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臣共和国历史
此条目包含过多仅特定读者会感兴趣的过度细节内容。 (2016年6月27日) |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6年6月27日) |
车臣人的祖先阿瓦尔人起源于亚洲西部,自15世纪奥斯曼帝国入侵开始,车臣人在高加索山区不断抵抗外来入侵。自从投向穆斯林的阵营,便缓和了与奥斯曼帝国的紧张关系,但却与信奉基督教的格鲁吉亚人及哥萨克人及信奉佛教的卡尔梅克人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
早期
编辑车臣在19世纪被沙俄征服,之后一直都属于俄国。十月革命之后,车臣继续留在俄罗斯联邦里。苏联成立后的1922年11月30日,成立车臣自治州,隶属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34年1月15日和同属俄罗斯联邦的印古什自治州合并为车臣-印古什自治州,1936年12月5日改名为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
由于在二战中,部分车臣人试图与德国军队合作谋求独立,1944年,在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政府撤消了车臣的自治共和国地位,将几乎整个车臣民族强行迁往哈萨克境内。直到1957年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方才得以恢复,车臣人也被允许返回位于北高加索的故土。[来源请求]
1989年后,苏联局势急剧动荡,民族分离势力在车臣、印古什和北奥塞梯等高加索地区严重膨胀,车臣和北奥塞梯等自治共和国均有流血冲突发生。
自从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联邦的不少成员,特别是外高加索地区的共和国,都希望像邻近的亚美尼亚或格鲁吉亚一样享有独立的地位。加上过去在前苏联年代里,一直受到压迫,造成车臣人争取民族解放、要求民族独立和反俄罗斯的旺盛心态。
1991年,时任车臣共和国总统的焦哈尔·杜达耶夫发表了独立宣言,可是得不到俄罗斯的承认。1992年12月10日印古什共和国与车臣共和国分开。1994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指派俄军大举攻打车臣,造成一场十万人死亡的屠杀惨剧。之后,双方的冲突不但一直没有平息,还让车臣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分子得势。结果莫斯科的恐怖袭击不断发生。
1999年,7月4日,沙米利·巴萨耶夫指挥5000人的武装部队偷袭了俄内务部队哨所。导致了第二次车臣战争。俄罗斯第二任总统普京以较强硬的态度反驳了国内的分离主义思潮,指挥部队从两路进入车臣。以绝对优势的实力,军事压制了车臣分离主义势力。之后,双方冲突依然如前。
车臣问题是俄罗斯国内民族宗教矛盾,国际社会过问较少,有证据表明许多车臣妇女的丈夫或儿子无故失踪,她们搜集并纪录数百卷恐怖罪行的录影带,并将之偷渡入欧洲,向国际人权法庭控诉。影响所及,亦有部分车臣妇女选择加入炸弹自杀的恐怖事件[1]。
车臣共和国历史
编辑此节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5年10月) |
车臣在19世纪中叶俄罗斯帝国时期成为俄国领土,在一战时期,由车臣人为主组成的、被德国人称为“野兽之师”的“高加索土著混成骑兵师”一直是德国和奥匈的噩梦。车臣人效忠沙皇和帝国政府,无拘无束,对待皇室也一律用“你”称呼而不使用敬语,皇室和俄国人也彼此无拘无束。
在二月革命之后,统帅著高加索土著混成骑兵师的科尔尼洛夫将军的第八军是当时唯一一个保持有完整战斗力,没有被革命党和乱兵搞垮的部队。车臣人民当时有著一个著名的言论:“俄罗斯人出了叛徒了,他们不要自己的皇帝了,没关系,让皇帝到我们这里来避难,我们热情好客会养著他,然后为他消灭那些俄国的敌人,无论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我们不感兴趣政治,我们只是为战斗而生,为了消灭俄罗斯的敌人而生。”
由于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为了对抗白军,大肆丑化宣传支持科尔尼洛夫将军和其他的白军的高加索军团,宣传车臣人是一群见人就杀吃小孩子肉的野蛮人,以此换取城市居民的同仇敌忾对抗高加索军团。之后随著内战,科尔尼洛夫将军也战死,高加索军团瓦解,四分五裂的高加索各民族有的回去了故乡继续自相残杀,有的变成流寇。
苏联建国以后,车臣最初作为“山区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的一部分一起加入了苏联,1936年史达林人为的把车臣-印古什地区分离出来单独建立了一个“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二战期间1942-1943年间车臣-印古什共和国一度被德军占领,德国在当地扶植了大量傀儡进行对俄罗斯人和犹太人等的种族屠杀,因此在德军被击溃之后,1944年苏联把和德国人合作过当个叛徒的车臣人迁徙去了中亚地区,这就是车臣行动。
之后车臣-印古什共和国被取消,并入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史达林死后,1957年1月9日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被恢复,此情况一直持续到苏联末期。史达林在二战之后定下了一个规矩,就是车臣地区的最高地方领导人一定不能由车臣人担任。此情况一直持续到戈巴契夫上台。戈巴契夫允许了之前被迁徙的车臣人返乡,并且第一次车臣产生了车臣人出生的地方最高领导人。
与此同时,激进派开始崛起:飞行员出身的、苏联时期唯一的车臣人将军、在阿富汗战争中亲自驾机进行轰炸立功而荣获苏联英雄称号的焦哈尔·杜达耶夫趁机建立了自己的车臣民族代表大会。趁著叶尔钦和戈巴契夫、819成员政权的内乱空袭,杜达耶夫成功组织起来了终于自己的武装实力并通关武装政变夺权。因为杜达耶夫站在了当时尚大局未稳的叶尔钦一遍,因此得到了叶尔钦的默许和纵容。
苏联解体、叶尔钦上台之后,他和亲信还亲自多次来到过车臣会见杜达耶夫,杜达耶夫表示“我们只是要建立自己的民主自治共和国,但没有打算从俄国独立,也没有打算和俄国翻脸,我们打算维持和俄国的和平友谊。”信以为真的叶尔钦政府遂置之不理。然而此时车臣-印古什却发生了内部分歧:希望从俄国独立的是车臣民族主义者,而印古什人民则不希望独立,希望留在俄国。1992年车臣-印古什共和国解体一分为二变成了车臣共和国和印古什共和国,然而,两者之间随即就爆发了边界之争的问题:杜达耶夫希望要求更多的土地,而引起印古什人民的不满,两族从帝国时期苏联时期已经混住上百年种族交错很难分出一个准确的国界,在这种情况下杜达耶夫政府单方面宣布建立了“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拒绝给俄国中央政府纳税,禁止俄国军警人员入境,并开始了对境内所有非车臣人的种族排斥和驱逐政策。此建国行为没有得到国际承认。
之后杜达耶夫又和车臣国会爆发矛盾,最终杜达耶夫以军阀手腕武力驱散了国会建立起来了个人独裁。而此时正是1992-1993年间,俄国自己又爆发了差点演变成全面内战的宪政危机,最高苏维埃被解散,成立了新的国会-国家杜马并制定了新的宪法。 俄国内乱期间,车臣局势迅速恶化,感受到自己强大的杜达耶夫野心膨胀,打算不仅建立车臣共和国,更要吞并整个高加索。车臣军开始一方面对内加紧迫害异族,一方面准备入侵周边相邻的其他高加索国家。为此,相邻的达吉斯坦共和国组成了自己的武装民兵对抗车臣。与车臣不同,达吉斯坦人不希望独立,于是在边境就出现了大规模武装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焦头烂额的叶尔钦意识到局势已经失控,但依然对杜达耶夫表示保留信任,希望谈判对话解决,造成局势一误再误。此时,又爆发了印古什-北奥赛梯边境冲突。俄军为了维持当地局面进入了北奥赛梯。这个时候,反对杜达耶夫解散国会和个人独裁的车臣反对派又组成了民兵开始多次攻击车臣首府,但是败在杜达耶夫压倒性的军力下,车臣事实上已经在俄国进入之前就自己已经陷入了内战。于是杜达耶夫下令开始进行“种族大清洗”,消除所有境内的非车臣人以及“车臣人的叛徒”。根据事后统计,这场种族屠杀总共屠杀了21000名俄罗斯人(不包括战斗中死亡的军民),46000人沦为车臣人的奴隶。车臣人自己也甚为内战和屠杀所苦,反对杜达耶夫独裁的反对派开始呼吁俄军进入车臣维和。
在这样的情况下,叶尔钦政府终于下令派兵维和。 然而,经历了苏联解体的俄军士气低落武器陈旧弹药短缺,且组织领导十分混乱,彼此缺乏统一的调度协调,进攻一度受阻。
21世纪
编辑2004年5月9日,车臣发生炸弹爆炸,总统艾哈迈德·卡德罗夫被当场炸死。2006年3月4日,艾哈迈德·卡德罗夫之子拉姆赞·卡德罗夫被任命为车臣共和国总理。[2]2007年4月5日,拉姆赞·卡德罗夫宣誓就任车臣总统[3]。
2009年4月16日,俄国当局宣布车臣战争正式结束。
2010年3月30日,车臣战争的阵亡者遗孀(或称“黑寡妇”(черная вдова)),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进行了自杀式炸弹袭击,以期谋求车臣的独立自主。
2010年10月19日在格罗兹尼列宁区的车臣议会大楼遭到武装分子攻击,有6人死亡17人受伤。
参考文献
编辑- ^ 纪录片:Eric Bergkraut(艾力克·柏格洛) ,《Coca-The Dave from Chechnya(车臣和平鸽)》,2005 Switzerland (2006台湾国际纪录片双年展参展影片)
- ^ 岳连国,拉姆赞·卡德罗夫成为俄车臣共和国新总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华网
- ^ 存档副本. [2011-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