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林业铁路牛稠溪桥 编辑
阿里山林业铁路牛稠溪桥(以下简称牛稠溪桥),官方名称为阿里山林业铁路第13号桥,位在嘉义县竹崎乡竹崎村,为阿里山林业铁路阿里山线竹崎车站与樟脑寮车站之间一跨河单线铁路桥梁,采钢构华伦式桁架桥(Warren Truss)形式。该桥因其位置所在,长年身分重要,是阿里山铁路不可轻忽的重点设施。
牛稠溪桥 | |
---|---|
坐标 | 23°31′38″N 120°33′17″E / 23.52735°N 120.55479°E |
承载 | 阿里山林业铁路阿里山线 |
跨越 | 牛稠溪(朴子溪支流) |
国家/地区 | 中华民国(台湾) |
地点 | 嘉义县竹崎乡竹崎村 |
官方名称 | 阿里山林业铁路第13号桥[1] |
其他名称 | 竹崎铁桥 |
维护单位 | 阿里山林业铁路及文化资产管理处 |
编号 | 13 |
设计参数 | |
桥型 | 桁架桥(花梁桥) |
全长 | 初代至第三代:100米(328英尺) 第四代:114米(374英尺) |
最大跨度 | 44米(144英尺) |
历史 | |
开通日 | 初代:1907年 第四代:2008年5月6日 |
关闭日 | 第三代:2008年5月5日 |
统计 | |
通行费 | 无(附加于铁路票价内) |
地图 | |
<mapframe>: JSON 内容不是有效的GeoJSON+simplestyle。下面的列表显示了根据 JSON模式解析它的所有尝试。并非所有都是错误。
|
概要
编辑牛稠溪桥跨嘉义朴子溪支流牛稠溪,里程位于阿里山线14K+390至14K+504处[1],铁路轨距为762mm窄轨,坡度33‰,海拔127公尺,南桥头隔嘉120乡道比邻竹崎车站三角线北端。此桥自明治40(1907)年竣工后,几经若干改建,现今桥梁于民国97(2008)年完成,已是第四代。北桥头穿越原市嘉8线乡道后即为登山路线,地理位置即全线的平地路线、登山路线之交界,上山列车过桥后即以坡度45‰上升迈向山区,故有“登山玄关”之别称。
由于桥面宽阔,易于取景,早期蒸汽火车运行年代,台内外铁道人士多在牛稠溪桥东侧上游处——自由路松竹桥远眺之、摄影之,是阿里山线上知名地标、铁道名景[2]。
沿革
编辑初代、第二代
编辑日治时期,随著阿里山森林为日方所知,开发之乃成为要务。在确定采用美式全铁路运材后,明治39(1906)年起确定了今日阿里山线路线[3],在开发公司藤田组嘉义施工所指导下陆续动工[4]。本桥——牛稠溪桥位于阿里山线竹崎-樟脑寮段,由樟脑寮派出所主任进藤雄之助负责指挥吉田组、大仓组施工,接续明治四十年二月平地线完成后,同年11月1日至12月20日和竹崎-樟脑寮段一同完成[4]。
起初完成的牛稠溪桥为一般木构桥梁(初代),后经过铁路一度停工、由殖产局重新接手阿里山开发下的路基重修[5],以及通车后数次毁坏再建,一度以阿里山自产红桧,将牛稠溪桥改建为类似西螺大桥、大甲溪铁桥的桁梁桥、砖石造桥墩形式,完全强化桥梁(第二代)。此桥为四跨三桥孔木构桁梁,是现今牛稠溪桥形像原点,使用至民国五十年左右仍存。[2]
第三代
编辑为配合阿里山林铁迈向观光,提升桥梁行车安全,林务局决定原线改建牛稠溪桥,于民国53(1964)年改建为水泥梁桥。后桥梁北端遭受风灾冲垮,而另购钢梁代替水泥梁重建[2](其时间点待确认)。
第三代桥上部结构为水泥梁加一孔钢梁之混合桥,其中钢梁部分跨牛稠溪主河道,长度相当于水泥梁部分二跨;下部结构为五桥墩计六跨,由南至北第一、第三和第五桥墩为原第二代桥砖石造桥墩沿用,仅第二、第四桥墩为民国53(1964)年改建时增建。第三代桥使用达44年,是目前共四代牛稠溪桥中使用时间仅次于第二代桥者。
民国97(2008)年5月5日,随著第四代桥落成,第三代桥在16:20下山阿里山号6次通过后正式停用。根据苏昭旭著、人人出版的《阿里山森林铁路传奇》(民国98年2月初版)页62刊登的牛稠溪桥照片已未见桥台以外的第三代桥遗构,故推测第四代桥通车后,第三代桥未久即被完全撤除。
第四代(现今桥梁)
编辑为了配合阿里山BOT案,林务局决定再次改建牛稠溪桥。不同于过往原路基改建,第四代桥于比邻原第三代桥东侧兴建,设计上参考了第二代桥设计,但比过去的百米略长了14公尺,至此进入第四代桥时期。
此次改建范围是阿里山线14K+224.9至14K+574.06,将牛稠溪桥东移,同时调整桥北端路线、竹崎站三角线。第四代桥为两座桥台,分成三段钢桁梁、两座水泥基座桥墩,跨度分别为35公尺、44公尺、35公尺,民国96年12月17日进场动工,至民国97年4月26日竣工[6],同年5月6日正式启用[7]。第四代牛稠溪桥长114米,超过阿里山线43公里处40号钢桥[1],再次成为阿里山线上最长桥梁。
新桥完成后未久,行政院农委会林务局将其随同阿里山林铁所有设施,移交给宏都阿里山公司,展开BOT经营,可谓林铁出嫁前夕最后嫁妆;后因阿里山BOT经营受频繁天灾打击而夭折[8]。八八风灾时,不远处的竹崎亲水公园遭受恶水重创,然第四代牛稠溪桥并未因此毁损,和灾后满目疮痍的登山线相比甚为难得。2013年5月1日起此桥一度随林铁整体移交入台铁手中[9];随著2018年7月1日回归林务局,现成为辖下机构──阿里山林业铁路及文化资产管理处管理的森林铁路之一部分[10]。
艺廊
编辑-
2013年1月19日,远观林铁牛稠溪桥南桥头。桥前平交道为嘉120乡道,照片后方即竹崎站三角线。
-
2013年1月28日,由北向南看阿里山林铁牛稠溪铁桥北桥头,前为牛稠溪,远处为竹崎车站。
-
2013年1月19日,自嘉120乡道由西南西向北北东看牛稠溪铁桥桥身,可窥见其第四代桥三段桁梁桥结构,右侧即南桥头。此处正前方为2008年5月6日以前,旧牛稠溪桥南桥台遗构。
邻近区域
编辑注解、出处
编辑- ^ 跳转到: 1.0 1.1 1.2 苏昭旭. 《世紀風華 阿里山森林鐵路百年紀實》,農委會林務局. 台北市. 2012年3月: 页245.
- ^ 跳转到: 2.0 2.1 2.2 苏昭旭. 《阿里山森林鐵道1912-1999景觀篇》,人人出版. 台北县. 2001年5月15日: 页68至73.
- ^ 嘉义林区管理处,《桧意山林 阿里山林业百年的故事》,农委会林务局,台北市,2011年9月,页44至45
- ^ 跳转到: 4.0 4.1 苏昭旭. 《世紀風華 阿里山森林鐵路百年紀實》,農委會林務局. 台北市. 2012年3月: 页32、33.
- ^ 嘉义林区管理处,《桧意山林 阿里山林业百年的故事》,农委会林务局,台北市,2011年9月,页55
- ^ 牛稠溪桥兴建全记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5年7月29日浏览。
- ^ 有关其第三代、第四代桥址变化,可参照公开在谷歌地球的竹崎车站历年周边卫星空照图。
- ^ 阿里山铁路于2008年6月19日移交民营,相关新闻:大纪元:百年铁道易主 阿里山铁路19日移交民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7/6/16阅览。之后历经辛乐克台风、阿里山线23公里处崩塌、莫拉克风灾等巨大摧残,造成宏都阿里山对阿里山线重修无以为继,林务局遂于2010年3月24日收回铁路经营权,取消阿里山BOT案。相关新闻:中央社:政府硬起来 收回阿里山铁路经营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7/4/7阅览
- ^ 实际上是逐步移交,以给予台铁适应期。相关新闻:【201304.27】阿里山森林铁路 台铁将接管 -udn tv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7/6/16阅览。
- ^ 相关新闻:【2018/07/01】2018年7月阿里山林业铁路专责机关成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苏昭旭老师的全球铁道视野部落格2018/10/21阅览。
参考资料
编辑- 《阿里山森林铁道1912-1999景观篇》,苏昭旭,人人出版,2001年5月15日,ISBN 9573088592
- 《世纪风华 阿里山森林铁路百年纪实》,苏昭旭,农委会林务局,2012年3月,ISBN 9789860319040
- 《桧意山林 阿里山林业百年的故事》,林务局嘉义林区管理处,ISBN 9789860293524
- 牛稠溪桥兴建全记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5年7月29日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