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濬芝(1855年—1901年),瑞阶纫石台湾淡水厅竹堑城西门石坊人。清朝政治人物,赐同进士出身。清光绪年间,举孝廉,授知县,因清理田赋及奏办全台团练有政绩,擢五品衔,候补同知,诰授奉政大夫。[1]

生平

编辑

光绪八年壬午科(1882年)郑孝胥榜中举人,曾与布政使唐景崧、举人林鹤年倡设“台阳吟社”,著有《竹梅吟草》。曾入新竹梅社,竹梅吟社及台北牡丹诗社为社友,又曾掌教新竹明志书院及台北明道书院,1894年笫五次赴会试甲午战争爆发,未及应殿试而返台。

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战起,遂协办台湾防务。次年,《马关条约》签订,清廷割让台湾。浚芝与台湾名士邱逢甲等联名奏请增加赔款以易台湾,勿割地资敌。书上,不报。浚芝劝唐景崧成立台湾民主国,领导军民抗日,并请召台南刘永福将军北上,部署抗敌机宜。后唐景崧软弱无能,且不听黑旗将军刘永福意见,闻日本占领军悬赏六十万银两欲购其首级,大惊失色,不听军民挽留,立即辞卸总统职位,假扮商人,乘轮内逃。台北失陷后,台南亦告失守。陈濬芝见局势已无可挽回,义愤填膺,纵横泪下,耻为异族之奴,愤然携眷离台内渡,居福建安溪,掌教考亭、崇文两书院。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在经岭病逝。[2]

轶闻

编辑

据陈浚芝后人陈材提报告,陈氏族人相传,陈浚芝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恩科会试名列第9名,因为所填履历中五服不明,遣人回乡查明未及回报,后被列为第19名,陈浚芝并且因此未参加是科殿试。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陈浚芝以贡士身份入都补行殿试,登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三甲第184名进士。

陈浚芝于1882年中为举人后接连应光绪十二年(1886年)丙戌科、光绪十五年(1889年)己丑科、光绪十六年(1890年)庚寅恩科、光绪十八年(1892年)壬辰科、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恩科历科会试,前四次均报罢出都,最后一次取为贡士,但因故未应殿试。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陈浚芝再度入京补行殿试,终于中为进士。[3]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徐慧钰《新竹县志‧人物志》,1983
  2. ^ 《安溪县志·人物志》
  3. ^ 《地域历史人群研究:台湾进士》汪毅夫,P.120,2003年第3期,东南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