。”。
- ^ 资料出自周凯的《厦门志》(台湾文献丛刊第九五种)卷三〈兵制考‧战船〉第99页所说:“乾隆六十年,因赶缯船笨重,驾驶不甚得力;改为同安梭船式。”。
参见
编辑- ^ 1.0 1.1 中國文代研究院 燦爛的中國文明〈中國古代船舶 船舶設計〉. [2017-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 洪卜仁《厦门船舶工业》第9页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古船再踏海上絲路 仿明代設計 古船訪香江. 明报. 2008-04-19 [2017-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