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泰区域
阿尔泰,民国以后又称阿尔泰区域、阿尔泰特别区,是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在西北设置的行政区域。清光绪三十二年末(1907年初)分科布多所属阿尔泰山一带置。其地北至奎屯峰,东北至科布多河,东南至布尔根河[a]与科布多为界,南至乌伦古河与新疆迪化府奇台县为邻,西南至布伦托海(乌伦古湖)、额尔齐斯河与塔城相接。其地大致相当于今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除外),蒙古国科布多省南部与巴彦乌列盖省。1919年降为阿山道,并入新疆省。
建置背景
编辑塔科借地
编辑阿尔泰地方原属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居民主要是蒙古乌梁海、土尔扈特与和硕特部族。其东为科布多所属之额鲁特旗,西北为阿尔泰淖尔乌梁海,西南与新疆塔尔巴哈台为邻。同治三年(1864年),乌里雅苏台将军明谊在塔城签署《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阿尔泰淖尔乌梁海与新疆所属的大片中国领土被俄罗斯割占,阿尔泰北部成为与俄国接壤的边境地区。同时条约规定,“地面分在何国,人丁即随地归为何国管辖。嗣后倘有由原住地方越往他处者,即行拨回,免致混乱”[1]。但是,居住在被割让地区的大批哈萨克人不愿被俄国统治,陆续潜回中国伊犁、塔城界内。
同治三年起,新疆各地相继爆发民变。同治四年,阿訇苏玉得等人在塔城起事。次年(1866年),塔城失守,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武隆额战死。塔城的厄鲁特蒙古人陆续逃往科布多境内的布伦托海(今福海县)避难。同时,由俄国迁回塔城的哈萨克人越来越多,无处安置。朝廷令统领塔城蒙古兵的藏族喇嘛棍噶札拉参来到阿尔泰山招集流民,并向科布多借地,在阿尔泰乌梁海一带安置蒙古、哈萨克与汉人流民。[2]所借地域的大体范围是“东至罕达噶图河,西至哈巴河,南至额尔济斯河北岸,北至阿尔泰山山脊,周匝七百馀里。”[3]同治九年(1870年),棍噶札拉参率众在克兰河沿岸修建喇嘛庙,同治皇帝赐名为承化寺,即今阿勒泰市建城之始。棍噶札拉参驻守阿尔泰期间,收抚哈萨克、蒙古民众,“捍卫边圉,剿除土寇,屡奏厅功,俄人惮之”[4]。
光绪初年清军收复新疆后,塔尔巴哈台为安置哈萨克部落,不愿将借地归还。光绪七年(1881年),棍噶札拉参擅杀哈萨克头人柯伯史之子,并向其部落索要牲畜,被朝廷停职。随后,大量哈萨克人逃往科布多境内,又与本地蒙古人发生争执。光绪八年(1882年),俄罗斯提出重勘边界,并派兵窜入哈巴河。光绪十二年(1886年),科布多参赞大臣沙克都林札布上书要求收回阿尔泰山借地,以安置涌入科布多的哈萨克人,避免给俄国入侵科布多造成口实。朝廷令新疆巡抚刘锦棠与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锡纶筹商妥办。但刘锦棠、锡纶出于防备俄国的考虑,一直拖延不办,并称:“哈巴河一带地方,塔尔巴哈台自借地以来,即已派兵驻守。尚称安静,未便委去,俾俄人得乘虚南下古城,应否改隶塔尔巴哈台管辖,请旨定夺。”[5]此后数年中,科布多屡次要求收回借地,安置日益增多的蒙、哈人口。新疆方面均以“科布多境内并无急待安插之蒙、哈,若将该处借地给还,徒兹劳扰”[6]为推辞,朝廷对此亦无定见。光绪十八年(1892年),科布多、塔城两地同意将借地暂缓三年交还。
科阿分治
编辑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三年展缓期满,塔城仍借口防俄,未能将借地归还。经科布多反复交涉,朝廷同意其收回阿尔泰山,但实际上仍只派署理成都将军的长庚等前往勘查。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正月,科布多参赞大臣瑞洵再次奏称“阿尔泰山哈巴河地段,自借给塔城安插蒙众之后,乌梁海膏腴尽失,游牧无资。该处官兵等一再呈恳,深虑该地不能收回,众情甚为惶惑。请为奏明请旨,飭令归还”[7]。二月,长庚上《阿勒台山防守事宜折》,建议在阿尔泰单独设官治理,谓“科布多帮办大臣(科布多参赞大臣之副职)原因巡哈萨克而设,今若移该大臣驻于阿勒台山(即阿尔泰山)地方,管理蒙、哈事务,似与原案相符。”朝廷令新疆巡抚潘效苏会同瑞洵“妥筹具奏议,不得以借地为已成之案,惮于更成,总以足安乌梁海人心,有裨大局。”[7]不久,调任伊犁将军的长庚奏请:“将原借地段交还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潜住之哈萨克,人随地归。”[8]朝廷准其所奏,塔城将哈巴河交还科布多。但交割中科布多官员溥涌索诈哈萨克总管,造成骚乱,不得不暂缓交接。
光绪三十年(1904年),朝廷下谕改科布多帮办大臣为科布多办事大臣,由科布多城移驻承化寺。以锡恒为首任大臣,“管理该处一切蒙、哈事务”[9]。次年(1905年),署理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徐圻上《阿尔泰山交割完竣折》,塔、科借地交割完毕。
锡恒到任后不久,便咨科布多参赞大臣连魁,“彼此应否划定地界,以免轇轕”。连魁不但同意科布多与阿尔泰分治,连科布多境内其他有哈萨克人迁居之地,也一并划给阿尔泰。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七日(1907年1月20日),锡恒、连魁联名上《遵拟科阿划疆分治以专责成而资遵守折》,称科布多境内旧有哈萨克及逃亡而来的哈萨克已无地安置[10],因此“拟将科布多所属迤西附近阿勒台山之乌梁海左翼散秩大臣一旗、副都统一旗、总管二旗,右翼散秩大臣一旗、总管二旗,新土尔扈特郡王一旗、贝子一旗,霍硕特札萨克台吉一旗,共计三部落十旗拨归锡恒就近管理,以资安插哈众。其昌吉斯台等西八卡伦切接阿疆,并布伦托海屯田均在乌梁海游牧,自应一并归阿管理,未便仍由科布多参赞遥领,致有鞭长莫及之势。”朝廷复议后准奏,阿尔泰正式由科布多划出,成为一级行政区。此后,科布多办事大臣又称阿尔泰办事大臣。
沿革
编辑清代
编辑清末,阿尔泰领三部十旗:
- 阿尔泰乌梁海部(游牧于今新疆阿勒泰地区额尔齐斯河以北、吉木乃以西地区)
- 阿尔泰乌梁海左翼四旗:散秩大臣旗、副都统旗、二总管旗
- 阿尔泰乌梁海右翼三旗:散秩大臣旗、二总管旗
- 新土尔扈特部二旗自为一盟,称青塞特奇勒图盟(游牧于今新疆乌伦古湖以东、额尔齐斯河以南、乌伦古河以北地区)
- 新土尔扈特左旗
- 新土尔扈特右旗
- 新和硕特部(游牧于今蒙古国科布多省布尔干苏木一带)
- 新和硕特旗
中华民国时期
编辑1912年5月17日,民国北京政府任命末任阿尔泰办事大臣、旧土尔扈特部郡王帕勒塔(帕拉图)为阿尔泰办事长官[11],其辖区又称为“阿尔泰区域”,直属于国务院。时值外蒙古独立,外蒙古军队于8月攻陷了科布多城,乘势西进阿尔泰。同时,俄国趁乱直接出兵布尔津一带[12]。新疆督军杨增新将驰援科布多的军队改派往阿尔泰,驻守承化寺、元湖(在今奇台县东北)与拜塔克山(北塔山)及布尔根河一带的察罕通古,交战后保有阿尔泰大部份地方。
民国初年,阿尔泰之蒙古牧地仍置三部十旗,旗名有所变化。阿尔泰乌梁海分为左、右翼二盟,常简称为“乌梁海”。
- 阿尔泰乌梁海
- 乌梁海左翼盟
- 乌梁海左翼旗
- 乌梁海左翼左旗
- 乌梁海左翼右旗
- 乌梁海左翼后旗
- 乌梁海右翼盟
- 乌梁海右翼旗
- 乌梁海右翼左旗
- 乌梁海右翼右旗
- 乌梁海左翼盟
- 新土尔扈特(青塞特奇勒图盟,一作“青色哲勒图盟”)
- 新土尔扈特左旗
- 新土尔扈特右旗
- 新和硕特
- 新和硕特旗
1913年初,外蒙古军进驻乌梁海大庙,逼近布尔根河。7月,外蒙军队进攻察罕通古,新疆守军将其击退。12月,帕勒塔与俄国领事签署阿尔泰与科布多临时停战协定,规定条约有效期内,中国、外蒙古驻军分界线以阿尔泰山最高分水岭为分界,自奎屯山起,东至江哩什,顺布尔根河至济尔哈朗河口(济尔哈朗河汇入布尔根河之处),再向东南经陶甘策凯(在察罕通古西北)至喀尔根图阿满止为界。此线虽为双方停火线,并不是科、阿疆界,但将布尔根河以东的新和硕特旗和阿尔泰山以北牧区划在外蒙古驻军范围之内。1914年停战协定到期,但外蒙古并未归还所占地方,自此中国丧失了阿尔泰山以北、科布多河以南的领土。1940年,外蒙古的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其地设立巴彦乌列盖省。
此时的阿尔泰、塔城、伊犁三地各自为政,并不从属于迪化的新疆省政府,情势孤危。且阿尔泰自设官分治以来,每况愈下,遇事皆仰仗新疆。杨增新与伊、塔、阿三地长官协商后,决定将三地置于新疆省政府的统一管理之下。1917年,俄国爆发革命,不久又陷入内战,暂时无力干涉阿尔泰与外蒙古问题。1919年,新任阿尔泰办事长官张庆桐因克扣军饷,导致阿山兵变,杨增新又派兵前往平定。1919年6月1日,徐世昌签署大总统令,将阿尔泰改为阿山道,并入新疆省,周务学署理阿山道尹。
注释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引用
编辑- ^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第五条
- ^ 魏光焘《戡定新疆记》卷一:“额鲁特蒙众陆续逃入布隆托海,棍噶札拉参领至阿尔泰山,借科属乌梁海地安插游牧,约万馀人。汉民逃往者,亦七八十户。”
- ^ 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徐圻《阿尔泰山交割完竣折》
- ^ 王彦威,《清季外交史料》卷十四
- ^ 《德宗实录》卷二百六十七
- ^ 《德宗实录》卷二百八十五
- ^ 7.0 7.1 《德宗实录》卷五百一十一
- ^ 《德宗实录》卷五百一十五
- ^ 《德宗实录》卷五百二十九
- ^ 原文:“目今科属旧哈以及归哈、收回逃哈均须分别冬牧夏牧一律安插。兹若只以乌梁海七旗游牧归阿管理,非特此项旧潜居霍硕特等旗之哈众占住有年,迁移不易,实亦不敷安插。”
- ^ 马大正,《民国初年土尔扈特蒙古亲王帕勒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陈毅:《呈请府院拟将阿尔泰改归并新疆改建道区》
来源
编辑- 书籍
- 《清史稿》,中华书局点校本
- 谭其骧 等,1974年,《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 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987年,《新疆地方历史资料选辑》 ,北京:人民出版社
- 郑宝恒,2000年,《民国时期政区沿革》,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ISBN 9787535126610
- 期刊文章
- 张荣、王希隆:《清末科塔借地之争述论》,载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3月,第12卷第1期
- 杨永福、段金生:《杨增新与科布多事件及阿尔泰并新》,载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6月,第17卷第2期
- 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