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主国

1895年台灣抵抗日本接收短暫成立的國家
(重定向自台湾民主国

台湾民主国是1895年(清光绪21年 / 明治28年 / 永清元年)短暂存在于台湾共和制政权大清帝国甲午战争战败后,被迫于同年4月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澎湖与周边岛屿割让予日本,遭到台湾住民强烈反对,台湾部分仕绅因而鼓动前清台湾巡抚唐景崧在同年5月25日宣布建国,并由唐景崧担任首任大总统[2]。但随后在因日方接收台湾而起的乙未战争中,其中部分民兵首先叛变,台北遭到占领,唐景崧不久后便逃亡厦门,第一共和迅速瓦解。同年6月26日,原大将军刘永福被选出任第二任大总统,以台南为基地建立第二共和,并以马祖天后宫为总统府。但刘永福亦于该年10月19日西渡大陆,两日后台南遭日军攻陷,台湾民主国灭亡,历时150天。[3]台日军队有数场激战,日军因水土不服而病死者较多。

台湾民主国
1895年
台湾民主国的所在地——台湾岛
台湾民主国的所在地——台湾岛
地位未被国际普遍承认的历史政权
首都台北(1895年5月-6月)
台南(1895年6月-10月)
常用语言清朝官话官方
台湾话民间通用[1]
客家语
政府共和制
大总统 
• 1895年5月-6月
唐景崧 (首任)
• 1895年6月-10月
刘永福 (末任)
立法机构议院
历史时期新帝国主义
• 日清签订马关条约
1895年4月17日
• 台北第一共和建立
1895年5月25日
• 台南第二共和建立
1895年6月26日
• 日军攻陷台南城灭亡
1895年10月21日
货币
台南官银票
ISO 3166码TW
前身
继承
福建台湾省
日治台湾
今属于 中华民国
台湾语言写法及拼音
汉字台湾民主国
注音ㄊㄞˊ ㄨㄢ ㄇㄧㄣˊ ㄓㄨˇ ㄍㄨㄛˊ
台语罗马字Tâi-uân Bîn-tsú Kok
客罗Toiˇ Vanˇ Minˇ Zuˋ Guedˋ四縣腔
日语假名たいわんみんしゅこく
台湾历史
台湾历史台湾历史年表
史前时期
荷治
1624-1662
西治1626-1642 原住民政权及部落~1933
明郑时期
1661-1683
清治时期
1683-1895
日治时期
1895-1945
战后时期
1945 迄今
其他台湾系列

人口 - 族群 - 经济 - 交通
地理 - 文化 - 教育 - 法律
政治 - 政府 - 军事 - 外交

台湾主题首页
本条目属于
台湾系列


前往台湾主题页

  台湾艺术 总览
  台湾历史 详细

台湾民主国是台湾住民为了引起国际社会牵制日本统治而建立的,由年号定为“永清”便可看出其本质上奉清朝为宗主国,并阐明当独立事成后(驱逐日本人)将回归清朝统治。台湾民主国的合法性并没有得到任何国家承认,另有一种说法是:清廷起初默许,但当时德国警告清廷若是开战可能将付出更多赔偿,使清廷亦不支持台湾民主国,并命令唐景崧离台返京[4]

历史

编辑

日本帝国于1874年(清同治13年/明治7年)牡丹社事件出征台湾之前,聘用美国李仙得为外交顾问。李仙得参与出征台湾的计划,同时向日本政府进言:“除非将北自桦太岛、南至台湾的一连串列岛加以占有,把中国以半月形势包围,再在朝鲜与满州兼持立足点,否则不足以保障帝国之安全、制御东亚”[来源请求]。他的建言给予日本天皇很大刺激,影响所及种植了日本侵略台湾,占为殖民地的决心。日皇后来的大陆政策,几乎都是根据李仙得的建议而订的。

清廷与日本于1894年(光绪20年/明治27年)爆发甲午战争。同年年底,日方眼见胜利在望,前枢密顾问井上毅,向首相伊藤博文递呈汉文意见书,陈述:“世人皆知朝鲜主权必争之,却不知台湾之占有尤为必争。朝鲜究竟无力独立。而且,为其保护国虽有义侠美名,并无富殖实益,台湾则然。不但能扼黄海、朝鲜海、日本海航权,亦可开阖东洋门户。况且与冲绳(琉球)及八重山群岛相连,一臂伸处,得以钳制他人出入。若此一大岛落入他人之手,我冲绳诸岛将受鼾睡之妨碍,利害相反不啻霄壤。若失此机会,二、三年后台岛必为他一大国所有。不然又必成为中立而不可争之地”,井上说明领有台湾的重要性,并指出如失此良机,再没有机会。当时,兼任海军教授、隶属大本营的中村纯九郎,也向海军军令部长桦山资纪提出“有关占领台湾岛的建议”,极力主张:“台湾为南中国海的咽喉,日本非把它纳入版图不可”。

1894年(清光绪20年/明治27年)10月,中日开战之初,英国政府已觉察到日本帝国对台计划,促使《伦敦时报》报导此事以引起各国注意。法国也极力反对日帝占领台湾,表示不辞使用武力加以阻止。清朝两江总督张之洞被这些行动所鼓舞,于翌年3月透过驻伦敦的清朝公使,欲以台湾作抵押向英国借贷数千万两,但被拒绝。同一时期,法国舰队来到澎湖岛,告知日军不久即将进攻澎湖岛的消息,法国政府并向清政府提议将台湾暂且让给法国,战后再归还。但是,此提议被中法战争时防守台湾的刘铭传激烈反对而未实现。

澎湖陷落

编辑

1895年1月(清光绪21年/明治28年),日军大本营接纳井上与中村的意见,决定先行占领澎湖列岛。3月13日于佐世保军港下令比志岛支队攻占澎湖,因天候不佳,至3月23日始登陆正角,并于26日完全占领澎湖[5],日军以霍乱病死二千人。为封锁清政府对台湾的支援,占领澎湖岛不但必要而且是有效的战略。台湾官民受此冲击,对日本占领台湾的企图感到不安。虽然中日两国于同月30日签署了停战协定,但台湾与澎湖列岛被排除在停战区域之外,不安情绪更为增高,台湾与澎湖列岛割让的传说也增加了真实感。清政府极力隐瞒和谈会议上有关辽东半岛与台湾割让之事,但台湾官民由外国人洋行得到情报,对和谈会议的内容约略已知。

割让台湾

编辑

4月17日,《马关条约》签订,除赔款外,清廷将福建台湾省(包含澎湖)与辽宁省南部的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台湾巡抚唐景崧上书表示,台湾民众不服,其约(马关条约)可废。5月8日,光绪皇帝批准马关条约而使其正式生效。5月10日,日方擢昇海军中将桦山资纪为大将,并任命为首任台湾总督。18日,桦山总督指挥常备舰队及当时驻在辽东半岛的近卫师团,准备接收台湾[6]。而原本一并割让的辽东半岛则因沙俄法国德国三国出面干涉,改由清廷赎回。

建立

编辑
 
藏于国立台湾博物馆台湾民主国国旗摹绘本
 
台湾民主国为筹凑庞大军需而发行的“股分票”

据《清史稿》记载:“光绪……二十一年,弃台湾,省巡抚。”[7]“日索交台湾益亟,朝旨命台湾巡抚唐景崧交台,台民汹汹欲变,并引公法力争。”[8]

清廷将台湾割让给日本的决定,在台湾住民中引起了轩然大波。5月15日,巡抚唐景崧与台湾士绅密谈,会后发表“台民布告”如下。

我台湾隶大清版图二百余年。近改行省,风会大开,俨然雄峙东南矣。乃上年日本肇衅,遂至失和。朝廷保兵恤民,遣使行成。日本要索台湾,竟有割台之款。事出意外,闻信之日,绅民愤恨,哭声震天。虽经唐抚帅电奏迭争,并请代台绅民两次电奏,恳求改约,内外臣工,俱抱不平,争者甚众,无如势难挽回。绅民复乞援于英国,英泥局外之例,置之不理。又求唐抚帅电奏,恳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商请俄、法、德三大国并阻割台,均无成议。呜呼惨矣!查全台前后山二千余里,生灵千万,打牲防番,家有火器。敢战之士,一呼百万,又有防军四万人。岂甘俯首事仇?今已无天可吁,无人肯援。台民惟有自主,推拥贤者,权摄台政。事平之后,当再请命中国,作何办理。倘日本具有天良,不忍相强,台民亦愿顾全和局,与以利益。惟台湾土地政令,非他人所能干预。设以干戈从事,台民惟集万众御之。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所望奇材异能,奋袂东渡,佐创世界,共立勋名。至于饷银军械,目前尽可支持,将来不能不借贷内地。不日即在上海、广州及南洋一带埠头,开设公司,订立章程,广筹集款。台民不幸至此,义愤之伦,谅必慨为佽助,泄敷天之恨,救孤岛之危。

如肯认台湾自立,公同卫助,所有台湾金矿、煤矿以及可垦田可建屋之地,一概租与开辟,均沾利益。考公法:让地为绅士不允,其约遂废;海邦有案可援。如各国仗义公断,能以台湾归还中国,台民亦愿以台湾所有利益报之。台民皆籍闽、粤,凡闽、粤人在外洋者,均望垂念乡谊,富者挟赀渡台,台能庇之,绝不欺凌;贫者歇业渡台,既可谋生,兼同泄愤。此非台民无理倔强,实因未战而割全省,为中外千古未有之奇变。台民欲尽弃其田里,则内渡后无家可依;欲隐忍偷生,实无颜以对天下。因此槌胸泣血,万众一心,誓同死守。倘中国豪杰及海外各国能哀怜之,慨然相助,此则全台百万生灵所痛哭待命者也。特此布告中外知之[9]

台湾士绅又发电报给总理衙门北洋大臣南洋大臣闽浙总督福建布政使及全台长官,表明独立的意图:

伏查台湾为朝廷弃地,百姓无依,惟有死守,据为岛国,遥戴皇灵,为南洋屏蔽。[10]

5月19日,一艘法国巡洋舰抵达基隆[11],对急需外国势力协助的台湾人而言,不啻为大好消息。法国军官在21日拜访唐巡抚时,表明如果是为清政府取回土地,则相当困难;如果是为台湾保护人民,则较容易[12]。在此鼓舞下,原本犹豫不决的唐巡抚遂于5月25日发布“台湾民主国独立宣言”(唐景崧就任大总统宣言)如下:

台湾民主国总统,前署台湾巡抚布政使唐为晓谕事:照得日本欺凌中国,大肆要求,此次马关议款,于赔偿兵费之外,复索台湾一岛。台民忠义,不肯俯首事仇,履次恳求代奏免割,总统亦奏多次,而中国欲昭大信,未允改约。全台士民,不胜悲愤。当此无天可吁,无主可依,台民公议自立为民主之国。以为事关军国,必须有人主持,于 四月二十二日 士民公集本衙门递呈,请余暂统政事。经余再三推让,复于 四月二十七日 相率环吁; 五月初二 日,公同刊刻印信,文曰:“台湾民主国总统之印”,换用国旗“蓝地黄虎”捧送,前来窃见众志已坚,群情难拂,不得已为保民起见,俯如所请,允暂视事。即日议定,改台湾为民主之国,国中一切新政,应即先立议院,公举议员,详定律例章程,务归简易。惟是台湾疆土,荷郑大清经营缔造二百余年,今须自立为国,感念列圣旧恩,仍应恭奉正朔,遥作屏籓,气脉相通,无异中土,照常严备,不可稍涉疏虞。民间有假立名号,聚众滋事,借端仇杀者,照匪类治罪。从此台湾清内政、结外援、广利源、除陋习,铁路、兵轮次第筹办,富强可致,雄峙东南,未尝非台民之幸也。 特此晓谕全台知之。

永清元年五月〇日

吾等如甘受,则吾土吾乡归夷狄所有。如不甘受,防备不足故,断难长期持续。屡与列强折冲,无人肯援,台民惟有自主。台民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台民公议自立为民主之国。决定国务由公民公选官吏营运。为达计划且抵抗倭奴侵略。新政府机构中枢必须有人主持,确保乡里和平。素敬仰巡抚承宣布政使唐景崧,会议决定推举为台湾民主国大总统。

初二日公同刊刻印信,全台湾绅民上呈。当日拂晓,士农工商公集筹防局,开始严肃此壮举。

乞勿迟误

以全台之民布告之[13]

24日将宣言译成外国语并送至各国驻台领事馆,25日上午9时举行独立典礼,宣布成立“台湾民主国”。唐景崧被推为台湾民主国的大总统、丘逢甲为副总统兼团练使,领导义勇军。刘永福被推为大将军、李秉瑞为军务大臣。

台湾民主国制定蓝地黄虎的“黄虎旗”为国旗及国徽[14]、刻有“民主国宝印”文字的国玺、以及建年号为“永清”[15]台北为首都。


第四条 采用蓝地黄虎国旗,并作为国徽。

——《台湾民主国临时宪法》

台湾第一富豪林维源,虽被推为国会议长,但坚持婉拒,在独立庆典的第二天就潜逃至厦门

发行独虎票

编辑

台湾民主国邮票,又称“独虎票”,部分西方文献指为“黑旗票”。本件为第三版,面值50钱,邮票颜色为红色,四边有齿孔,厚纸印制,图案分为4个部分,上方字体为“台湾民主国”,左边有“士担纸”(stamp paper),中间为老虎图案,右边面值“伍拾钱”[16][17]

台湾民主国成立后,筹备军饷即成为政府的迫切课题。1895年8月10日,负责筹备军饷的吴质卿至安平海关拜访当时留守海关的麦嘉林讨论筹饷事宜,麦嘉林提出发行“士担纸”(即邮票)之建议[18]

根据礼密臣的纪录,台湾民主国政府发行了2版邮票,第一版使用银铸板模印在“很薄的卫生纸上”,且没有齿孔。后来版模遭熔毁,当局则从广东取得较好的邮票版模印制第二版邮票。[19] :227礼密臣也提到,由于外国的集邮需求,市场上已出现伪票,且与真票比起来“伪票制作得更好且更有雕琢意味”,易于分辨。[20]由于发行该邮票之目的,实为募集资金,独虎票除了作为邮票使用外,也可能作为其他文件及税收的收据以筹募款项。[21]

乙未战争

编辑
 
台南官银票伍大员。
 
台南府城义民牌。

5月27日,日本近卫师团的主力部队与桦山总督在冲绳会合后,即往台湾前进。5月29日,日军在澳底(今新北市贡寮区境内)登陆。6月2日,清廷代表李经芳与日本代表桦木完成台湾交接。6月3日,狮球岭炮台基隆相继陷落,民主国正规军战死者在200人以上。

6月3日败兵退入台北,引发纷乱。6月4日傍晚,总统唐景崧化妆成老妇,带着银两逃出台北。6月6日,唐景崧搭上德国商轮鸭打号(Arthur),从淡水逃往厦门。有部分史学家据此,将该日定为台湾民主国的灭亡日。6月7日,副总统丘逢甲得知唐景崧率先逃亡后,也决定跟着逃亡,带着十万两白银的起义款项[22]逃往广东嘉应。6月11日,泉州辜显荣代表艋舺士绅迎接日本军进入台北城。同时,军务大臣李秉瑞、义勇军大统领吴汤兴坚守岗位积极备战。

6月19日,日军开始南下进攻桃园新竹。22日前锋部队占领竹堑城前后,开始遭到客家烈士吴汤兴(苗栗铜锣人)、姜绍祖(新竹北埔人)、徐骧(苗栗头份人)等人率领的义勇军的游击式“壮烈反抗”[23]。另外,在三角涌隆恩埔分水仑等地,日军分别遭到当地义勇军的包围伏击,死伤多达数百人。

6月26日,余众在台南拥立民主国大将军、黑旗军统帅刘永福为第二任大总统,迁都台南,号称南都,设总统府于大天后宫。为筹措经费,刘甚至曾经发行钞票邮票。学者将刘永福在台南所建的政权称之为“台南共和”(Tainan Republic)[24][25][26]或“第二共和”(Second Republic)[27]。刘永福以刘成良统福军驻旗后炮台,合郑超英、周得启、孔宪盈各军防安平;是为海口之防[9]

8月下旬,双方各自集结于八卦山一带。27日,日军开始零星炮击八卦山的抗日义勇军阵地。29日半夜发动进攻,历经八小时的激战,于当日上午八时取得胜利。此役为乙未战争最大的正面会战,史称“八卦山之役”。

由于战情不如预期,日军增派混成第四旅团及第二师团,分别于嘉义布袋与台湾最南端屏东枋寮登陆。10月3日起,分别于三方向进占台湾南部各城。

10月11日,当嘉义之陷,刘永福知事不可为[9],令郑超英守安平、柯月坡守炮台,并分兵扎罾门溪上[28]。 10月16日,日舰七、运船二攻旗后炮台,守将刘成良,永福义子也,互击两时许,台陷,逃归台南。10月18日,日军略旧城,以骑兵迫台南。郑青拒之于二层行溪,旋闻刘帅已遁,断桥退入山[28]

灭亡

编辑

镇守台南的刘永福最终也和台北的唐景崧、台中的丘逢甲一样临阵潜逃。 10月20日,刘永福见大势已去,与其义子刘成良搭乘英国籍商船“塞里斯轮”(Thales,《台湾通史》译作“爹利士”)内渡厦门而去(1895年台海登船临检事件)。郡中大震,争舟走厦门,台南城内秩序大乱。

10月21日辰刻,地方士绅陈修五、吴道源恳请英国牧师巴克礼宋忠坚等人向日军第二师团乃木希典将军交涉,巴克礼与及教徒执英国旗,在夜间前往军营,引导日军不流血和平入城,日军由小南门顺利进入台南城,至此民主国灭亡。

10月22日,日本水军由安平南路入安平港,遗兵二十余人被杀[9]。 10月23日,近卫师团长北白川宫能久亲王由北路入安平,日军四旅团大军会合后,和平进入台南城。

台湾民主国宣言

编辑
 
独虎票以老虎为图案,是1895年时,台湾民主国为筹措抗日军饷而发行的邮票。左方的“士担纸”三字即是“邮票(Stamp)”的音译。

该宣言系由陈季同所起草,于1895年(清光绪21年/明治28年/永清元年)5月24日将宣言的英文译文送给在台北的各国领事馆。宣言内容主要为:

政府组织

编辑

历任大总统

编辑

1895年(清光绪21年/明治28年/永清元年),清廷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澎湖割让给日本。5月25日,共和国政体的“台湾民主国”成立,原台湾巡抚唐景崧担任大总统。不久,唐景崧率先逃回中国大陆。同年6月,民主国在台南城拥立原大将军刘永福为第二任大总统。10月20日,刘永福亦兵败逃离;翌日台南城陷落,台湾民主国因而灭亡,存在时间仅150天。[9]

任别 姓名 任期
第一任 唐景崧 1895年5月25日─1895年6月6日
第二任 刘永福 1895年6月26日─1895年10月21日

台北时期政府组织

编辑

台南时期政府组织

编辑

票样

编辑

台南官银票

编辑
图案 正面 背面 面值 发行日期 备注
直式台南官银票壹大员券
光绪21年发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蓝色调
碑形图像、
官银钱票总局、
台南官银票、
“凭票支付圳平银壹大员照”
及各式红色官章戳加印。
壹大员 光绪21年(1895年)
永清元年
版别:台南官银票壹大员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印制年版:光绪21年(1895年)
发行地区:台湾地区
钞券尺寸(毫米):250 X 135。
直式台南官银票壹大员券
光绪21年发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蓝色调
碑形图像、
护理台南府正堂忠、
台南官银票、
“凭票支付圳平银壹大员照”
及各式红色官章戳加印。
壹大员 光绪21年(1895年)
永清元年
版别:台南官银票壹大员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印制年版:光绪21年(1895年)
发行地区:台湾地区
钞券尺寸(毫米):250 X 135。
直式台南官银票伍大员券
光绪21年发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蓝色调
碑形图像、
官银钱票总局、
台南官银票、
“凭票支付圳平银伍大员照”
及各式红色官章戳加印。
伍大员 光绪21年(1895年)
永清元年
版别:台南官银票伍大员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印制年版:光绪21年(1895年)
发行地区:台湾地区
钞券尺寸(毫米):250 X 135。
直式台南官银票伍大员券
光绪21年发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蓝色调
碑形图像、
护理台南府正堂忠、
台南官银票、
“凭票支付圳平银伍大员照”
及各式红色官章戳加印。
伍大员 光绪21年(1895年)
永清元年
版别:台南官银票伍大员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印制年版:光绪21年(1895年)
发行地区:台湾地区
钞券尺寸(毫米):250 X 135。
直式台南官银票拾大员券
光绪21年发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蓝色调
碑形图像、
官银钱票总局、
台南官银票、
“凭票支付圳平银拾大员照”
及各式红色官章戳加印。
拾大员 光绪21年(1895年)
永清元年
版别:台南官银票拾大员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印制年版:光绪21年(1895年)
发行地区:台湾地区
钞券尺寸(毫米):250 X 135。
直式台南官银票拾大员券
光绪21年发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蓝色调
碑形图像、
护理台南府正堂忠、
台南官银票、
“凭票支付圳平银拾大员照”
及各式红色官章戳加印。
拾大员 光绪21年(1895年)
永清元年
版别:台南官银票拾大员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印制年版:光绪21年(1895年)
发行地区:台湾地区
钞券尺寸(毫米):250 X 135。

研究与评论

编辑

关于英文名称

编辑
本条目属于
台湾系列

 
前往台湾主题页

  台湾艺术 总览
  台湾历史 详细

“台湾民主国”所用的英文名称似乎是“The Republic of Formosa”。后来以刘永福为首的“第二共和”政府也并用“The Taiwan Republic”这个名称[35]

然而,在英文文献中,相关作者对“民主国”采用的译名却相当不一致,除了“The Republic of Formosa”[36]和“The Taiwan Republic”[24] [25][37]以外,还可以发现的译名包括“The Formosan Republic”[38]、“Republic of Taiwan”[39]以及“The Formosan Democratic Republic”[40]

民主国的英文邮戳则有使用“Formosan Republic”[41]

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之疑义

编辑

台湾民主国的诞生比同样采取共和制的中华民国早16年,容易被误认为“亚洲最早的共和国”或“亚洲最早的民主共和国”[42]。然而在此之前,早在1777年婆罗洲就出现兰芳共和国,是亚洲第一个以共和国自称的政权。接着1868年北海道出现虾夷共和国,是亚洲最早透过选举制度组织政府的政权(士官级以上的干部具备选举权)。精确的说,台湾民主国应该是亚洲第一个以民主国自称的政权,但因战乱未能执行民主制度

另一方面,比台湾民主国晚了3年,在菲律宾也出现同样短命之阿奎纳多(Don Emilio Aguinald)的菲律宾共和国。继1912年的中华民国之后,1920年在极寒地带之西伯利亚,也出现另外一个短命的远东共和国。其后,亚洲地域再有新的共和国出现就要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43]

各界的解读

编辑

对于这个在台湾历史上曾经短暂存在的政权,学者间对其本质一直存在着不尽相同的看法。

首先,全世界大多数的学者,似乎不约而同地强调这个所谓“共和国”的“人为性(artificiality)”。他们认为,民主国是清朝官方及台湾地方上层领导阶级用来寻求国际支持、藉以吓阻日本攻台的权宜作法,还维持其对清廷的忠诚。以李筱峰的看法为例,他说:“台湾民主国不能算是一次真正的台湾独立运动。清廷的官吏在甲午战败后,想以台湾作为和谈的筹码,但恐台民不服,因而必须在台湾制造抗日行动,使台民觉得是日本来占领台湾,而不是清廷将台湾出卖”。   

第二,比较倾向中国民族主义的作者,则认为民主国的抗争是中国人民对抗日本帝国主义之斗争的一环。为了强化其对台湾主权属于中国的结论,他们通常会强调“抗日运动”当中的中国性(Chineseness)。赖建国就对“民主国”有这样的评论:“台湾民主国的政治定位,是设计属于清朝或中国之下的,并不具备一种独立自主的地位;加上它是一种过渡性的短暂组织,当台湾归还中国的任务达成后,它就自行结束。”  

也有一些支持台独的学者所持看法与上开论述十分的类似。史明认为:“‘台湾民主国’虽说以独立自主为宗旨,但是,其所代表的思想意识,并不一定和台湾本地人大众相吻合……所指向的政治目标也脱离不了老一套的满清统治下封建中国之圈内。”另外,王育德也认为台湾民主国的独立宣言格调不能算高,主要是宣言中的“恭奉正朔,遥作屏籓”这句话,令他怀疑民主国的独立精神。

支持台独立场的学者,试着将民主国视为一个“事实(de facto)”独立的国家,而将其放在台湾人民从十七世纪以来反抗异族统治的脉络下来解读[44][45]黄昭堂就认为,和台湾历史上之前的政治运动相比,台湾民主国有以下三大特点:

  1. 在独立宣言中主张:“所有的国务都由公民公选出来的官吏来推动”。关于这一点,不管是出于欧美人士的建议,或是为了得到外国承认而采取的一种手段,用公民(People)这个词汇来宣扬台湾住民的意志有其特别的意义。
  2. 台湾民主国是第一个明确地表达了以台湾作为领土的建国运动。
  3. 不论实际的情形如何,它是首次尝试亚洲任何其他国家所未曾经历过的共和体制[46](实际上在此之前,亚洲已出现过两次共和制国家)[47]

相关影视作品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连战的曾祖父。

参考文献

编辑
  1. ^ 竺家宁《声韵学》第四讲
  2. ^ 连雅堂,《台湾通史》卷四,独立纪,105页
  3. ^ 连雅堂,《台湾通史》卷四,独立纪,118页
  4. ^ 被扭曲的臺灣史:1684~1972撥開三百年的歷史迷霧. 博客来: 92–95. [2019-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9). 
  5. ^ 许佩贤译,《攻台战纪》,远流,1995年,76-91页
  6. ^ 许佩贤译,《攻台战纪》,远流,1995年,102-103页
  7. ^ 志九十一/职官三/外官/总督巡抚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央研究院电子文献数据库《清史稿
  8. ^ 志一百三十三/邦交六/日本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央研究院电子文献数据库《清史稿
  9. ^ 9.0 9.1 9.2 9.3 9.4 连雅堂,《台湾通史》卷四,独立纪
  10. ^ 黄昭堂,2006,台湾民主国研究,廖为智译。台北:前卫出版社。p.061。
  11. ^ James W. Davidson, "The Island of Formosa, Historical View rom 1430 to 1900 (New York, 1903), p.284
  12. ^ 《张之洞全集》,电牍二四,唐抚台来电,4月29日(阳历5月23日)到电
  13. ^ 黄昭堂,2006,台湾民主国研究,廖为智译。台北:前卫出版社。p.067-077。
  14. ^ 简后聪. 福爾摩沙傳奇:臺灣的歷史源流(下冊) (PDF). 第240页. [2021-08-0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8-15). 
  15. ^ 中华民国教育部审定之国民中学历史课本教师手册的解释:永清是永远效忠清朝之意。
  16. ^ 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 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臺灣民主國郵票第三版雙連一套. 斯土斯民展品列表 - 斯土斯民-台湾的故事. 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 [2018-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2). 
  17. ^ 李明亮. 臺灣民主國郵史及郵票. 花莲: 独虎出版社. 1995 [2018-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2). 
  18. ^ 吴质卿,《台湾战争日记》
  19. ^ 礼密臣,刊于《香港日报》,1895年10月30日,引自《台湾老虎邮》附录六。
  20. ^ 礼密臣,刊于《香港日报》,1895年11月13日,引自《台湾老虎邮》附录七。
  21. ^ 李明亮. 王威智 , 编. 《臺灣老虎郵:百年前臺灣民主國發行郵票的故事》. 2018. ISBN 978-986-96569-3-1. OCLC 1096233144. 
  22. ^ 连横.《台湾通史》
  23. ^ 洪弃生,《瀛海偕亡记》,1906年
  24. ^ 24.0 24.1 Chang, Lung-chih(1995).The 1895 Taiwan Republic: A Centennial Reassessment.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North America Taiwan Studies Conference, 2-4 June, New Haven, Conn.
  25. ^ 25.0 25.1 Lamley, Harry J.(1968年).“The 1895 Taiwan Republic: A Significant Episode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27(4):739-62.
  26. ^ Wang, Mei-ling T(1999).The Dust that Never Settles: The Taiwan Independence Campaign and U.S.-China Relations.Lanham, Md: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p.7
  27. ^ Long 1991, 26
  28. ^ 28.0 28.1 吴德功,《让台记》,省立台北图书馆,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春。
  29. ^ 杨碧川,《台湾历史词典》,台北,前卫,1997年,265页
  30. ^ 任命姚文栋为游说使的目的,是赴北京陈述台湾民主国的情形。黄昭堂,2006,台湾民主国研究,廖为智译。台北:前卫出版社。p.164
  31. ^ "黄著官职"
  32. ^ 连雅堂,〈职官志〉《台湾通史》卷六
  33. ^ 连雅堂,《台湾通史》卷四,独立纪
  34. ^ 黄秀政,《台湾割让与乙未抗日运动》,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97-199页
  35. ^ 黄昭堂,《台湾民主国之研究》,廖为智译,台北,台湾现代学术研究会,1993年,60页
  36. ^ Chen, I-te(1968).Japanese Colonialism in Korea and Formosa: A Comparison of Its Effects upon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ism.Ph.D. dis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57-60.
  37. ^ Wang, Mei-ling T(1999).The Dust that Never Settles: The Taiwan Independence Campaign and U.S.-China Relations.Lanham, Md: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p.40
  38. ^ Davidson, James W(1988).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Taipei:Southern Materials Center, Inc., p.275-289
  39. ^ Su, Bing(1986).Taiwan's 400 Year History: The Origins and Continuing Development of the Taiwanese Society and People,translated by Kuo-tsi Tai,Washington, D.C.:Taiwanese Cultural Grassroots Association, p.101
  40. ^ Meisner, Maurice(1964).“The Development of Formosan Nationalism”,Mark Mancall 编:Formosa Today.New York:Frederick A. Praeger,149-150
  41. ^ 存档副本. [2004-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4). 
  42. ^ Goddard, W. G.(1966).Formosa: A Study in Chinese History.East Lansing: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p.140
  43. ^ 黄昭堂,《台湾民主国之研究》,廖为智译,台北,台湾现代学术研究会,1993年,226页
  44. ^ 黄昭堂,《台湾民主国之研究》,廖为智译,台北,台湾现代学术研究会,1993年
  45. ^ 施敏辉,《台湾意识论战选集》,注视岛内一场“台湾意识”的论战,台湾出版社,1985年,10页
  46. ^ 黄昭堂,《第二次大战前“台湾人意识”的探讨》,《台湾沦陷论文集》,台北,财团法人现代学术研究基金会,1996年,87页
  47. ^ 兰芳共和国虾夷共和国

书籍

编辑

(按作者姓氏注音符号与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臺灣史 (M). 台北市: 众文图书. 1990年. 
  • 李筱峰. 一百年來台灣政治運動中的國家認同. 台灣,我的選擇!:國家認同的轉折 (M). 台北: 玉山社. 1995年: 73–145. 
  • 林宪. 簡論邱逢甲詩並對連橫著「台灣通史」及其他有關邱逢甲事蹟評論的覆議. 台灣史學述研討會論文集 第一集 (C). 台湾史学述研讨会论文集. 台北: 台湾史研究会. 1988年: 26–50. 
  • 梁华璜. 光緒乙末台灣的交割與保台 (M). 高雄: 庚子出版社. 1974年. 
  • 黄秀政. 台灣割讓與乙未抗日運動 (M). 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92年. 
  • 黄昭堂. 台灣民主國之研究 (M). 廖为智. 台北: 台湾现代学术研究会. 1993年. 
  • 徐博东. 邱逢甲乙末抗日保台鬥爭述論. 台灣史學述研討會論文集 第一集. 台湾史学述研讨会论文集. 台北: 台湾史研究会. 1988年: 310–336. 
  • 陈伟芳. 台灣乙未戰紀 (M). 西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1年. 
  • 施敏辉. 注視島內一場「台灣意識」的論戰. 台灣意識論戰選集 (C). Irvine,Calif.: 台湾出版社. 1985年: 1–18. 
  • 施家顺. 台灣民主國的自主與潰散 (M). 屏东: 现代教育出版社. 1984年. 
  • 史明. 台灣人四百年史(上、下冊)(平裝普及版) (M). San Jose,Calif.: 蓬岛文化公司. 1980年. 
  • 吴密察张炎宪、李筱峰、戴宝村. 1895年「台灣民主國」的成立經過. 台灣史論文精選(下) (C). 台北: 玉山社. 1996年: 11–54. 
  • Chang, Lung-chih. The 1895 Taiwan Republic: A Centennial Reassessm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North America Taiwan Studies Conference, 2-4 June, New Haven, Conn. 1995. 
  • Lamley, Harry J. The 1895 Taiwan Republic: A Significant Episode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1968, 27 (4): 739–62. 
  • Lamley, Harry J. The 1895 Taiwan War of Resistance: Local Chinese Efforts Against a Foreign Power. Leonard H. D. Gordon (编). Taiwan: Studies in Chinese Histo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0: 23–77. 
  • Lamley, Harry J. A Short-lived Republic and War, 1895: Taiwan's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Paul K. T. Sih (编). Taiwan in Modern Times. New York: St. John's University Press. 1973: 241–316. 
  • Morris, Andrew. The Taiwan Republic of 1895 and the Failure of the Qing Modernizing Project. Stephane Corcuff (编). Memories of the Future: National Identity Issues and the Search for a New Taiwan. Armonk, N.Y.: M. E. Sharpe. 2002: 3–24. 
  • Su, Bing. Taiwan's 400 Year History: The Origins and Continuing Development of the Taiwanese Society and People. translated by Kuo-tsi Tai. Washington, D.C.: Taiwanese Cultural Grassroots Association. 1986.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